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书信函

关于大学生活动合理化建议书

栏目: 书信函 / 发布于: / 人气:2.12W

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举办活动的时候,可以听取他人提出的建议来完善工作。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学生活动建议书,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关于大学生活动合理化建议书

  大学生活动建议篇一

为了东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进一步有效的开展,使我校大学生科研活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特提出以下对策:

1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大学生的教学计划

我校是一所工科为主的国家重点本科院校,对大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应有较高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但要为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设相关的课程,而且还应规定在校大学生必须修够有一定的科技学分才能毕业,把大学生的科技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这样既解决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仅仅是第二课堂的问题,也解决了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参与率问题,同时还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

2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社团和兴趣小组,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管理

以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必将对学生的创造教育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各社团和兴趣小组更好地开展科研学术活动,不但要制定一定的相关制度,而且还要为各社团和兴趣小组都配备一定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避免他们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从而真正发挥各社团和兴趣小组的作用。

折,养成良好的成才心理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往往要取决于其个性发展程度。为营造更加深厚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氛围,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注重实施个性化教育,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树立“以学生为本”思想观念,根据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发现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更好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既有热情,又带有自发性、局限性和一定的盲目性,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定的失误和心理彷徨。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广大学生的人格品质得到完善和发展,个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也为回到课堂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要营造学生科技氛围,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是关键。为此,主抓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的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以健全的规章制度增强组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而在学生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方面,重点是抓“四个环节”,即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目前,我院还未完全建立起内容涉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管理、学生科技项目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激励措施等等一系列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

科技创新活动要多出创新性成果,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是根本。

1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骨干队伍建设 ○

加强科技氛围营造,培养科技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技意识;加强学生选拔和培训,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素质;组织学生参加项目研究实践,提高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能力;开展科技交流,学习和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经验;开展科技创新成

果评奖评优,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尊重科学、发展科学”的观念,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要有效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必须重要发挥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成立导师团,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提高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导师会,在指导教师中大力开展“教书育人”思想教育工作,加深其对高校培养 “双创” ——创新与创业型人才重要性认识,增强其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进行项目评审中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组织管理队伍建设 ○

一项科技创新性活动的成功与否,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注重加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目前在我院,直接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是院团委和各系分团委书记和其他学生工作干部,为此,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干部培训、讲座、参观考察与学习交流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规律、方法、途径和发展现状、运作机制、管理模式、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等,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业务管理水平。此外,还要通过加强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校园网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宣传、项目成果申报、评审结果公布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早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

随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常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其多渠道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显得更加重要。对当前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各项竞赛,一方面要配套建设相应的创新实验基地或实验室;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与实验室资源,实行公共与专业实验室开放制度;此外,还可通过与公司或企业合作,参与企业项目,并借助其先进完备的生产实验设备开展实习、实训或实验研究等。通过以上各种方式,搭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科技创新实验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显著增加,科技经费问题往往是许多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除学校拨付给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抓部门团委等部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专项资金外,还要积极争取教务处、科研处和学生处等部门的支持,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良好局面,此外,还可通过广泛寻求企业合作,争取社会赞助等方式增加投入经费总量,确保科技创新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作为科研,绝对不能单纯地为了搞科研而搞科研,一定要注重它的社会经济价值,一定要与社会企业的实用性相结合。我们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定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要走出去,引进企业的资金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这不但解决了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变生产力的途径。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所合作的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大学生活动建议篇二

商学院社会调查中心

学生们参与各式、各方面的讲座,似以成为一个大学的传统及文化,是每个学生大学生涯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但同学们对我校举办的讲座态度如何?这些讲座的质量如何?有那些急需改进之处?是否能切实的给我们提供帮助?为此,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社会调查中心全体社员,针对我校大学生参与讲座意愿及建议进行了调查。我们希望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经过缜密的分析,汇总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为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提供一个有意义、能学习且不失趣味的讲座学习平台。

一、 调查数据的获取

全校在校大学生是我们的调查对象,重点针对学生们参与讲座意愿及建议和我校讲座存在的问题与需改进之处进行调查。为取得良好的调查效果和真实的调查数据,2013年5月26日——5月27日,我们分别在餐厅、宿舍、图书馆等人口密集的地方,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共发放3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0份,回收率97%。

二、 调查分析

1、学生们对我校的讲座评价并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对学校的讲座感兴趣的学生连五分之一都打不到(15.5%),而在回答“你对我们学校之前举办过的讲座有何评价?”的问题中,有53.4%的学生回答的是满意或比较满意,这个数据不低,但对一个大学来说并不乐观。

2、参加讲座的频率非常低

学校每周都会举办几场讲座,而每周参加一次的同学只有十分之一(10.3%)。35.9%的学生每月参加一次,其余的(约54%)的同学半年一次,一年一次或更少,如图2所示,可见学生对讲座的重视程度很低。

3、获取关于讲座的信息的方式很多,但比较集中

学生获取关于讲座的信息的方式有校园内张贴的海报、横幅,校园广播等,但大多数同学(84%)获取讲座信息的方式集中在校园内张贴的海报、横幅及听别人介绍上。

4、参不参加讲座的原因很多,众所纷纭

参加讲座的原因很多,但有46%额学生是积极主动,因为感兴趣、可以多认识一些成功人士二自愿参加的。53.7%的学生是消极被动,因为院系要求或为了增加量化分而不得不参加的,还有0.3%的学生是出于其他目的,如图3所示。不参加讲座的原因也不少,18%是因为与上课时间冲突,39%因为对讲座内容不感兴趣等。

5、学校讲座有许多需改进之处

在我们的调查数据统计中,如图5所示。31%的学生认为我校讲座内容陈旧,没有吸引力。16.7%的学生觉得演讲者过于严肃,与听众缺少沟通,另外,24%的同学认为现场秩序混乱,28%的同学认为讲座地点的设施不完善,如缺少专用桌椅、音响等。除此之外,有0.3%的学生认为还存在有其他一些问题,可见我校讲座质量部容乐观。

6、对于讲座的类型,同学们各有所好

在“你希望我们学校能举办什么类型的讲座?”这个问题调查中,同学们的回答多种多样,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数据差别并不明显。希望举办成功励志类的学生最多有20%,希望举办专业学术赖的学生最少为10.6%。

7、参与讲座对学生确实是有价值的

调查显示,52.8%的学生认为很有价值,引发思考,启迪人生。44%的只为接触更多的知识面,但也有2.1%的学生觉得完全没有意义,纯属浪费时间,但总体来说,同学们还是认为听一场讲座是很有收获的。

三、 调查结论及建议

学校举办讲座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们在课余时间提供一个了解、学习各方面知识的平台,而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确实也是一个同学们学习的机会。但事实上,许多同学不重视参与讲座的意义。而且讲座举办过程中,仍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怎样才能提高同学们对参

与讲座的想去与热情?怎样才能使我校讲座质量更高,使同学们更有收获?一些必要的,合理的建议势在必行。

1、 提高学生对讲座的兴趣

听一场讲座对我们来说或多或少都是有帮助的,养成听讲座的习惯,会让我们的知识更渊博,让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受益无穷,但许多学生对讲座毫无兴趣可言,所以学校应在平时多做一些工作,让学生明白参与讲座的意义何在。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讲座的兴趣。

2、 全面提高我校讲座质量

很多学生对我校举办过的讲座并不满意,即使学生本来主动参与讲座,但长期听这种质量差的讲座,慢慢也会失去对讲座的兴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提高讲座质量势在必行。只要讲座做得好,同学们肯定是不愿错过的。

3、关于讲座的信息确保转播到位。

讲座的信息的传播方式确实不少,但仍有不少信息同学不能及时得到关于讲座的信息,时候得之而后悔的同学仍有不少。所以建议学校加大讲座的宣传力度,尽量让学生们都了解到讲座的信息。

4、有意义,有价值的讲座同学才愿意参加

学校举办讲座是为了学生,而学生不到场,讲座当然就没有意义了,为了吸引同学参加,讲座就不能千篇一律,学校应当举办学生感兴趣的讲座,多邀请社会上的知名人士来举办讲座,讲座的水平上去了,学生们就更积极主动了。

5、改善学生对我校讲座的不良印象

我校讲座存在许多问题,内容陈旧,没有吸引力,应当举办题材新颖的讲座,演讲者也要把好关,讲座期间管理到位,纪律良好,才能讲座顺利并高质量的学成,讲座地点的设施应该尽量完善,不仅为了学生更好的听完讲座,也是对演讲者的尊重。

6、举办的类型多样

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多样,对不同类型的讲座积极程度也不同,所以举办多样的讲座以满足更多的学生的口味,我校讲座的综合水平也会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活动建议篇三

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中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形式。作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既是大学生增知识、长才干、受教育的最佳途径,也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又是满足大学生渴望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有组织有计划地让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教育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结合,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最直接、最生动的形式,解决了许多在校园、在课堂不能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20世纪印年代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实行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普及、发展、改革.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团中央、全国学联已明确提出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较多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寻求合理的解决对策,对推进实践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本文就社会实践当中的暑期支教活动之一分支进行研究,在探讨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同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

一、 暑期支教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支教时间过短,脱离实际,活动流于形式

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的目的是支援基层教育事业的同时,为自身接受实际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部分支教活动还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有的打着支教山区的招牌投入较多资金,但是支教时间却只有一周左右,时间较短,不能够真正的做到给孩子们真正接触、传授知识;还有的没有进行认真的组织动员和检查验收,只要交一份学校证明即可等等。这些现象违背了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要求,偏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2. 重策划、轻实施,内容形式单一

大多数暑期支教活动都会进行精心的策划,针对社会实践活动制定一系列的文件、规定。然而,过于重视对活动的策划,忽视了活动的实际运作,以及对支教地点的实际了解考察。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没有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特长、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有效可行的支教计划,以形成既对提高基层教育有益、又能提高大学生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另一方面,一部分支教活动形式过于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很多大学生的支教活动还局限于支教扫盲、政策宣传、生产劳动等形式,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能力提高的需要,缺乏通过实践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广途径。

3. 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社会实践要真正实现使双方受益,必须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而支教活动作为其中一种特有形式,更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教基地。一方面,由于不注重“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只考虑学生是否得到了实际锻炼,计划是否得以顺利完成,没有充分考虑是否满足了当地学生的需要,是否对社会基层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否给孩子和农民带来了新的知识和信息,最终失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外部支持。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稳定长期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需要花大量精力自己寻找支教场所,不能够长期有效的对困难地区的孩子进行长期的帮扶教育,从而使支教活动丧失了一定的意义。有的只好到父母所在学校开一张证明.以应付学校的检查。这样的情况对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4. 计划性和制度不够完善,经费、资源缺乏保障

由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计划和完善的制度。除了团委和各院系外,其他部门因缺乏计划和制度依据而不够重视。特别是教学管理部门表现冷淡,没有把社会实践纳人教学计划中进行统一组织安排,也没有摆上工作的重要日程,缺乏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机制。导致用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由于资金限制.仅有很少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使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广泛性和普遍性。暑期支教活动作为其中一种特有形式,也受此影响较大,许多贫困山区由于经济原因,很难提供支教活动所需的资源保障。

二、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1. 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进而加强对支教活动这一活动形式的重点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要认真组织、加强领导。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大学生要通过自身的体验,使自己对社会的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激发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要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领导。形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长效机制,促进本校支教活动的更好开展;以加强校内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管理,扩大对外交流的影响力。

2.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政府宏观管理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的保障、管理、考核、激励约束机制需要依靠政府、高校及学生管理部门的力量共同构建。一是建议国务院提出要求,促进各级政府、社会、企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化。二是建议教育部把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纳入到对学校进行评估的观测点。三是建议高校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作为—个必修课进行考核,考评结果存入学生档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也应像担任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一样计算工作量,并纳入教师晋职晋级体系;对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任务,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保学生能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使学生能真正学到东西。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是能够真正的为边远、贫困地区的基层教育带来有效的建设发张。

3. 广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基地建设要调动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的积极性,本着共建共享的原则,从全社会关心教育、重视教育,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建设支教社会实践基地,为使大学生有效安排好学习期间与假期的支教实践活动,必须建立一批稳定的实践基地。基地建设要长期有效性,让学生能够与所建基地保持长效联系,从而克服短期支教所带来的弊端。

4.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保障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得以顺利开展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划拨专项实践经费。其次。各高校应根据实践活动的计划安排,划拨比较充足的经费。学校要在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筹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从单一拨款的方式转变为拨款、项目合作和寻求社会赞助等综合方式,逐步改变社会实践经费紧张的局面。学校要组建一些社会实践服务实体,这些实体以科技服务和勤工助学为主要内容,积极吸收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实体既可以作为师生实践的舞台.又可以积累资金。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物质支持。再次,高校应该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创新人才优势,在活动中引进社会化机制,积极接受社会捐助。

5. 积极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扩大社会影响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代表的是青年志愿者的形象,志愿者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个称号。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如今的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展示新时期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大学生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性活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推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与共存。可以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通过广泛深入的支教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看清社会教育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练就解决问题的本领,为今后在教育事业的开拓创新、积极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矗

总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努力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目前支教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探索大学生支教实践活动发展的新思路,为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支教之一形式的深入开展,为培养和造就当今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