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医学 > 执业医师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考点

栏目: 执业医师 / 发布于: / 人气:2.75W

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随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考点,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考点

 化湿药

  第一节 概述(略)

  第二节 具体各药

藿 香

化湿:湿滞中焦证。

解暑: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之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

止呕:湿浊中阻呕吐。

注意:后下。

佩 兰

化湿:湿滞中焦证。

解暑:暑湿证,湿温初起。

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

苍 术

燥湿健脾:①湿滞中焦证;②水湿、痰饮内停或湿热内蕴诸证。

祛风散寒:风湿痹痛(配黄柏);表证夹湿

明目: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特点:一身上下内外之湿皆可除。

苍术配厚朴、橘皮:燥湿健脾,应用于湿滞中焦证。

苍术配黄柏:湿热痹痛(下半身)。

厚 朴

燥湿消痰:湿滞中焦证兼气滞。厚朴为消除湿滞痞满要药。

下气除满:痰饮咳喘;腹胀,便秘,食积等。

特点:既能除无形之满,如气滞胸满、腹满;又能除有形之满,如食积、便秘等。

砂仁、白豆蔻比较

砂仁、白豆蔻均善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然砂仁兼止泻、安胎,又善治湿滞或虚寒泄泻,妊娠气滞恶阻、胎动不安等证。

白豆蔻则多用于湿温初起。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 概述(略)

  第二节 利水消肿药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利水消肿、渗湿:水肿、小便不利。

健脾:脾胃气虚证。

安神:心脾两虚之失眠、心悸、食少、乏力等。

注意:捣碎入煎剂。小便通利者慎服。

人参,白术、甘草(四君子汤)

薏苡仁

利水消肿、渗湿:功似茯苓,又可直达足部,治疗脚气肿痛。

健脾止泻:脾虚泄泻(炒用)

祛湿除痹:湿痹筋脉拘挛,胸痹。

清热排脓:肺痈、肠痈。

注意:孕妇慎服。

猪 苓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利水消肿、渗湿(作用强于茯苓):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常与茯苓相须为用。

无水湿者慎服。

泽 泻

利水消肿、渗湿: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泄泻。

泄热:泄肾与膀胱湿热,治下焦湿热之黄白带下,小便淋浊。亦治相火偏亢之遗精盗汗。

肾虚精滑者慎服。

降血脂。

 第三节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利尿通淋(甘而滑利,气寒清热,性专降泄。):①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②水肿、小便不利。

渗湿止泻:暑湿泄泻。

清肝明目:①肝经风热目赤肿痛;②肝肾不足目暗昏花。

清肺化痰:肺热咳嗽痰多。

注意:包煎。孕妇慎服。

车前草:兼能清热解毒,止血。

滑 石

利尿通淋(质重而滑,淡能渗湿,寒能清热。):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及石淋。

清热解暑:①暑热烦渴; ②湿温初起。

收湿敛疮:湿疮、湿疹、痱子。

注意:包煎。孕妇慎服。

甘草、滑石:治暑热烦渴及湿疮

木 通

利尿通淋:①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②脚气肿胀、小便不利。

清泻心火: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通经下乳:①血瘀经闭;②湿热痹痛;③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用量:3-6g。

马兜铃科关木通已被取缔

现用木通科木通,毛茛科也可用。

通 草

甘、淡、微寒,性质平和。

利尿通淋: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

下乳:产后乳汁不通或乳少。

鉴别:

今之木通,古书称为“通草”;

今之通草,古书称为“通脱木” 。

石韦

利尿通淋:热淋、石淋、血淋。善治石淋。

清肺止咳:肺热咳喘。

凉血止血: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崩漏、衄血。

 第四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利湿退黄,解毒疗疮治黄疸要药,又治湿温,湿疮,湿疹。

注意:血虚萎黄慎用。

配栀子、大黄应用于湿热型黄疸

配附子、干姜应用于寒湿型黄疸

金钱草

利湿退黄——湿热黄疸。

利尿通淋—善治石淋(泌尿系结石)肝胆结石。

解毒消肿—痈肿、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虎 杖

利湿退黄—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清热解毒—痈疮肿毒、烧烫伤、毒蛇咬伤。

散瘀止痛—血瘀闭经、痛经、跌打损伤、癥瘕。

化痰止咳—肺热咳嗽。

泻热通便—热结便秘。

注意:便溏者慎服。

配茵陈、金钱草治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