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生活经验

提高肉鸽饲养效果的措施

栏目: 生活经验 / 发布于: / 人气:2.5W

肉鸽肉质细嫩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一鸽赛九鸡”的美誉。随着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肉鸽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养殖前景。而通常肉鸽采用自然孵化,年产蛋量低,限制了肉鸽养殖业的发展,直接影响鸽场的经济收入。本文通过对肉鸽的选留种、饲料、光照、保健砂的配置、卫生防疫等方面入手,来提高肉种鸽的繁殖力。

提高肉鸽饲养效果的措施

1.优良种鸽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种鸽是提高产蛋率的基础。根据系谱及生产记录,选择抗病力强,眼睛明亮有光,彩虹清晰,羽毛紧密而有光泽,躯体、脚、翅膀均无畸形,胸部龙骨直而无弯曲,脚粗壮,胸宽体圆,健康有精神,繁殖力强、孵化能力高的亲鸽所产后代留做种用。及时淘汰生产力低、体重轻、母性差、产单蛋、畸形蛋、在孵化过程中发生死胚及常育雏不成的种鸽。做好生产记录,防止近-亲繁殖,通过自繁自育,逐步提高种鸽的繁殖力。

2.合理利用种鸽

肉鸽是常发情动物,45天左右为一个繁殖周期。实验表明,肉鸽子在2~4岁繁殖力高,5岁以上繁殖性能逐年下降。因此,要合理利用种鸽,对5岁以上的肉鸽及时淘汰,不留做种用。配种时,注意严格控制配种比例。

3.加强饲养

肉鸽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并且喜欢采食颗粒饲料,生产中可以按一定比例直接饲喂一些豆类、谷物类。但肉鸽经常把大颗粒玉米、竹豆之类不爱吃或适口性差的饲料拨出料槽外,使之挑食而不能完全摄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繁殖力。为了充分发挥种鸽的生产潜力,肉鸽的饲养最好使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实验证明,在满足能量、矿物质、水份、维生素等条件下,饲料中蛋白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肉鸽的产蛋性能。在肉鸽繁殖季节内,合理配制肉鸽饲料,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饲料,日粮中豆类比例不低于30%,其粗蛋白含量不能低于16.3%;维生素A、B2、E也能提高产蛋率,因此饲料中黄玉米、谷物用量也不可随意减少。但要注意维生素A的用量长期超过正常量的40~100倍时,会出现毒性反应,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肉鸽对脂肪的需求不迫切,日粮中应控制脂肪含量,饲喂含脂肪高的饲料(如黄豆)或饲料量长期偏多,都造成种鸽过肥。种鸽过肥后其繁殖性能消退而导致的产蛋量异常。

4.合理配制使用保健砂

保健砂能补充鸽子在饲料中不能摄取到的营养和微量元素,并且具有刺激和增强肌胃收缩、参与机械碾碎饲料、助于消化吸收、解毒、促进生长发育与繁殖等功能。实验证明,使用和不使用保健砂,肉鸽的产蛋率相差5到10倍。保健砂中除了含有黄土、河砂、贝壳粉、熟石膏、旧石灰、木炭、食盐、骨粉等外,还应加入3%的多-维生。饲喂时,单独放置在鸽舍稍高阴凉地方。笼养肉鸽要放置在食槽另一头,用隔板隔开。用量约为饲料量的5%~10%。保健纱要保持湿润,不糊口,为确保其有效成分,一般1周更换一次。

5.适当增加光照

合理的光照能促进种鸽的生殖活动、新陈代谢及采食行为等。冬季昼短夜长,如果不补充合适的人工光照,过短的光照时间会使种鸽的繁殖机能减退。同时,因采食时间短,也会造成鸽群摄人量的营养不足,导致产蛋量的下降。种鸽每天必须接受10小时的光照,如果光

照不足,应给予人工补光。

6.加强人工孵化制度

为了加速肉鸽生产,增加繁殖窝数和抢救被亲鸽遗弃的种蛋以及不善孵化的种鸽所产蛋收集起来,进行人工孵化。实验表明,进行人工孵化使肉种鸽年产窝数提高到30窝,有效的提高了肉鸽的产蛋率。肉鸽的人工孵化用专用小型孵化器。方法与鸡蛋的孵化大致相似。孵化温度是1~7天为38.7℃,8~14天为38.3℃,14天以后为38℃。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在入孵当天应翻蛋2次,以后每天翻蛋6次,一直到出壳前2天停止翻蛋。

7.合理照蛋、并蛋

无论自然孵化还是人工孵化都需进行进行生物学检查,分析胚胎发育情况。检查的方法主要是照蛋检查。一般孵化至第4~5天进行第一次照检,至第10天进行第二次照检。剔除无精蛋、死精蛋和死胚蛋,剩下的蛋可以并窝孵化,一般每2~3个蛋并成一窝。这样1/3种鸽免去孵化任务,专职产蛋,7~13天又会产下一窝蛋。通过并蛋,提高了种鸽的繁殖力。

8.人工代养

人工代养可以减轻种鸽负担,缩短繁殖周期,从而可大幅度提高肉鸽年产蛋量。1~10日龄雏鸽人工饲养成活率低,10日龄以后人工饲养技术相对成熟。8~21日龄人工鸽乳营养成分代谢能12.56(MJ/KG),蛋白质22%,脂肪5%,矿物质4%。饲喂时,用开水调成糊状,然后用注射器接胶管经食道注入乳鸽嗉囔内,每天喂两次。注意不能将饲料注入气管内,饲养密度要适中,冬天注意保温。

《提高肉鸽饲养效果的措施》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Tags:肉鸽 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