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医学 > 执业医师

2017年公卫执业医师热点:环境与健康

栏目: 执业医师 / 发布于: / 人气:1.38W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和环境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人类一方面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条件,另一方面按照自身的需要主动地改造着自然环境。

2017年公卫执业医师热点:环境与健康

1.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人类的自然环境。

2.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环境。

小气候:指生活环境中空气的湿度,温度,气流和热辐射等因素,对于有机的热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3.生态系统(ecosystem)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它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性、可持续性等特征。

  组成: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物质

4.生态系统服务: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如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以及支持服务。

5.生态系统健康:根据人类健康的隐喻来建立良好生态的目标。通常把具有活力、结构稳定和自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看做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的生物逐级被吞食以满足生存需要而建立起的链锁关系。

7.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污染物随着食物链的逐级传递而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增高。多氯联苯、甲基汞、放射性污染、DDT、六六六、除草剂、橙剂等有明显的生物放大作用。导致的疾病如:水俣病、痛痛病。

8.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从环境中摄入浓度极低的重金属元素或难降解的化合物,在体内逐渐累积起来,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大大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称之。

9.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①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②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③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④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⑤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环境基因组计划 (EGP)

10.“hormesis”效应:即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有益)作用,而在高剂量时具有抑制作用。如较大量地长期饮酒可增加食管癌、肝癌和肝硬化的危险性,而少量饮酒可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低剂量的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而稍高剂量则可以导致健康危害甚至死亡。

11.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

环境因素有两种转归:一种是得到环境自净,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另一种是增加人群暴露的机会、增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有害性。

(一)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

①单一介质内的迁移;② 不同介质间的迁移;③生物性迁移(生物放大作用)

(二)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转变成另一物质。(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①化学转化 ②生物转化

(三)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

①扩大暴露范围 ;②增加暴露途径;③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④影响暴露剂量

12.暴露特征与反应:

(一)暴露途径:①影响总暴露量 ②影响吸收率 ③改变作用靶

(二)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互关系。分无阈值化合物和阈值化合物。

①无阈值化合物:是指在大于零的剂量暴露下,均可能发生有害效应的化合物,又称为

零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的'延长线通过坐标的原点,为直线型,认为这类化合

物无安全剂量。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

②阈值化合物:仅在达到或大于某剂量(阈剂量)才产生其效应,低于其阈剂量则不产

生其效应的物质属于单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多呈S形或抛物线形。有两个阈

值的化合物呈U形。

③ 制订卫生标准时,单阈值化合物应低于阈剂量,双阈值化合物应考虑适宜浓度范围

(三)暴露时间:暴露时间越长,蓄积浓度越高;物半减期越长,相对短时间蓄积量高。

13.健康效应:是在某一环境暴露水平条件下,人体(群)接受有害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健康状况的损害。

14.健康效应谱:健康效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有冰山现象之称。从下到上为:生理负荷增加、生理代偿性变化、生理反应异常、患病、死亡。

15.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增强作用;拮抗作用

16.易感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伤的人群。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①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个人行为(吸烟、饮酒、饮食嗜好、运动)。

②遗传因素:性别、种族、遗传缺陷。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易感基因多态性)。

17.热浪:一般以日最高气温≥35℃作为高温天气,持续多日35℃以上的高温天气称之。

寒潮:凡使当地24h降温10℃以上或48h降温12℃以上、且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的强冷空气称为寒潮。

18.必需微量元素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

①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影响酶的活性。②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特殊功能。③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④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⑤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功能感官功能等均有明显影响和重要作用。

18.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可以被感染得病。这些疾病称之。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

流行特征:①区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③受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影响④其它

19.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环境污染物分物化生三类)

(一)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xz)

①急性危害:

1.大气污染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SO2、烟尘);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NOx、 VOCS)

2.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件(1984年)

3.核泄漏事故的危害: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1986年)

4.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军团菌病。

②慢性危害:

1.非特异性影响:免疫功能抑制(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强,人群患病率、死亡率增加)

2.引起慢性疾患:COPD

3.持续性蓄积危害:一类是Pb、Hg、Cd、As等重金属(水俣病、痛痛病);

一类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如有机氯农药 、多氯联苯、二恶英等。

(二)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xz)

①致癌物的分类及环境化学致癌物

1类:确证人类致癌物 (107种):

可靠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有剂量反应关系;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证据。

2A类:对人很可能致癌 (59种):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2B类:对人可能致癌 (267种):

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 动物实验证据不充分;

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 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3类:对人致癌性尚无法分类 (可疑)(508种)

4类:对人很可能不致癌 (1种)

②空气污染与肺癌:城市肺癌死亡率高于农村;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在

60岁~80岁年龄段为最高。影响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空气污染、吸烟、呼吸系

统疾病史及家族史等。

③水污染与肿瘤:饮水加氯消毒产生的氯化副产物如三卤甲烷类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突变性

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饮用水亚硝胺等致癌物质污染是食管癌发病的主导因素。河南省林县食管癌高发还与食用酸菜有关 (亚硝胺、黄曲霉毒素)

(三)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反应停”事件(xz)

①空气污染与致畸;②水污染与致畸;③橙剂污染与致畸

环境致畸作用实例:放射性照射;胎儿性水俣病;落叶剂2,4,5—T诱发畸胎

(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

①定义:存在于环境中,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人体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包括领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类、有机氯杀虫剂、烷基酚类、植物和真菌激素、重金属类等。

②分类:雌激素干扰物;雄激素干扰物;甲状腺素干扰物;糖皮质激素干扰物;生长激素干扰物等。

③影响:出生缺陷儿童增多;儿童精神性和行为性异常增加;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增加;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男性生殖道缺陷发病率增加;不孕症患者显著增加;

哮喘病人大量增加;患免疫系统和甲状腺功能缺损的可能性增加。

20.基准与标准的比较(知道区别)

21.环境质量标准(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为了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而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I类、II类、III类、IV类、V类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一级、二级、三级标准

环境卫生标准(environmental health standard)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是指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短期或终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时,不会引起身体上或精神上的疾患;或者以现有的检查方法在近期或远期、当代或后代检测不到超过生理适应性反应变化的浓度限量。

·制订原则(熟悉):

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是以剂量-反应关系为依据的,一般用“最高容许度”来表示

①保障居民不发生急性中毒或慢性危害;

②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

③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影响;

④选用最敏感指标的原则;

⑤掌握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的原则

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 ):有些环境污染物,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多次重复暴露或长期暴露后,不在机体内蓄积。但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产生的有害效应可逐渐累积,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病理损害,这称为功能蓄积。

22.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的测量

(一)暴露测量

人体接触某一有害环境因素的过程称之为暴露。测定人体接触某一环境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剂量称为暴露测量。在暴露测量中,被检测的剂量有:外剂量、内剂量、生物有效剂量。

外剂量:环境介质中某种环境因素的浓度或含量,根据人体接触的特征(如接触的时间、途径等),估计个体的暴露水平。

内剂量:机体内已吸收的污染物的量。通过测定血尿中污染物或代谢产物的含量来确定。如血汞的含量代表汞的暴露剂量。

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有效剂量指经吸收、代谢活化、转运最终到达靶部位或替代性靶部位的污染物量。如致癌物或其活化的产物与DNA或血红蛋白形成的加合物的含量。

(二)健康效应测量

对象:如果能筛选出高危人群,可以用较小样本的特定人群来进行研究。

高危人群即出现某一效应的风险较大的人群,多为高暴露人群或(和)易感的人群。

(三)生物标志

①定义: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与发病机制有关联的关键事件的指示物,是机体由于接触各种环境因子所引起机体器官、细胞、亚细胞的生化、生理、免疫和遗传等任何可测定的改变。分为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易感生性生物标志。

②暴露生物标志分内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标志。生物有效剂量标志比内剂量标志更赋予生物效应意义。效应生物标志指体内可测定的由外来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改变。易感性生物指标是能够指示机体接触某种特定环境因子时的反应能力的一类生物标志。

(四)环境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①对未知毒性效应的化合物或环境因素,研究其毒作用大小、蓄积性、作用的靶器官和组织等基本毒理学特征,以及对其致畸形、致癌、致突变性的特殊毒性做出评价;

②对特定的环境污染物或因素,研究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卫生基准的制订及环境危险度评价提供依据;

③毒作用机制研究,探索环境污染物或因素在机体反应中出现的特异、敏感的测试指标,即生物标志,为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手段;

④对已造成健康危害,并通过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提出的可疑致病因素,建立动物模型予以证实,确定病因;

⑤应用于环境生物监测。

23.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危害认定(首要步骤)、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核心)、暴露评定(关键)和危险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