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职场

关于所得税会计的毕业论文

栏目: 职场 / 发布于: / 人气:2.18W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我国所得税会计则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所得税会计毕业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所得税会计的毕业论文

  所得税会计毕业论文篇1:浅析所得税会计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本文论述了新企业所得税会计的主要变化,企业实施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暂时性差异 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会计是依据所得税法的规定和要求核算企业的收支盈亏,计算企业在纳税年度的应纳所得税款,并定期编制和提供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一、企业所得税会计的主要变化

1.引入“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等概念

《企业会计谁则第18号――所得税》引入了“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等概念,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扣除的金额为零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按照会计规定确认的某些预计负债。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根据该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会计处理方法的革新

新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会计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暂时性差异是将其形成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应交所得税的差额,记人“递延税款”账户。如果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所得税,记入贷方,表示预提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反之,记入借方,表示待摊所得税,即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税款”账户的纳税影响额随着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而逐步转销。

3.适用税率变化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依据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后的适用税率计量。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重新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代表的是有关可抵扣暂时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于未来期间转回时,导致应交所得税金额的减少或增加的情况,因此除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应当调整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新准则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按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据以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再确定所得税费用。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一般应遵循的程序

资产负债表日,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都按照税法规定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其次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对于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根据其性质分别作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据此计算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应有余额,将应有余额与期初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以及应予转销的金额,然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应当向税务部门缴纳的所得税额;最后倒挤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正确理解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要正确进行所得税核算,必须要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3.准确辨析应纳税暂时性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就是暂时性差异,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两种情况。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两种情况。

4.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计量

企业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应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谨慎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所得税费用。

5.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

除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在我国除享受优惠政策的情况以外,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在不同年度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企业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可以现行适用税率为基础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不要求折现。

6.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

按上述方法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只是期末应有余额,还应将该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以此确定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若两者的期末金额都比期初余额大,就应当分别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调增的.数额就是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若两者的期末金额都比期初余额小,就应当分别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调减的数额就是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金额。

7.所得税费用的确认计量

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应纳所得税额都确定之后,就可以进行会计核算,并据此计算出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为当期应纳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优点

1.核算方法更为简单、更容易理解和运用。

2.可以提供更为全面、有用的所得税会计信息。

3.更符合会计可比性原则的需要。

4.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

四、我国所得税会计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市场的有效性较低,对企业的约束力比较低,企业交易不透明的情况存在,使得我国在暂时性差异的核算方面收到很大制约。

2.收入费用观的会计理念在我国会计界根深蒂固,在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进行所得税核算时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由于准则实施的仓促性,在实施的最初阶段,企业对新准则的适应程度必然不高,难免会有短期的混乱。

3.涉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制度和所得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涉税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形成了一个现实矛盾。

4.在所得税会计工作中存在着“道德风险”,少数企业会计人员懂法却不守法,业务水平高却不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甚至以偷税为荣;税务工作人员则存在监督执法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更有甚者自己在执法中违法乱纪。

五、我国所得税会计的完善和发展

1.加快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转变传统的所得税观念

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的准确计量是确定暂时性差异的基础。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更加复杂,技术性更强,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如何更加准确和公允的确定,这就更加有赖于资本市场的完善,才能够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提供依据和可以借鉴的标准,从而使得建立在资产负债表观念之下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真正实现价值。

2.加强相关细则和补充规定,降低人为的可操作性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更加宽松的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允价值的广泛采用,都将给企业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确认和计量留下更大的操作空间,而这必将影响各期所得税费用,对企业净利润、每股收益、市盈率等重要财务指标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在以后的会计准则实施中,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细则和补充规定,规范企业资产负债和所得税的会计确认、计量与相关信息披露。加强新准则的实施监管,尽量减少新旧准则过渡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企业将资产减值、应提应摊费用损失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事项转移到以后年度,借机操纵利润。

3.提升所得税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新准则的实施要求会计人员对会计处理方法等都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对长期从事会计实务的从业人员、会计师和政府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树立会计人员终身教育观念,使他们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企业也应该帮助所得税会计从业人员尽快适应新准则的要求,强化所得税会计观念,改进会计核算流程,建立规范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辅助备查账簿、工作底稿,以正确计量和全面反映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