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升学毕业 > 大学联考

2014年大学联考志愿填报误区

栏目: 大学联考 / 发布于: / 人气:1.59W

 大学联考志愿填报常见误区汇总

2014年大学联考志愿填报误区

  为挤进名校,读个不喜欢的专业

故事:W同学在班上属于中上游的水平,填志愿之前被不断教导,要选择服从分配,确保进了好学校再说。结果,W同学大学联考未达到预期水平,虽然服从分配让W同学仍能被一本院校录取,在一个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专业里,每天浑浑噩噩而且想到未来就觉得前途无亮……

解读:国内转专业不易,且报且珍惜

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每年依然会有不少家长和学生填志愿时候还是会陷入名校情结。客观上来说,名校确实带来很多保证,优质的教学设备与资源,有保障的师资,好学校的名声……但国内转专业不易,以职业方向为坐标才是王道。

对一些国外高校譬如美国的大学生而言,转专业是一件很轻松平常的事,但在国内,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转专业,每所高校的规定不同,有些要求本专业成绩靠前,有些要通过特殊考试选拔。如果真的非常想进入某所学校,起码你需要先进一步了解你所读的和你想读的专业有否转专业的政策规定比较好。

无论是国内升学,还是选择海外留学,先选专业还是先选学校,都是每年会困扰考生的问题。读一个喜欢的专业固然好,但也必须明白,你喜欢的和你适合就业的专业有时候会出现矛盾……建议学生应从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出发,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专业。

如果考生考虑在国内完成本科再出国深造的话,选专业和选学校前最好也多了解一下各国的留学政策,综合考虑后再进行规划。譬如,部分国家顶级院校的硕士专业申请,需要申请人本科专业为同一研究方向,这种情况使得学生本科阶段的专业选择可能比本科院校的选择更重要;但部分国家院校,接收中国学生申请时会看学生本科院校实力,这种情况之下本科学校是985或211更有利于录取。

 过分迷信自己想象中的专业

故事:L同学听说财会专业就业前景好,于是从网上查好了各批次财会专业的排名。虽然只勉强过一本线,但她还是坚定地只填上榜的专业和院校。

结果,拿着一本的成绩,却一路到大专她都没被录取,所幸在补录环节她最终被一所大专录取,但比这更让她打击的是,不擅长应付考试的她,接下来要迎接无休止的考证生涯……

解读:后大学联考时代,选专业是一场“情报战”

网上层出不穷的“坑爹专业排名”中网友的吐槽,让人感慨想象与现实落差的无奈,盲目扎堆选择自己不了解的专业导致录取的不理想, “填错志愿误终身”的L同学并非特例。

一些城市的院校,虽然归为二本,但热门专业竞争激烈,录取分数水涨船高,甚至可能最终录取分数比一本院校还高不少;一些专业名称区别虽然只有一、两个字,但培养方向和课程截然不同;一些学校虽然被排名嫌弃,但可能某个专业NB到国际认证全球就业不愁但却不为人知……

考生填报志愿之前,可以结合自身规划,通过搜索引擎、公益讲座、学校官方的网站、或者向目标院校专业的学生或老师了解,尽可能收集更多目标专业的情况。除了看排名外,多了解专业依托的学科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或者是否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因为这一般意味着这个专业有更强大的师资、科研实力……这比单看排名靠谱多了。另外,多关注学校的新闻或学长学姐的信息,还可能了解到某专业是否有出国交换或留学深造的机会。

  我喜欢的专业很冷门怎么破?

故事:T同学是被认为是“珍稀动物”的“文科男”,写得一手好文章,文史哲地理更是样样精通,但到了大学联考填报志愿的关口,家长亲戚表哥表姐再三规劝,文科专业没前途,千万别报。是读个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冷门专业,还是听从家人的劝告,T同学最近很苦恼

解读:“没有‘没用’的专业,只是你没挖掘出它的价值”

每年一些非官方机构都会有五花八门的排名,其中就业率低赚钱少的“冷门专业”频频躺枪,那哲学、中文、历史、英语等。是不是真的多喜欢都不能报?

如果告诉你报“历史”+“师范”这双躺枪专业,除了保送北大被东京大学录取等升学名校的之外,就业率甚至高于部分热门的商科和理科,你会不会很惊讶?

古人云“行行出状元”,即使就业率再低的专业,如果你是最顶尖的那个,依然会是职场上的香饽饽。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启德教育为学生做的职业测评结果来看,很多人喜欢的和擅长的事未必相符,这种情况就还需要专家进一步为学生判断,根据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潜力所在,再建议选择相应的学校和专业。另外,如果你真的很喜欢,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还有相关行业也不是不可以选择,譬如学历史的,还可以去《甄嬛传》演个温太医兼担任他们的古代礼仪顾问呢。

 所有批次所有志愿填满,一个也不能少

故事:往届考生M同学去年填志愿时听说填写前三个就好,结果前三个院校录不成,而朋友第四志愿填了还录了,M同学各种扼腕懊恼。班上老师更是时常用这个故事提醒同学们,志愿不要留变,所有批次的志愿都要填满。

解读:不要为填满而填满,确保每个志愿都是自己想去的

这个理论是对的,但在实际操作当中,很多同学只关注自己目标分数批次填报,而其他批次随便填,只求填满。这就导致了部分高分生掉档去了一所不了解的院校和专业。也有部分平时低分的考生,本来能读到更好批次的学校,但因为学生自己没信心,低估实力而没利用好填报机会,高分低录。

学生要确保自己清楚知道在每个批次里面,自己想去的学校,以及想填报的专业的情况。填报的时候,除了按照梯度,也要把每个志愿都当成自己以后真正要去的那样,认真核对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学校环境、国家资助等情况。另外,万一被录取,学生不去,是没有办法参加补录的,所以如果学生家庭条件确实没法负担高校独立学院的高昂学费,不如就不填2本B线,直接填好下一批次的学校,争取更好的录取。

考上大学=人生成功?

现象:很多学生都对读大学有误区,认为读了大学,就是成功的开始。但接下来,如何将4年的大学读好,怎么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却欠缺考虑。

解读:选对大学后,还需勤锻炼才有竞争力

社会舆论及长辈的导向,似乎大学联考后人生就完成了一道关卡,至此没有更艰难的关卡。然而,学习并不是一道道的关卡,跨过去就代表获得了成功。启德教育特邀专家指出,学生个人的职业目标是长期的,读好大学,不止是学习课本知识,还要提高所在专业领域实际操能力,学习不同的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务必要留意学校能够提供什么资源,让你能够将大学读好,今年不少同学对交换生项目感兴趣,那学校的对外交流学习机会也务必要多了解一下,如华南农业大学社工专业的本科生,就有机会去香港、台湾,跟当地社工联合开展活动,这对学生来讲,就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

  越俎代庖,家长包揽

在大学联考志愿填报时,大多数高三学生对目前我国大学专业设置不是十分了解,对于想报考的专业既不了解其培养目标,也不知道相应课程,对就业方向和前景更不清楚。要想详实了解这些信息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正在紧张学习的高三考生难以有较多精力顾及,这时作为家长,不妨代做资料搜集的功课,但决不能在孩子选择专业方向上越俎代庖。一些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最终导致好事变坏事。

 缺乏分析,不知规则

大学联考志愿填报一定要做很多分析和研究,慎重填报。大学联考志愿填报要把握“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志愿之间拉开梯度,以确保最终这一批次能有院校“兜住”,否则,就是直接落到下一个批次了。赵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2013年某省文科第244名落榜的原因,要么是院校志愿没有梯度,要么就是专业志愿不服从调剂。而专业志愿排序一定要研究该校分专业的原则,看是分数优先、志愿优先还是设置级差,不同分专业的方法对考生专业志愿排序是不一样的。

望文生义,望“名”填报

大学联考志愿填报时,不少家长易感性判断,认为“信息化”就是学计算机,“新闻学”就是当记者等等。而一些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刻意把专业与“贸易”、“信息”等联系起来,一些考生不知情,纷纷报考,结果并未如愿。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大学联考志愿填报方面的专业人士,最好能登录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甚至到开设该专业的院校贴吧里发帖求教等,这样就能避免望文生义给大学联考志愿填报带来的负效应。

专业志愿,服从调剂

大学联考志愿填报时如果“服从专业调剂”,考生档案被投进某所大学后,所报的各专业均未被录取时,有可能被调剂到该校未录取满额的专业。对于不具备分数优势,又不愿复读的考生,最好服从专业调剂。特别是对孩子心仪的大学,如果它的所有专业孩子都能够接受的话,应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赵老师再三强调,平行志愿情况下一定要“专业志愿服从调剂”,否则,一旦因“专业不服从调剂”被高校退档,该批次的录取也就结束了,意味着考生落榜。

 提前批一定要填

提前批录取的院校越来越多,提前批虽然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但它还具有拦截功能,把握不好就会带来损失。为此,广大家长在为孩子大学联考填报提前批志愿时,最好要填报略高于自己孩子实力的高校,即便录不了也不吃亏,对于在全省排名靠前的顶尖高手,报提前批更要慎重。“提前批志愿”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增加一次被录取的机会,也能阻止考生进入下一批次的录取,所以要舞好这把剑需慎之又慎。

 目光狭隘,故土难离

大学联考填报志愿时不少家长不愿让孩子到外地上学,宁可躲在“家里”读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读一本。填报志愿要以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赵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醒家长们,“距离换分数”是一种很不错的志愿填报技巧。

专业选择追逐热门

大学联考填报志愿后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过于集中,“撞车”现象严重。而且专业是否热门常常是市场主导,四年后大学毕业了热门专业未必仍是热门。赵老师建议家长们,不要追逐所谓热门专业,而要选择高校的优势学科,要多了解高校信息和情况,综合分析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