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工作報告

社區民情日記工作彙報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7W

一、社區“兩委”負責人都要堅持記居情日記;

社區民情日記工作彙報

二、民情日記格式由三部分組成,即:事由、辦理過程、辦理結果;

三、對轄區居民的情況,尤其是分管工作對象要掌握,通過串門,知情。

四、對居民提出的問題和困難在日記中要反映處理的結果,以及對問題的反饋,做到落地有聲。

五、民情日記內容要真實、真誠完整,要求字體工整認真。

第二篇:民情日記工作總結

“民情日記”工作情況半年總結

“民情日記”工作制度推行以來,我院嚴格按照上級院的部署要求,切實把它作為深入推進“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強化基層黨的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訪民情、聽民聲、解民憂,做到了目標明確,機制健全,措施可行,落實得力,取得了較好效果。到目前為止,我院共記錄《民情日記》**篇,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困難**餘件。

一、明確要求、廣泛參與

我們明確了“民情日記”的實施範圍和對象,重點圍繞以下六個方面:對深化改革、發展經濟、調整結構、增加收入、減輕負擔的意見要求;生產生活中需要幫助解決的困難;羣眾對基層組織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公益事業、社會治安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走訪羣眾的心得體會,解決問題的典型事例,幹部羣眾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新經驗、新典型;農村貧困户的基本情況及其熱點、難點問題。規定了“民情日記”的格式,明確了科級以上領導每月記“民情日記”不少於5篇,中層幹部每月不少於4篇,一般檢察人員每月不少於3篇。同時要求幹警真實記錄工作、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所為,真正到基層中去,向羣眾討教,心誠則明;到服務對象中去,請他們提建議,心誠則悟;到羣眾家裏去,同羣眾廣交朋友,促膝談心, 1

心誠則靈,切實做到透徹瞭解羣眾的心思,真實感受羣眾的情緒,真誠聽取羣眾的呼聲,如實反映羣眾的意願。

二、健全機制,穩步推進

為保證這項工作取得實效,我們建立了以首問責任制、反饋處理制、責任追究製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機制。同時,我們還進一步完善創新了近年來圍繞改善黨羣、幹羣關係,在疏通民情渠道方面建立推行的一系列制度和辦法,如“1+1”和諧共建主題實踐活動等,由此進一步暢通了民情收集渠道,加深了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推動了“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強化督查,狠抓落實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求幹警保持反映社情民意的敏鋭性,認真貫徹“一線工作法”要求,堅持領導帶頭,“身”入到人民羣眾之中,既要“身”到,更要“心”到,尤其要抓住“辦事”這個關鍵,對羣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捕捉,認真幫助解決,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迴音。特別是對影響人民羣眾利益和改革發展穩定的事情,及時處理解決,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為確保處理效果,我們從抓好督促檢查入手,制定了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並責成專人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指導和督查,對“民情日記”的實施情況不定期地抽查、檢查,組織閲評、點評、座談交流,對不認真堅持和落實“民情

日記”制度的檢察人員進行通報批評,並責令限期整改。每季度進行一次 “民情日記”評比活動,並把部門和個人 “民情日記”制度的實施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優、使用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提高了檢察人員察民情、幫民需、解民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篇:民情日記:移民社區的移民們

3月30日 星期三 晴

移民社區的移民們

今天和工作隊員賀文一起到(麻家渡鎮營盤河村)兩河社區入户走訪調查。兩河社區是因潘口電站建設從原上庸鎮兩河村集中安置在營盤河村的移民社區,共有87户334人,分住在14幢樓房中。

我們首先來到社區管委會書記劉春全家。他家共8口人,祖孫四代同居,兒子、兒媳、女兒都到上海打工去了,家裏只有老父親和他們老兩口,還有兩個孫子在就近的麻家渡中學讀書。談到搬過來的感受,劉春全感慨不已:“過來三年多了,生活都已適應。87户移民基本上家家都有在外打工的,打工收入佔村民總收入的80%以上。而且,這邊比兩河交通要方便,房子寬敞漂亮,環境綠化美化也好。”

離開劉春全家,我們來到馬路對面的移民樓下,在場院裏見到正在曬太陽的席剛臣老兩口。席剛臣今年79歲,與兒子單另住,但都在一幢樓上,老伴8年前患腦溢血留下了左側肢體活動受阻的後遺症,每天必須他隨身照護。席剛臣告訴我們,現在黨的政策好,特別是對老年人,從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有病有農村合作醫療,他和老伴兒每月各有25元的低保金,加上兒子們分擔的一些養老金,生活還算有保障,原來移民時賠的4萬多塊錢由四兒子保管着。

《社區民情日記工作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隨後,我們又走訪了經濟示範户章先兵和老黨員喻成洋。他們的住房都很寬敞,平均面積195平方米。章先兵是在上海打工的工頭,搞建築,一年下來能掙10萬元左右,妻子袁勝雲在家開了個百貨商店,順帶照顧小孩上學。喻成洋向我們反映了移民羣眾的一些心願:一是劃分的土地較遠,且是黃土地,粘性大,雨天難行,盼望能早日將生產路硬化;二是樓房有時停水,沒地方取水,希望能在每棟住宅樓後像當地居民一樣打口水井;三是在菜地旁有條用於灌溉的水渠,村民多從渠邊行走,但沒鋪蓋板,小孩經常掉下去,很危險。我們實地看了一下,渠道長240米、寬0.6米、深0.7米,是村民到菜地的主要通道和澆灌水源,上面沒有蓋板,的確危險。我們表示一定向有關單位反映和彙報,我也暗下決心爭取幫他們把水渠蓋板問題解決好。菜地裏,移民官知海老漢正在忙活,他説,這裏的菜地跟老家一樣好,他在下優質香瓜種,過幾個月請我們一定到他家嚐嚐。

一天下來,我們共走訪了11户移民家庭。感覺移民們已基本適應了新環境、新生活,他們用樸實寬厚的胸懷接收了大建設帶來的生產生活方式改變,用勤奮勞動的雙手美化亮化着新家園,正以昂揚奮進的精神創造並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縣檢察院 胡元青)

第四篇:來自軍店街社區民情日記

3月31日 星期四 晴

我們第二小組所負責片區為軍店街社區(原稱軍店街村),該社區位於房縣縣城西面、距縣城11公里的軍店鎮,四周丘陵起伏,風景宜人,原316國道穿境而過,奔流千年的軍馬河將該社區一分為二:河之北為“下店子”,河之南為“軍馬鋪”。社區現居住892户2748人,街道民居多為明清建築,依山而建,傍水而居,街面卵石小道依山勢一路逶迤。據瞭解,早在清末民初,這裏就形成了店連店、鋪連鋪,家家經營、户户擺攤的繁華景象,成為川陝客商的集散地。幾天來,我們的足跡遍佈村莊和社區老街,在入户走訪的過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隨着黨的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正在不斷改善,生活質量逐步提高。同時,我們也從中發現了繼續推行農村城鎮化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和困惑。

土地,一直以來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本保證。而今,隨着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該社區一些因開發需要土地被徵收、舉家搬遷至老街生活的農民,卻面臨着失去土地後的生計問題。

該社區12組居民張明俊,家中田地因修高速公路而被徵收,一家三口來到下店子老街居住,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照顧10個月大的孩子,因沒了土地,手頭資金又不寬裕,一家只能靠在外打工的丈夫每月寄幾百元錢維持生活。在老街,像張明俊這樣的居民還有很多,他們都面臨着失去土地後的生計問題。在走訪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搬遷來的農民反映:無論是軍店街老街、軍馬鋪老街,還是下店子老街,均存在街道年久失修、配套設施落後的問題,居民生活不便、出行困難。

農村城鎮化,應為進城農民帶來的是順暢的交通,醫療、教育等服務的便捷以及其它生活設施的完善,這樣才能解決農民往昔在農村時的不便和困難,併為其日後的生活和勞作提供保障。城鎮配套設施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進城農民的信心和留守的願望。從目前情況看,農民進城後,生活成本增加、農業生產開展不便,有的已經沒有了土地,也沒地方養家禽了,另謀生計既缺資金、也沒有平台,導致很多人只想依賴政府補貼和申請低保。如若不加強對城鎮的規劃,特別是進城農民居住地的規劃以及相關配套政策的完善,不加強對進城農民温飽、醫療、教育、保險等方面的保障,不僅留不住農民,也會制約城鎮發展。

目前看來,沒有人口城鎮化就不可能有農村城鎮化,但人口的城鎮化過快又帶來了諸多問題。在此過程中,經過與當地政府的溝通,我們感到,應當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為進城農民辦實事、謀福祉:

加強培訓,以富帶貧。農民進城後,因思想觀念差異、謀生手段差異而產生較大貧富差距。軍店鎮政府可舉辦創業、再就業等方面的講座與培訓,組織搬遷户致富典型、城鎮經商突出模範等給進城農民現身説法,開拓農民創富思路。招商引資,帶動就業。該社區可結合當地豐富的黃姜、木耳、核桃等資源,招商引資,吸引外資進入本地發展加工業,推動當地優質農產品走向市場,解決當地農民就業問題。

大力發展旅遊業。充分利用當地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顯聖殿”及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典建築的優勢,統一風格,規劃鄰近街道建設,使之成為能與江灣、李坑等地相媲美的旅遊景區,帶動服務業,從而加快該社區經濟發展。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對搬遷户聚集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整治翻新“蛤蟆石”短街,架設路燈,實現自來水户户通,解決進城農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能專心致志地投入到致富奔小康的行動中來,不再為温飽問題而犯愁。

《社區民情日記工作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一、社區“兩委”負責人都要堅持記居情日記;

社區民情日記工作彙報 第2張

二、民情日記格式由三部分組成,即:事由、辦理過程、辦理結果;

三、對轄區居民的情況,尤其是分管工作對象要掌握,通過串門,知情。

四、對居民提出的問題和困難在日記中要反映處理的結果,以及對問題的反饋,做到落地有聲。

五、民情日記內容要真實、真誠完整,要求字體工整認真。

第二篇:民情日記工作總結

“民情日記”工作情況半年總結

“民情日記”工作制度推行以來,我院嚴格按照上級院的部署要求,切實把它作為深入推進“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強化基層黨的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訪民情、聽民聲、解民憂,做到了目標明確,機制健全,措施可行,落實得力,取得了較好效果。到目前為止,我院共記錄《民情日記》**篇,幫助羣眾解決實際困難**餘件。

一、明確要求、廣泛參與

我們明確了“民情日記”的實施範圍和對象,重點圍繞以下六個方面:對深化改革、發展經濟、調整結構、增加收入、減輕負擔的意見要求;生產生活中需要幫助解決的困難;羣眾對基層組織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及公益事業、社會治安等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走訪羣眾的心得體會,解決問題的典型事例,幹部羣眾生活實踐中創造的新經驗、新典型;農村貧困户的基本情況及其熱點、難點問題。規定了“民情日記”的格式,明確了科級以上領導每月記“民情日記”不少於5篇,中層幹部每月不少於4篇,一般檢察人員每月不少於3篇。同時要求幹警真實記錄工作、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悟、所為,真正到基層中去,向羣眾討教,心誠則明;到服務對象中去,請他們提建議,心誠則悟;到羣眾家裏去,同羣眾廣交朋友,促膝談心, 1

心誠則靈,切實做到透徹瞭解羣眾的心思,真實感受羣眾的情緒,真誠聽取羣眾的呼聲,如實反映羣眾的意願。

二、健全機制,穩步推進

為保證這項工作取得實效,我們建立了以首問責任制、反饋處理制、責任追究製為主要內容的工作機制。同時,我們還進一步完善創新了近年來圍繞改善黨羣、幹羣關係,在疏通民情渠道方面建立推行的一系列制度和辦法,如“1+1”和諧共建主題實踐活動等,由此進一步暢通了民情收集渠道,加深了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推動了“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強化督查,狠抓落實

在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求幹警保持反映社情民意的敏鋭性,認真貫徹“一線工作法”要求,堅持領導帶頭,“身”入到人民羣眾之中,既要“身”到,更要“心”到,尤其要抓住“辦事”這個關鍵,對羣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捕捉,認真幫助解決,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迴音。特別是對影響人民羣眾利益和改革發展穩定的事情,及時處理解決,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為確保處理效果,我們從抓好督促檢查入手,制定了嚴格的考核辦法和獎懲措施,並責成專人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指導和督查,對“民情日記”的實施情況不定期地抽查、檢查,組織閲評、點評、座談交流,對不認真堅持和落實“民情

日記”制度的檢察人員進行通報批評,並責令限期整改。每季度進行一次 “民情日記”評比活動,並把部門和個人 “民情日記”制度的實施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優、使用的重要依據,進一步提高了檢察人員察民情、幫民需、解民憂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篇:民情日記:移民社區的移民們

3月30日 星期三 晴

移民社區的移民們

今天和工作隊員賀文一起到(麻家渡鎮營盤河村)兩河社區入户走訪調查。兩河社區是因潘口電站建設從原上庸鎮兩河村集中安置在營盤河村的移民社區,共有87户334人,分住在14幢樓房中。

我們首先來到社區管委會書記劉春全家。他家共8口人,祖孫四代同居,兒子、兒媳、女兒都到上海打工去了,家裏只有老父親和他們老兩口,還有兩個孫子在就近的麻家渡中學讀書。談到搬過來的感受,劉春全感慨不已:“過來三年多了,生活都已適應。87户移民基本上家家都有在外打工的,打工收入佔村民總收入的80%以上。而且,這邊比兩河交通要方便,房子寬敞漂亮,環境綠化美化也好。”

離開劉春全家,我們來到馬路對面的移民樓下,在場院裏見到正在曬太陽的席剛臣老兩口。席剛臣今年79歲,與兒子單另住,但都在一幢樓上,老伴8年前患腦溢血留下了左側肢體活動受阻的後遺症,每天必須他隨身照護。席剛臣告訴我們,現在黨的政策好,特別是對老年人,從各個方面都考慮到了,有病有農村合作醫療,他和老伴兒每月各有25元的低保金,加上兒子們分擔的一些養老金,生活還算有保障,原來移民時賠的4萬多塊錢由四兒子保管着。

《社區民情日記工作彙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