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

栏目: 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1.84W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

家校合作共育是指通过家校互动、亲子共读、新父母学校、家校合作委员会等形式,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因此我们的家校教育它是一个共同体同时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了这个目的,学校和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携手引领孩子成长。

一、家校分工有区别,明确任务

我们的家校合作绝对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为此家校合作的方向是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家庭变得更完善,孩子在其中得到养育和理解,同时孩子个人的性格、习惯、能力等都得到提升。因此我们要明确家校教育是有区别的,老师不能代替家长。

xx老师通过“家长会上我们经常说的配合”和面对学困生我们经常会这么说:辅导”两个例子给老师们解释家校合作中有些事情是老师做的,有些事情是需要家长去关注的,比如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最近流传的辅导做作业的段子,也是在影射家校合作的一些问题。在问题的前面我们不能做教育的指责者而应是教育问题的解决者。最理想的观念就是家长和老师以及学生共同面对成长的问题。 一个人的行为是他背后的信念和认知决定的,而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要从认知开始。家校合作,我们应该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白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一辈子的,从而更好地引导家长成为一个好父母。同时在问题的前面,身为教师的我们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沟通技能和心理认知,而不能单方面地要家长反思。

二、家长应重视习惯培养

习惯是是个体相对稳定的自动化行为。每一个习惯的培养需要个体不断坚持和训练。一个习惯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需要时间和方法。张润林老师表示我们在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要抓住敏感期和关键期,因为在关键期和敏感期,培养习惯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在国小阶段,更要把握好童年阶段对人的性格、品行和习惯的培养,这将会对孩子受益终身。

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应该要明确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受益终身的认知。另外我们要思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到底要培养什么习惯以及培养的方法。在这里张老师也提到了榜样的示范作用,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先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镜子,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好自己,成长自己,反思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另外在培养习惯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反馈和改进方法。我记得我的一个台湾老师给我讲过:“当孩子第一次做事情时,教育者应该告诉他怎么做。”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而我们的爱更多体现在耐心和细心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养育孩子,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在课堂上,张老师说“成人主要在家庭教育,成长主要在学校教育,成事主要在社会教育”,一下子就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关系罗列出来了,在这里他也提出了“五好孩子”看法——好身体、好品德、好习惯、好性格、好学习。他重点讲了好品德,好品德包括孝顺、诚信、友善和责任。一个人有“五好”在这个社会上一定会有好心态好生活也会有好人生的。

三、家校合作的目的与途径

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品德、学业以及身心各方面良好地发展。同时,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和能力,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沟通,互通信息,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可能“同步”和“一致”。我们可以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家长老师和亲子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看见孩子在学校的成长,同时他们也可以参与孩子的一些活动跟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自愿,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这样做可以让家长更理解教师同时也看得见孩子一步步的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论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时,简要而鲜明地指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许多教育理论专家、学者的研究也一致认为,学校应在与家庭的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应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先系统学习家庭教育学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在家长会或者学校举办的讲座中给家长系统传授和交流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家校合作的最主要途径是建好两支队伍,一支是班主任队伍建设,另一支是家长队伍建设。这两支队伍是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

家庭是生命场的中心,是人生永远离不开的场所。年龄越小,家庭对他的影响越深远。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的磁场里成长,在爱与被爱中学会爱,在付出与接受中学会感恩。而我们的家校合作,就是为了家庭关系更和谐,家庭建设更美好而不断努力着!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2

今天观看了——幼教365关于《“幼小衔接,家庭在行动”之学习准备》的专题知识讲座,很受启发!

讲座就幼小衔接应做的学习准备每个方面又通过列举实例逐一分析!给家长朋友以明确的指导!消除焦虑的同时又找到了具体的方法!

其实,幼小衔接的过程,家长的陪伴和正确引导重要!首先,引导并激发孩子对国小的向往!带领参观附近国小,讲述国小知识的奇妙!让孩子从内心喜欢并渴望成为国小生!其次,引导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和宣泄方式,并以身作则,用适合的方式表达情绪!引导孩子科学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多观察情绪变化,多倾听和接纳其内心感受。第三,让孩子多参加室外运动!比如,通过体验花样跳绳的乐趣,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合作意识。

幼儿入学前的“学习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朋友应配合学校实现家园共育!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在生活中给予孩子们科学、适宜的帮助以及温暖的陪伴,减缓衔接的坡度,帮助孩子们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国小的过渡!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3

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同学等都是直接参与转化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班主任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因此,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制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在加强家校联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建立长效家访制度

班主任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班主任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班主任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班主任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二、电话互访

班主任还要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事物繁忙,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须保持电话联系。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再加上孩子住校,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机会很少,有些学生甚至一年才见到父母一两次。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而班主任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如我们班曾有一位成绩不错的学生,在家长眼里一直是个“乖宝宝”,所以父母对他很放心。没想到这个学期他迷恋上了电子游戏机,精神萎靡不振,成绩直线下降。我及时通知了家长,家长马上从外地赶回,帮忙教育、监督,学生总算回到原来的样子。

三、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

一学年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可以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具体操作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将家长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每个接待日接待一个小组计,定出一学期家长接待日的时间表,家长人手一份;要求家长按时间表到学校与班主任见面,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接待日上,班主任要认真备好和家长交流的内容,一定要让每个家长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坚持到会,并认真对待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四、让家长参与主题班会课

虽然每个家长都觉得对自己的孩子比较熟悉,但有时并未真正了解他。有时候想去了解,孩子又不一定愿意开口。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加班会课,在课堂上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比如,前不久,我们举行了“理想与立志”主题班会,邀请了一些家长参加。在这堂课上,大家畅所欲言,雄心勃勃,大谈自己的志向与理想。很多家长听了也热血沸腾,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又比如,早恋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孩子们大多不愿与家长交流这个话题,由此我想到开一堂班会课把这个话题公开化,并邀请了很多家长参加。在这堂课上,家长也是一个发言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大家敞开心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班主任一起引导学生走出青春的误区。

五、家长参与记录学生成长手册

每学期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填写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一个学期下来编辑成册,期末总结,根据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优缺点并做出评价。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把自己每一次的阶段反思和总结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寄给家长或在家长会上交与家长。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4

一、耐心倾听

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但是这样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

此时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二、放下身段

同孩子做协商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这样做往往会激化矛盾,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放下身段,不要总是命令孩子,而是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

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三、让孩子去体验后果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你再怎么吼叫也是无用的。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四、跟孩子讲道理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

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五、给孩子另一个选择当孩子犯了错误,你不要只是吼叫孩子,说教大道理,而是要给孩子另一个选择。

也就是说,不要只说“不可以”,请指出一条可以的路来给他走。大脑好像一个大草原,上面已有一条从A到B的路,如果你不要他走这条路,你要先牵他的手走另一条也可以到B的路,走久了,新路的草被踩扁了,新路便形成了,而旧路许久不走,又被长出来的草盖住,便看不见了。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5

通过团课的学习,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使命和责任,让我对党和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学期间,我们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使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并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手,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在享受自己的权利的同时,更应该履行自己的义务,要保持始终先进性,作为一名团员坚定跟着党走,要有担当,并勇于担当。就算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也要清楚自己也是学生中的一员,知识责任更加重大,并要帮助、服务于同学。要宣传党,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合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维护国家的利益。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要有优秀的品质和道德。思想道德品质:包括较强的国家观念、民族情感、公民意识、高尚的理想情操、极致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开拓进取的意志。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的思想品格、较强的认知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辩证的思维方法、高品位的文化修养、旺盛的求知欲望、正确的学习方法、必要的知识技能结构、一定的只能基础、积极的创造精神等,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心理素质:包括健康的心理结构、良好的意志品格、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的情绪、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不忘初心,匠人精神,加快前行,担天下之责而不敢身重,经世间万难而不改初心。永远不要忘记最初时候人的本心,就是人之初那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懂得珍惜时间,青春短暂非瞬即逝,努力学习好实用的技能,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交几个可以谈心的知心朋友,在大学的沟通要从心开始,以诚待人,要学会用“心”去触摸大学校园。心想才能事成,心动才能行动,行动才能成长,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要有一个无条件的,即使没有经验证据,也仍怀着笃定的信任和信心去坚守的信仰。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但与信任不同的是: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得到的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定,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应该热爱学习,刻苦钻研,有强烈的上进心,听课专心,作业认真,拥有一种勤学好问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放弃,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现代工匠精神以我的理解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孜孜不倦、平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有耐心、专注、坚持,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的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进步。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敢于犯错,勇于承担。虽说工作是平谨的,但也不表示在开展工作时畏手畏脚,要有敢于犯错的胆量,只有犯过错,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当然,犯错以后得敢于承认错误,主动承担犯错猴收到的惩罚风险,谦虚的进行请教,及时的改正和总结,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犯了错。

作为一个合格的团员,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不能只一味的工作,而是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关系。一个优秀的人,工作不是他的全部,优异的学业和有条理的生活才是自信的关键。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不要担心着学习;该学习的时候静心学习,不要烦心想休闲;该休闲的时候放心休闲;不要分心工作。只有安排好个人问题,才有能力处理组织上的问题。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需要乐于吃亏、吃苦。我们这一代的小孩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并没有吃过太多苦和亏。通过团课我理解到,能吃苦,在生活中苦尽甘来的例子举不胜举。能吃苦,就要有敢吃苦的精神和不怕苦的韧劲,乐观的看待苦,做到以苦为乐。能吃亏,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分外的事,表面上看是受了累、吃了苦,实际上是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假以时日素质能力必然会有大的提高。如果拈轻怕重,结果往往是享一时福,吃一世亏。

作为一名合格的团员,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定会有彩虹,只要我们坚持住,勇敢地跨出每一步,闯过眼前所有的障碍,当你触及它时刻,你会因为它的一瞥而变得那么狼狈,自己脚下的山川,才会迈向人生更远的方向,也会因为它的一笑变得富可敌国,一切想到最坏,在最坏的生存中求法杖,雨再大,将自己壮大坚定的理想。每一步,这并不是上天在保佑着谁,没有真君子,是靠时间以及勇敢面对现实的能力去进行每一分每一秒的争夺,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证明一切。你是什么感想?是否想要伸手拉一把,前方是我们理想天堂。因此,做什么事,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一天做不成,一月做,一个月做不成,一年做。要对美好的生活充满着信心。毅力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永远站着的精神,毅力是一种姿态,是一种用不倒下的姿态,毅力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生理终属于我的象征。

通过这一个礼拜的学习之后,我懂得了科学的生涯规划,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刻苦学习,用心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新世纪在悄悄降临之际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要求,经济日新日异,科技翻天覆地,所以更多、更快、更广的吸收新知识即成了放在我们面前务必解决的一个问题。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在其他方面就应做到全面发展。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充分体现个人素质,是自我到达对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个人的成长的路上,我们不但敢于创新,而且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思自我的言行举止。作为团员务必具有用心的心态、乐观、精神,和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而且骄不燥,败不馁,能发扬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具有团队精神,和群众荣誉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良好的道德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期的养成过程。我从我做起,管好自己,只有这样才不会违背于作为新一代光荣的共青团员的精神。当然“人无完人”,我也有缺点,相信在不断反省的同时,我会尽量做到有错则改,无则加勉。由于参加团的时间不长,政治思想觉悟还有待提高;对学习的规律仍需进一步适应,方法也尚需改善;在工作中,也要弥补不足,尽量大的努力为同学们服务。

相信中国在未来里,因有我们的拼搏而更加富强,因有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精彩,因为有我们的成绩而更加灿烂,让我们一同创造完美生命,强大的国家。不要再沉默,用你、我黎明前的钟声去敲响明天的太阳,当阳光普照大地,就将会有新种子的萌发,我们将会继续向远处的眺望、前进。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6

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孩子地位显得突兀,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独立行为,往往会培养出自私自利、刁蛮任性、好逸恶劳的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确几点:

1、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打不成才”是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二窍门,打骂教育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应,而且还有可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要经常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要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协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或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系统的掌握知识,层次是递进的、有规律的。

家庭教育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社会教育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三者的有机统一,才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或短板,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缺陷。因此,三者之间要紧密合作,实现教育的协调性和贯通性。

3、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方式会给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举个例子:下午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划痕,问“是小朋友抓的?”,答“是”。这时候火爆的家长可能会大发雷霆,甚至反问“你为什么不打他”。而有素养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分析打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对的做法要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做法要指正和批评。前种家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会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中不和谐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只会让他们产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而子女的教育问题又会影响家庭,从而形成家庭发展的恶性循环。

5、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但是父

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的倾述对象,父母再忙,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欢乐,解除他们的烦恼。适时加以引导。哪怕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应该简单地问孩子几句:“今天在校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个问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小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小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有父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重视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7

1、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习”许恺佶从小时就很爱学习,我们家长看准了孩子的这个特点,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保护孩子学习的兴趣,使孩子从小至今一直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定学习任务,而是经常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比如用扑克牌算24点,早期的时候让孩子玩电脑教育游戏软件等等,最重要的一点是每当发现孩子的学习有了进步,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家长就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增强他学习的快乐感受,引导和培养他爱学习的习惯。

2、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孩子的心灵是比较脆弱的,压力太大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家长从来不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没有要求孩子考试要考多少分以上等等,许恺佶有时候测验或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沮丧,我们家长在这时候往往是对孩子进行保护,安慰他,鼓励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使他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总结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我们觉得这样做在保护了孩子同时,也教会了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的办法。

3、培养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孩子在学习时家长不要在旁边陪着孩子,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自觉学习的习惯。每天放学,许恺佶基本上都在家长还没回家的情况下很快地写完作业,写完作业后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看电视或干些别的事情,我们家长从不干涉。通过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自觉学习和独立学习的习惯,而且使孩子养成了写作业不拖沓的好习惯。

4、尊重孩子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许恺佶在很小的时候,看见别的孩子都学乐器,我们家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报名学电子琴,可是孩子对学琴没有多大的兴趣,一到练琴时间就哭。看着孩子伤心的样子,我们反省了自己的做法,最后决定让孩子放弃学琴。这件事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意愿,家长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好的兴趣,带领孩子去体验一些活动而不是逼迫他,引导他的一些好的兴趣如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快乐,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

5、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往往并不知道自身有哪些优点与特长,我们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与特长,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点与特长,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许恺佶也和所有的小孩一样,有些方面有优势,有些方面有劣势,我们家长经常注重表扬孩子的优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一些自身有优势的项目,一方面发挥孩子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6、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经常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把他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我们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8

贺xx是一个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老师同学都十分喜欢她。她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好孩子,课余时间学习古筝、舞蹈,参与各种各样的校、内外兴趣活动;她独立能力极强,学习习惯非常好。贺xx家长十分重视子女教育,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他们尊重和欣赏孩子,在陪伴和鼓励中助力孩子的成长。

对于第一次当父母的我们更多的是把中国教育在我们自身成长中缺失的部分做一些完善。给大家分享我在和她相处中的教育方法:

1.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和阅读量的叠加是国小生的关键。国小期间的孩子我们认为可以看各类有益书籍,不限年龄阶段的书,只要她能接受就可以。当然阅读要有方法和形式,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新鲜感和接受这个习惯。

2.陪伴是关键。从贺xx2岁还不识字起便开始每晚坚持给她读书,直到6岁她可以自己读书为止。没有刻意的去交认字,在听书,看书的过程中增加了识字量。所以家长的陪伴很重要,陪伴读书,陪伴玩游戏,陪伴参加活动。这里要强调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一定是父母陪伴的结果,绝不可能是孩子天生的本能。

3.平等的沟通。把贺xx当做一个小大人对待,是我一直以来的做法,这个对她开朗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好处。她会和我说学校里的事情,我会和她分享我在她这个年纪的糗事。她会主动和我说最近什么学科下降了,考试后无论好坏会自己分析一下原因,总结经验。

4.多参加活动,多出去增长见识。每年不管远近,我们都会带她出去旅行,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比赛。每一次活动或比赛都是一次历练,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些对她的学习都有好处。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9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经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所以,必须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能欢乐无忧的生活。

(二)及早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漠漠刚会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她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齐吃饭,虽然那个时候她还不能自己吃,可是我们坚持让他看我们大人是怎样用餐的,所以慢慢的漠漠自己就学会吃了,并且是很呀,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做不好是肯定的,可是只要他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他干活,他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愿意干了。并且劳动习惯的培养会让他更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比如说自己玩的玩具不要乱放,垃圾不乱丢等等。

(三)多鼓励夸奖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有时候一句责备的话能让他难受很长时间。相反多鼓励鼓励他会让孩子干劲十足。比如孩子帮家长擦桌子了,家长就要使劲的夸一夸孩子,说:你真棒!真勤快!谁也没有xxX懂事。这样孩子会十分高兴,还有可能去之后帮忙拖地了。

(四)找些表现好的小朋友作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之间攀比心很重的,当别的孩子做什么,往往他就做什么。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不妨试着找些既勤快又懂事的小朋友做个榜样。比如孩子经常赖床,家长能够说:小明天没亮就起床背诗了,人家可厉害了,没人赶得上他。这样孩子受到激励,会精神起来,要和小明比比谁起床早。

(五)营造孩子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有一段时间家里人看电视看的多点,漠漠也跟着看电视看多了,之后觉得不能再这样,所以此刻家里人都学会看书,即使不看书也会看报纸,这样漠漠也跟着学会了阅读,虽然时间坚持不了多久,可是习惯是慢慢培养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就会好的。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所以只要有时间还是会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理解。虽然教育专家都不提议孩子那么小就学唐诗古词之类的,可是我觉得虽然孩子还不懂,可是多读点这类的诗词能培养孩子的美感和节奏感。至于儿歌音乐之类的,多读多听肯定是有好处的,关键是漠漠很喜欢这些,我觉得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0

孩子报学前班,学拼音、写汉字、等,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而我,也有类似的想法。

有幸的是通过“幼教三六五”平台,观看了两位专家学者关于《幼小衔接社会准备》的讲座。王老师通过事例和实践理论,讲述了培养孩子学习品质的重要性,讲述了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好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为家长对幼小衔接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国小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好孩子的心理准备、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来适应国小生活,并不是以先学来打好学习基础,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学习品质的培养。首先我要做得是调整好心态,让孩子自然过渡。从孩子升入国小的那一刻,将接受更多的新知识,结识更多的新同学、新老师,开始新的生活。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提前适应国小,要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从孩子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为孩子在进入国小前打下基础。

我作为家长,首先要培养好孩子学习的兴趣,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把孩子学到的知识和学习的内容,融合到游戏以及亲子互动中,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感受到快乐,从而培养孩子的好学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作业是检验孩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当孩子放学后就要明确告诉他,放学回家后要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在干其它的事,这个学习习惯从幼儿园就要培养好,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这个道理,不能等上国小以后再说。

在我作为家长看来,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这个时候,需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会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欣赏孩子,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自信、快乐、智慧的孩子。孩子的成长,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幼小衔接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开端,我要放宽心态,尊重与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才会发现孩子更好的一面。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变得更优秀。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1

我是小五班蔡昕宸小朋友的家长,非常感谢老师给予我一次这么好的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这个话题。今天分享下,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如有不认为的地方也请各位家长指出:

一、以身作则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只要是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

二、养成好习惯

1。讲道德,懂礼貌,辨是非

个人品德就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其从小尊重长辈,友爱他人,孩子主动叫人。如果孩子有不对的地方,要舍得批评孩子,但是要掌握批评的火候。

2。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开始的时候买一些孩子喜欢的图册,逐步的更换类型,和孩子一起看,读给孩子听,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3。让他帮忙做些事情

现在的孩子都是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我们在家就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过这半年的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孩子已经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潜力的培养

从小养成好习惯,有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勇于应对困难、克服困难,使孩子更易于获得成功,这也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让孩子自由的发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始终坚持的原则,但是自由发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师是父母是他们的领航员、指明灯。以上是我育儿的一些感触,与各位家长一起交流。孩子半年的改变,是我们做家长看在眼里的,这些都是老师和幼儿园的功劳,是老师们不断的辛勤付出,才有孩子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真诚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2

为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具体行动、因地制宜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更好地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构建长效育人机制,近期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国小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功召开“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培训会。

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工程项目办中国小负责人蔡芊老师、项目办李艺巍老师、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国小党总支书记杨关群、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国小校长时蒙、及所有学校中层及班主任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国小副校长白鹛主持。

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国小校长时蒙强调,我校将围绕“百校万家·家校社共育”项目,以此为抓手,采取项目式跟进学习的方式开展家校社协同课程、班主任研培行动。我校将充分利用家校共育数字平台资源,以家长培训为抓手,按周、按月实施项目活动,定期开展志愿活动,探索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线,形成“教师指导、家长参与、学生主体”的共育格局,促进家校社共育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发挥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创新应用水平。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3

今天三位老师针对幼小衔接的习惯培养做出了针对性的分析,也提出了很重要的培养方法。相信很多家长面对孩子马上升国小的事情感到焦虑,焦虑孩子能否适应国小生活,焦虑孩子学习能否跟上等等。其实我们家长要放平心态,从现在做起,重点培养孩子的习惯的养成,然而幼小衔接哪些习惯尤为重要呢。

第一、时间观念。家长要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吃饭时间,良好作息的时间,在生活的点滴中和孩子共同按时间做事,到孩子慢慢的形成自己按时间做事。

第二、整理习惯。这个习惯家长一定要放开手,不要包办代替,给予孩子足够空间和自己的领地,让孩子自己做主,比如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自己的衣柜,自己提前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让孩子在肯定中养成很强的自理能力。

第三、专注力的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哪取决于孩子的兴趣,在孩子认真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给予意见,不要打扰。还可以在小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游戏中学习,在兴趣中成长。

孩子的习惯培养和家庭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示范带领孩子在好的家庭氛围中养成好的习惯,这在孩子以后的学习道路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4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国小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也是儿童在人生的长坡上继续前行的一个里程碑。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衔接理念,树立科学导向,助力幼儿实现幼儿园到国小的顺利过渡,20xx年10月15日下午我园邀请了八大峡国小大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徐海燕老师为大班家长及老师们开展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徐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切入,结合对幼小衔接相关政策的解读,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小衔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避免重知识而轻能力的培养。

徐老师以《家校协同,自然衔接》为题,从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幼小衔接常见的误区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三方面入手,重点向家长们阐述了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及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在互动答疑环节,徐老师结合自身多年的从教经验,通过丰富的实践案例解答了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并向家长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

活动中,家长们认真参与,用心聆听,老师们认真学习,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后,家长们通过微信群分享自己的感受,纷纷表示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将与幼儿园携手共育,更加科学、有效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通过本次幼小衔接讲座,家长们真正了解了“幼小衔接”的含义,也懂得如何科学地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同时,也让家长们了解到从幼儿园到国小要科学过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知识、技能的准备更为重要。相信通过幼儿园、家庭的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能愉快、顺利的度过幼小衔接的美好时光。

家校合作的心得体会15

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抱怨道: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这都是由于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请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有时家长的一句话就可能抵教师的十句话。

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力量。如果形成合力,就能互相支持和配合,强化教育作用;如果不能形成合力,则互相削弱和抵消,学校的教育作用就无法充分发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保障。那么,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呢?

一、转变观念,担当好家校合作的角色。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而我们在校园里所看到的却不是这样。据调查,来到学校里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孩子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或者长期不完成作业,被班主任叫到学校来训斥的。班主任以此来告诫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加管教。使得家长对来到学校产生一种畏惧感。对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他们认为家长是在监督、挑毛病。这种做法和想法阻碍了家校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班主任是家校合作过程的主要人物,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我们应转变观念,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做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气氛。

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感到是一种威胁,对家长提出的建议产生敌意。其次,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另外,还要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一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

三、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

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可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

1、传送喜报。班主任可以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可以一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可以密切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集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网站。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班主任要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