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作文

难忘的故宫游记作文

栏目: 作文 / 发布于: / 人气:2.38W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难忘的故宫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故宫游记作文

难忘的故宫游记作文1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的往事。每当我想起这些事,都觉得十分有意义。其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非常难忘,回味无穷。

寒假终于到了,爸爸妈妈打算带我去故宫,我一听就特别高兴。早就听说故宫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明清两代24个皇帝居住过。我也想看看皇帝的宫殿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上了公交车,就向故宫方向驶去,一路上我心潮澎湃,心情无比激动。快到天安门时,我就看到城门楼前人山人海。下了车,我们走过金水桥,又穿过端门,来到午门前,看着雄伟壮观的午门楼子,我想起小说和电视剧里经常说的那句“推出午门斩首”,有多少佞臣或是忠臣在这里被问斩呢?就来到了故宫的前面。故宫周围人山人海,但是人再多也打消不了我激动的心情,穿过午门,我们就正式进入故宫。

首先看到的正中第一座大殿叫太和殿,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它的规模比我们后来看到的几个殿都要大,为了保护它,它的窗户已经被密封,看不到里面。后来看到的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休息的.地方,我们终于看到了里面,在皇帝的宝座上面有一块大匾,上面写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意思是皇帝要做明君必须清正廉明。

看了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宫殿后,我们就来到了故宫的“藏宝区”—钟表馆和珍宝馆。一进钟表馆,迎面的一个大钟把我震住。这个大钟分上下两层,第二层挂着钟面,四个指针分别指向东西南北。在钟表馆我们还看到有许多外国制造的千奇百怪的钟表。出了钟表馆,我们顺路来到珍宝馆,有珍珠、玛瑙、玉石、鼻烟壶等。这时,爸爸在三块小石头前站住了。他说这叫田黄三联玺,末代皇帝溥仪曾经随身携带,以此证明他的皇帝身份。解放后溥仪曾被劳动改造,他曾把这三块田黄玺给了看管他的人,这个人后来上交国家。我听得简直入了迷。看来,故宫的每件东西背后都有故事。

出了珍宝馆,我们又到了故宫西区曾是皇帝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其中一处叫储秀宫,是慈禧太后曾住过的地方,虽然是四合院的形式,但是并不像老百姓住的四合院,那种极度奢华就不用说了。从故宫西区出来,我们过了御花园,就出了故宫北门。

通过这次游故宫,让我懂得了许多历史知识,也让我领略了已前皇家生活的环境。故宫真是一座雄伟的建筑,它是我国古代时人民智慧的结晶,真让我难忘。

难忘的故宫游记作文2

金秋的一个周末,阳光明媚,秋风送爽。妈妈和我来到了位于市中心的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我高兴极了。

走进故宫的大门,“哇!这里真大啊!”我情不自禁的说。妈妈说:“最壮观的还在后面哪的还在后面哪!”我们首先参观了故宫的建筑模型和它的建筑构建。我知道了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全部木质结构,而且所有的木质构架没有一个钉子。宫殿为青白石底座,高大的屋脊,黄色的琉璃瓦,到处是龙的图案,并饰以金壁辉煌的色彩。我观察了所有的宫殿,发现这些宫殿都是沿着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微笑地点点头,说:“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几乎贯穿了整个市区。它的气势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我们从御花园一直游览到太和殿,真是叹为观止呀!在故宫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远望去犹如神话中的琼楼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人们称它为“金銮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还

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子撑着楼顶。其中,围绕在御座的6根直径为1米的大柱子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基上,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富丽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这仅仅是故宫的建筑,而殿中所摆设的稀世珍宝又是数不胜数,妈妈说:“这些珍宝仅仅是一部分,蒋介石逃到台湾时掠走了宫中的许多珍宝,还有一些流失在国外”。听到这里我的心一阵阵疼痛,我为这些宝物的流失而感到难过。什么时候这些失去的珍宝能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我更期盼着,期盼着台湾和大陆尽快团圆,宝物尽快回到家园。

故宫一游使我流连忘返。故宫的建筑实在是无以伦比的杰作,它真是一个奇迹。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为古人建造这么宏伟壮丽的宫殿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不受到破坏,让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万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