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精选10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99W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精选10篇)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1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唐彩斌《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通过作者与蔡金法教授、曹培英老师、戴再平教授等的交流,让我这个读者也能够从中美两国数学教育的异同,教师的专业成长,开放题教学三个方面有了更深入的学习。三位专家从不同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使我受益匪浅。

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可以说各有各的长处。美国的数学课程设置既重视课程的共性,又注意个性,设置比较有弹性;更注重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些先进的理念在我国的新课标中也有所体现,可以说我们在学习美国数学教育的精华。作为一名一线的国小数学教师,我们在了解这些的同时,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

开放题的教学相对来说是一种新兴事物,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从理解到操作层面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戴教授帮我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从开放题的含义、类型,开放题在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怎样编制开放题,开放题的评价几个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操作性非常强。

曹培英老师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学习+实践反思=专业成长(前提是做有思想的行动者),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从以前的各种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中也多次听到类似的提法,所以可以认为这是种被普遍认可的操作方式。学习,代表着吸取百家所长;实践,内化成自己的认识去操作;反思,找到优点和不足,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如此循环,老师的专业成长一定会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作为一名年轻的国小数学教育工作者,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才能教好国小数学?有机会的时候,我就会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听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去思考、去领悟、去提升自我。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唐彩斌老师编著的《怎样教好数学---国小数学名家访谈录》,跟着唐老师的访谈,感觉自己就坐在他们的旁边听着一样,他们的言语颇有引领作用,让我在了解了这些名家的想法外,也得到了很多启示,时不时的也激发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想,我想也会丰富我以后的教学。

在访谈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终身教授范良火的记录中,范教授说:“现代信息技术几乎可以改变数学教学的一切,其影响将是革命性的。因为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都会发生改变。”是的,就如范教授说的那样,信息技术影响着数学教学,这种影响将会涉及整个系统,而不是局部的和技术性的。比如说,在计算器产生之后,我们数学中计算教学内容就把一些繁杂的计算教学放弃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软件如PPT、电子白板等的引进,进一步的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几年前,我记得我带领过一届学生参观了一个学校的科普馆,里面介绍了一个内容就是“未来教室”。在未来教室里的学生上课是每一个学生课桌上都有一台电脑,师生通过电脑进行教学活动,当时,我和学生都感叹说:“这怎么可能呢!”可是,就在两三年后,我们就开始推广起智慧课堂了。就在今年五月份我有幸去北京参加了“2019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国小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听到了不一样的教学,也感受到了新媒体新技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了以后教学的发展趋势。让我感受很深的一个点就是,北京的孩子上数学课,他们是通过编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学习效果比我们普通的讲解效果要好很多。在这里,他们的电脑操作技能比我这个教育者都要强,我想,这样的我是没有资格成为他们的老师的,作为一个新时代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师德修养,还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这样我想我们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记得当时有位上课教师说他们的团队里面不仅有数学老师还有信息技术老师,这是因为,上数学的老师不懂信息技术,上信息技术的老师不会数学,所以需要信息技术老师辅助数学老师上好一节新媒体新技术的新课堂,实际上,这种配合是很麻烦的。我想,在未来不久,要上数学课我们必须具备信息技术技能了!

除了范老师的访谈之外,还有很多名家的言语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比如说,访谈吴正宪老师的那一篇。我相信,吴正宪老师对于小数教育者们来说,是一位很熟悉的名人了。访谈她的那一篇题目是——立足国小科,做好大教育。国小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我们要立足于我们的三尺讲台,在这里,我们要启迪学生智慧,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人生教育。从她的访谈言语中,我了解到了,数学课堂的教学不在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了,它更重视于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变得聪明起来;除此之外,数学教育也是在育人。数学的严谨性,是在告诉学生人生的规矩与方圆,必须按一定的规章秩序来办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在数学学习中学会自省,学会反思。我常常在思索,到底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的数学课,它的标准是什么?我在吴老师的访谈中也明白了。吴老师对好课衡量的标准就只有四个字—以学定教。她说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他们的想法。其实,如果观看过吴老师的课,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样一点,那就是师生的交流语言很普通,他们的对话是真实的,她善于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她也能读懂孩子的语言,善于将这些内容与数学知识衔接,将这些生活经验、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层面。除了重视这种师生的交流外,吴老师还告诉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好吃有营养,在教学材料上也要有所创新,在板块的设计上也应有一定的特色等等。现在都说,要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要流于形式,在我们的课堂中一定要让这句话名副其实的落实到位,我们要向吴老师所说的,要从思维与情感两方面真正的读懂学生,而读懂的前提是我们要去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创造出和谐有效的课堂氛围。

数学教学工作在很多非专业人的眼里,它或许只是数学教师在传授一些简单知识的一个过程,更有人会认为只是在讲讲题目而已,没有什么内涵的。我以前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后来,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并不是那样的。一堂好的数学课,它不仅能启迪智慧,更能启迪人生!而想要上好一堂数学课,它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说,我们要了解历年来的教育改革动态,我们要了解数学教育的发展,我们要了解教育教学的方法等等。我们不仅要提高各项能力,还要学习心理学,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教育的前沿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个暑假,提升自己,从读懂读透这本书开始吧!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2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买东西、分东西、度量等都能用到它。读了《欧拉的故事》后,我更加觉得数学奇妙无比,发人深省。

文中的《小欧拉智改羊圈》讲述了欧拉爸爸设计了一个长40米,宽15米的长方形羊圈,施工过程中发现围羊圈的材料少了10米。父亲在增加材料和缩小羊圈之间难以取舍时,小欧拉想出了将长方形羊圈变成了一个边长25米的正方形羊圈,解决了父亲的难题。当读到这里时,我非常羡慕欧拉的聪明才智,对他是无比的崇拜:小欧拉没有按常人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而是开动脑筋另辟蹊径,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方法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欧拉的这种方法做到了一举两得,既节省了材料,又扩大了面积。

跟欧拉比起来,我感到很是脸红。每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很少积极的去解决问题,常常是直接求教于老师或妈妈,只要完成就行,更别说换一种方法去思考,另辟蹊径啦。通过读欧拉的这个故事,我深深体会到勤思考、善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既要想别人之所想,又要想别人所不能想,想要超过别人,先要超越自己。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被难题所困扰时,不仿学学欧拉,换一种方法去思考,很可能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我艳羡欧拉的智慧,也深深同情他的不幸。

欧拉一生遭遇了许多不幸:欧拉28岁,因赢得一项天文学的巴黎大奖(计算彗星轨道),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导致右眼失明;不久,左眼也失明了。之后的岁月里,欧拉的8个孩子又先后夭折;晚年的一场大火几乎烧完他一生的手稿和著作。但沉重的打击没有使欧拉倒下。

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欧拉是多么的坚强!面对厄运始终不低头、不放弃。而我遇到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灰心丧气:当我穿衣服时曾经为一条裤腿没反过来而懊恼时;当我吃饭时曾为饭菜太烫而犯愁时;当我在小区停电后而觉得无法生活时;当我为步行上学而觉得腰酸腿疼时;当我为在家写作业、背课文妈妈不在身边而生气时。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我跟欧拉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

欧拉是一面镜子,昭示着后人,欧拉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品质,勤奋的学习态度、顽强的精神毅力,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是我们学习到的榜样!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3

5月29日,风呼呼地刮着,让人瑟瑟发抖。可我因阅读了《监狱里的数学家》让我的心里充满了灿烂的阳光。

萧瑟的风吹着这片战后留下的废墟。一切都是那么地安静。一名奄奄一息的法国军官没忘记自己对数学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狱友们,大家都纷纷地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他。最后终于从这片废墟中爬了出来,写下七大本数学笔记,成为了很有名的数学家,他就是彭色列。

当我读完这篇文章,让我热泪盈眶。原来成功在向每个人招手,关键在于你发现那双手了吗?你愿意把自己走过的“路”选择一条走到尽头吗?你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不退缩,不半途而废,勇往直前吗?其实成功只要我们不畏艰巨,知难而上,勇往直前,成功的道路就在我们脚边。不久便会成为成功人士,就像彭色列一样有名。

我热爱写作就如同彭色列酷爱数学。我的梦想是一定要踏上写作的道路,并把它走到尽头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现在我知道实现梦想的秘诀就是坚持,像彭色列一样无论在何时何地,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有好的题材,就一定要动笔把它记录下来。就算写下后的内容不理想,但至少我练了笔。写作讲究的是细观察,多动笔,勤思考。

从今天起,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多阅读书本,细观察身边事物,不畏艰巨的用笔、用心去写作。这样才能成为成功人士,成为酷爱写作人们的偶像。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4

在学校第一届数学节期间,我观看了《数学家华罗庚》,在这部记录片中,我看到了华罗庚从草根到数学巨匠的人生经历

华罗庚,他是一位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数论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1911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因家境窘迫,华罗庚国中毕业后,便不得不辍学在杂货店里当伙计,他凭借着对数学的热爱,自学高中和大学的全部数学课程,发现和研究数学问题。就这样只有国中学历的华罗庚被清华大学破格录用,登上清华大学的讲台,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天才的背后,是数百倍的汗水和付出。在华罗庚不同的人生阶段里,经历了许多困顿与预料不到的灾难,但他仍旧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数学,不断向数学巅峰攀登。他的《堆垒素数论》被多国翻译出版,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卓越贡献,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向科学家学习,要学习他的研究精神,更要学习他对数学的热爱。

记得在一个暑假的晚上,我上完课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个小超市,妈妈给了我二十元钱让我去买冰棍。我走进超市,看到冰柜里的冰棍儿品种很多,其中有一种老冰棍儿,单买每根的价格是1.5元。如果买一包10根,总价是12元。我立刻在脑子里飞速的运算起来,如果要买一包冰棍儿,12÷10=1.2,每根的价格就是1.2元,比单根买便宜0.3元,10根便宜3元,权衡结果之后,我拿起一包老冰棍儿,到柜台结了账。

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我们应向华罗庚那样,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这是华罗庚说过的一句话,是的,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华罗庚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畏困难,自强不息,报效国家,将一生献身于数学研究事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5

今天,我读了《数学家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1910年——1985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小时候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可是对数学却很感兴趣。他在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从此华罗庚失学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卖点小东西生活。不能上学并没有阻挡华罗庚爱数学的势头,他从此以后便自己学,一年到头华罗庚几乎每天都要用十几个小时来学习,勤奋好学的他走进了数学王国。

1930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图书管理员,他一人干几个人的事,却还在继续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终于成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读了《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那样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感人的书:《三个女数学家》,里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面情节生动感人,我对她们悲惨凄凉的命运感到同情,同时也为她们那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天天向上而感到钦佩。这位女数学家叫希帕蒂亚,出生在埃及,她从小家境贫苦,但为了给她上学,竟然卖身当了奴隶,天天被财主打,而她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决心要好好学习,报答父亲。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过了二十年,希帕蒂亚学业有成,最后在几何方面有所突破,注释了《几何原本》。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这一篇文章,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华罗庚小时候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可对数学却很感兴趣。他在读完中学后,因为家里贫穷,交不起学费,从此华罗庚失学了,他回到家后只能依靠卖点小东西生活。不能上学并没有阻挡华罗庚爱学习的势头,他从此以后便自己学,一年到头华罗庚几乎每天都要用十几个小时来学习,勤奋好学的他走进了数学王国……

1932年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名管理员,他一人干几个人的事,却还在继续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终于成了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读了《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都要坚韧不拔,那样才可以达到自己的要求,实现自己的梦想!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数学家的故事》,讲述了许多数学名人的故事。比如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祖冲之的故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对圆周率的计算得出了非常精确的结果。这篇文章讲的是祖冲之经过很长时间的编写,终于写成了《大明历》,他上书皇帝,请求颁布实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历法的宠臣戴法兴进行审查。但是戴法兴思想保守,是个腐朽势力的卫道士,他极力反对新历法。面对戴法兴的刁难、攻击,祖冲之寸步不让,和他唇枪舌剑的辩论。

最终,《大明历》没有通过,后来在祖冲之去世后10年,《大明历》才颁布实行。读了这个故事,使我对祖冲之坚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为他有这样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两个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许多人,有文化名人、爱国将士,和我身边的同学。读《数学家的故事》让我更加喜欢数学,更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最佩服的数学家是苏步青。因为他有着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因为他有着热切的爱国精神。他的一生不知道算过了多少道算式、多少道题目。他热爱祖国,热爱数学,他把他对祖国的爱恋化成了一段段令人赞叹的事例,但是我想,数学家苏步青的伟大事例也是跟他的老师杨老师一席话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杨老师曾对苏步青全班同学说过:“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所以我想,苏步青的精神使我敬佩,可是他的老师更令人记忆深刻。我会像苏步青学习。每一天,用自己的努力化成一个又一个的算式。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7

华罗庚,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老只有国中文凭,但他却成为了国际著名的数学大师。“三分天分,七分勤奋”,他的成功不仅仅只因为他的数学天分,还和他的勤奋有着密切关系。

当时他家境贫寒,自己家里开了一个棉花店。他就在里面边当店员,边学数学。顾客询问价钱时,他常常将算数结果告诉顾客。但他父亲认为数学没用,根本不让他看,甚至将王先生送他的书丢掉。但他是酷爱数学的,时常是自己一个人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对面的豆腐店的伙计说他起来磨豆腐时,华老屋里的灯早就亮着。他的勤奋和刻苦,奠定了他今后在数学领域方面的成就。

看看当时的环境,再反思我们的处境无论是物质条件,还是精神支持,都比华老当时的情况强了不是一星半点,然而环境好了,我们大多都养尊处优,在享受生活,不努力,不学习,所以我们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就只能平平庸庸,碌碌无为。所以,在和平年代,我们仍应该有忧患意识,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学习,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从根本上来说,数学是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但华老研究的数学是十分高级的,无法直接运用。于是他绞尽脑汁,研究出了“双法”,为那个大干快上的盲目多于理性的年代里注入了科学的成分,在一个文化水平还不高的社会中注入了数学理性的因子。以至于英国评论他“Mathematicsfor the Millions”。

甘为人梯。不错的,这是他自己对他自己的评价。不仅体现了他的奉献精神,也体现了对下一代的无限期望。奉献,这是华老对中国的伟大贡献。他几乎将生命的全部都用在中国的数学事业上。用自己的生命,为中国数学开拓了一条通天之路。在此,我感到一股敬佩之意从体内流出。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8

今天,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叫《少年华罗庚》的儿童剧,少年华罗庚观后感。我进一步了解了华罗庚这位中国伟大的数学家的一些事,很受启发和激励。

华罗庚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到国中的时候家里就没钱供他读书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只读到国中的穷孩子经过不懈地努力,最终成为世界伟大的数学家。我觉得他成功的最大的原因是努力、刻苦和肯动脑筋。

华罗庚读国中的时候,有一次他向老师借了一本书,书上写的是关于五次方程的解法,观后感《少年华罗庚观后感》。但华罗庚觉得这个解法似乎不对,于是他废寝忘食地钻研这个问题,结果积劳成疾,还因此瘸了一条腿。但华罗庚没有灰心,持之以恒,继续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华罗庚最后终于证明书上五次方程的解法是错误的。

于是,只有国中学历的华罗庚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并因此被中国最有名的清华大学录取了。从此,他在数学的海洋里畅游,并最终成为世界有名的大数学家。看完这部儿童剧,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华罗庚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妥协、不言败的坚持精神!我们在学习上应该向他学习,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专心致志的学风,努力成为一个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

当然,他是爱国的。如果他没有回国,继续在美深造,他肯定会站在数学界的最高峰。但他回来了,“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这是他对留美学生的呼吁,更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大师就是大师,以国家复兴为己任。而我们,不正应该向他学习这一点么?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9

在盲人数学家欧拉、诗人数学家谷超豪、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面前,我还是认为数学五子小高斯最让我们喜欢、敬佩。

高斯出生于一个贫穷人家,很小的时候他就有了惊人的数学天赋。在他三岁时就发现了父亲的计算错误。

其中,小高斯在一堂数学课中的举动,让我深深不忘。一天,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1+2+3+……+97+98+99+100等于多少?高斯并没有像同学那样一个数加一个数地运算,而是细心地观察着每个数,他发现1+100=101、2+99=101、……,就这样他发现一百个数可以分为两个数一组,一共有50组,50个101相乘=5050,答案就出来了。小高斯高兴地跑到老师身旁,说“我算出来了”,老师头也不抬地说“去去去,你错了!小高斯又说:“我想我是对了”,老师抬头瞧了一眼,才发现小高斯的答案果然是正确的,老师惊呆了,连自己都算了很久,一个学生才算了半个小时,不愧是数学天才呀!

通过高斯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当我们遇见数学难题时,需要勤思考、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解题规律。

《怎样教好数学数学名家访谈录》读后感 篇10

自从我读完了《数学家的故事》,脑子里就会时不时地跳出几个数学家,比如高斯、牛顿、阿基米德、华罗庚。

我最崇拜的是约翰·伯努利,他1667年8月6日出生于巴塞尔。他不仅自己厉害,还成功教出了一大批出色的数学家,其中包括18世纪最著名的瑞士数学家欧拉、瑞士数学家克莱姆、法国数学家洛必达,以及他自己的儿子丹尼尔和侄子尼古拉二世。

我也崇拜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与牛顿、高斯并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攻打自己的国家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急着逃跑,因为他还在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解一道数学题。一个罗马士兵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命令他到马塞勒斯去,遭到了阿基米德的严词拒绝,他表示除非解答出问题,并给出证明,否则是不会去的。这句话把罗马士兵激怒了,就这样,阿基米德丧生在罗马士兵的刀剑之下。

我还崇拜牛顿呢!因为他曾经说过一段经典的话:“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在遥远的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出生了。牛顿是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磅重,接生婆担心牛顿是否能活下来,没想到这样弱小的一个小家伙会长成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

除了苹果砸在头上发现了地心引力,牛顿还制造了磨坊的模型、小水钟等。他还发现微积分,对光的研究也有贡献,还构筑力学大厦呢!真是牛呀!

读完这本《数学家的故事》,我感觉自己全身充满力量。有一次奥数小考试,我被三道难题给难住了,我怎么想都提不出解题方法。这时脑海中似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潘晨熙,你一定要用尽全部力量,来选取咱们应遵循的道路啊!”哦!原来是笛卡尔爷爷呀!好的,我会尽心尽力做完它们的。“你一定要冷静!”他又说。“我一定会的。”我说。我继续认真审题,啊,我做完了!我要感谢数学家给我的启示,我长大了一定会成为数学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