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49W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3、懂得当自己做错事情时一定要听别人的劝告。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写好“言、每、棵、怪、慢”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态。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及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读中感悟,看图与学文相结合。

教学方法:

通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编编、画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读生评价、分角色读)再加上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所蕴含的道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看图和朗读得到充分的感悟。

教学流程:

游戏导入——学习一、四自然段——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拓展延伸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找不同画面。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找出不同。

3、请学生带着游戏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为后文找出课文插图的不同做好铺垫。)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质疑:从课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主交流。

4、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自主交流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生更能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图文结合,体会葫芦的可爱。

(1)、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评价葫芦。(可爱 )的葫芦

(2)、出示:( 可爱 )的葫芦 多么可爱的葫芦哇!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比较感叹句的语气。(赞美)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葫芦的可爱。

(5)、指名朗读描写葫芦可爱的语句,抓住重点词语“细长的、满、雪白的、可爱”;齐读。

过渡:这么可爱的葫芦,同学们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呢?

2、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1)、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引导学生体会“每天、几次”这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生从多次的朗读中深深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朗读指导不需多讲术语,只要引导孩子入情入境,身临其境,感情自然会出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小葫芦变黄了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学生读中比较句子意思的不同。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伤心)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现种葫芦的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4、多媒体出示文中两幅图进行比较,找出不同之处。

①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③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过渡:找出了这么多的不同,同学门脑子里有什么疑问吗?指名交流。(“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文中两幅图画的比较,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紧紧抓住“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进行展开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

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探究葫芦落地之谜。

(一)学习第二段

1、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一些蚜虫,那个人是怎么想的

(板书:一些蚜虫 变黄了)

多媒体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谁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指名)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你觉哪一句更能说明不可怕呢?请大家把这两句读一读。

2、是的,他要的是什么?不要什么?(要葫芦 不要叶子)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朗读指导。(理解“盯着、自言自语”)

3、是啊,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你听了他的话,想对他说什么呢?(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学习第三段

1、种葫芦的人这样做,难怪他的邻居也实在看不下去了,来劝他。请大家读第三段。画出他不要叶子的句子。

2、多媒体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知道这话的意思吗?这两句的意思也是一样的,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加肯定地说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呢?再读读这两句。

3、如果你是那个邻居,接下去还会怎么劝告他呢?(指名)

是啊,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全落了呢?任何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环节都会互相影响。要想得到好果实,就要细心呵护每部分的生长。

我们做事情也一样,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注重结果。板书:叶和果有联系

4、全班齐读二、三段。

5、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6、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议,读中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采用课后的反问句和陈述句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得到再认识,再创造,从而达到理解、积累、感悟文本之目的。教学中设紧紧围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效性得到了加强。)

六、拓展延伸。

1、想一想: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

2、编一编: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些葫芦… …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续编故事来内化课文中的语言,这样对他们进行一次人文教育,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3、画一画:你能画出长大后的葫芦吗?

七、写字指导

1、出示“言、每、棵、怪、慢”6个字

2、指导学生观察发现:

言和每为独体字,后3个字为左右结构的字。

结合“母”字指导“每”字的笔画顺序,师范写

“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

复习“忄”的写法,师范写“慢”

3、生描红书写

4、点评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治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自学──发现与探究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后来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内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蚜虫的认识只是知道他会吃树叶,可这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自学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原来蚜虫不仅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通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二、讨论──理解与深化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随后设计创新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初衷是想在平淡中学文、悟理,同时抓住重点词、重点句来组织教学。但也有以下值得反思之处:

一、虽然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了蚜虫,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对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课堂上当展示资料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分散,有查到资料的孩子沾沾自喜,把资料拿在手上炫耀,不知道从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和大家分享。这可能是低年级的缘故吧。今后在资料的查找筛选上该怎样指导呢?值得思考。

二、体会葫芦的可爱以及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花的时间多了,挖的太细,后面的“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和拓展续编时显得时间不够,草草收场。今后教学时在时间上的把握要注意。

三、学生的朗读有点拖沓,不知是否是因为换了环境的缘故。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会有所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了解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但反问句的学习,学生有些许陌生,在之前的课文中,已经学习过反问句,但对于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仍有不解,在课堂中应重点学习。课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于学生而言,有些难懂,需要教师慢慢引导,多举例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会读“葫芦藤、花谢”等词语,会写“治、邻”等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教学难点:读出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青蛇满架爬,蛇身缀白花,花落结小瓜,卖药曾用它。

生答:葫芦。

二、基础复习

1、我会认

出示会认的字,生开火车读,对易读错的生字进行强化,再齐读。

2、我会读

出示本节课的词语,分角色朗读,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3、我会写

出示会写的字:治、邻,学生先观察字的结构,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生书空。

4、我会概括

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填空。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思考:葫芦架上长了蚜虫,这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快速找到课文相关语句。

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读出那个人对蚜虫的毫不在意。

2、观察插图,“盯”这个字,你看出了什么?体会那个人很重视小葫芦。

3、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

4、抓住“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的人迫切期待小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语:邻居看到了叶子上的蚜虫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

2、重点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体会邻居的急切心情。

3、种葫芦的人又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话,读出奇怪与惊讶。

4、朗读一组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的异同,同桌讨论交流。

相同之处:上下两组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要比陈述句更强烈。

三、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1、两幅插图作比较,进行发现学习。

(1)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

(2)葫芦叶子的颜色不一样。

(3)葫芦所在的位置不一样。

(板书:蚜虫—叶子—葫芦)

2、总结寓意。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表面,要联系地看问题。

四、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多了—叶子黄了—葫芦落了【互相联系】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写 “怪”、“慢”2个字,会用“每天”说一句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懂得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初步了解各种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到叶子和果实是密切联系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直接导入

⑴课件出示:青青藤儿爬满架,藤儿遍身开白花。8字果儿藤上挂,老君装药用上它。

⑵猜谜并讲一讲理由。

⑶揭谜底,引出新课《我要的是葫芦》

⑷板书课题:14、我要是葫芦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⑴先学文,再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用线划出来。

2、 重点句子:

A、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可以知道葫芦藤是又细又长的,绿叶长得很密很多,葫芦花是白色的)

B、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想象小葫芦在干什么?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C、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用每天说一句话)

3、带着自己的感觉再完整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⑵对比观察图片二,设疑激趣(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观察图二,说一说葫芦有什么变化。找出书中写这张图的段落。

(讲完后,出示: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从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慢慢地)你来读读。板书:黄了,落了

1、 他那么喜欢小葫芦,小葫芦却都黄了、落了,猜猜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怎么才几天,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就都掉了呢?

生:小葫芦怎么都掉了,真奇怪啊!

⑶讨论交流没收获葫芦的原因(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同桌合作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小葫芦都落了?

⑵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把这句话读一读。

重点句子:

A、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①他心里想什么?(课件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②分析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和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指导从朗读中知道这两句话的语气不一样,前一句更能体现种葫芦人当时的心情。

B、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①我们也来读一读。

②理解自言自语,指导朗读这句时要小声一点,试一试。

③从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指导读出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

C、 第三自然段:两人的对话

①叶子上生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朗读邻居的话

②谁也来劝一劝!咱们再来劝一劝。

③那个人听了有什么反应?(奇怪,你来读一读)

④男生来奇怪地说一说;女生读一读。

⑤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⑥分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⑦比较着读,并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强。

⑧两个句子总起讲一讲,读一读,增强感受。

⑨他要的是葫芦,而什么是不需要的?

⑩但事实上行吗?为什么?

⑷教师小结:

是啊,叶子和果实是有密切联系的,叶子给果实送去营养,果实才能长得好。

三、启发想象,拓展说话

⑴师:当种葫芦人看到心爱的小葫芦黄了,落了,他感到怎么样?(伤心、难过)

⑵仅仅是伤心、难过吗?

⑶当他终于明白了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的原因。

(课件出示:他可能会地说:要是_______。)

⑷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书上的字也是有联系的,让我们一起去写写吧!

四、快乐写字,交流经验

⑴先观察一下第56面最后2个字的字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怪、慢都是竖心旁)

⑵说一说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⑶教师范写,并着重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⑷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

⑸展评学生作品,交流写字经验,给予适当鼓励。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 黄了、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若干葫芦贴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

(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

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u lu (生答)

(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课件出示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生:“我”是谁?

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生:那要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自由认读)

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

3、课件:葫芦藤谢哇蚜盯邻治赛

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

来,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葫芦图)

配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生长过程。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

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

生:再读。师: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

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课件:挂)

3、来,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4、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师:看一次?生:看几次。

师:对,强调看几次。生再读。

5、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7、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8、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课件:)

板书:葫芦图|?

师:是呀,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

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师: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

生:奇怪。

生:(奇怪地、惊讶地)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惊讶地、夸张地)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师:什么意思?

生: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同学们看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

生: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

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同学们读一遍。

生:(齐读,不屑地)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

师:(出示: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请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

男: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女: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男: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女: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师:同位互读一遍。

生互读。

(四)拓展延伸,感悟哲理。

师: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稍停顿,面向学生)好心的邻居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芦的命啊?这是为什么呀?

生:咳,你呀,为什么不听劝,后悔了吧!

生:他们是一体的。

生: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没有了叶子小葫芦怎么生长啊。

师:我明白了,我不该不听你的话,谢谢你。

师:(播放录相)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想象拓展。

1、“小糊涂”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坐的老师,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联系

葫芦图----------------------------------- 葫芦叶图

《我要的是葫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像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6

一、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是学生会质疑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因为他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课件:葫芦动画跳出)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有的小朋友把它的名字叫错了。它叫——葫芦hú lu ,“芦”单独读的时候读lú,在“葫芦”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课件显示微笑的葫芦和加上拼音的葫芦二字。)齐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把它大声的叫出来吧。(师板书葫芦图)

3、小朋友喜欢它吗?想不想得到它?有个人也想得到它,并且还特意种了一颗葫芦,那最后他得到没有呢?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出示词语)葫芦 藤上 细长 邻居

蚜虫 盯着 奇怪 自言自语

开火车读词语。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播放葫芦生长过程的动画。)

2、美吗?说说你觉得美在什么地方?

3、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吧。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课件出示葫芦图和第一段)

4、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5、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满”是什么意思?用“满”字说一句话。如池塘里长满了荷叶。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