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作文

以圈为话题作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3.56K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圈为话题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以圈为话题作文

以圈为话题作文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题记

“朋友圈”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当前人们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发布自己的生活状态。当遇到美景美食,遇到忧伤痛苦时,都会分享到朋友圈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不同类型的人,同时,无形中也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影响。我认为,只有和真正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圈子”,才能更好地彰显个体生命的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朋友圈”。

大唐诗坛中“朋友圈”众多,印象最深的便是李白和杜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对李白的赞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杜甫对李白的敬仰;“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相与细论文”是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杜甫对李白的同情……杜甫也可谓大唐诗坛的泰斗,但是在遇见李白之前,只是一个初入诗坛的书生,还没有成为高不可攀的诗圣,倘若杜甫没有遇见李白,便没有得到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情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诗圣”恐怕也难为人知,后世自然也不会有称赞两人平分盛唐之言。

岑参遇到杜鸿渐之后也说“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钟子期和俞伯牙,韩愈和柳宗元,王维和孟浩然,元稹和白居易……这样的好友圈子数不胜数。唯有志同道合、灵魂相似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切的了解和体悟。纵使是千年前车马不便、信息难通的唐代,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彰显,往往因同类的存在而被印证、被激发。“朋友圈”里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高山流水,知音难觅,人们因为相同的志趣而走在一起,在相聚中被塑造,更清晰地走向美好未来。

如今的互联网社会下,爱好相同的群体也不在少数。那些明星们的粉丝后援团,专门为明星打榜,因为相同的兴趣,相同的目标而组在一起,看似“志同道合”的群体,实际却存在固化的弊端,长期处于群体的非理性的狂热状态,便会使他们脱离自身独立价值观,局限于眼前的生活,形成“跟风”的不良现象。如此一来,“圈子”里的他们思想变得狭隘。更有甚者,犯罪团伙目的相同而相聚作案,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便走向了歧途。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朋友圈”?不妨再回头看看大唐诗坛景象,真正的“朋友圈”能使人认清自己,在同声相应的信念中塑造更好的自我。

人生难得一知己,希望我们都能营造积极进取的“朋友圈”,接受积极正向的影响,不在互联网的迷雾里亦步亦趋,而是相互促进,打造精彩人生。

以圈为话题作文2

回想自己过去的十三年究竟做了些什么呢?我似乎一直在生活的圈中循环往复着……

我的生活作息是一个固定的旋律:每天早晨六点起床,七点半上课,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十二点休息。我的生活走在一个无形的圈里。我似乎早已习惯这种生活方式,觉得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例如有的时候我在上课时,只要看到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的手就习惯性将老师所写的板书记了下来,一节课下来,当我看到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时,连自己都惊讶竟然记了这么多笔记。我好像不是刻意的控制手,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机械式的。

我们学生的日常生活似乎真的走进了一个无形的圈中。但是,我们必须去接受这个圈,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它,况且它对我们未来是有利的。可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精神思想被控制在这个圈中。尽管我们不能打破这个圈,但我们可以去尝试着走出这个圈看看,让心灵去感受一下现实生活圈之外的东西。那里或许还有更美好的东西在等着我们去探索。

有的时候,当我们在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时,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不妨试着让自己缓一缓,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像我有一次做数学作业时,虽然前面的题很难,但我还是经过百般艰难将题做了出来,可最后一道压轴大题把我给难住了,我苦思冥想,又画了几张草稿图纸,可就是解答不出来。最后,我索性将笔一扔,干脆什么也不想了。我走到阳台,站在窗前看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心情变得更郁闷了。我用手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了几口混着雨味的空气,看着天空不断落下的雨滴,在地面溅起圆形的水花,我突然灵机一动:“圆圈?圆!”对呀!或许这道题可以用“圆”的公式来解答,我立即回到书桌前,拿笔快速的再计算那道题。真的是可以这样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算出来了!心里甭提有多开心了!有时候,让心灵走出圈子,或许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不要让你的心灵永远束缚在生活之圈中,我们要让自己走出这个圈,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走出了你的圈子,你将会得到一个更大的圈子,你将人生的圆圈扩大之后,才会使自己变成更优秀的人!

以圈为话题作文3

圈,圆圈,象征着循环。开始了,就总有一刻回到起点,这就是圈的性质,也是万物的一大规律——周而复始虽然规律不可被打破,但是,这个圈,不一定总是圆的。

作为一个爱好骑车的人,那辆山地车是我独自出行的必备。从家到学校,到培训机构的路以及沿途的风景,对我早已烂熟于心,甚至我都能说出沿途每条路旁大部分商店的门牌号——对于在骑行道上飞驰的我来说,这些数字只是眼前的幻影。

我也说不清楚究竟是哪次,我没有在中山东路和洪武路的交叉口直行——我选择了右转,可能只是没有耐心等那100秒的红灯。一念之间,我已从那早已烂熟于心的景致中离开,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那段洪武路,自从我上国小时就不常踏足,陌生的景观如夏日的狂风,夹杂着坚硬的冰雹,向我的心以雷霆万钧之势袭来。那一瞬间,我差一点就动摇了,怕遇上一条更远的路,浪费时间。就那一毫秒,我捏下刹车回头,继续踏上熟悉的路,可那一毫秒,还远未能动摇我的信念:我自愿走上了这条路,我也必须把它走完,不管发生什么。

于是,我横下心,挂上更高的档,飞驰向陌生和未知的迷雾。两旁的景物和中山东路的繁忙和拥挤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树荫下,笔直的骑行道上,几个青年悠闲地蹬车,聊着什么;车行道上,几辆车轻轻驶过;道路两旁,清静的住宅楼刚刚比那水杉高出了几个角,好似好奇的孩童探出头来,端详着大千世界。想着中山东路上的车来车往,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周末出来购物的人们挤满了人行道,还有每周日在此为之眩晕的喇叭的嘈杂,我不禁在这安详而轻松的慢节奏世界里放慢速度,摘掉耳机,慢下来欣赏。对于追求速度的我,这不正常。

骑了20分钟,我到达了目的地,一看行程,发现这条闲适而又美丽的路,也没有比我原来那喧嚣伴随的路远多少,最多多了几百米,而这多的几百米,却让我免于被世俗的喧哗淹没,而是让我放慢了步伐,体会到了我不常经历的清闲。

那生活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当要反复到达一个目的地时,不可能只有一条路,而你所走的路也不一定是最合理、最佳的选择。此时,转一个弯,换一条路,或许会让你看到更多,让你体会更多。一个圈,是可以被变换成其他许多图形的,而这些图形,周长都是相等的,为何不换着多走几个图形而不是你一直走的圈呢?

Tags: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