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2.07W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1

原文: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唐代:杜甫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译文: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秦州城上胡笳奏起乐曲,山脚下归来远行的使节。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奉皇上之命从金微调来士兵,为防御河北的叛军而远赴沧海。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士兵辛苦啊形骸黧黑,黎木稀疏啊鸟兽无几。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哪能经受这种往来征戍之苦,所恨的是叛军解除了邺域之围。

注释:

城上胡笳(jiā)奏,山边汉节归。

汉节归:当时战乱未平,需调集西域兵马东征,故常有使节从秦州经过。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金微: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唐时于此置金微都护府。

士苦形骸(hái)黑,旌(jīng)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shù),恨解邺(yè)城围。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呻吟,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2

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唐代:杜甫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译文: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南使的统辖之地适宜牧养良马,牧养的数量总在万匹以上。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然而邺城一仗那成群的骏马与阵同没,空留下秋草遍山高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听说此处的骏马群中,仍然剩有老驌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它悲鸣着渴望去战斗,向苍天挺起坚强的脊梁。

注释: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南使:唐代掌管陇右养牧马匹工作的`官职名。南使的辖区在秦州北部。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sù)骦(shuāng)。

龙种:指骏马。古传骏马为龙所生。《开山图》云:陇西神马山有渊池,龙马所生。驌(sù)驦(shuāng):骏马名。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五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呻吟,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3

原文:

今日明人眼,临池好驿亭。

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

稠叠多幽事,喧呼阅使星。

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

译文

今天我的昏眼忽然明亮,是因为见到了一处临池的好驿亭。

成片的竹林低附地面一片碧色,高大的柳树伸向半空摇曳着青光。

众多的幽景令人目不暇接,喧哗的人群围观暂住的使臣。

我如能有此作为栖身之处,虽说住在城里也无异于乡间。

注释

驿亭:驿站所设的'供行旅休息的处所。

坰(jiōng):遥远的郊野。

赏析: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九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呻吟,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4

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唐代: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译文: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浑浑莽莽万山重叠,孤独的秦州城处于石谷之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地面无风,天云却飘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临关隘。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外出的使臣迟迟未能归来,效法傅介子之壮举可能是遇到了障碍。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久久地望着烟尘弥漫的天边,衰飒的秋景正在摧残我的.容颜。

注释:

莽(mǎng)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shǔ)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属国:即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掌少数民族事务。此处指赴吐蕃之使臣。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汉昭帝时,楼兰与匈奴和好,不亲汉朝。傅介子至楼兰,斩其王首。此以楼兰代指与唐为敌的吐蕃。

烟尘独长望,衰飒(sà)正摧颜。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七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呻吟,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5

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

唐代:杜甫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译文: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听说汉代的寻源使者张骞,正是从秦州之路自天上归来。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他见到的那个牵牛人与我们相距有多远?他开通了中西道路大宛国马至今还能输送过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远望幽燕之地仍为叛军阻隔,郡国的道路何时才能打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东征平叛的健儿已经凋尽,傍晚的羌笛吹出曲曲悲哀。

注释: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寻源使:指张骞。汉武帝令张骞寻黄河之源,张骞乘槎而去,找到源头。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jùn)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qiāng)笛暮吹哀。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八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呻吟,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秦州杂诗》原文注释赏析6

原文: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释:

1、 《秦州杂诗》: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从长安出发,到了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20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本篇是第七首。

2、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万重山:即层层叠叠的山。因为陇南是山区,峰峦密布。

3 、孤城:指秦州城。山谷间:秦州坐落于两山之间的河谷地带。

4 、“属国”两句:诗人连用了两个典故,表明了希望扫除障碍,使唐朝同周围各少数民族友好交往。诗人在这里所要表现的,是希望和平安宁的生活。属国:汉代官职名称,在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后才得以返回,汉昭帝任命他为典属国。诗人借此表明自己希望各族人民重新和好,使节顺利往来。

5 、独:一作“一”。长:一作“怅”。长望:向西眺望。

6、衰飒:即衰落萧索的景象。摧:一作“催”。摧颜:催人衰老。

赏析: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绵延和雄奇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山岭的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写的是陇南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山区多风,因为有山峰阻隔,所以感觉山谷无风。又由于秦州地处万山丛中,因此这里黄昏和黎明的时间都要比平原地区长一些。黄昏时天并没有全黑,昏暗之中明月却往往皎然可见,因此才有“不夜月临关”的现象。五、六两句用典设问:“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典属长官这么晚怎么还不归来,斩杀楼兰王首级的人也未回还。诗人联想起唐王朝的衰飒趋势,不禁疾首蹙额,怅恨不已。最后两句,诗人望着无穷无尽的`高山和深秋的衰败景象,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安定的渴求一下涌上心头,自然难免“摧颜”了。全诗于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王朝衰落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