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语录名言

2021年经典佛语的语录集合95条

栏目: 语录名言 / 发布于: / 人气:2.35W

把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生活中有多大 的困难,有多大的挫折,有多深的痛苦,都将会变成一缕云烟,随风 飘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佛语的语录95条,欢迎参考。

2021年经典佛语的语录集合95条

1、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不要去强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学会适时的放弃。在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

2、我们最豪迈、最骄傲的事业就是惬意地生活。其他所有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都不过是其点缀和附属。一个心灵不豁达的人,一旦陷于沉重的事务,就不知道怎样从中挣脱,不懂得拿得起、放得下。

3、许多人常喜欢研究"说话之道",以便在为人处世中游刃有余。其实,最好的说话之道,不是学习怎么说话,而是怎么做人。人做得比较善良、诚恳,就算语言拙劣一点,大家也会喜欢你;如果心肠不好,就算嘴巴再会说,别人被蒙骗了一时,也不会被蒙骗一世。所以,言为心声,学说话不要舍本逐末。

4、在人的一生中,选择与命运是相连的,但又往往是不相称的。你选择了圆满,却付出了艰辛;你选择了高尚,却遭遇了卑微。你越是坚持着你的选择,承受的越可能是一生的磨难。不过,你选择了飞翔,总能看到蓝天;你选择了远航,总能感受大海。

5、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思想高度集中在生命活动的每一个当下,心无二用,身心健康,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就能得到提升。

6、对无关底线的事,看清一个人而不揭穿,你就懂得了原谅的意义;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你就懂得了至极的尊重。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人,也有看不惯你的人。你的成熟不是因为你活了多少年走了多少路经历过多少失败,而是因为你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宽容,知道了不争。

7、佛曾经毫不含糊地宣称识蕴是依色、受、想、行四蕴而生起,不能离此四蕴而独存。

8、青春和现在的区别就是,有时我分不清,哪滴是眼泪,哪滴是汗水,因为它们的温度和咸度,都像烟花,那么凉。

9、禅是生命不断崭新的一种活法,更是突破自我狭隘的一种态度,去善待与观察世界,来规范与认识自己,禅的活泼就在于不是对着葫芦画瓢,而是在生命的历练中能够智慧面对,坚强面对,坦然面对。

10、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11、劝人不要说谎,谎言就像幌金绳,一旦被捆上,会越挣越 紧。说一个谎,即使用一百个谎也无法圆,说谎者的一生注定在说谎 和圆谎中消磨。谎言仿佛吹到极致的气球,一碰就炸,熬尽心血也难 以守护。人如果终生生活在谎言里,生命便无时无刻不处在惊惧之 中,偶有风吹草动,都会魂飞魄散。

12、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清,是我们追求的心境,浅,是我们生活的态度,清浅,是我们一生的自然,清浅,是我们一世的随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窗子,打开是尘世烟火,关上是云水禅心,禅如一朵花,开在心中,会让生命豁然开朗。以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简单来生活,快乐就会一路相随。

13、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超越狭隘之心,主动帮助他人,为世界散播美丽,善意地看待所有人和事,快乐、幸福和丰收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不吝于付出,既是一种道德与精神力量的感召,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

14、室内缭绕着层层水雾,茶的气息清新的弥漫着这方小小的世界。不经意的,忽然想到,曾经有人问过我,你为什么喜欢秋?翻看着桌上摊开的文集,我想已经有了答案。眼前略过秋叶的黄,秋云的淡,大概是秋意如禅吧,似凉薄似悲悯,似沉湎似顿悟,十分矛盾又太过理所当然。

15、不怕地狱,就怕心偏。我们为人处世要光明磊落,内心耿直,行为端正,这样才能有光明的前途。

16、前尘往事,未来后世,都太过遥远,而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只有当下。

17、就好象善巧的木匠或木匠的徒弟,用细的木钉将粗的木钉打掉、移除、取出;同样的,当比丘注意与善法相关的其它对象时,他的心就能够向内稳定、平静、专注、一心。

18、正信于诸生死中,信为第一伴,智慧人胜宝,福德贼不劫。《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

19、群居闭口,独坐防心!是非窝里,人用口,我用耳;热闹场中,人向前,我落后。

20、先哲的百句箴言抵不上当红明星的一句戏言,这是欲望化、 娱乐化社会最明显的特征。沉静的人越来越少,浮躁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的注意力大多转移到快餐式的名利场,哪有功夫顾及内心品格的 修炼?殊不知,人类的灵魂愈流离失所,愈需要思想的补给,肉身的 欲望越亢奋,越需要精神的抚慰。

21、无论做什么事情,太看重输赢成败,顾前思后,势必影响行动的速度,等到想明白了再行动,却发现慢了半拍,先机已失,后悔莫及。输赢心不光影响一个人的速度和行动,更会影响原本安宁的内心。

22、人的一切彷徨与痛苦是由于不接纳自己,一切空虚和不安也都是由于违背自己的本质所致。

23、持戒守规是最可贵的德行。

24、面对无心犯错的人,要知道,他正陷在深深的内疚中,这时哪怕只是 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轻轻的安慰,都足以融化他心里的冰雪。同样,如 果你是那个犯错的人,不要把自己囚禁在无形的牢笼之中,如果这个错误 可以弥补,就去做点什么,独自懊恼是最无益的事。

25、分享与回馈:最高贵的生活方式。

26、爱是人间的一分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

27、唐朝盘山宝积禅师说:"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当你被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困时,如能了解自己的本心,就能找出问题的症结。只要你不那么想,一切自然周全圆融。

28、人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无不在分分秒秒发生变化。

29、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央掘魔罗经》卷四

30、执著是苦恼的根源,放下执著,才能获得自在。关于放下执著,有些错误的认识,将放弃误认为放下,结果是修行越久,越会脱离生活。表面上自以为是放下,实际上是执上加执,迷上加迷。放下并不等于不能有任何执著,而是因人而异。放下好比爬楼梯,后放前追一般。因为修行有次第,所以放下也须有次第。

31、小爱充满烦恼,大爱轻安自在。

32、爱与感恩是善的循环。

33、常有人问:"人为什么不能自主?为什么如痴人任凭环境摆布、被命运安排呢?"师言:"只有凡夫才会被命运安排,圣人能安排自己的命运。如何安排命运呢?必须用信心、愿力及智慧,坚毅地破除烦恼恶念;如此,业力一转,就能解脱自在。"

34、明白真理,但未有去实践真理、真理对你也毫无意义。自己未曾体验过的事情、说出来也没底气、口头禅终将无法感同身受。

35、唯有你从心灵深处承认、接纳、爱上你自己,你的生命才正式开始,才迈开旅程。这之前,你只是原地在打转,你只是在寻找那个你丢失的生命,你找不到自己,因为你已被所有其他的概念所覆盖,所牺牲,所淹没。

36、学佛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观察自己的缺点,修行的真正意义在于时刻修正自己的不足。学了众多佛教理论知识,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缺点,那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修了多年的参禅持咒,却没有修正白己的.不足,那我们修行的意义在哪里?

37、生活的禅法,是一种心地回归自然的生活体验,不要固执的认为生活是多么的复杂,而用一种自我的固执去描述生命的过程,从而误读了生活。生活需要一种宽容慈悲的人文情怀,去活出生命的历程,与对生命积极的影响,每一个念头都是一段生命向前的历程,简单而深刻。

38、以种种方便调御众生,决其诤讼,抚其孤弱,恤其茕独,遂其胜行。皆令永断十不善业,正修十善。"四十华严"卷十一

39、烦恼之恶钩,牵人不自在,犹如地狱卒,掷人人汤火。

40、细细想来,人生苦难几多,失败寻常,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伟人,多数人注定是芸芸众生里的一棵凡草。然而,即使是一棵草也可以向往天空,只要它明了自己的根扎于厚实的大地,并对此心怀诚恳的感激。

41、真该妄本,行无不修;妄彻真源,相无不寂。

42、大孝之心,即是大爱之心。

43、物质的享用,要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福报,而不是一味贪多、贪大、贪贵。比如鞋要合脚才舒适,否则走路恐要摔跤。

44、信仰是生命中的一盏灯,灯若熄灭了,人生便失去方向,随之而来的将是无边的恐惧和失望感。

45、无争,并非事事不理,而是与人合心、和气、互爱、协力。

46、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7、我们不一定是某个领域内的专家,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那 个领域的感受。我们可能误读某些事物及其细节,但感受依然真实。

48、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一朵花,既是看客也被人看。

49、即使世间的科技再高明,创造力再惊人,物质世界改变再大,到面临死亡时,仍然无法改变无常的事实,也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乔布斯先生的离世,就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也是一个呼唤,使我们从轮印回的沉迷中觉醒。

50、于众生田中,下佛种子,发菩提芽。

51、安乐来的时候,千万不可贪恋;苦难来的时候,千万不可怨恨。对于 乐事不恋,对于苦事不怨,这样,道业自然天天增长。如果真实修行之 处,能够做到的话,一定能得大受用。当你修到了欲望寡、心清净的时 候,便可以顶天立地了。

52、我们都是不完美之人,每个人自身都会存在着缺点和不足,有句俗语:"有理也要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时时都在告诉别人他的修养。一个睿智的人举止优雅、语言谨慎、处事大气,不仅是对自己的装饰同时也显示着对他人的尊重。"理智要比心灵更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53、做实事才是做好事,要有做事的方法和智慧,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

54、幸福的家庭也是一种人间净土。

55、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受十善戒经》

56、北宗禅与南宗禅两者的重要差别是:前者坐禅静思,长期修心,后者则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二者却也殊途同归,都寻求"清静"。庸人只道无声即是"静",却不知让"心静"才是真正的清静。

57、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因为心为诸法之本源,若人人修心正心,扩展胸怀,放大心量,熄灭贪、嗔、痴,由个体而家庭而社区而国家而天下,则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而禅宗的最高境界也曾被大德归结为"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也正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一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

58、莫贪短利将心昧,轮回之人皆因此;快刀斩断迷魂梦,直取正心超俗尘。

59、恒唯法师:幸福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人生的意境,或者说是生活的领悟,有悲观失落,也有黯然神伤,当然更有美好时光,不管生活里邂逅什么酸甜苦辣,学会面对和相逢,好好活下去,泰然去接受,生活里有许多未知,更有许多无奈,这并不是生活的悲哀,可以理解为是生活的另外一种别开生面。

60、指染茗香,羽衣翩然,兀自在禅茶的淡定中感悟人生。

61、过去事或善或恶,不复思量,思量则障道矣,未来事不须计较,计较则狂乱矣,现在事在面前,或顺或逆,亦不须着意,着意则扰方寸矣。但一切临时,随缘酬酢,自然合道这个道理。

62、生活的烦恼,有时候不是故事本身,是自己的固执把烦恼隐藏起来,从而延长了烦恼的时间,加重烦恼的伤害,生活的路上不是依赖自己的个性和脾气,而是能够心平气和去找到化解烦恼的方法,人海茫茫,活的不是痛苦大比拼,活的是怎么能够让心态更阳光和怎么能够更有信心启程。@延参法师

63、过去的是经验,现在的是事实,未来的是理想,人们总是感叹过去的幼稚,现在的痛苦,未来的渺茫,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态;聪明的人,不太多地停留在昨天,也不太多地幻想明天,而是把握住现在,感叹也罢,回忆也罢,想象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

6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静是一种品格,可以沉淀浮躁,过滤浅薄,调节人的精神;静是一种修养,拥有了了然于心的平静,就拥有了高品位的人生;静是一种豁达,当你不再在意拥有和索取,就会把失去当做一种收获;静是一种智慧,人只要知足,便能心静若止水。

65、所有的人生,都是着眼于幸福,所有的生活,全是为了美好。成熟不是人的心变老,是泪在打转还能微笑。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伤得最深的,也总是那些最真的感情。收拾起心情,继续走吧,错过花,你将收获雨,错过雨,你会遇到彩虹。

66、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灵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67、快乐要有一颗知足的心,只有知足才能去享受生活,才能放松自己的思绪。知足并不与梦想相矛盾,知足只是对现状的满足,只是一个人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们会发现自己拥有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人要活在当下,享受眼下的生活。放弃一些烦恼,放弃一些利益,减轻生命的包袱,便能轻装上阵,就会与快乐结缘。

68、看历史长河,悠悠千古,不论是英雄豪杰,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有多少恩怨情仇,不都随着生命的完结而消去?人生如歌,人生亦如梦,向老天祈愿,相逢一笑泯恩仇。

69、快乐其实是一种心境,一种精神状态。生活中的无奈和烦恼总会悄无声息地跟随着我们,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生活本身,那么我们可以改变心情。调整好我们的心情,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周遭的风景,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70、每个人都有人生的低谷和烦恼,只要我们用一个好的心态去从容面对,做到随遇而安,知足而常乐,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我们都要热爱生活,不被生活中的烦恼所束缚,那么快乐就会与你永生常伴。向快乐出发,让我们试着学会快乐,享受简单的生活,用微笑面对人生。

71、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72、劳苦、委屈、愁苦之时,当知这是自己当得报缘,而不生怨恼心。

73、迷茫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不要有病乱投医。善知识是智者,当努力寻找辨别善知识,并依止善知识。

74、这一生,我们要经历许多事情,而心像一个筛子,在世事颠沛流离中,慢慢的一些人一些事就漏掉了。对于智者来说,他们漏掉的只是别人的过错与不足,他们不会刻意去记恨一个人,而会记住他人的好和善,并时时充盈自己那颗感恩的心。宽容、大气的生活会让我们更容易感受到喜乐安然。感恩生命里的每一天。

75、人生,不纠结别人怎么看自己,只纠结自己怎么看别人。

76、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用在为社会做贡献上面,这是一种美好的布施。这样做的人就是伟大的榜样,值得人人学习。

77、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感恩之心,是由于被贪、嗔、痴的烦恼所蒙蔽。

78、根据佛教哲学,世间并无永恒不变而与物质对立的精神,可以被视为"自我"、"灵魂"或"个我"者。

79、我能为你煮东西,但我不能为你吃东西。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个人了。

80、佛曰: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81、佛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82、佛曰: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而已。

83、佛性不可思量测度见到,当下便见,拟思则差。

84、即便是再清澈的水,如果在杯中不停地摇晃,它会变得浑浊;即便是再浑浊的水,如果将它静静地放着,也会变得清澈。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给它时间去沉淀、去净化,而总是妄想丛生、纠葛不断,那么它就会如摇晃的水一样浑浊。让你的心静下来,清明、澄澈。

85、对事物的认真,即是对众生的负责。

86、在家之人多诸烦恼,父母妻子恩爱所系,常思财色贪求无厌,得己守护多诸忧虑,流转六趣违离佛法。

87、忍苦扞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88、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89、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90、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107.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91、或复有人尽破一切戒。云何一切,谓四重法乃至七灭诤法。注:也有的人,把一切的戒律都破了,所谓一切戒律,就是四重法一直到七灭诤法。

92、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般若经》

93、我们关照自己的心,了解引起痛苦的真正原因,就是由于我们的心起了心识作用,而去行有害于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乃至引发了烦恼、痛苦。

94、多少人真正了解幸福?内心能悟就是本性,本性原就已具足安详之道。安详就是真正的幸福,要了解幸福,内心就一定要有智慧。

95、真真正正是事情出来以后才能看清楚人,各种人,放宽心态。 大不了本小姐不陪你们玩儿了。呵……

Tags:佛语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