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语言 会计 互联网计算机 医学 学历 职场 文艺体育 范文
当前位置:学识谷 > 范文 > 文学

关于春运的经典散文(精选7篇)

栏目: 文学 / 发布于: / 人气:1.47W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运的经典散文(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春运的经典散文(精选7篇)

春运的经典散文 篇1

苗岭崇山峻岭之中有一个小站,小站有一个蛮好听的名字叫普舍寨。

四周除了坡脚下的清水江,便是大片的森林和层层梯田。不远处,有的田已进行过了春耕,黑褐色的沃土浪一般地卷着。远处,有三五个农民扛锄荷锹,正在精心整修田埂。

为了春运工作,小站工区的养路汉子舍小家、顾大家,在线路上摸爬滚打忙碌了已经快一个月了。再艰苦的工作,他们上,眼都不眨。捣固,双手托起笨重的“威克”捣固机,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一拧黄背心,就是一碗汗!扒道砟更累——弯腰、屈膝,连干半小时,半天难直腰。翻浆,则是劳累加肮脏,一阵捣鼓,道砟紧了,脸上花了——泥浆溅满全身。在隧道里干活,更是噪音刺耳、尘灰呛鼻、灯光扎眼。春运期间,小站人好几星期没有休息了。眼瞅着快过大年十五了,他们高兴地向工长建议:“聚一次餐吧,好好犒劳犒劳一下自己。”工长认为这个主意好。于是,电话邀请我做客普舍寨,顺便写写小站人。

抬头仰望高高的小站工区驻地,目视不远处的清水江、田野,周围景物毫无遮拦地眼底尽收。可我的心更多时间注视的是普舍寨——这个不停火车的半路工区。更确切地说,是关注小站今天的变化。

走上山来,小屋里飘满了酽茶的香味。这里生活艰苦,方圆数里外才有村寨。山谷十分寂静,除了听鸟叫,火车的去来也为小站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这时,见到几位职工正忙着淘米洗菜切肉,厨房不足20平米的地方,摆着3个电磁炉,锅里的水开了,顽皮地一阵紧一阵地吐着水泡,小站工区唯一的女职工正在忙前忙后指挥着。

我刚刚走近,她主动打起了招呼。“稀客啊,小站欢迎你们,请各位先在工区院坝坐坐,喝杯茶,马上就开席。”一声招呼,笑意写满脸上。

谁能抗拒那令人心动的话语呢?于是,我退出厨房坐在工区院坝里,任春风阵阵地吹拂着自己的脸颊了。

同行的车间干部介绍说:“小站养路工共有13人,他们分属汉、苗、侗和土家4个民族,刚才那个女职工,就是当地的苗族。在这群小站人的眼里,两根钢轨,如有灵有性的生命,一颦一笑,喜怒哀乐似乎在他们的心中。

热情的小站人以饮料代酒为我们接风。土家族工长端起盛满茶水的杯子,满怀深情地说:“这些年路局加大了对设备的投入,我们养护的线路质量得以提高,变化越来越大,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但是,好了还要更好,工作不能放松,稍不注意许多不安全因素便来了,守好‘责任田’,自己的线路自己呵护,这样心里踏实多了。”

工长接着说道:“今天,我们以这种方式聚会,就是要凝聚斗志,保质保量完成段领导交给的春运任务。”

随后,工长端着杯中饮料,对在座的干部职工动情地唱道:“春运工作非等闲,团结协作莫畏难,挥汗晒雨护线路,齐心守好‘责任田’!”

歌声嘎然而止,大伙齐齐举起杯,爽快地喝了个底朝天。

也许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容易让人兴奋,小站人抢着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他们那粗犷的话语忽高忽低,雄壮有力,从那一张张容易满足的脸上,不难领会其中强烈的情感。说话声刚落,饮料已经全部倒入他们笑得合不拢的嘴里……逐渐地,我似乎进入了角色。我的沉思,我的感动,在心中烙下视觉印象,成为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聚会结束了,我急着往回赶,心如开了盖的啤酒,冒着愉快的泡沫而不能自禁。回头再看小站,工长和几个职工还在工区门口对着我们挥手。我突然觉得,在春日,在小站,在那潺潺的清水江边,那轰隆而过的车轮碾压声,那粗狂豪迈的小站人,赫然是一种风景。

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蓝云白,微风习习。长长的铁道伴我,我心中牵着小站今天非同寻常的聚会,牵着小站人的盛情和友善,在他们的眼里,我或许也成了风景?

春运的经典散文 篇2

春节,是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已经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已经成为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内心迸发出的共同心声,就是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也要千方百计回家过年,陪伴父母,祭拜先人,相聚亲朋,不再让父母双亲翘首企盼、望眼欲穿;不让亲朋好友面带失望、留下遗憾。

赶回家过年的人流中,有在外上学的,有在外打工的,有在部队当兵的,有因公出发而归的,有探亲访友而返的……“学生流”、“务工流”等都在流动,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他们共同的心愿和执着的行动自然就涌起了“春运潮”。春运潮涌,世界瞩目,已经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大迁徙,让国内外为之惊叹。

现实的春运情况已让我们感受到,今年的春运与往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支支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正从全国各地向着“家”的方向迁徙,从铁路运输、空运、海运到汽运,都像往年一样忙个不停,今年的春运,高铁成为出行的首选;中央电视台、等各大主流媒体到各省市的媒体,都把春运的消息作为重要新闻播报,这是职责使然;从全国的流动人口到他们的每个家庭成员,也都在热切地关注着春运的消息,亲人所归,这是亲情所牵。而我所关注春运的缘由,就是想写一写春运随笔,因春运所带来的“奔波、劳碌、焦急、等待、拥挤”等字眼始终在我心中涌动,在我脑海里涌起了“春运潮”。

带着这种想法,最近这段时间,我便提早关注着《中央电视台》及相关媒体何时播报相关春运的消息。由此,勾起了我许多联想和往事,我所耳闻目睹及亲身经历春运的镜头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火车站上,可真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一个挨着一个,简直透不过气来,这样的气氛本身就会给人带来紧张、焦急,带来惶恐,让人看了“堵”不忍睹。

还有的冒着刺骨的.寒风、排着长龙在焦急地等待购买车票,头顶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脚踩着厚厚的雪地,再大的雪也挡不住回家的路,看着这样的场景,着实令人心酸。

看到这样的镜头,我的思绪起伏,往年春运的镜头,涌入我的脑际:一位大约六十多岁的老人,赤着双脚、双手扯着警察的衣袖,跪倒在警察面前,这是老汉在火车上挤得受不了了,而跳下火车向警察求救。回想起这样的镜头,心里感到真不是滋味。

还有这样的镜头:许多乘客怕挤不上火车,就从窗口上爬进去,窗口上挤不进去,几个护送人员抬着把他从窗口推进去,记得有的还挤掉了鞋子,也全然不顾,因为她已挤上了回家的车。

还有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赶回家过年,坐了火车倒汽车,倒了汽车再坐摩托车、自行车,有的还步行走很长、很长的山路,这回家的路究竟有多长?

还有的农民工把摩托车当作回家过年的工具,骑着自己的或租来的摩托车,狂奔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往家赶,旅途的艰辛、危险全然不顾了。

我还记得有一年春运,有几个农民工因买不到车票,徒步上千里,在大年三十的深夜才赶回家,走破了皮鞋,双脚血泡淋淋,真是:一双血脚走千里,只为一时亲情聚。这是何等的艰辛和心酸?

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因买不起或买不到火车票,仍然蜗居在那个打工的城市,看着一拨儿、一拨儿的人群都赶着回家过年,自己孤守在城市的角落,心里倍受冷落之感,当响起一阵紧似一阵的过年鞭炮声的时候,只好面朝家乡的方向,含泪向亲人拜年。

所有这些奔波、劳碌、拥挤,都是为了圆一个梦,作为子民,为了发扬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作为子女,为了回家陪伴父母、亲人过个团圆年,为了在大年三十这天的亲情团聚,享受人间天伦之乐。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部队士兵春节探亲的经历,部队里有规定,服役三年以上的士兵就有探家期,过了三年服役期的士兵,都愿意延到春节前探家,回家探望父母双亲,给亲朋好友拜年,于是,也就成了当兵人探家的最好时机,可事情往往具有两重性,最好的探家时期也是交通最拥挤的时期,这是当兵人探家最头痛的时候。假若不回家吧,在部队苦苦等待、盼望了三、四年,好不容易盼到了探家期再错过了,就如同到了手的好事又丢了,多可惜!加之年老的父母在家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盼着儿子回家看看,你忍心不回去吗?假若回家吧,一想到买票难、想到坐车的拥挤就堵得心里满满的,一想到在车上站七、八个小时就开始心累,回家的好心情也打了折扣。买票难难在春节期间买车票的多了,是平时几倍甚至数十倍的。车上拥挤因有些人只买了站台票,到了车上补票,就把本来有车票的挤得上不去车。没办法,战友之间互相帮忙,每当战友探家的时候,就会有两、三名战友主动“保驾护航”,护送到火车站,直到送上车为止,遇到从车门上挤不上车的时候,只好几人抬着从窗口推进去,也因为当兵的探家期太珍贵了,有许多战友还是回去找对象,耽误不得。

春运的经典散文 篇3

从绿皮车箱,到和谐号动车,再到造价高昂的高铁,每年春运依旧是热热闹闹的上演,不断刷新数字的客流量,上演倒票‘大’戏的‘老黄牛’,趁着人多变傻的机会,乘机而出的‘黑出租老大’,还有那可歌可泣的铁路基层劳动者们,再有到处拿着摄像机、话筒的记者‘战士们’,一场轰轰烈烈的春运大戏开演了,一幕幕感人的回家画面,手里拿着车票的一对小青年说“今年去我父母那过年,春节嘛,就是全家人团团圆圆的,今年领着媳妇回去,让老人家也高兴高兴。”;坐在雍肿的编织袋上,因长期劳累,脸上略有倦色的农民工说:“今年买上车票了,这就准备回家了,回家看看媳妇、孩子,过完年再回来。”

候车厅里,人如蚁,你扛我挤的,此喊彼叫,春运的‘交响乐’不间断的回响在空荡的候车厅上方,为春节凑起了让人心焦等待、喜悦期盼的序曲。

假设哪一天春运,变得和平时差不多,就像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艺术家,每逢此时必会激情澎湃,灵感四溢、妙不可言,挥舞起手中的指挥棒,领着一群人疯狂的上演激动人心、感人流泪的交响乐时,忽然某年的此时,他却丧失了所有的艺术创作灵感受,回归到自己也无法忍受的理智,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吃饭、工作、搂着老婆孩子睡觉时,他会适应吗?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会适应吗?还是低下头来,细一思量“其实早该如此,过去都在瞎折腾”。

话再收回来,我家有个亲戚,每到大年二十五以后买火车票都要去北京看他爹妈,每次都能顺利的买上车票,我很诧异,因为电视上演的春运车票一票难求,怎么在他身上没有发生呢?

今年,我就问他:“你买上车票了?”

他说:“买上了。”

我又问:“有座号吗?”

他说:“有”

“啊!?可电视上不是这么说的呀?不是很难买吗?“

“我买的是去北京的票,这会还有多少人挤着去北京呀,都是慌着从北京回家过年的,你呀真是糊涂”

糊涂!?,唉呀,我真是糊涂。

因为过年,因为想念,因为心中对家人的爱、对故乡的依恋,那些劳动者、流浪者们离开了不属于自己的大城市。

春运的经典散文 篇4

xx年春节过后,当时还是学生的我第一次坐火车返校。从进入人山人海的火车站,到被拥挤着上车,再到一路上被挤得紧贴车厢门,到站后差点下不了车。那一次坐火车的经历,让我对铁路春运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人多、混乱、拥挤、恐慌中。

毕业后,学习交通运输专业的我进了铁路,成了一名铁路工人。刚开始时,我对这份工作毫无激情,每天很机械地接车、检票,组织旅客进站、候车、上车、出站。当同学询问我的工作情况时,我总是不愿多谈。

后来,有些事情让我的心态在慢慢改变。有时遇到匆忙赶车的旅客,我主动上前帮他们提行李,旅客登上列车后看到他们由焦虑转为感激的神情,特别欣慰;有时碰到年老体弱的旅客出站,我便帮着提行李送他们出站,内心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潮涌动;当遇见残疾旅客购票,我会给他们提供服务,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听到的是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激和称赞。这种助人为乐后的美好感觉让我渐渐对自己的职业变得喜欢起来。

转眼七年过去了。这期间,我认识了现在的爱人,相同的工作经历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今年春节,我和爱人依然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虽然每次春节都不能回家和父母亲人团聚,都不能见到日夜思念的儿子,但为了工作,这些都可以克服。同时我明白,作为铁路人,牺牲小家,成全千千万万的大家团圆,是每个铁路人的天职。一代代铁路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当旅客回家团聚的时候,我们必须坚守岗位。因为只有我们在岗在位,他们才能迎来幸福团聚。而过年过节我们要把它当作平常日子一样看待,对我们来说,每一个与家人相聚的日子,都是过年。

现在的我已习惯了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再心浮气躁。我想我的改变源于铁路的发展变化。高铁的开通运营、便捷的服务设施,宽敞明亮、干净卫生的候车室,井然有序的购票、进站、候车、检票、上车秩序,美丽热情的动姐,一幕幕都让我感慨万千。我现在可以自豪地拍着胸脯说:我是一名铁路人!

春运的经典散文 篇5

春运,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意味着一份回家的期盼;对于铁路人,则是一种坚守的奉献。元月26日,随着“呜”地一声笛响,列车缓缓驶离柳州站,我的春运之旅开始了。

早些年读书的时候,春运一票难求,那时候我常常想,哪天能成为火车司机,一定多开几趟车,让更多的人能够及时回家共享团圆。几年间,我经历了由入路时的内燃DF7D型机车到当下的“和谐”型电力机车,我也从一名懵懂的学员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火车司机,渐渐懂得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深刻含义。的确,加快铁路建设,完善路网结构,铁路的发展让几亿旅客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农民工团体票、学生团体票、电话订票、网络购票和火车站窗口售票等多种购票方式,让旅客有了更多的购票渠道,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铁路改革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我无疑是幸运的,正赶上铁路飞速发展的好时期。当下,新机型、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新线路不断开通,对我们火车司机来说,不仅仅是压力,更是动力。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知识,新的形势带来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无愧于“平稳操纵,正点安全”的服务承诺。亲爱的父母,原谅我今年依然不能膝下尽孝;远方的朋友,原谅我再次错过欢乐的聚会,或许我失去了很多,或许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依然充实快乐。行车生活使得我与家人聚少离多,行车的日子忙忙碌碌,但我已深深爱上铁路。春运“大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检验的时候到了,我将认真开好每一趟车,站好每一班岗,为我、为家人、为旅客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春运的经典散文 篇6

春运,火车站是城市里人员最密集的地方,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拖家带口聚集于此,又分散而去。我在进站口负责安检工作,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半小时,早已过了一小时轮休一次的时间,在人流高峰连开5台安检机、加派手检的情况下,连续作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终于,我们这组关机轮休。我走进休息室瘫坐在椅子上,老吴递过来一瓶水问:“累吗?”接过水,我灌下一大口,从喉咙里呜咽出一声“嗯”。老吴呵呵地笑:“咱们累点,一天能让多少人安全回家呐,值!”刚有隐约的睡意,休息室的门“啪”被打开。“好家伙!有个小孩兜里装的全是炮!”说话的是老李,他捧着一大把火柴炮向大家展示着。

他提醒了大伙,看来以后对小孩的检查也不能大意。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呼唤声,二、三组明显应付不了突增的客流,必须紧急加开安检仪。我和伙伴们拿起手检器向外跑去。忽然,我在排队进站队伍中发现一位老人眼神飘忽不定,东张西望,轮到老人通过安检时,我摸到他两个小腿肚上绑着硬邦邦的两捆东西,心里一惊,立马提高了警惕。我问老人脚上绑的是啥,老人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我让他拆下来检查,老人一听急了:“真不是啥危险品,火车快开了,我不能再耽搁了!”

我耐心地说:“大爷,您得配合我们的工作。”碰巧这时正好路过一位执勤民警,我立即向他报告,这人身上有可疑物品。我和民警将老人带进值班室,老人把裤脚卷起来,我惊呆了——是厚厚的两沓钱。老人说:“那是在外打工好几年攒下的。刚才没让检查,是怕遭贼惦记。”我听了一阵心酸。就在这时,广播里传来老人乘坐的列车将停止检票,我和民警相互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帮老人扛起大包小包的行李,向站台飞奔而去。

春运的经典散文 篇7

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在哪,哪儿就是家,这是咱中国人固守的理儿。腊月以后,在外打拼的儿女们便身不由已往售票窗口挤,盘算着无论如何得在年三十前赶回家中团年。春运年复一年的人口大挪移,如浪潮一般,从南国到北疆,从东海到西部高原,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这种因春节而衍生出的乾坤大轮回,不是近年来才有的事。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部队当兵,可以享受一年一度的探亲假。每到年关,夫妻俩总要想方设法挤时间,争取从重庆赶回湖北老家过年,虽然累,但回家的心情是很愉快的。自从有了儿子以后,那挤春运的滋味,就再也不敢说愉快了。

那一日,抱着蹒跚学步的儿子,顶风冒雪往家赶。同行的战友小两口新婚燕尔,争抢着与儿子逗乐,一不留神就把儿子冲奶粉用的新买热水瓶摔了个稀巴烂。好在顺长江东去的“江渝”号上有不间断的热水供应,儿子冲奶粉才有了保障。

首次回家过年的儿子彼时一岁半。两天两夜的江上行船,吃不好睡不宁,大人累得皮塌嘴歪,小孩整得鼻乌嘴黑。到枝城港下船,身背肩扛大小行李包,从拥挤不堪的船上下来,已与抗战时期上川江逃难的难民无二。这里离老家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还得找旅社过夜。一冲一冲往前跑的儿子绊倒了,一个趔趄,摔了跟头。妻子抱起哇哇大哭的娃,见他额头上撞出一颗青包,左眼皮上方变得乌黑。

乖巧可人的小男孩变成了乌鸡眼!夜宿旅社,我与妻面面相觑。儿子疼着、哭着,折腾到后半夜,终于睡了。

过完年后返渝,春运尚未结束,旅途更是沧桑。因堵车,我们差两分钟赶脱轮船。大冬天,拼出一身臭汗,好不容易挤上宜昌至重庆的班船,却不知何故,这船走到万州码头就死活不再上行。万般无奈,只得肩挑背扛行李下船,冒着寒风走江岸,求爹爹告奶奶搭了一艘小货船上溯重庆。这小货船无热水供应,无食物保证,船员们躲在船舱里闭门不出,不知疲倦地玩着麻将,早把几个搭船的旅客忘到九霄云外。短短的一程水路,竟折腾了两天两夜。实在难捱的时光里,可怜我一家三口,靠离家时老母亲卤制的20颗鸡蛋和一包饼干对付饥饿,害得刚刚断奶的小儿,从此见了卤鸡蛋就如见仇人。

二十多年前的春运冏事,至今想来,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