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2017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知识试题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69W

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人们常见的天气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知识试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年世界气象日气象知识试题

  名词解释:

1、绝热变化:空气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只是由于外界压力的变化,引起气温的降低或升高的变化成为绝热变化。

2、大气稳定度:大气温度层结有使在其做作垂直 运动的气块反回或远离起始运动位置的趋势和程度称为大气层结稳定度,简称大气稳定度.

3、蒸发量:一定口径容器内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因蒸发而消耗的水层深度.称为蒸发量.

4、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大块空气。

5、海陆风: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自陆地吹向海洋,这种以一天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系成为海陆风。

1、绝热变化:空气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只是由于外界压力的变化,引起气温的降低或升高的变化成为绝热变化

2、大气稳定度:大气温度层结有使在其做作垂直 运动的气块反回或远离起始运动位置的趋势和程度称为大气层结稳定度,简称大气稳定度.

3、降水量:是指从云中降到地面的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集聚在水平面上的水层深度.

4、锋: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过度带称为锋.

5、山谷风:在山区,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的为谷风,夜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的风为山风,这 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3、气候 :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8、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9、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 比四周的高。

10、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1、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2、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 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1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14、锋 :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5、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6、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17、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18、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一般地风向的改变角度达180度。

19、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20、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即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

21、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 、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2、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3、冷锋 :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

24、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25、露: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空气中水 汽含量过饱

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有水汽的凝结物,如果此时的露 点温度在0度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

26、龙卷风:龙卷是自积雨云底部伸出来的漏斗状的涡旋云柱。龙卷伸到寺面时引起的强烈旋风,你为龙卷风。

27、寒潮:当冷性反气旋南移时就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一般地,冷空气袭击时,使 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10度。)如果冷空气十分强大,如同寒冷潮流滚滚而来,给所流经地区造 成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等 灾害性天气,,这种大范的强烈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28、饱和水汽压:当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正好相等时,即系统内的水量和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变时,水和水汽之间就达到两相平衡,这种平衡称为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29、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30、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称为气温年温差。

31、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32、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33、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又称锋面气旋。

34、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35、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36、积温——指高于某个农业界限温度持续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也称活动积温。

37、干燥度——指一定时期内农田水分消耗量与水分供应之比。

38、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为高,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城市气温高,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洋”之上,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或城市热岛。

  填空题:

1、副热带高压在南北活动中,经常是北进与西伸相结合,南撤与东缩相结合。

2、台风的天气特征是高温、多雨、大风。

3、天气学上规定热带地区是指副高脊线之间的地区。

4、台风主要发生在5-20S(N)的海水温度较高的洋面上。

5、西北太平洋上三个台风的集中区是关岛附近洋面、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面海中部洋面。

6、影响天文辐射的因素有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

7、在水汽充足的条件下,蒸发的快慢和蒸发量的多少受环流方向和速度的影响。

8、陆地上在夏季午后最容易形成对流雨,海面上在冬季夜间最容易形成对流雨。

9、欧洲和美洲是无季风区。

10、在我国的山区气温直减率春夏大,冬季小 。

11、山区是否降水,主要与气流的含水量和地形的抬升作用、空气层结的稳定度有关。

12、苏本是奥地利的气候学家。1879年提出用环球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标准。

13、冰雹是指从强烈发展旺盛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冰块或冰球。

14、天文辐射是指在大气上界由地球和太阳的天文位置决定的太阳辐射。

15、西风环流都是以波状的槽和脊系统从西向东运动的。

16、阻塞高压出现在有暖平流较活跃存在的地区和季节,主要的天气特点是晴朗无云。

17、西风环流都是以波状的槽和脊系统从西向东运动的。

18、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夏季分成西太平洋副高、东太平洋副高、北大西洋、副高.北非副高。

1、根据降水的成因不同降水可分为对流雨、锋面雨、气旋雨、台风雨、地形雨五种。

2、大气水平运动的力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察力。

3、逆温产生的原因不同而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雾逆温、乱流逆温、下沉逆温五种。

4 、地温包括地面温度、浅层温度、深层温度三种。

5、云滴增大成为雨滴的过程是由凝结增长和碰并增长两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6、冷锋云系的排列从前往后依次为雨层云、高层云、卷层云、卷云。

7、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由大气环流、洋流共同完成的。

1、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水是大气中唯 一能发生相变的成分。

3、飞机起飞拔高后一般都要进入平流层,因为这个高度空气能见度好。

4、气温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

5、由太阳喷焰中发射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相撞,使之电离,并在地球磁场作下偏于两极上空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极光-。

6、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7、气团形成的条件有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2、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8、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云、风、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

9、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和结构状况可分为四种类型。

10、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11、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2、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

13、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气之差值,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14、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

15、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越大,反之等压线愈疏-水平气压梯度就愈小。

16、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是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

17、泠气团温度低于所经过地区温度,冷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冷,气团底部获热、增温、气温直减率增大,气层趋于稳定-。

18、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并对人类的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19、气温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

20、大气分层的原则是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水汽的含量-、扰动的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来划分的。

21、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下垫面。

22、大气投向地面的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它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到达大气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

23、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气团底部失热、冷却、气温直减率减小,气层趋于不稳定。

24、气团的地理分类是按气团的气团的源地和下垫面的性质进行分类。

25、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气候系统的能源。

26、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 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27、大气的垂直结构中,-对流层,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28、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

29、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尉蓝色。

30、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滴-增大成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

31、气压随着高度递减会因空气密度大小而不同,空气密度大的,气压随高度递减得快些-些,空气密度小的地方则相反。

32、白贝罗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

33、等压线横穿锋线时时,产生折角,折角的尖端指向-高压的一方。

34、当锋面暖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时,大气温度直减率小于干绝热直减率时,有凝结现象发生,则有利于锋生,否则有利于锋消。。

35、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故海洋是热源,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故海洋是冷

36、大气环流、洋流调节了高、低纬之间的的热量差异,并使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出现差异。

37、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38、大气投向地面的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它的存在使 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

39、地面通过长波辐射的交换而实际损失的热量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40、当暖而轻的空气上升时,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便下降来补充,这种升降运动称为-对流。

41、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干燥。

42、一般来说,气温直减率愈大,大气愈不稳 定,反之气温直减率愈小,大气就愈稳 定,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即为逆温现象。

43、气压梯度指每改变一个单位高度时,气压的变化量。

44、-锋面天气主要指锋附近的云系、降水、风、能风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演变状况。

45、冷性反气旋是由-由冷空气-组成,势力十分强大,中心气压值高,水平范围广的一个浅薄的天气的天气系统。

46、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

47、连续性降水,降水时间较长,强度变化较大 ,这种降水通常多降自高层云和雨层云中。

48、气团离开源地后,随着下垫面性质和空气运动状况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气团的属性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的改变过程称为气团的变性。

49、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称为热带气旋。

50、大气分层的原则是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水汽分布、扰动的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来划分的。

51、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和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52、到达大气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高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

53、10、如果把地面和大气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收入的辐射和支出的辐射差额就是地气系统辐射差额。

54、对流层中天气现象的特点是-水汽含量多且复杂多变。

55、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短的-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尉蓝色

56、大气的吸收率很小,近于透明,这个波段的地面辐射可直达宇宙太空,这个波段通常称为大气之窗。

57、气温的距平值是-该地的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值。

58、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气候系统的能源。

59、太阳辐射中(99%)的能量在0.15um~4um范围,其中0.4um~0.76um范围为 可见光 区,>0.76um的范围为红外区。

60、大气对太阳辐射有 吸收 、 散射 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减小。

61、地面对入射太阳辐射的反射取决于地面的 反射率(r), 而r又取决于地面的 性质 。

62、在一定时期内,地面吸收 太阳辐射 与地面 有效辐射 之差值,称为地面净辐射。

63、等温线的稀疏表示各地气温 相差不大 ,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 差异悬殊 。

64、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 递增 ,空间等压面向下凹形如盆地,空气向中心 辐合 ,气流上升。

65、气压梯度是一个矢量,即有方向又有大小,方向是垂直于等压面,从 高压 指向 低压 ,大小等于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

1、地面上高低压系统是闭合的,到高空以脊和槽形式存在。

2、西北太平洋上有三个台风集中区 南海中部洋面 、 关岛附近洋面 、 菲律宾以东洋面 。

3、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夏季被分成四个单体 西太平洋副高 、 东太平洋副高 、 亚速尔高压 、 北非高压 。

4、气压场的基本形式高压、低压、脊、槽 、鞍型气压场 。

5、热 层又称电离层,具有 无线电波的反射 的能力。

6、1月份北半球陆上的等温线凸向极地,海上则凸向赤道 。

7、在北半球对流层中,温度分布总是随着高度而降低,因而无论低层吹什么风,随高度的增加都逐渐转为西 风。

1、气候学是研究地球上气候形成、分布、变化规律的科学,以气候为研究对象。

2、干空气是指不包含水汽、液体、固体杂质的大气。

3、在0℃、760mmHg条件下,50%的大气集中在距地面5.5 km以下的层次中。

4、在垂直方向根据大气的 成分、 温度 、水汽、 运动 将大气分为五个层次。

5、气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单位面积空气柱中的空气质量的增多或减少 。

6、大气中的氧参与有机物的燃烧、腐化、分解过程。

7、地中海式气候一年中受 热带大陆 气团和 温带海洋 气团的交替控制。

8、印度洋上的洋流具有 季风漂流 特点,冬季是东北 漂流,夏季则是西南 。

9、暖层又称电离层,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

10、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是 rm

11、气温的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 午后14时 ,一个最低值出现在 清晨日出前 。

12、单位高度气压差的单位是 hpa/100m 、 mb/100m 。

13、从气温的垂直分布上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降低 这是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地面 。

14、气压场的`基本形式有高气压、低气压、槽 、 脊 、 鞍 。

15、标准大气压是指在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所测到的水银柱的高度为760mmhg的大气压强。

16、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压和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表达式是f=e/Ex100%。

17、由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7月份在北太平洋上形成 夏威夷高 压;北大西洋上形成 亚速尔高 压;1月份,在北太平洋上形成 阿留申低 压,北大西洋上形成 冰岛低 压。

18、按降水的成因分,降水的类有 对流雨、 地形雨 、 气旋雨 、 锋面雨 。

19、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 气团 之间狭窄而又向 冷空气 倾斜的过渡带。

20、气旋和反气旋的范围是以 最外圈闭合等压线的直径 长度来度量的。

21、寒潮爆发的条件是 冷空气集聚和酝酿过程 、 有合适的流场引导冷空气南下 。

22、每当夏初,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日本、朝鲜南部的梅雨天气,主要是在 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造成的;冬季爆发的寒潮,则是在 冷锋 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23、副热带高压南北活动中,经常是北进与 西伸 相结合,南撤与 东综相结合。

24、高低纬间有水平气流的运动,是由于高低纬间存在着辐射差额引起的。

25、在中纬度地区影响气温年变化的主要有两个要素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

26、北半球冬季最低气温位于欧亚大陆的北部、格陵兰地区。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 大气 )中的一切( 物理现象 )和(物理过程 )的科学,以( 大气 )为研究对象。用( 气象要素 )表示。

2.天气学是研究( 地理条件 )不同的区域内所发生的( 天气过程 )的( 成因 )及( 演变 )规律,并在( 天气预报 )上应用的科学,以( 预报天气 )为研究对象。

3.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 某一瞬间 )或( 某一短时间 )内大气中的( 状态 )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4.气候学是研究地球上的气候( 形成原因 )、( 分布类型 )、( 变化 )规律的科学,以( 气候 )为研究对象。

5.气候是指在( 太阳辐射 )、( 大气环流 )、( 下垫面性质 )和( 人类活动 )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 天气过程 )的综合。

6.气象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 ),天气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 ),气候学是( 气象学 )和( 天气学 )的综合。

7.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历史经过了(萌芽)时期、(发展)初期和(发展)时期。

8.( 太阳辐射 )是气候系统的能源,在气候系统的五个子系统中(大气圈)是主体部分,也是最可变的部分。

9.大气中物质的存在有三种形态,即( 气态 )、( 液态 )、( 固态 )

10.地面—90km的范围中大气的组成是( 干洁空气 )、(固体杂质 )、(液体微粒 )。

11.大气是( 多种气体 )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氧、氩),此外还有含量不定的(固体质)、(液体微粒)。

12.干空气是指不包含( 水汽 )、( 固体杂质 )、(液体微粒 )的大气。其含量占整个大气的(99.97) %,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占干空气的(99.97)%;次要成分是(臭氧 、二氧化碳 、氖 、 氪 、 氙 ),占干空气的( 0.03 )%。

13.90km以下大气的分子量是(28.966 ),90km以上大气主要成分是( 氧 、氮 )。

14.大气中的氧参与有机物的(腐化)、(氧化)、( 燃烧 )过程。

2在大气中具有( 时空 )分布特点。参与植物的( 光合 )作用,能吸收( 太阳 )和( 地面 )的长波辐射。

16.O3的作用是( 吸收太阳紫外线 ),使大气增暖,另一个作用就是( 改变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状态 )。

17.大气中的水汽量随高度而( 而减少 ),随纬度而( 减少 )。

18.水汽是大气中唯一具有( 三态 )变化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的(长波 )辐射,也可以放出( 长波 )辐射。

19.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具有( 时空 )分布特点,其作用是( 凝结核 )和( 散射太阳辐射 )。

20.液体微粒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的( 水滴 )、(冰晶 )等水汽凝结物

21.在( 0 )℃、( 760 )mmhg条件下,( 50 )%的大气集中距地面( 5.5 )km以下的层次中,离地( 36—1000 )km的大气中质量仅占( 1 )%,大气中的( 质量 )和( 密度 )随高度而逐渐变小。

22.气象学规定在大气中有( 极光 )出现的最大高度,称为( 物理高度 ),其高度为( 1200 )km。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高度为( 2000—3000 )km。

23.在垂直方向上根据大气( 温度 )、( 成分 )、( 水汽 )和( 电荷 )将大气分为( 5 )个层次。

24.对流层的上界因纬度而不同,低纬( 高 ),高纬( 低 );又因季节而不同,夏季( 高 ),冬季( 低 )。

在本层中集中了( 3/4 )大气,( 90% )水汽。

25.对流层中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 0.65 )℃/100m。

26.在对流层中按( 气流 )和( 天气现象 )分为三层。最下层称为( 摩擦层 ),范围是( 地面—2公里 )km。

27.( 热 )层又称电离层,具有( 无线电反射 )的能力。

28.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称为( 气象要素 )

29.气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单位面积上空气柱内空气质量的增多或减少 )

30.在气象学上,气压的单位是( mb )、( hpa )、( mmHg )

31.标准大气压是指在( 纬度为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 0 )℃时,所测到的水银柱的为高度为( 760mmHg )的大气压强。

32.气温表示大气( 冷热 )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有( ℃ )、( K )和( F )

33.气温高低的实质就是( 空气分子平均动能的表现 )

34.摄氏温标与绝对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T - 273.15 = t )

35.湿度是指表示大气( 潮湿 )程度的物理量

36.比湿的表达式是( q = mw /md + mw )

37.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 实际水汽压 )和同温度下的( 饱和水汽压 )的百分比,表达式是( f = e /E ×100% )

38.饱和差的表达式是( d =E - e )

39.在空气湿度的物理量中,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有( e、E、q、r、 Td ), 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 物理量有( f、d、Td )

40.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地面风用( 16方位 )表示,高空风用( 方位度数 )表示,NNE表示( 东北偏北 )风,SSW( 西南偏南 )风

41.空气的状态用( 密度 、体积 、 压强 、 温度 )表示

4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 pv/T = 常量 )

43.干空气状态方程的表达式是( p = ρRd T )

1.太阳表面的温度为(6000K),地球每年从太阳上获得(1.3*1024 C )的热量,仅为太阳热量的(1/22亿)。

2.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 -273K )以上,都在不停地以( 电磁波 )的形式向外放射能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辐射 )。

3.电磁波的范围是(10-14—几km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0.4—0.76um ),太阳辐射的波长是(0.15—4.0um ),它包括部分( 紫外线 )、全部(可见光)和部分(红外线),属于( 短波 )辐射。

4.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为( 3—120um ),属于长波辐射。最大放射能力对应的波长是( 10 )um。

5.物体的r、、d之间关系是( r++d=1 ),分别代表物体的( 反射、吸收、透射)能力。

6.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是( 0.475um ),属于( 青 )光,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是( 可见光 ),其次是( 红外线 ),再其次是( 紫外线 )。

7.大气上界的太阳常数是( 1.967c/cm2分 )。

8.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有三种被削弱的方式( 吸收 、散射 、反射 )

9.大气层中主要的吸收物质是( 氧气 、 水 、臭氧 、 二氧化碳 、固体杂质 ),且具有( 选择性 )吸收特性,仅占太阳辐射的( 24 )%。

10.氧气最强的吸收带属于( 紫外 )部分。

11.臭氧最强的吸收带属于( 紫外 )部分,而且还吸收属于( 可见光 )部分。

12.天空出现白色是因为( 粗粒子 )多。

13.地表面辐射能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 )。

14. 地面有效辐射击的公式是( F0 = Eg -σEA ),影响因素有( 地温 、气温 、湿度 、云量 )。

15.地面辐射差额的公式是( Rg = (s+d)(1 – α)- F0 ),白天为( 正 )值,气温( 升高 ),夜晚为( 负值 )值,气温( 下降 )。纬度愈低,Rg >0的时间愈( 长 )。

16.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随纬度而逐渐减小,在( 35°S 、30°N )辐射差额为0,在(35°S 以南 、30°N以北 )辐射差额小于零。

17.“大气窗”对地表起到( 地面放射辐射能力大小的监视 )作用。

18.烟幕预防霜冻的原理是(增加大气的逆辐射 )。

19.大气辐射差额是( 负 )值,说明大气的热能是亏损。

20.高低纬间有水平气流的运动,是由于( 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匀 )引起的。

21.传导是依靠分子的热运动将( 热量 )从一个分子传给另一个分子。

22.辐射发生于( 大气 )间、( 地面与大气)间,是( 地面与空气间 )最重要的热量交换方式。

23.对流是( 低层大气向高层大气传递热量的 )重要途径。

24.乱流是( 摩擦层 )热量交换的重要方式。

25.潜热交换主要是在( 对流层下半层 )中起作用。

26.泊松方程是(T/T0 =(P/P0)0.286 ),此公式表明,干绝热变化中气压降低温度呈( 呈指数降低 )。

27.干空气任一高度处的温度表达式是( T = TO - rdΔz ),其中温度递减率是( 1℃/100m )。

28.大气稳定度是指( 空气层结 )使( 气团 )具有( 远离 )或返回原来位置的( 趋势 )或( 程度 )。

29..当<0时称( 逆温 ),=0称( 等温 ),这样的大气层结是( 稳定的 )。

30.条件性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是( d>>m ),对于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是( 稳定的 ),对于饱和空气则是( 不稳定的 )。

31..不稳定能量的类型有( 不稳定型 、 稳定型 、 潜在不稳定型 )。

32.气温随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周期性变化、非周期性变化),其中周期性变化有(日变化 、年变化)。

33.气温的日变化特点是一天当中有一个( 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前者出现在(午后14时),后者出现在(日出前后)。

34.气温的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的( 最高值 )和( 最低值 )之差,影响因素有(季节、 纬度、地表性质、天气)。

35.在中纬度地区影响气温年变化的主要有两个因素( 太阳高度角 、昼夜长短 )。

36.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时间是( 大暑 ),最低时间是( 大寒 )。

37.气温的年较差是指一年中(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和( 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之差,影响因素有( 纬度 )和( 海陆 )。

38.纬度愈高,太阳辐射的年变化愈( 大 ),相应的气温年变化也( 大 ),在我国华南的气温年较差比华北地区( 小 )。

39.在对流层中,气温的日较差随高度而( 小 ),年较差随高度而( 小 )。

40.温度梯度是指在( 等温线 )图上,,垂直于( 等温线方向 ),( 温度梯度 )的变化值,它表示温度在( 垂直于等温线 )方向的变化程度。

41.在海平面气温分布图上中,如果等温线愈密,温差( 大 );等温线愈弯曲,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 多 );等温线东西向分布,影响气温的因素是( 纬度 );若南北向或与海岸平行,则温度受( 海洋 )影响大。

42.北半球7月海平面气温分布比1月份( 稀疏 ),则夏季的南北温差比冬季( 小 )。

43.北半球冬季最低气温位于( 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 、格棱兰岛 )。

44.逆温层中温度的直减率特点是( 小于零 或 等于零 ),其作用是( 抑制对流的发生 )。

45.1月份北半球陆上的等温线凸向( 赤道 ),海上则凸向( 极地 )。

46.根据逆温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五种类型( 辐射 )、 乱流 )、(平流 )、(下沉 )、(锋面)。

47.下沉逆温多出现在( 高气压区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