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58W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

今天,我讲授了《人人都有烦心事》一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我改变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孩子们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学生们的知识面很窄,思维不够活跃;

2.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改进措施:

1.可以让学生们多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孩子们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争取让他们学会更多的知识;

2.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关注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学生不是一个群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一个个浓缩着爱和殷殷寄托的名字,有着一张张笑脸。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演一演、画一画、议一议、说一说等,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2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不足:

1. 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

1. 我们应多提问学生,要多表扬鼓励学生。

2. 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争取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3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然后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分组讨论,谈感受。不仅重视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提升。在本堂课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学习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

对学生来说,弱势人群一般难以成为他们的关注对象,通过教学使他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再是出于同情,而是出于尊重,再为他们喝彩的同时,给予关爱。学生通过搜集和了解弱势人群顽强奋争、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了解他们每一点成绩的来之不易,激发敬佩之情,学会尊重和关爱弱势群体。为他们喝彩。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4

阴雨连绵的春雨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湿滑的地面困住了好动孩子们的脚步。教室、走廊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渐渐冲击了他们求知的激情,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呢?课前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二次修改和预设,那就从寻找学生兴趣的支点出发吧!

这是一篇让学生知道健康重要性的品德课教学,看看明天我要上的班级课表,我发现学生上午的前三节课都是在教室里坐着上的主课内容,基本没有什么活动内容,我何不现场就以进行游戏的形式作为导入呢?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从容地走上了讲台,面带微笑的对学生说:“你们想做游戏吗?”尽管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于做游戏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刚刚还略显沉闷的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纷纷猜测着老师会要和他们玩什么游戏呢?我吊足了他们的口味,让游戏要求和规则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满怀期待的心情里:“想做游戏就必须认真听,仔细跟着老师做,而且脚步要轻,(因为楼下有学生在上课),可以笑,但不能交头接耳,动作做错了的同学马上要蹲下(这个游戏是站着做)。”听完要求,学生立即专注起来。我开始示范动作:第一个游戏是有节奏地拍手。学生和我一起做,随着节奏越来越快,没有集中注意力的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于是同桌之间相互“揭发”,弄得做错的同学很不好意思地蹲了下去,而继续游戏的孩子则拿出了比刚才更认真的态度参加活动;第二个游戏的内容是:跑步变节奏变动作。这不但是训练学生的运动技能,也是考验他们的反应力。这一个活动更是让他们洋相百出,大家笑得前俯后仰。

游戏在笑声中结束了,看着还在气喘吁吁的学生,我马上问他们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受?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有的说:“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既锻炼了身体,又让我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有的说:“我觉得刚才还冷飕飕的身体一下子就变热和了。”还有的同学兴奋地讲道:“我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健康的身体在于运动,现在不冷了,我想接下来上课也不会分神了。”正当我准备总结时,还有一只小手高举着,生怕老师不给他这个发言的机会,索性自己站起来补充说:“我认为今天的游戏还告诉我们只有集中注意力、反应灵敏,才能把事情做好。”

听了他们的话语,我知道此刻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这种将知识的内容融入游戏中的教学方式,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理,真是一箭双雕。有了这样好的开始,我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状况已不再担心,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演绎得非常精彩!

下课铃声响起,我重新陷入了课堂教学新的思索中: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新知,就要求我们的备课必须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如: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

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需要穿插怎样的体验,从而发现学生感兴趣的支点,然后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肯定、鼓励、引导和矫正等等。只有重视学生乐于学习的因素,那么才能激发他们对知识主动探究的愿望,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才会闪耀出语言、思想和精神的光辉!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5

我讲授了《吃穿住话古今(二)》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认识到了建筑的地域特点,了解了我国的服饰文化,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他们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很关注学困生,为他们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手,孩子们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笑得是那样开心。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多在学习中找到一些乐趣。

不足:

1。 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 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应为他们设计一些问题,争取让孩子们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多查阅资料,争取使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一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

一、创设情景,诱发创造意识

《品德与社会》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可设情景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想象装扮春姑娘,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强调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学生才会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探索。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尊重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体现个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心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的创造力。<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7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就是从身边的案例从故事中让同学们得出启发,明白生命于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爱我们的生命。这节课我是分成两大部分四小部分进行的。

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1,要有求生的意志

2要掌握求生的方法策略。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对待别人的生命的态度

2,对待自己的生命的态度一个个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同时也达到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当生命遇到威胁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信念:“活下去”!让学生明白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面对残缺的生命我们更要给予关心帮助更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课堂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结束。

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有一些收获但同时也有一些遗憾和不足。

一:课堂上还是我自己讲的过多,总是担心学生们说不好,自己有些越俎代庖,很多应该学生说的东西自己一着急就都说出来了,整堂课还是我在主导,课堂气氛还是不够活跃,学生紧张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时自己的引导没有到位,没有把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好的激发出来。

二:自己没有能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导致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

三:板书过于简单而且有些潦草不太适合国中学生接受,影响了学生的认知。

四:课堂上留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过短,学生思维没有能够很好的被启发开来。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8

自尊是立人之本,没有自尊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人,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尊意识,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活动涉及了自尊最基本的含义和要求,让学生树立初步的自尊意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形象具体的材料让学生直观感悟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性。

通过主题故事,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那些行为会损害自己的名誉,怎样做才是维护了自尊,另外,在教学中我还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检查自己和他人还有那些缺乏自尊的表现。在这些内容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要抱宽容的态度,尤其不要耻笑、侮辱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孩子。重要的是要引发孩子对这些事实、行为进行反省,知错并改正错误。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9

通过本次《农民、牧民、渔民》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深思,现将教学反思梳理如下:

一、教学提问要高度有效,才能有力地推进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农民、牧民、渔民》教学提问设计,在新课导入:时紧紧设计了如下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么?那么我们把从事这种劳动的人称为什么那么在大草原上,以放牛、羊、马等牲牲畜为主的人,我们把他们称为什么每天风里来、浪里去,以撒网捕鱼为主的人们,我们又把他们称为什么?使学生紧紧围绕问题进入课堂主题,达到了环环相扣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使问题成为学生熟悉而又有思考的对象,在交流性问题中,更考虑到答案的开放性设计,使学生更为全面地围绕教学内容,梳理自己的独特见解。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有效提问是产生有效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课堂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即离不开老师的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让课堂激起浪花。

二、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地开展调查活动,才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农民、牧民、渔民》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它涉及到老百姓最为主要的三种生产生活方式,就其分布而言,我和我的学生所处的地方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固对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了解不多。我所授课的学生又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调查方法和能力,所以,在课前,我安排了调查活动,让学生从报纸、书刊、网络、请教他人等渠道了解农民、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特点。有了课前充分的调查活动,学生在交流、回答、师生互动、汇报等环节中,认真思考、积极交流、大胆发言。使课堂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认真把握评价的激励与导向,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

课堂离不开评价,有效的课堂评价能达到激励与导向的目的。但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能很好地把握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的激励语言没有很好地达到激励的目的。如在这节课中,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父母每天都做些什么?学生发言非常踊跃,有一个学生说:我的父母每天都在补皮鞋,我也常回家帮助他们。课堂顿时沸腾了,有的学生在偷笑、有的学生在低头议论,我见了,就简单地这样评价了那位同学的发言:我们今天是讲的是农民、牧民、渔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你坐下吧。后来,那位同学几乎没参与了我的课堂交流活动。这一典型案例使我课后进行了这样的反思:课堂评价一定要关注学生回答和交流的问题要靠谱吗?就学生个体而言,对教师的提问要有统一的理解吗?那位学生将自己的家人的生产进行了介绍并没有离开我本身的问题作答呀!由此可见,那位学生紧密地联系自己的父母生活,真实而客观地介绍了生产情况。这门课程的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明理、导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固我的评价没有达到激励的作用。我想,只有充分地实现课堂评价的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才会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才会不丢失每一位儿童的热情和求知欲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动态生成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只有以正确的理念为导向,在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的基础上,在准确把握课堂评价和动态生成之上,才能高效达成教学目标。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0

教材分析

本课为未来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权利与责任》的第三个主题,是将权利与责任意识由家庭、学校生活领域延伸到家乡(社区)生活领域的的一课,在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

本课结构清晰,突出两大主题。“我眼中的问题”,先通过四个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哪些是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关注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为学生发现身边的社会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动力;“我给政府提建议”板块则偏重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两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充分明白了关注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既是每个人的权利,又是每个人的责任,并能积极地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管理。

学情分析

1.现在的学生多娇生惯养,自我意识很强烈,做事以自我直接利益为前提,加上学生社会意识正处于萌芽状态、一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畸形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一些社会问题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如何打破这种思想,是本课教学的第一大难点。因此从学生身边搜集一些与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社会问题进行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人利益,也关系到个人利益,从而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思想认识基础。

2.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有为社会服务的愿望,但是由于农村孩子很少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因而缺乏去参与社会管理的勇气和体验。如何勇于实践,又是本课教学的第二大难点。因此带领学生成功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对于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具有鼓舞和促进作用,能加深学生对关注社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对学生的后续教育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

3.知识:引导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化建议解决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解决身边的社会问题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1

这节课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人们住屋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们住屋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我在教学时,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体会与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异同。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接着我从教材图片导入,介绍住屋的起源。在通过图文对照、学生介绍等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某种住屋的建筑特色及地域等。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是把区域的差异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效果不错。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对少数学生要降低学习难度。加强教师的引导。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2

这学年我们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与社会》,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自主选举班干》这一课,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在集体中成长》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不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3

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 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的“爱”;要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要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要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在教学《春季保健》一课时,教师及时改变角色,扮演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并说“我上午突然流鼻血了。”或“我这几天嘴唇干燥起火。”等等。引发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能给我点建议吗?”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进行平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春季怎样保健?怎样关心别人和照顾自己?由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如《平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在这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孩子在农村,不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所以我就先演示车辆停止、车辆通行、左转弯的指挥动作,让每名学生学习指挥动作,人人争做“文明小交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借此,我发问:“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右侧通行。”“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一个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通行但请注意安全。然后再请学生说一说在今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最后布置了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一个月评选出三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三、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二年级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你》这一主题活动,安排了《我的小伙伴》《我眼中的教师》《我眼中的家长》三部分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同学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老师、父母的一天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用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父母,主动为老师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我这样设计了《我的爸爸妈妈》一课:首先是激情导人,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小朋友就会想到父母早起做饭、平时洗衣服、辅导自己学习等等,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我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让孩子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父母的感人事例,然后说一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然小朋友说:他一次生病了,妈妈背着他去诊所看病,从妈妈的背上他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于东治小朋友说:一天下雨,雨很大,他没有带雨伞,爸爸顶雨来接他,他看见爸爸的裤子都湿了,他哭了,爸爸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等等。

最后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在家里经常做的事情,以彩笔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全班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父母。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懂得了关心父母。据课后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在家里能够听父母的话,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4

思品教学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开放性的思品教学就是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传统的思品教学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学充满思辩色彩,充满生机活力。它以大思品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基本渠道,以主体参与贯穿始终,以提高思品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

传统的思品教学是“封闭”的,“静态”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儿童畅想、畅言,更谈不上思潮涌动,缺少主体参与,即使有一时的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本学期五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如下:

1、广阔的教学阵地。开放教学要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甚至在校外组织活动学生讨论做到爱护公共设施;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和为什么要参加,可带领学生在校园内甚至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小公园、街道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的动态式讨论。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课标》)动态式讨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他们有的提议要成立“小小发明家”协会,有的提出“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新发现”的要求……虽然这些想法很稚嫩,但正是孩子们的“异想天开”,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场所,使课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开放的动态式讨论、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有了更为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道德认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们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每周每月的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运用开放式的评价考核。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促进儿童发展。“因此,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课标》)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都应倾注爱心,既要容纳学生对的,又要包容学生错的,这样可诱发学生的积极性。根据思品课的学习评价,即“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在考核时,要把《国小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与思想品德学习考核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核与行为能力的考核相结合;重在平时性考核,形式可采用教师评、自评、小组互评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

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课开放化,将引起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化。总之,只有真正改变过去从教材到课堂封闭、单一的思品教学模式,从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强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5

《我们的“母亲河”》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中的第一课。学习这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泽水而居,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热爱祖国壮丽山河。

我上的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欣赏母亲河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了解母亲河的现状,并由此唤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应该说学生对黄河,长江并不陌生,但对“母亲河”的含义现状却不清楚。因此这节课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母亲河对人类的贡献和人们对待母亲河的错误行为及其恶果。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母亲河的伟大,也能让学生有忧患意识,激起他们保护母亲河的热情。

在本课教学设计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对母亲河情感的生成过程。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分别是:走进“母亲河”,认识“母亲河”了解“母亲河”和保护“母亲河”从课前搜集资料初步了解母亲河到热爱,赞美母亲河,再从发现母亲河的现实问题到呼吁保护母亲河并内化成自己的行动。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学生就获得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虽然《母亲河》所呈现的内容随长江、黄河的历史,绵延千年;随长江、黄河的足迹,绵延千里,但落脚点还是归于学生的生活。从整体感受母亲河的壮美和博大到具体体验黄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由面及点,使得保护母亲河在回归生活的大课堂中,再不是一条抽象的规范,它在学生的生活中得到具体化,成为切实引导他们实践行动的一个导航标。整个教学环节设计,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自豪,欣赏,感激,热爱,也有心酸和难受,老师以充满温情的语言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共奏了一曲绿色之歌。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交相辉映,使“知”的传授与“情”的提升融合在一起,构建了真情的课堂。

困惑:在“保护母亲河”“关注母亲河”这一环节,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也想过让学生设计方案,想过环保承诺签名活动,想过调查汇报……但无一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总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有不尽人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