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医学 > 执业药师

2017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知识要点复习题

栏目: 执业药师 / 发布于: / 人气:1.91W

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尤其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要下更大工夫搞清楚,基础要牢固,本站小编整理了一些2017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知识要点复习题,供大家参考借鉴!

2017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知识要点复习题

  A型题:

1、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

A 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B 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C 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D 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E 以上均不是

2、药物一旦与血浆蛋白结合成结合型药物,则

A 易穿透毛细血管壁

B 易透过血脑屏障

C 不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

D 影响其主动转运过程

E 仍保持其药理活性

3、主动转运的特点:

A 顺浓度差,不耗能,需载体

B 顺浓度差,耗能,需载体

C 逆浓度差,耗能,无竞争现象

D 逆浓度差,耗能,有饱和现象

E 逆浓度差,不耗能,有饱和现象

4、以近似血浆t1/2的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则应将首剂:

A 增加半倍

B 加倍剂量

C 增加3倍

D 增加4倍

E 不必增加

5、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

A 通透性

B 吸收

C 分布

D 转化

E 代谢

6、药物首关消除可发生于下列何种给药后:

A 舌下

B 直肠

C 肌肉注射

D 吸入

E 口服

7、药物的t1/2是指:

A 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B 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

D 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

E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

8、某催眠药的t1/2为1小时,给予100mg 剂量后,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12.5mg时便清醒过来,该病人睡了:

A 2h

B 3h

C 4h

D 5h

E 0.5h

9、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

A 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B 在靶器官的浓度大小

C 药物排泄的速率大小

D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之高低

E 以上都对

10、一次静注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自机体排出达95%以上: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1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

A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

B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C 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

D 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E 无变化

12、甲药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5%,乙药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甲药单用时血浆t1/2为4h,如甲药与乙药合用,则甲药血浆t1/2为:

A 小于4h

B 不变

C 大于4h

D 大于8h

E 大于10h

13、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 有效血浓度

B 稳态血浓度

C 峰浓度

D 阈浓度

E 中毒浓度

14、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

A 药物的吸收速度

B 药物的排泄速度

C 药物的转运方式

D 药物的光学异构体

E 药物的代谢速度

15、迦地那中毒时应用碳酸氢钠的目的是:

A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排泄

B 加速药物从尿液的代谢灭活

C 加速药物由脑组织向血浆的转移

D A和C

E A和B

16、某药在体内可被肝药酶转化,与酶抑制剂合用时比单独应用的效应:

A 增强

B 减弱

C 不变

D 无效

E 相反

17、每个t1/2恒量给药一次,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达稳态血浓度:

A 1个

B 3个

C 5个

D 7个

E 9个

18、某药t1/2为8h,一天给药三次,达到稳态血浓度的时间是:

A 16h

B 30h

C 24h

D 40h

E 50h

19、药物的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

A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的分布情况

B 药物的血浆t1/2长短

C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消除的量

D 在一定时间内药物吸收入血的相对量

E 药物达到稳态浓度时所需要的时间

20、静脉注射某药0.5mg,达到稳态时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为0.7ηg/ml,其表观分布容积约为:

A 0.5L

B 7L

C 50L

D 70L

E 700L

21、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

A 药物自肾脏的转运

B 药物在肝脏的转化

C 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D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E 个体差异

22、二室模型的药物分布于:

A 血液与体液

B 血液与尿液

C 心脏与肝脏

D 中央室与周边室

E 肺脏与肾脏

23、血浆t1/2是指哪种情况下降一半的时间:

A 血浆稳态浓度

B 有效血浓度

C 血浆浓度

D 血浆蛋白结合率

E 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