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職場

家長對大學生創業看法

欄目: 職場 / 發佈於: / 人氣:2.83W

“沒有足夠的社會關係、經驗,創業成功的概率不會很大。”剛從大學畢業的小徐説。如果要創業,他會先到企業實習瞭解市場行情,熟悉經營模式,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掌握盈利模式。小徐的想法代表了時下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的創業觀點。近日,河南商報與河南工業大學國際學院2017級計算機專業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對600名待就業的大學生和學生家長就“大學生創業”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3.85%的人

家長對大學生創業看法

在烹飪專業畢業的小劉眼裏,能開一家西式糕點房,就是創業。“在學校時,想着改行去做業務,辦企業創業,畢業後找工作時才意識到當初的盲目,先做糕點吧,這樣創業穩當。”小劉正忙着裝修自己的西式糕點房,下週就開業了。

調查顯示,對創業的理解,48.46%的學生認為是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創辦自己的企業,而45.39%的學生表示一般會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面或做小生意,11.54%的學生表示是開發前沿科技項目。

就創業地點的選擇方面,49.23%的學生認為自己會另找店鋪自主經營,有26.62%的學生願意去政府提供的創業基地,計劃去科技園創業的學生僅佔13.08%。

在創業準備中,74.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參加創業培訓,70%的學生表示會到企業實習,56.15%的學生認為看創業書籍能幫助創業,32.3%的學生有意向去尋求創業型企業家的幫助。

“剛畢業就去創業,孩子有創業激情,但社會經驗不足,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失誤,我們做父母的只能盡力協助他工作,幫他研究對策。”一位家長談到創業中的風險時説。

調查顯示,50%的大學生父母表示考慮過孩子在創業過程中將會遇到的風險,36.92%的父母表示如果孩子的第一次創業失敗,會建議孩子等待時機積累經驗,21.77%的父母表示會讓孩子籌集資金,努力進行第二次創業,只有20.00%的父母表示,會勸孩子放棄。在創業形式中,40.35%的父母更希望和孩子一起家庭創業。

在創業領域選擇方面,49.23%的學生認為選擇啟動資金少風險較低的行業,34.62%的學生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行業,選擇高新技術產業的僅佔8.46%比例。20.82%的父母認為選擇創業領域要看孩子的喜好,40.29%家長選擇讓孩子創業要在那些啟動資金少風險較低的行業,10.32%的家長選擇軟件、網絡等高科技行業,28.57%的家長希望孩子“子承父業”。

“家裏沒有太多的錢讓孩子創業,所需的資金一部分是銀行貸款,一部分是向政府申請的創業基金。”趙先生拿着銀行開的貸款收據説。

調查顯示,關於創業資金的主要來源,有47.31%的父母認為在遇到資金困難時向銀行貸款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也有43.96%的父母認為可以向政府部門申請資金。只有10.73%的父母認為可以通過向親朋好友借錢的方式解決資金問題,支持吸引風險投資的家長更少,僅7.14%。

“不懂專業知識,創業成功的難度會很大。”針對孩子的創業,王女士説。“專業知識不懂可以學,能誠實守信,持之以恆很重要。”準備創業的小范説。

調查顯示,在自主創業應具備的素質中,67.21%的父母認為專業知識必備,60.21%的父母認為人際關係很重要。而71.4%的學生認為恆心、勤奮、誠信重要,41.54%的學生認為應具備專業知識。

就創業者應具備的優勢而言,64.29%的父母認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主要優勢在於專業素質較高,76.15%大學生則認為自己的優勢在於年輕有活力、勇於拼搏,而這一項在對於父母的調查中,只佔到了42.8%的比例。

“政府為我們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為我們創業提供了寬鬆的社會環境,希望這些政策能長久下來。”工作一年準備創業的小李説,在學校時的職業生涯規劃課,老師大都照本宣科,如果當時能講些與創業相關的知識就好了。

調查顯示,關於在校期間,學校對創業的實質性支持或幫助方面,44.62%的學生表示沒有幫助,25.83%的學生認為有幫助。

在學生希望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的幫助中,55.38%的人希望可以放寬貸款政策,46.92%的人希望可以對新企業的審批程序進行簡化,而41.54%的人希望可以拓寬融資渠道,39.29%的人希望各大高校能夠開設創業教育課程,還有37.69%的人希望政府對大學生創業提供税收優惠。

家長對大學生創業看法 [篇2]

進入二十一世紀,象牙塔裏的莘莘學子們突然發現,找工作對於他們來説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2001年到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始終只有70%左右,雖然工作並不好找,但卻並不妨礙大學年年擴招,2001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而2017年達到了338萬,是2001年的3倍。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大學本科畢業生待業人數年年增長:2001年是34萬人,2002年是37萬人,2003年是52萬人,2004年是69萬人,2017年達到了79萬。而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總人數將達到413萬,就業率是多少,待業人數又是多少,令人關注。

在如此嚴峻的社會壓力下,大學生的思想在漸漸轉變。創業,是不是他們走出校園,立足社會的一種新的渠道和方式?

為促進大學生創業,許多高校通過開設創業學課程、成立創業指導中心與高科技創業園區等作法,並採取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創業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如北京大學創立了包括融資服務(money)、營銷服務(market)與管理服務(mentor)於一體的3m創業模式,有效促進了大學生創業。復旦大學在設立創業學課程的基礎上,成立了創業中心,對促進大學生創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山大學通過舉辦創業大賽方式,為大學生創業大賽優勝者提供場地的支持。其他高校也分別出台了相關優惠措施,有力地支持了大學生創業,在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同時,有效提高了科技創新水平。

中國經濟騰飛創造的大量機遇,海內外許多創業英雄的故事,面臨的巨大的就業壓力,激起了許多學生的創業夢想。國家,地方政府,各大高校的政策鼓勵,讓這些夢想有了一個很好的發揮平台。成為創業英雄,成了很多年青人以及青年學子的選擇。北京市創業指導中心的問卷調查,72%的大學生有創業意願。因此在這幾年湧現了許許多多的學生創業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中,有成功,當然也伴隨着很多的失敗。甚至有人提出了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僅有3%的説法,然後悲觀的認為不應鼓勵大學生創業。

而我個人認為是否鼓勵大學生創業不應該從現在的成功或者失敗率出發去考慮,而更應該考慮的是鼓勵大學生創業是否符合國家,社會以及大學生個人成長與發展的利益。這個結論是很明顯的,鼓勵個人創業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如果不鼓勵大量個人創業,國家沒有辦法提供那麼多的就業崗位,大量的失業人羣會導致極大的社會不穩定;只有鼓勵更多的人創業,在企業創辦的過程中,首先是能夠解決很多的就業問題;其次,造成社會資源的流動,創造出新的社會財富增長點;而對於創業者來説,創業除了能解決自身的發展問題外,創業的過程本身也可以讓創業的人生更豐富多彩。而國內外的很多成功的創業案例向我們顯示了從年青時開始創業的人創業成功率更高。

那接下來我們要考慮更多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創業的成功率。我個人認為創業不但應從大學生開始,甚至應該從娃娃抓起。創業是要求創業者需要有文化支持以及有豐富的個人商務經驗的。這些經驗往往不容易從書上學到。我們知道猶太人,中國的温州人,潮州人是出商人最多的地方,他們的創業成功率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創業意識更濃,潮州人有句口頭禪,“寧做1元錢的老闆,也不願意打工”。他們的孩子是從很小的時候就跟着父母做生意,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是做生意的好手了。

而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在過去都是就業思想為主導的,甚至是一個輕商的國家。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無商不奸等思想到現在還影響着中國部分的老百姓,對商業社會沒有正確的認識,這些思想對於創業者都有極大的消極意義。導致許多人創業初期就想着大項目,好高騖遠。當然有資源,有能力,有實力的有識之士可以做大項目成功,可這畢竟是少數。我相信更多的人,尤其是沒有更多條件的大學生要創業成功,都需要從小做起,有平和的心態,一步一步慢慢積累,積累經驗,積累能力,積累資金,積累資源,最終邁向創業成功。

總之,雖然現在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還很低,但我有信心,隨着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對商業的認識越來越清醒,經驗越來越豐富,未來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創業英雄!此外,我也想提醒想創業的朋友,要根據自己擁有的資源,合理評估,理性投資,控制好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