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要点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3.87K

国际商务硕士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借以适应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为我国的对外事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参考资料,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框架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剩余的出路”(vent for surplus)。在现有生产要素得到更充分利用的同时,天赋要素也会扩大。初级产品潜在市场的扩展可以吸引外国投资的增加,也将扩大国内的储蓄和熟练劳动力的供给。这种天赋要素的扩大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扩大初级产品出口还会带来一些连锁影响。

弊端

首先,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长缓慢。

其次,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面临着贸易条件恶化的不利局面。

第三,初级产品出口获得的收入是不稳定的。

最后,初级产品出口带来的连锁影响是很微弱的。

二、进口替代战略

所谓进口替代,就是通过限制产品的进口,鼓励本国发展自己的产业,从而实现工业化。

三大支柱:保护性关税、进口配额和币值高估。

这种战略在现实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它极大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加快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化步伐,减少了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独立自主。今天的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大多是在进口替代战略的保护下发展起来的。

弊端:

首先,该战略使发展中国家官僚机构过于臃肿,效率低下,腐败现象非常普遍。

其次,进口替代战略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扭曲。。

第三,进口替代战略往往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外汇短缺危机。

最后,进口替代战略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时间如果过长,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会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和生产效率下降。此外,该战略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的设备和大量中间产品,因此发展中国家并未因为进口替代战略而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

三、出口导向战略

实施出口导向战略要在以下诸方面创造有利于出口的条件:

1.汇率。要鼓励出口,就需要发展中国家不断地、周期性地使本币贬值。这种贬值不仅是为了实现平衡的、市场出清状态的汇率,而且也是为了让货币价值与国内上升的产品价格和成本相适应。但是,采取货币贬值措施必须考虑进出口的'需求弹性问题。只要在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时,贬值才会有利于出口。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

2.补贴。政府在推行出口导向战略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某些出口产品提供补贴。可供政府采用的补贴措施很多,主要有直接现金补贴、免税、出口退税、降低利率等。通过补贴,诱使生产者在扩大出口能力方面进行投资。

3.开放。要使本国的生产者进入国际市场,本国也应当部分或者全部开放国内市场,使国外的生产者有利可图。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降低关税、减少数量限制。

4.政府扶持。政府要帮助弱小的出口商寻找海外市场,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消除政府自己设置的某些障碍等。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三个较明显的层次:第一层次类似于前面讨论过的初级产品出口;第二层次是发展初级加工产品和一般消费品生产,这些产品一般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外需求弹性较大,因而在发展初期容易起步;第三层次是发展深加工产品和高档耐用消费品这些资本密集型或者技术密集型的产品。

出口导向战略应该说是以进口替代战略为基础,因为正是进口替代战略下的保护措施使发展中国家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才有可能发展外向型产业。巴西、阿根廷、亚洲“四小龙”等成功的经济正是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推动下实现了工业化。但是,这一战略也有它的弊端:

首先,这一战略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

其次,如果出口产业严重依赖补贴等政府资助,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实际换汇成本高昂。

第三,如果过于强调出口行业的发展,往往会导致其他产业所需的资源流向出口行业,使其他产业投入不足,导致经济结构失衡。

第四,如果出口产品的市场单一的话,就会使发展中国家对国外的依赖加强。一旦国际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就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

最后,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可能要付出政治上的代价。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逆袭战,不论大家的考研原因是什么,坚定了目标和方向,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加油!想了解更多专业硕士考研信息关注新东方在线专硕频道,小编和大家分享更多资料和经验。如有需要,我们还设置了一些相应的课程。

  考研国际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点

学习要点和难点:掌握贸易与发展的关系,重点掌握发展中国家的三种贸易战略及各自的利弊。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发动机”还是“侍女”

亚当·斯密。国际贸易可以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找到出路,为过剩的生产能力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李嘉图从贸易对一国利润率的影响来说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约翰·穆勒则进一步指出,对外贸易不仅可以使一国更有效地利用世界的生产力,还能扩大生产分工和推动技术进步;马歇尔认为,“巨大的贸易额一向是工业高度发达的表现,”反映了一国的力量和繁荣。罗伯特逊(D. H. Robertson)对上述思想加以概括,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命题。

普雷维什(R. Prebisch)认为,国际贸易非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反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另一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 A. Lewis)强调,贸易的“发动机”作用要予以保留,但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克拉维斯(Irwin B. Kravis)则彻底否定了“发动机”学说,认为19世纪以来经济取得成功的国家都不是以出口导向型增长为特征的,而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国家,在19世纪倒有过相当大的出口增长。他认为国际贸易不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侍女”,国际贸易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

二、国际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

1.静态收益。

2.要素供给。

3.规模经济。

4.剩余资源。

5.经济刺激。

6.结构效应。

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不合理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相比,一直存在相对下降的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持续地恶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普雷维什—辛格假说”(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逆袭战,不论大家的考研原因是什么,坚定了目标和方向,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加油!想了解更多专业硕士考研信息关注新东方在线专硕频道,小编和大家分享更多资料和经验。如有需要,我们还设置了一些相应的课程,大家不妨可以辅助学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知识框架的重点

第一节 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一、“发动机”还是“侍女”

亚当·斯密。国际贸易可以为一国的剩余产品找到出路,为过剩的生产能力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李嘉图从贸易对一国利润率的影响来说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约翰·穆勒则进一步指出,对外贸易不仅可以使一国更有效地利用世界的生产力,还能扩大生产分工和推动技术进步;马歇尔认为,“巨大的贸易额一向是工业高度发达的表现,”反映了一国的力量和繁荣。罗伯特逊(D. H. Robertson)对上述思想加以概括,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一命题。

普雷维什(R. Prebisch)认为,国际贸易非但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反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另一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 A. Lewis)强调,贸易的“发动机”作用要予以保留,但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克拉维斯(Irwin B. Kravis)则彻底否定了“发动机”学说,认为19世纪以来经济取得成功的国家都不是以出口导向型增长为特征的,而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国家,在19世纪倒有过相当大的出口增长。他认为国际贸易不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侍女”,国际贸易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

二、国际贸易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益

1.静态收益。

2.要素供给。

3.规模经济。

4.剩余资源。

5.经济刺激。

6.结构效应。

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主要是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不合理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初级产品的价格和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价格相比,一直存在相对下降的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持续地恶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普雷维什—辛格假说”(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