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国内英语教学环境与学习纯正英语的矛盾分析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2W

1 国内学习纯正英语的现状

国内英语教学环境与学习纯正英语的矛盾分析

到底是学英式还是美式英语成为困扰国内英语学习者的问题。英语本来是英国的民族语言,由于历史原因,继而成为了美国的通用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英式英语中一些单词的发音、拼写、表达及文化在美式英语中进行了演变。由于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强大及与之伴随而来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美式英语在国内大行其道,成为一种主流。谈到国内英语教学,在英语初步推广阶段,从国小到大学的英语教材使用的是标准的英式英语。而如今英语学习者接触最多的都是美语,教材中英语单词的音标先美式后英式,教材中的表达也以美式为主,这种重心的转移导致处于过渡层的学习者陷入了困窘的境地,他们夹在英式和美式英语之间不知所云。起初学习英式英语成长起来的一批教师现今在美式英语为主流的大环境下,担负着教授学生美式英语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对下一代的英语学习者学习纯正英语有着负面的影响。因此学习纯正英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学好纯正英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2 国内英语教学环境

文中所指的国内英语教学环境是一个多方位全面的大背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体制及课堂教学环境。这里指的是不同阶段,英语学习的一些外在辅助因素(教材、教师、音像制品、国家指导方针政策等 )的变化对纯正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2.1 启蒙阶段

(3)市场上音像制品(磁带、 DV 、TV)朗读者的口音直接影响到入门学习者学习纯正英语及取向选择。这里就存在着另一种不利的影响:在教材以英式英语为纲的年代,市场上却是美式音像制品充斥且红火,直接影响到英语学习者的语音模仿。这就是教育层面与现实的矛盾。到底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没有衔接好、管制好还是市场的潮流冲击力太大?

2.2 发展阶段

(1)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到了高中阶段,英语学习者遇到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使他们在英语方向的选择上无意识地发生改变,倾向于英式或美式,但由于国小或国中启蒙老师的影响已形成根基,此时的英语几乎都是英式美式英语夹杂。

(2)区域性教育机构指导方针的改变、 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的差异性也会形成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和特色。各地区教改的重心有所不同,就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阶段教学要求和质量也有差异。

(3)英语学习者对英美国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的了解、偏好和积累(即个体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纯正英语背景文化学习紧密相关,有的学习者对英式美式文化背景全盘吸收,又不加细分和考虑,以致最后自己都模糊不清。

(4)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变化会渗入到语言中,例如:美语中的soft drinks原来泛指不含酒精的饮料(汽水和果汁等),现在多用来指汽水,代替了原先的air water。而我们国家教材内容的修订远跟不上英语国家本土文化的发展步伐。现在通行的英语教科书(尤其是大学专业英语)里的某些文化可能是英国或美国几十年前的文化。

2.3 后期结果

3 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要解决国内英语教学环境与学习纯正英语的矛盾,涉及到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衔接。语言教学的衔接指语言教学的各阶段、各组成部分间为了一个总的教学目标而相互协调一致,连贯统一的'性质(姜晓辉,2003)。学好纯正英语就要注重不同阶段英语教学的衔接,保持方向的一致性。具体的措施有:

(1)初步设立试验点,在有条件的学校变革学制,实行国中高中六年一贯制,主导教材要保持一致性。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英式英语班和美式英语班,并有与之相配套的师资力量。

(2)建设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必要时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指导。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纯正,才能对学生形成正面影响。同时要注意以大学师范类英语方向的学生为源头抓起,把一些重点师范类高校作为专业英语人才培养基地,加强这类师范高校与中学的合作,普及纯正的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概念,使处于启蒙阶段的学习者能在早期有初步的认识。

(3)国家教育部要逐步提高对此问题的认识和重视,必要时组建专家小组进行研究并出台系统的解决方案。同时,国家教材编写部门也要注意不同阶段教材内容编写的一体化、一致性,市场上的音像制品及图书也要与教材配套。

4 结束语

成功地解决国内英语教学环境与学习纯正英语的矛盾,需要国家及各级教育部门和各位老师的不懈努力。在培养专业化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更要起带头作用。基层教育没搞好,高等教育质量再高也无济于事,也挽救不了前期过程脱轨造成的遗憾。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有它核心的责任,只要相互协调好、衔接好、坚持不懈,定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2] 袁晓英.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提高综合语言能力[J].中国小教师培训,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