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校园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精选5篇)

栏目: 校园 / 发布于: / 人气:1.63W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精选5篇)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元曲的体裁特点;学习如何欣赏元曲作品;熟读并背诵作品。

2、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点;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民本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元曲的内容,体会句意。

、难点:

诗词曲中意境的体会。

四、学法:

诵读法、品读法。

五、学情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手段和技巧,缩国小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国度,许多优美的诗篇为人们所传诵。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诗,喜欢我国古代的文学瑰宝。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品味元代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体裁介绍。

2、作者介绍。

3、写作背景介绍。

(以上具体内容均以课件形式出现)

(二)、朗读课文,把握结构美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2、正音:峦()踌()躇()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诗词的.大意。(课件)

5、明确本诗的结构: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写景、抒情、议论。

(三)、品读、体会诗歌

1、第一层(写景):课件显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到潼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第二层(抒情):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自然就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但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而“意踌躇”呢?为什么经秦汉处而“伤心”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何等繁华昌盛,而现在,昔日的奢华已不复存在,成了一片废墟。此情此景,怎不令诗人踌躇伤心?(宫阙万间——做了土)

3、第三层(议论):诗人的感情是不是一直停留在为历代王朝的兴衰而伤心之前中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大兴土木,百姓受苦;亡——战争频繁,百姓遭殃。)

(四)、总结、深化、拓展

1、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2、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2、初步掌握元曲的体裁常识]

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二、分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2、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4、自读两次,抽若干人背。

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提问: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

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例如:望 弄清影 怒 聚 等等

四、堂上练习:完成下发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默写这首曲子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2、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体会其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疏通文意。

2、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教学难点

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教学教具

准备相关图片与音像剪辑。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师:我国是诗的国度,两千年来,许多优美的诗篇为历代人们所传诵。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非常喜欢诗,非常喜欢我国古代文学瑰宝,今天,我们一起品味元朝张养浩的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电脑出现课题)

解题:小令属元散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

师:我们也有机会浏览名胜古迹,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作者游潼关,心情是怎样的?

(附背景资料: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极少数做过高官的汉族人之一。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振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研习课文

1、顺读,把握诗的结构美

⑴大声自由读课文,请两个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⑵正音:峦()踌()蹰()阙()兴()

⑶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⑷明确诗由三部分构成:写景、抒情、议论。

2、品读,体会诗的音乐

⑴写景部分

电脑课件出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设题目的:缩短学生与潼关的空间距离)

(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师:作者是否把潼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发挥的作用表现出来?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

(电脑课件出现群山聚拢,黄河奔腾图)

师:在读写景部分,重音落在那个词,节奏如何划分?

⑵抒情部分

师: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形联想到潼关的'历史作用,很自然会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老师感到不解的是,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要意踌蹰?为什么在秦汉行经处,要伤心呢?

学生讨论发言,明确: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⑶议论部分

师:诗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悲,或是停留在为一代代王朝的兴盛衰败而踌蹰?

学生讨论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悲愤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师: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请用百姓苦,是因为或百姓苦,苦就苦在的句式表述。

师:诗人把下层人民千百年的悲剧命运,凝炼成八字警言,应该怎样处理重音、停顿?

3、美读,感受诗的情感美

⑴学生讨论诗歌的朗读基调,三个部分的语调、语速变化。

明确: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⑵配乐朗诵。(齐读,个别表演朗诵)

⑶把自己当作张养浩,想象张养浩所见情景,感受张养浩当时情怀,在音乐中自由背诵全诗。

三、拓展深化积累

1、师: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2、电脑课件出示历朝诗人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同学齐声朗读,感受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

3、附诗:

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张俞

⑵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⑶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

⑷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崔道融

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⑹万人曾战死,几户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廖落千余里,山空水复清。──方千

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4

教材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张养浩的这首小令是元曲中的一首名曲,流传很广,脍炙人口张养浩是元朝官吏,曾做过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他任职期间,体恤百姓疾苦,赈济灾民,整顿吏治,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他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历朝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结尾二句,更是如同点睛之笔,富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至今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伟大的人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人道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借了解张养浩,解读文本中的情感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

学习方法:

阅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心怀敬仰,走近作者——激趣导入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展示幻灯片上的人物资料

有这样一个人,他19岁踏上仕途,为官清正,敢于屡次犯颜直谏;有这样一个人,因看透了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辞官归隐,屡召不赴。有人通过平日的阅读或预习,猜出这位人物是谁了吗?

(二)走近作者

1.学生回答问题并简介曲作者——张养浩

2.教师展示幻灯片资料

教师强调:“国公”为古代五等爵位中位列第一的公爵,“文忠”为仅次于“文正”的对人臣的谥号。元朝统治者为何给予他如此高的评价呢?请大家看一段资料。

归隐后的张养浩十年间七拒诏书,可当朝廷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召其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时,他却不顾高龄体弱,随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赴任。一路行来,目睹灾民惨状的他,感历代兴废,写下了许多怀古之曲。可惜的是,这样一位博学硕得,为民承重之人,却在到任后不久,劳瘁而卒。“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那今天就让我们现代的关中人,怀着一份敬仰,共同学习他的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心存敬仰,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一)朗读指导

1.学生齐读作品,教师指导学生在整齐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断与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抑与扬(语调)。

2.指名朗读并稍作点评

3.听示范朗读

(二)层次梳理

提问:赞叹之余如何也能让自己的朗读水平有所提升,我想我们还是先从理解作品本身入手。大家能以表达方式为依据为这首小令分层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第一层描写(写景);第二层记叙加抒情;第三层议论。

三、心存敬仰,品读佳作——研读鉴赏

(一)一品写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1.你能根据这幅图谈谈你对“潼关”地理位置的认识吗?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资料

2.看来潼关地势险要,实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那么作者途径此处,是否用文字将潼关的地理位置及险要的地势写出来了?你认为此句中那些词用得好?

3.依据学生回答,重点分析“聚”和“怒”

“聚”从视觉的角度,化静为动,写出了裙山飞奔而来之势和万峰攒立之状;“怒”字从听觉的.角度,借拟人的修辞,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又写出了作者吊古伤今的不平心绪。教师板书——途径潼关,力绘壮景(雄浑、气势)

4.可见张养浩起笔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潼关的壮景,那朗读时自然应在雄浑的基础上,读得更有气势一些。指名朗读,并齐读。

(二)二品抒情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 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形联想到潼关的历史作用,很自然会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下了他遥望长安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板书:遥望长安,深沉感慨

2.古人望长安心情多不快,你能从李白的诗句中找出他伤心的理由吗?

展示幻灯片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学生抓关键词分析后教师小结:“迁客”一次让我们隐约捕捉到了李白流放夜郎时对国运的关切,朝廷的眷恋及壮志难酬的伤感。可张养浩作为朝廷重用的官员,他为何会在赴任途中“踌躇”“伤心”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

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

作为六朝的古都,昔日的繁花、昌盛早已在朝代的更迭中灰飞烟灭,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的衰败,哀鸿遍野的凄凉。这一句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让人能想象出战争的惨烈图景,而这些都是作者无线伤感的原因。

(三)三品议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诗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伤悲,或是停留在为一代代王朝的兴盛衰败的踌蹰? 我们来一起品品作者的议论句。

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悲愤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诗人的可贵之处。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原来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衰史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衰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与苦难。这一结论背后难言的是他对百姓疾苦的深切的同情与关怀。板书:剖析兴衰,揭示真理(悲愤)

3.那朝代更迭,为何受苦的总是老百姓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的同时,劳役之苦更重。如秦兴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宫室,民怨沸腾。王朝之“衰”则兵祸连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因此说这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精炼的文字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

一个王朝建立、兴盛时,百姓会苦;这样一个令百姓受苦的王朝灭亡了老百姓还是受苦。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具体会受哪些苦?

(四)四品忠魂

1.下面这两句诗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

2.你如何评价张养浩?

学生讨论并总结,教师将学生的评价写在板书里,如刚正不阿、仗义执言、心诚爱民、鞠躬尽瘁,并画成一座丰碑

3.请满怀敬意再读诗文。

四、心怀敬仰,创意古诗

1.写创意古诗

2.展示范例

3.学生当堂练习并朗读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适当点评

4.教师总结本课:张养浩用自己的行为在我们的心中竖起了一座不倒的丰碑,最后,让我再次饱含着满腔敬意,读一读这首景中藏情,情中有景,语言洗练,词约义丰的元散曲中的优秀之作,去用心追忆、哀悼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

【板书】

途径潼关,力绘壮景(雄浑、气势)

遥望长安,深沉感慨(稍缓、沉重)

剖析兴衰,揭示真理(悲愤)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5

步骤

字词教学,理解文本

朗读教学,理解情感

古诗今译,活动体验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题目是什么?潼关怀古,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会背的就背诵课文。学生读。

二、通过字词,解读文本

1、解释字词(学生读、解释,老师补充提问)

问一下大家,预习过了吗?好的,那我来个很简单的检查,我这里有一些词语,都是课文里的,看谁知道他们的意思。记住想说就说。

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

◆山河表里

什么意思?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这里的表是什么意思?表就是外面。

山河表里的顺序应该是山表河里,

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诗就是一幅画,你可以想象,这里有座山,还有一条河,山的外面,河的里面是潼关路。(教师画,学生修正)你们再看这幅画,觉得我这样画对不对?和聚、怒两个字矛盾。(解读聚和怒)

潼关的里面是峰峦如聚的华山,外面是波涛如怒的黄河,可见潼关地势非常?险要,潼关而且因为险要,而显得很重要,潼关就这样从一个险要的关口,变为兵家必争的战场。

◆宫阙

宫阙是什么意思?宫殿。实际上,宫、阙还是不同的,宫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如果宫阙被毁,那国家肯定已经灭亡了。

课文提到的宫阙是谁的'宫阙,秦汉的宫阙,是秦汉百姓的宫殿吗,不是,是秦汉皇帝的宫阙。

假设让你们班级同学去建咸阳宫要多少年?

花几十万人建成的秦宫不到一百年就毁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汉朝的宫阙怎么又变成土了。

◆踌躇,什么意思?本来是犹豫不决的意思,这里是心里不安,不愉快的意思。望了西都,心情怎么就不愉快呢?我发现古代的诗人很有意思,西望长安的时候心情总是很不愉快。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

南登霞陵岸,回首望长安。王粲《七哀》

这些诗人原来是为自己壮志未酬而伤心,而是什么让张养浩心情踌躇呢?

与其说是伤心秦汉的宫阙变为了土不如说伤心建宫阙的百姓的苦。

◆苦,这个太简单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请组个词就来解释。

读最后一句。根据你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觉得什么事情给百姓带来痛苦、苦难?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被许多人称赞,请比较下面句子,你们觉得好在哪里?

A、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妙在独特的理解。

B、兴,也任他;亡,也任他。妙在忧国忧民。

2、读课文,造句。下面请同学来造个句子,从上面词语中任意挑选词语造一个句子,造句之前请大家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围绕苦字

小结:(出示原来的地图,和板书)说,我也造个句子,兴,山河表里潼关路上有白骨;

亡,秦汉宫阙废墟堆里有冤魂。此时此……刻,对于百姓的疾苦,张养浩的内心情感是如何呢?假如是你站在潼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会如何?

三、朗读体验

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

下面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张养浩的情感。

那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文章,同时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朗读)

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唱调是这样“高下闪赚”。虽然我们现在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效果。听录音。

四、古诗创译

下面就请你把对张养浩,对潼关怀古的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示例:

是谁,放纵着自己贪恋的目光在山水间游弋

是谁,指点着山山水水展示一种占有欲

那些峰峦和波涛,就是所谓的江山

帝王的名字,就写在山水之间

江山还是那个江山

帝王的名字变了又变

一个名字,写出来就得糟蹋多少百姓

死者的浓血,还有生者的眼泪

改改改,改朝换代

争争争,总是战争

苦苦苦,还是百姓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