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生活经验

高三物理考前注意事项及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质检题

栏目: 生活经验 / 发布于: / 人气:1.7W

物理科目考中注意事项

高三物理考前注意事项及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质检题

一、做物理题顺序和时间分配

物理大学联考与其说是考能力,不如说是考时间。理综试题的时间分配非常重要,许多同学由于答题战略上的错误,最后题没答完,难题没答上,容易得分的题目没时间答。对于某些同学,要敢于舍弃一部分题目,要动笔就有分,因此提高答题效率,合理分配时间,是理综考试成败的关键。

理综的答题顺序,一般按试卷的顺序从头答起就可以了。因为试题难易程度基本上是由易到难。刚开始时心理可能紧张,往往前面几道题容易出错误,所以做完之后最好能检查。作为大学联考试卷题量大,难度大,没有时间返回来检查,做题时把没把握的题做上记号有时间返回来复查,千万不要空着,并且落笔时以第一印象为主。

大学联考题并不都是难题,但有的考生由于时间分配不当,会做的题可能还没来得及看,时间就到了,本来应该可以拿到手的分就跑了。尤其最后一道大题,有时题目的设问是有台阶的,第一问不一定难度特别大,如果因为没时间看而丢分,岂不是太遗憾了。一般对于理综试卷来说,应该先用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完第一遍试卷。做完的题一般分三种情况:一是很有把握,觉得自己能全做对;二是自己虽然做出来了但是没有把握;三是自己暂时还不会做的题目。然后再用五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进行重点的攻克,同时也顺带看一下暂时做不上来的题目。最后一遍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再重点攻克那些自己可能做得出来的题目,而对于第二遍仍然感到做不出来的题目就可以放弃了。这样用三遍的方法来做这份试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做题过程当中,不要因为某一道题浪费太多的时间。一般来说选择题两分钟左右如果没有思路就可以跳过去,但是别空着,凭第一印象选个答案,并做上不会的记号。大题五分钟左右如果没有思路也应该跳过去。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题都有可能充分地去思考一下,做一个判断,看自己是否做得出来。

二、在阅卷中,看到学生做计算题,有时不是因为物理知识不够扣分,而是因为答题技巧或书写不规范被扣掉分,很是可惜。下面说说考试中做计算题应注意的问题——

物理论述计算题的表述原则和表述规则:

1。物理题解的表述原则: 让阅卷人满意,清楚整洁, 有充分说明, 采分点一目了然,与给分无关的东西越少越好。

2。物理习题表述的总要求: 说理充分 ,逻辑严谨,层次清楚 , 简练完整。

3。表述详略的原则是:物理方面要详, 数学方面要略

4。书写方式的原则是:字迹清楚,易于辨认。题解分行写出,方程单列一行。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质检题

1.关于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

B.沿着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低必定相等

C.电势降低的方向必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D.沿着电场线方向,单位距离上降落的电势越大,则场强越大

解析:选D。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越高,如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越接近点电荷,电势越低,A错误;在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任何相同距离上电势降低必定相等,B错误;电势降低的方向不一定是电场强度方向,C错误;由E=Ud可知,单位距离上降落的电势越大,场强越大,D正确.

2.如图1-6-10所示,在一匀强电场区域中,有A、B、C、D四点恰好位于一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A、B、C三点电势分别为φA=1 V,φB=4 V,φC=0,则D点电势φD的大小为( )

图1-6-10

A.-3 V B.0

C.2 V D.1 V

解析:选A。在匀强电场中,由于AD与BC平行且相等,故UAD=UBC,即φA-φD=φB-φC,代入数据解得φD=-3 V。

3。如图1-6-11所示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已知ab=bc,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图1-6-11

A.Ea=Eb=Ec B.Ea>Eb>Ec

C.φa>φb>φc D.Uab=Ubc

解析:选C。只根据一条电场线无法确定该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故A、B、D都不正确.

4。如图1-6-12所示,匀强电场场强E=100 V/ m,A、B两点相距10 cm,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为60°,则UB A为 ( )

图1-6-12

A.-10 V B.10 V

C.-5 V D.-5 3 V

解析:选C。公式U=Ed中,d是沿场强方向的距离,A、B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d=lcos60°=0。1×12 m=0。05 m.B点电势低于A点电势,则UBA=-Ed=-100×0。05 V=-5 V,故C正确

5。如图1-6-13所示,匀强电场中,A、B、C三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把电荷量q=-2×10-10C的点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功4。8×10-8 J,再由B点移到C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4。8×10-8 J,取B点的电势为零,求A、C两点的电势及场强的方向.

图1-6-13

解析:把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由UAB=WABq得UAB=4。8×10-8-2×10-10 V=-240 V,

所以φA-φB=φA=-240 V。

把电荷从B点移到C点,UBC=WBCq=-4。8×10-8-2×10-10 V=240 V,φB-φC=-φC=240 V,则φC=-240 V。

因为φA=φC,即A、C在同一等势面上,根据场强与等势面垂直且由高电势处指向低电势处,可得该电场的场强方向垂直于AC,指向左上方.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答案:φA=φC=-240 V,电场方向垂直于AC,指向左上方

一、选择题

1.(2011年福建省三明月考)如图1-6-14为某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图,每两个相邻等势面相距2 cm,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图1-6-14

A.E=100 V/m,竖直向下

B.E=100 V/m,竖直向上

C.E=100 V/m,水平向左

D.E=100 V/m,水平向右

解析:选C。电场方向与等势面垂直且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故电场方向水平向左,由U=Ed可得:E=Ud=22×10-2 V/m=100 V/m,故C正确.

2。如图1-6-15所示,圆O所在的平面内有匀强电场存在,电场方向与圆面平行.一个带正电荷的微粒(不计重力)从图中A点出发,以相同的初动能在圆内向各个方向运动,图中AB是圆的一条直径,∠BAC=30°,已知只有当该微粒从图中C点处离开圆面时,动能才能达到最大值,则平面内的电场线方向为( )

A.沿A→B方向 B.沿A→C方向

C.沿O→C方向 D.沿B→C方向

解析:选C。由W=Uq可知,微粒由A射入到从C离开圆面时,动能最大,说明A、C两点的电势差最大,故知C点为圆上电势最低的点,过C的切线为电势最低的等势面,故电场方向为沿O→C方向,C正确.

3。(2011年湖北黄冈质检)如图1-6-16所示,图中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圆的四个等分点和圆心.已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下列有关圆心O和等分点a的电势、电场强度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为6 V

B.a点的电势为-2 V

C.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a点

D.O点的场强方向指向电势为2 V的点

解析:选AD。由匀强电场特征可知:在匀强电场中,沿某一直线若存在电势变化,则沿与该直线平行的其他直线也会存在相同的.电势变化规律,所以有10 V-6 V=φa-2 V,解得φa=6 V,选项A正确、B错误;O点与a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所以O点场强方向垂直O与a连线指向电势为2 V的点,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如图1-6-17中,a、b、c、d、e五点在一直线上,b、c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e两点间的距离.在a点固定放置一个点电荷,带电荷量为+Q,已知在+Q的电场中b、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将另一个点电荷+q从d点移动到e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6-17

A.电场力做功qU B.克服电场力做功qU

C.电场力做功大于qU D.电场力做功小于qU

解析:选D。离点电荷+Q越远,电场越弱,由U=Ed可得Ude<Ubc=U,故将+q由d移到e点,电场力做正功,且小于Uq,D正确.新课标第一网

5.如图1-6-18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BC=20 cm,把一个电荷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静电力做功为-1。7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和方向是( )

图1-6-18

A.865 V/m,垂直AC向左

B.865 V/m,垂直AC向右

C.1000 V/m,垂直AB斜向上

D.1000 V/m,垂直AB斜向下

解析:选D。把电荷q从A移到B,静电力不做功,说明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因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应为平面,故图中直线AB即为等势线,场强方向垂直于等势面,可见,选项A、B不正确.

UBC=WBCq=-1。73×10-310-5V=-173 V,B点电势比C点低173 V,因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场强的方向必垂直于AB斜向下,场强大小E=Ud=UBCsin60°=1730。2 ×32 V/m=1000 V/m,因此选项D正确,C错误.

6.(2011年朝阳区高二检测)如图1-6-19所示,一条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将它置于一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水平向右.当细线离开竖直位置的偏角为α时,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 )

图1-6-19

A。mgEsinα B 大学联考。mgEcosα

C。mgEtanα D。mgEcotα

解析:

选C。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

Fcosα=mg

Fsinα=Eq

可得:q=mgEtanα,故C正确.

7。如图1-6-20所示,在沿x轴正向的匀强电场E中,有一动点A以O为圆心,r为半径做逆时针转动,当OA与x轴正向成θ角时,O、A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

图1-6-20

A.UOA=Er B.UOA=Ersinθ

C.UOA=Ercosθ D.UOA=-Ercosθ

解析:选C。由图可知OA沿场强方向的距离d=OAcosθ=rcosθ,故UOA=Ed=Ercosθ。故C正确.

8.(2009年全国卷Ⅰ)如图1-6-21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

解析:选AD。作出过点M的等势线,因电场线与等势线是正交的,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故A正确.将负电荷从O点移到P点时,因所处位置电势降低,其电势能增大,故应是克服电场力做功,B错误.由E=U/d及电场线疏密程度知O、M两点间电势差应大于M、N两点间电势差,C错误.沿y轴上各点场强方向相同,故从O点由静止释放的带正电粒子运动中始终受到沿y轴正方向的外力,D正确.

9。 (2011年潍坊统考)如图1-6-22所示,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电荷量为-q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匀速运动到N,如图所示.已知力F和MN间夹角为θ,M、N间距离为d,则( )

图1-6-22

A.M、N两点的电势差为Fdcosθq

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F cosθq

C.带电质点由M运动到N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Fdcosθ

D.若要使带电质点由N向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必须反向

解析:选A。由于重力不计,质点匀速运动,所受拉力F与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M到N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电=-Fdcosθ,M、N两点的电势差UMN=W电-q=Fdcosθq,A项正确;匀强电场场强E=Fq,B项不正确;此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项不正确.若要使带电质点由N向M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因此F必须沿原方向,D项不正确.

二、计算题

10。如图1-6-23所示,A、B、C为匀强电场中的三个点,已知φA=12 V,φB=6 V,φC=-6 V.试画出该电场的电场线,并保留作图时所用的辅助线(用虚线表示).

图1-6-23

解析:连接A、C,将线AC三等分,等分点为D、E,则φD=6 V,连接BD即为电场中的一个等势面,过A、E、C三点分别作BD的平行线得到另外三个等势面,过A、B、C三点分别作和等势面的垂线,即为三条电场线,方向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11.如图1-6-24所示是一组不知方向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把1。0×10-6 C的负电荷从A点沿水平线移到B点,静电力做了2。0×10-6 J的功.A、B两点间的距离为2 cm,问:

图1-6-24

(1)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方向如何?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大?

解析: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

UAB=WABq=2。0×10-6-1。0×10-6 V=-2 V

设A、B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距离为d,

则d=ABcos60°=2×0。5 cm=1 cm所以,

E=UABd=-21×10-2 V/m=200 V/m

因为UAB=φA-φB=-2 V<0

所以φA<φB,而电场线方向是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因而电场方向沿直线由下而上.

答案:(1)200 V/m 方向沿直线由下而上 (2)-2 V

12.如图1-6-25所示的电场,等势面是一簇互相平行的竖直平面,间隔均为d,各面电势已在图中标出,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以速度v0,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向上射入电场,要使小球做直线运动.问:

图1-6-25

(1)小球应带何种电荷?电荷量是多少?

(2)在入射方向上小球最大位移量是多少?(电场足够大)

解析:(1)如图甲所示,电场线水平向左,由题意知,只有小球受到向左的电场力,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才有可能与初速度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小球带正电.

由图乙可知,Eq=mg,

又E=Ud,所以:q=mgdU。

(2) 由图乙可知,F合=mg2+Eq2=2mg

由动能定理得:-F合xm=0-12 mv20

所以:xm=2v204 g。

答案:(1)正电荷 mgdU (2)2v2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