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教育考试

五年级《晏子使楚》教学反思2015

栏目: 教育考试 / 发布于: / 人气:2.9W

记叙文《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有力地回击楚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的事。

五年级《晏子使楚》教学反思2015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_篇一

《晏子使楚》是五年语文下学期的一篇讲读课。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的事。本文承担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对于这样一篇故事性强的课文来说,通过反复的研读,读懂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晏子的三次反驳,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人物的个性品质是教学的重点。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我先是让学生说一说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可以介绍对晏子的了解,也可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方面来说;然后让学生说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就是如何反驳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来统领全文,学习全文。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同时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可以抓重点词语来学习,边读边做批注;随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对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朗读,并把第二个小故事作为重点进行了分角色来读,同时交给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想象---表演法。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晏子的认识深化;最后让学生了解晏子出使的历史背景,升华晏子的精神品格。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二、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

在课文第2个小故事中,对晏子说的第一句话我引用了原文,通过古今对照,使学生不但积累了原文中的挥汗如雨,张袂成阴,磨肩接踵三个成语,而且很好地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语言训练。

三、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学生的情感宣泄,是学生对课文感悟是否深刻的重要表现。在3个小故事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内心想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在第2个小故事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动作,让学生小组合作,一名学生扮演晏子,一人扮演楚王,另一个人当旁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想象自己就是楚王,想象自己就是晏子来朗读,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表演,使学生真正地“活”起来,处于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思维不受压抑,而是处于“激活”状态;使获取的知识不只是学生头脑中的一种抽象的文字记忆,而是形成学生自身的一种能力、一种潜质。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不足之处也不少:

一、在教学中,感觉自己一直没有很好的走进文本,一直不是很进入状态,感觉到很紧张,所以一些事先设计好的过渡语言衔接不自然,今后的教学应该很好的改进。

二、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不到位。对没有表演好的如:冷笑,装作很为难的晏子,面如土色-----等地方,让表演能力强的同学演示一下会更好,同时猜测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也许会更好。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_篇二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本单元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其中包括《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打电话》四篇课文。本单元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文言文、记叙文、剧本、相声。本组教材紧紧围绕有关语言艺术和形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通过古今中外的内容,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文言文《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剧本《半截蜡烛》写了母亲和两个孩子为了保护半截蜡烛里的秘密与德国军官机智周旋,不动声色的话语中充满了胆略和智慧;相声《打电话》则通过夸张的语言,说明了打电话时说话要简练,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记叙文《晏子使楚》写了晏子针对楚王的侮辱,机智应答,有力地回击楚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的事。本单元是小的综合性学习,通过课文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搜集、积累语言,进一步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反思

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语言的艺术”,教学中我在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和晏子与楚王的三次斗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的语言巧妙之处。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读读、画画、议议中完成学习目标,达到学习目的,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了语言的魅力。

(一)紧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强化文体知识。

本课教学中我紧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强化文体知识。首先利用知识树带领学生理清整篇课文的脉络,紧接着让学生明确楚王和晏子的三次斗智内容。分别是“进城门”“初见时” “酒席上”。因全文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所以每一个小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都有时间、地点、人物。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能根据知识树自然而然地总结出小故事的前因后果。

(二)先扶后放,引导学生由会学到学会。

课堂伊始,我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从一上课便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第一个小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首先,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然后,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等体会人物品格。教学中我做到先扶后放,在全班学习第一个斗智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学习后两次斗智,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并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主动学会了后面的内容。

在本节课教学之中我能够以学生的学为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学法,由不会到学会。并通过动手动脑地学习,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又达到了逻辑思维训练的目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可谓一举三得。

(三)理清文章层次,注重语言的积累。

知识树的运用让学生由了解本单元入手到理清本课脉络再到理清事件脉络,从而感悟到作者的写法。教学设计采用的是先拢后收,先果后因,先找后议的方式,突出本课的教学研读重点,即体会晏子语言的高妙之处,把焦点对准了晏子的言行。在进一步深入的阅读理解中,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住晏子的机智,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