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工作报告

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精选5篇)

栏目: 工作报告 / 发布于: / 人气:2.69W

在各个领域,汇报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汇报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最重要的是结果,经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怎么样才能完成优秀的汇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精选5篇)

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1

迎宾路社区居委会面积4平方公里,总户数7639,辖区有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宗申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300余家社会单位。科普工作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居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在开展科普工作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科普法》,努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贯彻实施,创新地开展好科普工作,加大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以社区单位为依托,以科普活动为载体,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为目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现结合社区实际,汇报创建科普示范社区情况如下:

一、领导重视.

在石桥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迎宾路社区两委十分重视科普工作的开展,把科普工作纳入了年度社区全年工作计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每年专题研究科普工作3次以上。社区两委班子领导带头学习科普知识并且积极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成立了以王嘉陵为站长,李娅、樊毅为科普宣传员的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科普工作。建有30人以上的科普志愿者队伍。

二、科普队伍强大

由社区干部、社区党员、科普志愿者、各行业技术人员等组成一个较为系统、素质较高的科普工作者队伍,队伍当中包含科普志愿者45人,专门负责日常科普工作和开展科普活动。社区书记、主任亲自负责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建立花名册,实行科学统一管理。

三、社区定期投入经费

按照科普工作实际需要,全年投入科普专项经费5000元,主要用于科普活动站的建设、各项科普活动的开展以及科普宣传栏的'建设等。今年迎宾路社区共制作了4幅科普宣传栏,共计10米;在社区二楼设有专门的科普活动室,内有科普图书400余册,订阅了2种科普报刊,配有科普影像设备等仪器。社区建有专门的博客网站,为广大居民提供科普交流服务。

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

2015年,迎宾路社区共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余次,全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5次,居民参与率达到了90%。每季度开展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科普培训、科普咨询、科普影视展映等科普活动。4月份由社区科普工作人员、科普志愿者与辖区企事业单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到海石公园开展科普旅游活动,7月文艺汇演上科普宣传员进行了科普文艺表演,9月初组织辖区中国小生开展消防知识科普竞赛活动。辖区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积极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使各单位之间形成了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面。

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2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突发、多发、频发,在对人类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将做好防震减灾和应对工作摆在人们面前。城西花园社区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及国家、省关于推动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有关规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工作方针,把防震减灾作为加强社区安全的重要工作,普及社区居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办事处的大力关心指导下,围绕“防震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组织机构,整合辖区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新格局。

一、精心组织领导,综合防震减灾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社区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震安全工作机制。社区党支部高度重视社区地震安全工作,专门成立了社区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主任牵头,辖区派出所民警,物业负责人、第三人民医院合作医疗负责人以及小区楼栋长组成。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社区防震避震工作,并制定了详细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明确了防震减灾目标,将“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区年度计划。同时,在社区设立专门的防震减灾指挥部,由专人负责调度协调社区防震避震工作,24小时值班轮守,确保发现震情能够及时动员和处置。

2、加强队伍建设,构筑应急网络,不断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立足社区地震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社区划分为4个片区(新港小区、韩侯花园和待建的城西花园、鸿基雅园),居民区片以楼栋、门店为主体,组建了应急小分队,配置1名信息联络员,转移疏散引导员6名,应急抢险队员6名,医疗救助人员4名。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发挥作用。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更好地开展工作,结合党支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社区专门组织了一支35人的志愿者队伍,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成,分布到各片区协助社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

3、完善震情上报系统,不断提升信息管理能力。社区坚持把地震预防作为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在灾害防治中突出“预测、预报、防范”三个环节,尽可能将地震带来的灾害化解在预防之中,使灾害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建立震情信息告知和保送制度,完善地震安全情报员网络,由社区工作人员、党员、楼栋长、保洁员充当震情情报员,负责地震安全隐患调查和调整预报及信息沟通工作,及时上报和告知相关地震信息,确保社区防震减灾指挥部能够快速有效获取信息,做出相应的预防应急措施。

二、制定应急预案演练,综合地震安全应急体系不断完善。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在地震来临时扮演着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的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必须要有严密的应对措施。

1、制定防震减灾“弱势群体”档案和应急预案,构筑完善的地震应急体系。一方面根据防震减灾“弱势群体”档案,明确结对转移对象,联系需转移人员。经入户对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查,社区有老年人563人,未成年人1021人(其中儿童334人,少年687人)、残疾人18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人员13人。针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社区制定了发生地震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的应急帮扶措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他们能够顺利的转移到安全区域。大力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防震减灾工作中去,把家庭防震避震作为社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社区、楼栋、家庭三级应急组织网络。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我社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地震安全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震救灾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规范了紧急状态下救助工作程序和管理机制。

2、加强应急演练和宣传,切实提高防震减灾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社区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预案演练活动。从2011年起,社区地震安全指挥部每年定期组织辖区各分片区的应急分队成员,减灾志愿者队伍,社区居民开展两次以上的大型应急演练,重点演练地震来临时应急求生、人员疏散和自救互救等科目,共有1200多人接受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准专业水准的防震救灾队伍。社区每年也不定期的组织了各具特色的应急演练和应急知识宣传活动。如社区发生地震时,组织群众在10分钟内紧急开展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安全大撤离演练;组织开展社区“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区消防大队组织消防技能知识演示互动,通过演练和宣传使社区居民熟练掌握防震避震知识和应急逃生技能,增强工作人员和群众应变、避灾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大硬件投入,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工作能力。

为了发生地震能先期及时处置,我社区对防震减灾设施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投入,累计投入3万多元,建立物资仓库,购置了消防灭火器、防毒面罩、人员紧急疏散照明器材、意外伤害急救包、安全绳等防灾减灾设备,与周边超市、药店签订了食品、矿泉水、药品等物资协议。并按照各个相关部门的要求,在社区设置了明显的安全应急标识,在公共场所设置了安全逃生设施和明显的.安全逃生标识,方便居民灾时避难,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我们社区利用现有的内在资源,把辖区内淮安军分区教导队、淮安市第九中学、柳树湾公园、动物园、社区小广场划定为应急避难场所,能够容纳大约6000人。并按照地理位置设计了社区居民疏散预案和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确保在突发地震时,各种设施发挥作用,工作人员能冷静处理,快速应对。

四、创新地方特色,切实加强地震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城西花园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防”字放在首位,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震避震宣传、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和争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地震安全工作深入开展,居民对社区防震减灾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

1、切实加强对地震的预警预报工作。我社区今年投入18万元开通了社区广播站,每周两次进行防震避震专题宣传广播,遇有震情立即广播警报,并在办事处网站上安排了防震减灾专栏。

2、创新宣传教育,把加强宣传教育作为实施“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基础性工作。我们邀请消防等有关单位为居民现场演示地震发生及如何逃生;组织居民观看预防地震电教影片,参加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橱窗,居民楼道等地经常张贴防震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地震的救灾技术。社区在创建地震安全工作以来,居民对社区的地震灾害风险了解清楚,社区居民普遍掌握了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社区居民知晓了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部分居民家庭还自觉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自救设备,对周围居民具有示范指导作用。

开展社区防震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城西花园社区将继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防震避震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防御、自救互救能力,把综合防震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防震减灾工作基础,为建设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而努力奋斗。

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3

金沙镇育才社区位于通州区城区北部,东起竖十河,西至通州高级中学,南起崇学桥,北至北二环车管所,面积约0.68平方公里。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办公面积980平方米,设有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大厅,招聘信息发布、信息自助查询系统,职业指导室,职业培训教室,政策宣传栏等。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9家,学校6家,有居民住宅楼115幢,住户2100户6562人,共有党员126人。登记失业人员总数132人,充分就业132人,充分就业率达100%,其中就业困难人员63人,已100%充分就业。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区、镇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育才社区加强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解决就业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引导就业、组织就业、稳定就业纳入整体工作之列,努力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充分就业社区,已获“南通市充分就业示范社区”称号。此次以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社区劳动就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努力把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创新工作引向深入。

一、认清形势,明确优势

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有以下优势:一是“门槛”较低,社区就业对年龄、文化、技能的限制较少,一般素质的劳动力都能胜任;二是用工方式灵活,社区就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就近、灵活,可选择不同的时段、服务不同的对象;三是覆盖面广、需求量大,社区人口高度密集,即使是人们的某种单一生活需求,规模较小,但社区居民所有的服务需求汇集在一起,便足以支撑起一个相当大的劳务市场,可以为社区失业人员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同时,我们深知解决了大多数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就是为整个再就业工作支撑起了一片天。为了使下岗失业人员尽快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会位置,社区以创建充分就业、文明和谐社区活动为契机,依托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积极开展再就业服务工作。

二、加强领导,扎实工作

我们育才社区是整个通州区所有社区中范围较大的一个社区,故失业人员相对而言较多,而就业的岗位又有限,为了搞好再就业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组,并且社区还专门分配两名工作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社区的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还制订了相应的工作制度,社区经常以多种形式,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失业、下岗人员的意见、建议,呼吁政府对再就业方面加大投入,对再就业这一块,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激发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积极性,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帮助那些失业、下岗的人员解

决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尽快步入再就业行列,目前,通过我们的工作,一方面帮助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另一方面,使他们觉得虽然下岗、失业了,但党和政府没有忘掉他们、抛弃他们,而是让他们倍感党的温暖,我们与老百姓之间更亲切,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充满感激。

三、摸清底数,对症下药

我们育才社区是位于通州区城北的一个特色社区,一直以来人口流动性比较大,外来人口较多,人员管理也相对复杂。面对这一现状,社区重点建设完善社区失业人员台账,保障失业人员就业次序。针对旧有台账的分离度不太高,失业人员信息更新速度比较慢和主动登记在册的个案少的情况 ,每个季度社区干部都主动上门走访,开展走千家串万户活动,分片区了解居民情况,主动捕捉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现状信息,使原有失业人员在册台账得到了完善和充实。同时,利用社区党支部、居民组长等一一落实责任,层层细化分工,每月定期召开集中会议,从各居民小组长和基层党员的口中了解现辖区就业失业现状,并对社区失业人员的基础信息进行分类分析,从年龄层次上划分为20—30岁青年失业人群、40岁—50岁中年失业人群和50岁—60岁老年失业人群,在这些人群中筛选出有就业需求的人员,细化其联系方式和就业需求,包括劳动程度、自身优势技能和求职需求等,并把所有信息输入电脑,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对象情况随时更新,建好一人一档,发放联系卡,真正实现对下岗失业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我们将社区就业岗位分为三种:一是方便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岗位就业,如托老、托幼、餐饮、维修、维护等,都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如辖区有一名离异的妇女严振红,一人带着一个残疾的'儿子,由于没有什么专长,一直没找到工作,想外出打工,又放不下孩子,只有靠亲戚接济着过日子,家庭经济非常窘迫。了解这一情况后,社区干部想办法把她安排到了社区家政服务岗位上,她十分珍惜这一岗位,帮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做饭、帮老人缴电话费、陪老人就医……工作做得尽心尽职,自己的基本生活从此也有了着落。又如困难居民唐志莲单身离异,失业后生活极为窘迫,社区除了为其落实工作外,还为其申请到了廉租房,令唐志莲感激不已。类似事例不胜枚举;二是社区管理和公益性服务岗位的就业,如社区管理、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这些领域可以提供不少稳定的就业岗位。为实现社区居民充分就业,育才社区规定,凡社区新补充的保安、门卫、社区保洁工等,坚持从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和低保家庭中筛选,以确保社区内有就业能力并有就业愿望的特困群体得到充分的安置。如低保家庭邱菊红丈夫由社区给予托底就业援助,介绍其成为一名校园保安。目前通州的物业管理下移后,社区可以发现一名失业人员,在短期内立马解决一名,“只要不挑不拣,失业人员不出社区都能就业。”这是我们社区干部向居民的承诺。如今在育才社区,越来越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公益性岗位上实现了再就业,“家庭式公寓”、“午餐小灶”已经成为社区的服务品牌;三是面向社会单位的服务岗位就业。如于华、潘国云夫妻双双下岗后,妻子潘国云患有抑郁症,在上海治疗花了不少钱,儿子上高中也需花费,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我社区及时上门了解具体情况,介绍于华在农工商超市工作,还不定时上门走访,对潘国云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重新振作,让他们倍感温暖。

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培训。一是利用辖区援助单位通州职业中学、通州家电学校开展技能培训;二是聘请专业人士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技术培训,或推荐到有针对性的培训机构培训,使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三是利用辖区创业人员带动培训。

我们育才社区顾中、秦爱萍夫妇从粮油食品厂双下岗后,家庭经济困难,社区人员积极为他们寻找就业途径,育才双皮桥市场人流量大,并且市场内有闲置的门面房,地段比较好,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为他们创业提供条件,和门面房店主进行沟通,告诉店主有下岗工人想租用店面,希望能够在价格上优惠,体谅下岗工人生活的艰辛和困难。在我们的工作下,店主打动了,以优惠的价格租给他们。

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4

xx路街道办事处xx路社区位于xx南路11号,东邻xx物资总段,西邻xx十一厂、xx路,南邻xx,北邻xx路,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社区居民院落有xx大院、xx小区(38号院)、塑料机械厂家属院、xx市第一丝绸厂家属院、棉花仓库家属院、xx村(已拆迁),在册总户数1138户,总人数2187人,有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农民XX余人。辖区有xx法院、xx国小、华润万家超市、金海岸酒店、怡康医药超市等8个单位,属于综合性社区。社区办公服务楼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xx路社区党支部在册党员44名(男31名,女13名),其中:离退休党员33名,离岗党员6名,在职党员5名,60岁以上党员26名,党员平均年龄61岁。驻地单位党组织8个,在册党员225名。社区有工作人员10人,社区主任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一名,副主任、副书记各一名,委员三人,协理员及其它工作人员三人。

多年来,社区在工作人员的认真工作下,在上级组织的关怀和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针对社区外来人口多、情况复杂等情况,社区工作者迎难而上,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各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和表彰,先后获得省级“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市级“文明社区”;区级“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六好和谐社区” “平安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等诸多荣誉。近年来,xx路社区在减灾救灾工作中也积极组织辖区各驻地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设立了社区减灾救灾日常工作开展机构,同时社区以其他工作促进减灾救灾活动的开展,这些活动的开展多次受到了媒体多方关注和报道,促进了社区减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1、加强减灾工作创美好家园

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减灾委关于加强社区减灾工作的部署,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xx路社区积极寻求减灾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的避灾自救能力。近三年来,我们社区未发生一起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居民对社区减灾状况非常满意。

xx路社区灾害危险隐患主要以防止火灾、城中村内涝、地质性灾害为主要灾害危险隐患。排查灾害危险隐患是增强社区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灾害危险隐患清单、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社区脆弱住屋清单、社区灾害脆弱公共设施清单,以及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通过排查社区灾害隐患,一方面,可以了解社区在抵御灾害风险方面存在的'漏洞,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社区隐患数据库,便于社区管理部门在灾后及时掌握灾害信息,做出相应的部署,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查情况老年人263人,未成年人621人(其中儿童134人,少年487人)、残疾人28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人员23人。

2、减灾救灾为居民群众服务

xx路社区减灾、救灾工作预案作为xx路社区开展减灾工作指导性文件,制定出减灾救灾演练的具体时间,地点、规模、效果。社区每年7月份在38号院后院等内涝易发生地点开展减灾、救灾演练,同时在灾害地点,采取灾害应急救助分级与启动:一般将灾害应急救助响应级别分为三级:当预报或者预警信息显示本地区未来几天可能会出现自然灾害危险时,启动三级响应,三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自然灾害危险尚未发生但是可能来临时进行早期预警;当出现具体自然灾害危险,但尚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时,启动二级响应,二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一般的自然灾害危险已经来临,但是还没有出现灾害时进行应对;当自然灾害已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或者自然灾害危险性很大时,启动一级响应,一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已经出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或者虽然没有产生损失,但是自然灾害危险很大时进行应对。

xx路社区在救灾减灾工作中积极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促进防灾减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社区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形式,以保障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减灾救灾为主线,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社区宣传、广泛发动驻地单位、志愿者、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发展。

3、减灾救灾做法和经验

我们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有五项:

1、妥善安排好社区群众基本生活。要重点关注灾害来临时房屋倒塌、家庭财产损失,重大火灾等严重灾害的发生,对在灾害中新增需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并根据困难情况给予重点救助。

2、扎实抓好减灾应对工作。社区积极拓宽救灾资金渠道,灾害发生后要及时上报灾情信息,快速采取应对措施,灾情稳定后要抓紧开展社区居民,灾害地点的恢复重建。

3、大力推进综合减灾工作。要组织好,利用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积极探索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社区创建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大社区减灾工作投入,购置必要的减灾、防灾工具和器材,合理设置满足居民群众需要的避难场所,今年我们社区要保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标,社区达到国家示范社区标准。社区要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综合防灾减灾相结合相统一的新举措、新经验,巩固成果,提升档次,打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精品。把主要项目和保障措施同救灾减灾的重要指标、重大项目和重点部位纳入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规划。

4、着力加强减灾工作建设。主要是要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修订完善预案,加快社区救灾物资储备和募捐机制的建设,结合创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加大对救灾减灾工作的研究,宣传救灾减灾工作的亮点。

5、加强救灾款物的管理。重点是要规范救灾款物发放管理和救灾捐赠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的救灾募捐登记。动员社区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而努力奋斗。

创建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5

无锡新区江溪街道景渎社区一直以创建“江苏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为出发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大力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现将景渎社区创建“江苏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概况介绍

无锡市新区江溪街道景渎社区是个典型的农民安居房小区,成立于2006年11月,位于广南立交桥南,社区办公地址在欧典家园146号。社区现有173个楼道,总户数2969户,入住5928人,其中常住人口4783人,流动人口1145人。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全国低保规范化社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无锡市巾帼文明岗”等37项荣誉称号。在社区自治建设中,景渎社区积极推行扁平化管理(A岗:负责专职条线工作;B岗:划分片区片长直线管理所辖区域内的一切事务),其中 “三三三特色模式”(三类工作方法 、三个结合、 三个效果)已成为了我社区的一项创新型服务管理模式。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社区副主任兼任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协理员岗位工作年限三年以上,持有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社区服务形式为“一站式”服务,办公场所宽敞明亮,工作制度健全,经费有保障,办公设备齐全,配有计算机2台,打印机1台,LCD电子显示屏1个,自助服务一体机1台。此外,社区还成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在专设的失业人员多功能活动室中,配有计算机5台,液晶电视机1台。电子设备已全部联网,与市、区、街道实现数据库共享。

三、创建举措和业绩

结合本社区实际,为实现“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的全覆盖,制定并实施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完善基础信息管理,为充分就业“开好局”。

基础信息包括辖区内本地户籍劳动力资源情况和非本地户籍劳动力情况。为了更详尽的掌握社区失业人员的情况,景渎社区通过社区“自治建设”工作法中的“150工作制”(即每位片长一个月走访50户以上居民,深入居民群众家中,了解居民的要求,接受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跟踪服务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动态管理,全面了解掌握社区内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及时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特别是“零就业家庭”状况)。包括人员底数、就业愿望、培训意向、岗位需求、家庭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即《社区就业服务台账14本》(采用电子台账),并根据动态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更新。

通过基础信息采集,获知居民的就业状态,便于及时将就业政策、培训信息、招聘资讯送到失业无业人员手中,最终实现由被动式就业服务向主动式就业服务的转变,由一般性、普遍式就业服务向自助式、个性化就业服务的转变,由依赖政府帮助就业向自谋出路、互助就业的转变。

(二)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充分就业“打好基”。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一直以来,景渎社区以社区自治建设为立足,紧扣扁平化管理为切入点,以创新社区自治建设模式为突破口,大力拓宽社区就业空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组织起来就业。其中,创业孵化基地是我社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景渎社区创业孵化基地成立于2010年4月,现有经营场所1300平方米,计划入住经营户10家,目前入住经营户10家,带动就业25人,其中吸纳本地创业经营户7家,带动本地就业17人,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此外,在辖区的南方不锈钢市场内已经建立了创业实训基地,为我社区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提供一系列的模拟经营流程演示。我社区有创业意愿人员经过实地的学习和交流,大大提升了自主创业的信心。在此期间,根据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的要求,景渎社区还积极组织失业人员参与SYB创业能力培训、GYB创业意识培训,有17人通过了培训考核。

(三)全面落实就业政策,为充分就业“把好关”。

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困难,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景渎社区在辖区内开展了以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以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突破口,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困难对象帮扶”活动(包括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就业宣传、就业互助,以及小规模的再就业招聘活动等)。

据统计,社区今年就业困难人员截止目前登记有21人,实施定期走访,并免费推荐3次工作,现已就业20人,就业率达95%以上。帮助74名灵活就业人员申请了社保补贴,积极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参与保安、保洁、护绿等公益性岗位的招聘。

1-11月失业登记人员共计201人,参加就业指导培训127人,参加技能培训86人,现已实现就业188人,就业率达93%以上。

(四)综合强化工作宣传,为充分就业“铺好路”。

为进一步加强宣传就业意识,社区积极利用市、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SYB创业培训、电脑基础技能操作、保安职业技能、家政服务技能、串珠工艺制作、西点制作等)组织社区内有创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参与创业培训,针对不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技能培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技能培训,提高了下岗

失业人员就业技能,扩大了就业空间。此外,社区还充分利用宣传栏、广场、网站、电子屏幕等多种传播媒体,结合本社区的多功能创业活动室,定期开展有关就业和创业的服务活动,宣传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使失业人员正视自身条件,积极就业,并对社区居民开展劳动就业政策宣传,组织专门人员为居民解答有关再就业政策方面的问题和咨询。

(五)积极开展就业援助,为充分就业“护好航”。

在工作中,景渎社区通过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紧扣扁平化管理,形成“三三工作模式”,并以此为指导开展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并结合社区志愿服务特色,由各片区片长组成的和谐家庭驿站,对“零就业”家庭进行重点关注,及时了解掌握失业人员的就业意向和生活状况,对有困难的'失业人员及时给予适时的关心和帮助。劳动保障专管员一直以来积极配合街道劳动保障机构为失业人员,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组织推荐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使所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都参与到积极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指导其参加开业培训,并积极宣传各项涉及开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几年来,景渎社区充分发挥扁平化管理的优势,以“三三三景渎自治模式”引领开展充分就业工作,得到了居民的普遍认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区将继续坚持自身优势,把工作落实到实处,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和实惠,为打造幸福宜居社区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