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作文

【精选】家乡的小吃作文汇编七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6.67K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小吃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家乡的小吃作文汇编七篇

家乡的小吃作文 篇1

螺蛳粉是我们柳州著名的风味小吃,凡是吃过的人都会赞不绝口!

听妈妈说,螺蛳粉是这样由来的:传说,有个农民干活儿回来,从田里摸了几颗田螺拿回家煮汤喝,发现这汤很是美味,就加了些米粉共同煮着吃。香味引来了邻居们,于是螺蛳粉就这样流传开了。

不过现在的螺蛳粉可不像故事里的那么简单。现在的螺蛳粉加了好几种配料呢!有金灿灿的腐竹,脆口的木耳,绿色的青菜,炸得香香的花生,躲得碎碎的肉丁……再淋上鲜红的辣椒油。哇,别说看上去很有食欲了,就连听上去都让人垂涎三尺!螺蛳粉不仅看相好看,味道也甚是鲜美。用筷子夹起雪白的米粉,一口吃下去,那种滋味简直爽呆了!再细细品尝其他的配菜,虽然没有米粉那么好吃,但还是很别具美味的。最百吃不厌的在于那热气腾腾的螺蛳汤,不顾有多辣,只要一口气喝下,你就会觉得丁点辣味都没有,而是满口余香的鲜味。吃上一碗螺蛳粉,简直就是美味享受!

我最记得那次我和同学去吃螺蛳粉,“咻”的一声,满汁的汤水溅得我俩的衣服到处都是。我和同学看见自己的衣服都溅上了汤汁,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从此,我给螺蛳粉取了个别名,叫“开心乐满怀”。

“好听听不过刘三姐的歌,好看看不过桂林的漓江美,好吃吃不过柳州的螺蛳粉。”这是我在吃了那么多次螺蛳粉后得出的结论。听完我对螺蛳粉的介绍,你也赶紧尝一尝这美味的螺蛳粉吧!

家乡的小吃作文 篇2

在家乡,有一道独特的风景,那就是一位位五十岁的大婶们站在一辆三轮车前,叫卖着。车上有一盆面糊、一盆馅料、一只小火炉。火炉上架着一口锅,锅里炸着家乡的特产油炸坨。

油炸坨,用家乡话说,经面粉糊裹着馅料油炸而成,味道鲜美,不腻口。面衣松脆可口,馅料风味独特,令人吃一就想俩,吃俩便想仨……百吃不厌!

油炸坨这东西说它做起来容易吧,可它做的时候需要掌握许多技巧;说它做起来难吧,步骤其实只有三部而已。想尝尝自己亲手做的油炸坨吗?那就跟我一起来做吧。我可只讲这一次,好机会不容错过哦!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一口锅。(锅要小,要深些,不能是平底锅)其次,还要准备好我们常山的山茶油。(其它油也可以,不过味道如果没有我写得这么好可不能怨我,谁让你不用我们常山的山茶油!)

要做油炸坨最重要的就是面糊和馅料了。面糊由两类组成:面类与水类。面类就是面粉和少许山药粉,水就是普通的食用水。面与水的比例约为1:0.7.馅料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季节不一,馅料也会有所不同,一般都会用香干和雪菜。(注:千万别忘了加盐、味精和辣椒哦!尤其是辣椒,可以少加点,但千万不可以没有哦!)

炸油炸坨需要一种模具。这种模具是用铁皮做成的,形状就像一个小圆锥被削掉上面一块一样(但是是倒着的)。模具边源有一根长长的柄,使模具可以很方便地从油锅中取出。(如果实在没有这样形状的模具,也可以是别的形状。)

炸油炸坨时,先要倒入山茶油,油的量大约占锅的四分之三。等油锅开了,就可以炸了。先将面糊到进模具(要饱满),然后将模具轻轻地放进油里,但模具中的面糊不能碰到油,这样可以使紧贴着模具内层的面糊与模具粘在一起。然后将模具中剩下的面糊倒出,用木片将模中的面糊抹匀,放入馅料,再铺上一层面糊,放进油锅内炸制。当油炸坨正面为淡黄色时,将模从模中取出。再炸一分半左右,就可以出锅了。

"上桌喽……"哇!味道鲜美,风味独特,松脆可口……

山外青山楼外楼,

我把坨儿端上楼。

美味系住(了)你的胃,

让你口水往下流。

家乡的小吃作文 篇3

在海安众多小吃中,我最喜欢那美味的鸡蛋饼。正好前面有一个卖鸡蛋饼的小摊,我赶紧跑上前去一饱口福。

卖鸡蛋饼的是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他用木塞将平底锅上的饼渣刮去,就开始做鸡蛋饼。

老爷爷先用一个大勺子从旁边的一个大桶里舀了一勺面浆,倒在平底锅上右手握着一个酷似竹蜻蜓的木头刮子,一下一下把面浆摊平。几十秒后,面浆摇身一变,成了一张又薄又韧的圆形饼皮。接着,他从身边一个袋子里拿出一个鸡蛋,在平底锅上敲了一下,“啪”地一声,蛋壳裂开了,蛋黄和蛋清准确无误地落在饼皮上。摊主又从摊头的一个袋子里抓出一把葱花,撒在蛋上,用木头刮子把它们混在一起,均匀地刮到饼的各个角落。蛋和葱花很快被烤熟了,贴在饼上,香味已飘进我的鼻子,勾着我的馋虫。

然后,老爷爷用铁铲在饼的下面铲了一下,使饼脱离平底锅,用他长满茧子的'手熟练地把饼翻了个身。鸡蛋烤出香味后,他一手拿一个装有棕色豆酱的瓷杯,一手拿一个大刷子,蘸满豆酱,均匀地抹在饼上,接着在上而洒上腌得金黄的萝卜干的翠绿的香菜;最后,老爷爷拿出一根我最爱吃的火腿肠,剖开后放在饼上,淋上香喷喷的麻油,裹起来后,鸡蛋饼就做好了。

做好的鸡蛋饼颜色鲜艳,既有嫩黄的鸡蛋、金黄的萝卜干,又有粉红的火腿肠、翠绿的香菜,令人就食欲大增,更何况它还发出诱人的香气。我咬了一口,饼皮软软的,萝卜干脆脆的,鸡蛋、火腿肠香香的,豆酱咸咸的,吃得人直叫“好口福”。

鸡蛋饼真是太好吃了!不写了,赶紧去买一个来“杀杀”我的馋虫。

家乡的小吃作文 篇4

我家门口有一条小吃街。放学回家,大老远就能闻到美食扑面而来的香气了。那时候,自己本身就饿极了,真是恨不得直接跑上去咬一口大馒头,任香浓入味的汁水在口中回荡,这样我就觉得幸福感满满的了

提起我们家门口这条小吃街啊,它可是吃货们心中的天堂了,这儿的店铺,无论去哪家,大家都会,让你吃后觉得还想再来好多碗,直到真的实在吃不下了才罢休,而且心中还有意犹未尽呢!

这条小吃街啊,里头的美食,真都是人间的仙境了!不必说香喷喷的薯条;也不必说酸酸甜甜的水果;更不必说松软的面包光是一碗热腾腾的盖浇饭,就会让你垂涎欲滴了。

每当到了饭点,你就会瞧见一家排着长队的店铺,看到他们生意这么好,我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也想来一碗尝尝鲜呢!伴随着锅和铲的奏鸣曲,不一会儿,我的饭也端上来了。它散发着金光,香喷喷的,尝一口,嗯,咸香的味道在口中爆炸开来,让人的嘴都停不下来。

我又艰难地移动着自己的身体,试图钻进一个比较拥挤的摊位,终于,我看到了这个摊位的招牌上赫然写着印度飞饼。只见一个厨师抽出一团面粉,放在不锈钢的铁板上,飞快地揉起来。不一会儿,面粉就变成了薄薄的一张大饼。接着,厨师便熟练而轻快地甩起来,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然后,大饼就被上下左右折叠起来,放火上一烤,吃进嘴里香甜可口。

怎么样?是不是你也想吃了?小吃街像这样的美食多了去了,快来品尝一下吧!

家乡的小吃作文 篇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我家乡——明溪的特色小吃就是客秋包。

一道普普通通的“客秋包”就会让你回味无穷。相传这“客秋包”已有几百年历史了。至少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成为农民的佐餐食品。它是明溪县风味食点,也是明溪逢年过节必备的食品。无论到哪家小吃店,你都能吃到香喷喷的客秋包。客秋包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先将煮熟的芋子去皮后捣烂,与地瓜粉或木薯粉揉成芋泥馅,然后捏出一小团,把它捏平,把馅包在里面。馅就有肉泥、香菇、萝卜等掺合而成,色香味俱全。最后拿到锅里煮。等客秋包出锅后,客秋包一个个白生生,白嫩嫩的,“肚子”里装满了美味。客秋包小巧玲珑,形似弯月,晶莹透黄,弯月上一阵阵香气随风四溢。客秋包每个都是圆鼓鼓的像一个个小雪球似的,表皮上看起来显得十分滑嫩。刚出锅的客秋包更是香味十足水,只要一掀开锅盖,香味就扑鼻而来,叫你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得想尝一尝。吃客秋包也是有讲究的,吃时要先沾一些醋,再放进嘴里。肉馅又松又软,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松了下来,鲜美无比,一种清新的感觉就会涌入你的心中,让你感觉神清气爽。到了冬天,只要吃上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客秋包,顿时你会感觉有一股暖流流入你的心中。

我爱家乡的小吃——客秋包。它虽然制作简单,也比不上那些价钱昂贵的山珍海味,但是他朴实、地道,心系着我们客家人对故乡的思念。

家乡的小吃作文 篇6

我老家在农村,农村盖房子都自己盖,可又没钱找人帮忙,同村的自然就相互帮忙,自然了,也就没有工钱只说,可又不好回别人的好意,自然就每天晚上炖肉食,可又不管饱,怎么办?这好办,在外面包些面制品自然就好。

做好了的炝肉十分好看,看上去是透明的,里面的肉有点浅棕色,有时烧的火不够大,那也不打紧,面粉虽然不是透明的,但十分有韧性。

炝肉,不仅中看,还中吃,透明的炝肉吃上去软软的,且入口即化,如果入味还会有葱花的味道,而没有透明,还有点混沌色的则吃上去QQ的,略带点嚼劲,有种口香糖的感觉,而里面的肉,味儿十分清淡,入口即化,在记忆中有点莴苣的味道,也不知是不是汤汁渗入了肉的内部。

炝肉不仅中看,还十分好吃,大概步骤是这样的:

1、准备肉、面粉、清水,葱花,莴苣(这个不是吃的,是用来调味的),然后鸡蛋、青菜、黄瓜随个人喜好准备。

2、将面粉中加入清水,将它打至糊状,抹到肉上,形状随便,这一步很有讲究,面粉不可太烂。

3、在锅中加入少量的清水,加入莴苣,入味后夹出莴苣,然后将葱花加入且均匀搅拌,至汤喝起来有味,最后加入未熟的炝肉,炖熟就好了。

这就是我的家乡小吃—炝肉。

家乡的小吃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屏南县有独特的风味小吃芋头面。我很喜欢吃芋头面,为了能常吃到,决定自己学着制作。

那天,我跟着奶奶学起来。奶奶先将几天前挖出的芋头放入锅中蒸煮。趁煮芋头的工夫,又取出一袋自家制作的地瓜粉,放入盆中将它捣细。芋头出锅,要剥芋头皮。为了不烫手,奶奶端来了一盆凉水,示范起来:手先在凉水里浸湿,剥下芋头皮后急忙伸进凉水里降温。“奶奶,为什么不直接把芋头放进凉水里呢?”“傻孩子,那会影响口感的。”好吧,为了美食,烫就烫吧!

芋头剥完皮后要捣碎,与地瓜粉混在一起反复地用力揉搓,直到它们韧性十足又不黏手为止。这可是体力活呀!我的手臂都酸胀了才弄好。接着,我们又把揉好的面团分成了几小份,准备下锅!

锅中的高汤烧好后,奶奶拿来了刨丝架,把面团放在上面推。不一会儿,刨丝架下“长”出了许多藤条似的面条。随着手推来推去,面条源源不断地滑入沸水中。它们先沉入锅底,又慢慢地漂起来,在沸水中翻腾……见此,我的肚子忍不住咕咕叫起来,因为我知道,面条马上就要好啦。

奶奶捞出面条,往碗里加了点香菜和红糟,就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芋头面就摆在了我的面前。我也不管烫不烫,胡乱吹了几口气,就夹起面往嘴巴送。就要到嘴边的时候,这些调皮的家伙像泥鳅一样,从筷子中间滑走了。最后我筷子和手并用,终于吃上了一口。哇,芋头面在嘴里溜来溜去,清香沁入心脾,那个味道简直美到骨子里去了……

这可是屏南独特的味道,吃货们一定得到我们当地来品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