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節日慶典

國小元宵節教案(通用15篇)

欄目: 節日慶典 / 發佈於: / 人氣:7.91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元宵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元宵節教案(通用15篇)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抄寫6個單韻母。

2、學習填寫《偏旁表》。

3、鼓勵學生了解更多有關元宵節的知識和習俗。

〖教學過程〗

一、瞭解燈謎、自讀課文《元宵節》,試編謎語

1、學過了元宵節這一單元的兩首兒歌,能説一説你對元宵節的瞭解嗎?

2、元宵節還有一個有趣的活動就是猜燈謎,燈謎就寫在各種五彩的花燈上,它可以供人們觀賞、猜測,可有趣了。看花燈時,你發現這些燈謎了嗎?請大家猜一猜。

3、老師這裏就有幾條謎語,(課件出示花燈,上面有燈謎)聰明的小朋友,準能猜中。

小魚花燈:一羣小孩排成隊,手拉手兒臂挽臂。碰上火星就散開,噼噼啪啪叫聲脆。(謎底:鞭炮)

山羊花燈:一羣小白鵝,紛紛跳下河。個個能浮水,全都上餐桌。(謎底:水餃)

[教師放慢讀謎語的速度,可示意學生會讀的地方和老師一起讀,這也是一個識字的過程,以猜燈謎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體驗語文就在生活中。]

4、我們的好朋友丁丁也喜歡猜謎語,你想知道丁丁猜的謎語是什麼嗎?藉助拼音自己來讀讀課文《猜燈謎》。

5、和小組內同學合作讀文章,訂正讀音。並找到丁丁猜的謎語,想想為什麼是元宵。

6、(課件再出示一個花燈,上面寫着課文中的謎語。)請知道的學生或教師講講元宵的製作過程。

7、齊讀謎語,爭取記住它,回家説給小夥伴或爸爸媽媽聽。

[課文中謎語語句優美、形象。以多讀、多記的方式鼓勵學生積累。從學期初隨學隨記,形成積累,形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8、像丁丁那樣也編個謎語。小組合作,全班交流。

二、仿造句子説一説

元宵節的晚上,丁丁的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猜燈謎。你能像他這樣也來説一説嗎?(課件同時出示例句:元宵節的晚上,全家人一起看電視。)

三、口語交際

1、過年時,家人在一起多快樂。口當、口當、口當,門敲響了,客人來了。猜猜他會是誰呢?

2、你要怎樣招待他呢?(學生各抒己見)

3、和小組內同學演一演。

4、全班彙報。其他同學做小評委評一評,請扮演小客人的同學來談談感受。

評出最熱情的小主人,最有禮貌的小客人。

四、作業

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關於它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和傳説。課後同學們可以多收集一些資料,講給大家聽。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濕糯米粉搓元宵並能團得較圓。

2、能感受到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國小生收集花燈,佈置活動室。

2、用濕糯米粉適量,消毒過的盤子一組一個。

3、國小生用肥皂洗淨雙手。

活動過程:

一、觀賞花燈,感知元宵節。

1、國小生自由觀賞花燈,相互欣賞。

2、引發國小生討論:為什麼現在要玩花燈?

3、小結: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玩花燈、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導國小生搓元宵。

1、老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濕糯米粉。

2、討論製作方法引導國小生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後將每一段搓圓。

三、國小生操作。

老師將濕糯米粉分給國小生,讓國小生自己動手操作。提醒國小生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髒。然後將國小生做好的元宵送到廚房請師傅幫助煮沸熟。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資料交流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風俗,通過賞花燈、猜燈謎,讓學生體驗、熟悉我國傳統的元宵節活動的熱鬧氛圍,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2、在元宵節活動中能表現出探究的意識,發現元宵節活動的新鮮事,有趣事;學習收集與元宵節活動相關的資料,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釋“元宵”的含義

1、同學們,你們知道星期天是什麼日子嗎?

2、有誰知道“元宵”一詞的含義呢?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二、瞭解元宵節的由來

1、那麼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

學生交流。

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據説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曆"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三、知曉元宵節的習俗

學生交流。

(一)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説"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二)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説";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三)"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四)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四、賞花燈,猜燈謎

1、學生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學生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製作方法及特別之處等;評選出最能代表班級水平的花燈。

2、猜燈謎。

五、暢談元宵節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將如何度過這次元宵節呢?

2、學生暢談

六、作業

1、週日,元宵節,學生與父母、長輩一吃元宵、觀賞電視元宵慶祝晚會,讓他們感受一下漸漸淡去的年味,體驗元宵節的快樂;

2、拍一張團圓照。選出5張最温暖人心的“團圓照”,在3月展板上予以展示。

七、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了解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並通過欣賞,感受元宵節熱烈的氣氛,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導學生進行彩燈的設計製作,並佈置展示。

教學重點:

瞭解元宵節習俗,欣賞彩燈並學習設計製作彩燈。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彩燈的基本製作方法並能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激趣導入

1、引導學生欣賞各種花燈圖片,並説説自己的感受

(1)花燈美嗎?為什麼美?

(2)各有什麼特點?

(3)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花燈?

2、請學生説説元宵節的來歷及有關元宵節的傳説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3、讓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花燈,引導他們觀察:

(1)花燈的製作材料

(2)花燈的基本結構

(3)花燈的幾種製作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製作方法

第二課時

一、與學生一起探討、演示菱形花燈的製作過程和方法

1、演示製作方法、過程

2、你認為還可以怎樣製作更漂亮或更簡便?

二、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設計,合作

三、課堂小結

1、請學生談談本組製作思路

2、互相參觀提看法:造型色彩設計理念

3、交流好的製作放

四、繼續製作完成

五、作品展覽,評議

六、課堂延伸

除了用紙質來做,還可以用什麼材料來做?比如:釉子皮、廢棄物等

欣賞國外的各種燈飾作品!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讓國小生學習運用重疊折剪的機能製作華燈。

2、讓國小生在活動中相互交流,體驗元宵節的民俗風情,感受生活美。

活動準備:

收集花燈、剪刀、膠水、針、線

活動過程:

1、以“元宵節鬧花燈”為題,引導國小生觀賞花燈。

2、討論:

(1)花燈美嗎?美在哪裏?

(2)若是想製作花燈,要用到哪些出來材料?

3、請國小生用完整話回答討論的結果。

4、師講解制作步驟,重點強調折時要用手將摺痕按平,幾層紙張要捏緊。

5、師提出製作要求:

(1)小心使用剪刀,膠水不要粘太多。

(2)大膽製作,看誰的花燈美。

6、國小生動手,師巡視幫助能力弱的國小生完成作品。

7、讓國小生把製作的花燈懸掛起來,互相觀賞評價。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24個新詞語的意思;會用“不由得”、“要是”各寫一句話。

2、學會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會按照課後思考題邊讀邊思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感受熱愛軍屬老奶奶的思想感情,初步養成熱心為軍屬做有益的事的習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數學重點:會按照課後思考題邊讀邊思學習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後題中的兩個長句的意思,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質。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元宵、一年一度、愣住、惦記”等詞語的意思。

2、學會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理解課文第一段。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讀一讀,認識“宵”,查字典理解“宵“在詞浯中的意思,説説元宵節是指哪一天?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元宵燈會上發生的一件感人的事情。

2、聽課文錄音思考課後問題1,感知課文內容。

3、自學課文。

(1)讀通課文,生字多讀幾遍,記字形。

(2)劃出生字所在的詞語,想想詞義,完成課後作業1。

4、檢查自學。

(1)認讀生字、新詞、正音。

(2)識記字形,提出難寫、易錯的字。重點指導:郎、鶴、牌、屬。

(3)交流課堂作業1,並説説還學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5、指導分段。

(1)再讀課文,找到與課後問題相對應的內容。

(2)課文開頭、結尾分別寫了什麼?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説分段理由。)

6、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學生邊聽邊想象雪後夜晚的景色。

(2)用自己的話描述當時的景色。

(3)出示句子:“天上掛着明月,地上瀉滿銀輝。”

①給“瀉”換個詞。

②對比讀一讀體會“瀉”在句子中表現出的動態美。

(4)有感情地讀第一段。

7、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課堂作業第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按照課後思考題邊讀邊思邊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第二、三段,理解“燈火輝煌”、“栩栩如生”、“亭亭玉立”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三段。通過對重點句的理解體會星星和李老師關心熱愛軍屬張奶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過程

1、學習第二段。

(1)邊默讀課文邊思考。

課文怎樣寫出學校燈會熱鬧的情景?用“一”劃出概括寫燈會熱鬧的句子,用()劃出具體寫燈會熱鬧的句子。

(2)引讀第二段。

(3)交流總起句、總結句,理解“燈火輝煌”,用上“因為……所以……”説説學校禮堂燈火輝煌的原因。

(4)細讀分述部分。

①課文寫到了哪些燈?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理解:“栩栩如生”、“亭亭玉立”、“凌空欲飛”在課文中的意思。

②找出課文中寫燈籠的顏色、樣子的詞語。

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

③看圖想象:燈會上還會有什麼燈?用上“有……有……有……”説一説。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6)小結:作者運用“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寫出了元宵燈會的熱鬧場面。

2、學習第三段。

(1)邊讀邊思考:星星看到元元捎來的娃娃燈,想到了什麼,她又怎麼做?

(2)交流討論:星星看到元元捎來的娃娃燈,想到了什麼?

①按照“星星是怎麼看到娃娃的——娃娃燈是哪兒來的——星星想到了誰”引讀第三段。

穿插理解詞語:停留(聯繫上下文)、記掛、好評(換詞)。

②劃出寫星星想到張奶奶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到星星是一個心地善良、關心老人的好孩子。

(3)星星是怎麼做的?

①稍作自由準備後,指名錶演星星、李老師攙扶張奶奶以及對話的過程。

②表演中理解“攙扶”、“小心翼翼”、“樂呵可”等詞語的意思,評議中使學生體會星星、李老師對張奶奶的關心和愛護o

③出示句子:

她看見有個穿大紅風雪衣的阿姨,攙扶着張奶奶,正小心翼翼地向學校走來。

“攙扶”、“小心翼翼”反映了老師怎樣的思想感情?

抓住這兩個詞,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4)軍屬老奶奶為什麼那麼高興?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二、三兩段。

4、作業:完成課堂作業第3、4、5(1)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第四段,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用“不由得”、“要是”各寫一句話。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熱愛軍屬老奶奶的思想

感情,初步養成熱心為軍屬做有益的事的習慣。

(二)教學過程

1、複習引入:

(1)聽寫句子:她看見有個穿大紅風雪衣的阿姨,攙扶着張奶奶,正小心翼翼地向學校走來。

(2)評議,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3)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星星和李老師是怎樣的人?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4)導人:李老師和星星關心、尊敬、熱愛軍後張奶奶,在元宵燈會的助上沒有忘記她。師生倆攙扶着張奶奶向學校走去。這節課我們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2、學習第四段。

(1)出示這一段話,指名讀。

(2)“閃動着兩簇火苗兒”指什麼?(李老師的紅色雪衣和星星的紅領巾。)

(3)為什麼要這樣寫?(學生如有困難,教師可以“火苗兒”所代表的意義和師生倆表現出來的品德加以引導。)

(4)抓住重點詞有感情地朗讀第四段。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學了課文後,你和星星比一比,要向她學習什麼?你打算以後怎麼做?(關心、尊敬、熱愛老人,為老人多做好事。)

4、造句指導。

(1)用“不由得”造句。

①出示句子,星星看着看着,不由得想起了元元的鄰居軍屬張奶奶。

②“不由得”是什麼意思?(不禁、不由自主地。)

③分析句子,注意寫出:在什麼情況下,誰不由得怎麼樣。

④口頭造句。

(2)用“要是”造句。

指導方法同上,使學生理解—“要是”表示一種假設。

(3)完成課堂作業第6題。

5、作業。

(1)聽寫生字、詞。

(2)完成課堂作業第5(2)題。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7

一、概述

1、《元宵節裏掛彩燈》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國小五年級上冊美術第15課,本課旨在讓學生通過了解簡單元宵花燈的製作,元宵節的來歷,特點,瞭解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2、本課領域是:綜合探索,共1課時。課程結構內容包括:瞭解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來歷,交流對元宵節的瞭解,通過收集元宵節的資料,製作元宵花燈,開展猜燈謎的活動,達到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收集有關元宵節的來歷,瞭解風俗習慣。

(2)設計簡單的花燈效果圖。

(3)掌握彩燈的基本製作方法並能較好地完成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欣賞,感受元宵節熱烈的氣氛,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2)能夠通過與小組的合作交流,根據自己的想法,完成花燈設計圖。

(3)能夠應用一些簡單的材料,完成花燈的製作。

(4)對同學的作業給出評價,相互交流,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觀察力以及和諧色與他們所學習析色彩線條的聯繫,更加熱愛美術課。

(2)通過學習,能體會到色彩的和諧美,色彩和諧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1)收集有關元宵節的來歷,瞭解風俗習慣。

(2)設計簡單的花燈效果圖。

(3)掌握彩燈的基本製作方法並能較好地完成作品。

2.難點

(1)能夠應用一些簡單的材料,完成花燈的製作。

(2)對同學的作業給出評價,相互交流,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四、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是東岔中心學校五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製作能力和表現力;

(2)學生元宵節雖然是中國大型的傳統民俗節日,但是我們地處山區,處了春節比較熱鬧之外,其他的節日慶祝的幅度都不大,學生大多隻是從電視上見過元宵花燈。

(3)學生具有一定的繪畫技巧,表現能力。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首先通過讓學生欣賞元宵節花燈的欣賞,觀看慶祝元宵的視頻,讓學生了解元宵節的來歷,特點;接着通過觀察,瞭解花燈形狀,色彩等特點,設計出自己的花燈設計稿,然後個人或小組合作完成花燈的製作,最後進行全班互評。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師:多媒體課件 ,範作。,

學生:花燈製作的廢棄材料,學習資料 ,裝飾材料,剪刀 ,膠等等。

七、教學過程

第15課 元宵節裏掛彩燈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綜合 探索

(一) 課前準備

(二) 課前欣賞:播放一段熱鬧的視頻《鬧元宵》,學生欣賞視頻。

(三) 導入新課:

1.視頻中你看到了什麼?這種情形在哪個節日中能過看到?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板書課題)

(四) 欣賞評析:

1.課件出示彩燈圖片。

2.接下來讓我們再跳上龍舟一路前行欣賞各具特色的花燈。穿過一道彩虹橋可以看到水面上有改編自民間故事的水漫金山燈,雙龍戲珠燈,岸上有充滿浪漫氣息的月亮星星燈,店鋪裏掛滿各色燈籠,家家户户門口懸掛着漂亮的花燈,真是流光溢彩熱鬧非凡呀!

3.認真觀察各種各樣的彩燈,從顏色、造型等方面欣賞花燈的美

(五)探索研究:

1、同學們想設計一款什麼造型的花燈呢?請同學上講台來把自己的想法畫一畫。

2、對於這些草圖誰有合理化的建議提出來幫他修改一下。

3、學生上台畫出自己的設計草圖,鼓勵其他同學大膽修改,提出意見。

(六)欣賞評述:

1、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個個富有生命力的.花燈即將誕生,不過先不要着急,再來欣賞這幾盞出自同學之手的花燈,看看你比較喜歡哪一盞,説説理由。

2、學生仔細觀察,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

(七)教師示範:

1、出示教師製作的花燈,從材料、做法、裝飾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技法探究。

2、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燈的製作方法。

(八)合作交流:

1、出示教師製作的花燈,從材料、做法、裝飾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技法探究。

2、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燈的製作方法。

(九)合作交流,協作完:

1、相信同學們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自己的製作創意。

2、合作完成花燈製作,小組合理分工,製作裝飾並把燈謎書寫粘貼在花燈上。

(十)作品欣賞:

1、看着一盞盞構思巧妙,製作精細的花燈把我們的教室裝扮成燈的海洋,在這個美麗的作品下還藏着一條條燈謎等着大家共同分享,下面請同學們有秩序來賞花燈,猜燈謎吧!

2、學生有秩序賞花燈,猜燈謎。

八、教學評價設計

1、注重過程性評價,傾向於學生設計過程,理解過程,製作過程的評價;

2、突出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全班交流性的評價;

3、創建量規,向學生展示他們將如何被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

九、教學反思:

本課屬於綜合探索類型,由於我們地處山區,學生對於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元宵節的瞭解不夠,學生只是從電視上了解了一些相關知識。在課堂上,學生欣賞了元宵節得的相關視頻及一些彩燈的圖片,興趣相當的濃厚。在進行彩燈設計時,好多學生的作品非常有創意,很漂亮,但在根據效果圖製作彩燈的過程中,由於設計稿的難度問題,有些脱離實際,有些則是材料不足,因此只有少數學生完成了作業。

對於偏遠山區的學生來説,在製作材料的尋找上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可用的材料相對較少,我覺的,如果將彩燈的製作與我們本土的材料相結合,會讓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因此,開發課程資源,是我們山區教師的一個長期的探索,研究過程。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元宵節的民俗風情。

3、瞭解元宵節的風俗,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喜歡過節嗎?這是什麼節?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放元宵節動畫)

2.那天,你們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和誰在一起?(指名説)誰能照樣子再説説!(板書課題:元宵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能把元宵節的歡慶場面都表現出來,現在就讀給大家聽!(範讀)

2.大家想讀嗎?自己試一試!並注意哪個音節出現的次數最多。

3.找一找,yuán都藏在哪些詞裏?(指名説)用筆把它們圈起來!然後四人一組,互相幫助,試讀這些詞。

4.指名讀,大家一起試一試!(屏顯:元宵節 湯圓 團圓 圓又圓)

5.給“圓”字開花,瞭解“圓”的意思,滲透“團圓”含義。

6.反覆認讀,強化識字。自由帶拼音讀→師指字(屏顯)學生讀→同桌互相檢查、正音→去掉拼音自由讀課文→隨機指字讀

7.四人一個小組,把你識字的方法、竅門説一説。

8.以小組為單位彙報識字情況,並進行擴詞、説話練習。

9.滲透“元宵節”的來歷,創設意境,“送生字寶寶回家”。(屏顯:學生喊出生字寶寶的名字,認對後生字寶寶歸位)

10.遊戲:“摘燈籠”。(想一想,本課生字都會認了,再舉手“摘燈籠”。)

11.“開火車”讀詞卡,為朗讀兒歌做準備。

三、指導朗讀

1.自由讀兒歌。

2.學生讀,學生互評。

3.師範讀,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讀。

4.同桌互讀。

5.今年的元宵節過得怎樣?你能用一個詞來表達嗎?(學生自由發言)讓我們把這種心情帶入課文再讀一讀!

6.剛才在讀課文的時候,你想到了什麼?(引導學生邊想邊讀)

7.請讀得最有感情的同學上台表演。(創造性地朗讀)

8.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也在今天舉行?(拓展學生思路)

9.讓我們把美好、團圓、幸福、有趣的元宵節讀出來吧!(想讀的同學可以站起來,能背的同學就背)

四、創新拓展

1.我們中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你能用這樣的句式給大家説一説嗎?

2.有一個節日,和元宵節很像,月兒也是圓圓的,你能猜出是哪個節日嗎?

3.如果我們把《元宵節》改成《中秋節》,你覺得行嗎?試一試!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字15個,寫字畫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元宵節、鬧花燈的熱鬧景象培養學生想像力,激發民族自豪感。

4、句式訓練,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昨天我們學習《元宵節》,大家來説説元宵節人們在幹什麼?(吃湯圓)“湯圓”的“圓”是什麼意思?(團圓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團圓了,咱們再一起去看看元宵節最好玩的花燈吧!(好)(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三、認識字詞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跟着作者走進花燈的世界吧!(生齊讀課文)

1.看第一盞花燈,認識“金”、“吐”、“泡”。

(師出示詞語卡片“金魚”,先認“魚”,再讀文中句子,認“金魚”這個詞,最後認“金”字。)

2.看第二盞花燈,認“眨”、“睛”、“猴”。

(師“眨眼睛”,並讓學生認真觀察,進行討論。)

3.看第三盞花燈,認知“走馬燈”。

4.看第四盞花燈。

5.小結。

四、熟讀課文

1.教師領讀課文。(提醒學生“吐”“眨”“追”“立”這四個字要讀重音。“真”要拖長音。)

2.生練讀課文。齊讀。教師指導後再讀。挑戰讀。

五、再認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組為單位認讀,評出“優勝小組”。

2.指名認讀生字卡片,評出“優勝個人”。

3.全班齊讀生字卡片。

六、佈置作業

發揮想像力,把自己喜歡的花燈畫下來。明天我們比一比,看誰的花燈最好看。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識10個生字,進行滲透性識字。學習書寫8個生字。

2、複習看拼音識字,學習多音字“正”。

3、學習偏旁:方框。

4、有節奏地朗讀課文,並會背誦。

5、進行熱愛我國傳統文化,重視家人親情和親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滲透教育,讓學生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元宵節”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説説過春節時,你覺得最快樂的事。

2、出示元宵,這是什麼?前些日子我們剛剛過了什麼節?(元宵節)

3、你們對元宵節有什麼瞭解?

(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得名,是因為其節俗活動在每年陰曆的第一個月(元)月十五日夜(宵)舉行。元宵節還叫“燈節”。正月十五夜,街上到處火樹銀花。五彩繽紛的花燈上有各種謎語,供人們觀賞和猜測。正月十五吃元宵有團圓、甜蜜之寓意,象徵全家團團圓圓,和睦幸福,象徵全民族的大團結。)

4、你們還記得今年的元宵節是公曆的幾月幾日?世界上還有哪些地方的人們過元宵節?

二、師生共同參與探究

(一)、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在不認識的字下面點點兒。

2、老師大聲讀課文,你們坐好指讀姿勢,會讀的同學可以小聲跟着讀。

3、同桌互相幫助,要求:不會的字請同桌幫助。

(二)、學習生字

1、元宵節雖然過去了,但是老師還是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元宵”,請大家品嚐。

我帶來的元宵可不是那麼容易吃到的,請你們先把“元宵”背後的字學會了,才能品嚐到元宵的味道。(同學們認識的讀讀就行,把較難的字貼在黑板上。)

2、在課文中讀一讀大家都認識的生字。(出示課件)

3、請同學們用自己方法記憶這些教難的生字。

4、小老師教學生字,説一説記憶這些生字的好方法?

5、認識新偏旁:方框兒與“團、圓”二字相結合,説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

(三)、觀察田字格,看一看這些字是怎樣佔格的。

1、自己觀察“團、歡”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書寫。

3、學生獨立書寫生字。

三、遊戲

摘燈籠的遊戲。

方法:能正確讀出並能組詞的同學可摘到小燈籠。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瞭解元宵主要的風俗習慣。

2、通過猜燈謎、做湯圓、踩高蹺、觀賞花燈、舞龍獅感受節日等活動,感受節日歡樂熱鬧的氣氛。

3、增進父母、長輩與孩子之間的情感。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過程:

一、介紹元宵節:

1、通過討論、老師講解,瞭解元宵節的意義和風俗習慣。

2、體温:為什麼人們要過元宵節?元宵節人們都進行一些什麼活動?

3、讓幼兒瞭解元宵節賞花燈、猜謎語、吃湯圓、舞龍獅的風俗習慣。

二、猜燈謎:

1、玩法:在活動室中任意取下一個氣球,父母協同孩子用臀部將氣球坐碎,取出其中的謎面,共同猜出謎底。

2、在猜謎過程中,感受與父母配合的樂趣。

三、畫五官:

1、玩法:由一人用布蒙上眼睛,原地轉三圈,另一人領着走到畫五官,將五官畫完整。(另一人可作適當的提醒)

2、父母與孩子共同感受遊戲的歡樂。

四、舞獅、賞花燈、遊園、煙火晚會:

1、孩子與家長一起來到户外場地,儘快地舞龍、舞獅觀賞花燈、跳起舞蹈。

2、煙火晚會,大家一起在煙火中同歡慶元宵節,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的設計激發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同時也學會了運用揉,搓,團圓,包餡技能,製作不同口味的元宵,體驗勞動的快樂!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知道猜燈謎是我國元宵節的一種習俗。

2、產生對猜謎活動的興趣。

3、嘗試動腦筋猜燈謎,並學習自己喜歡的謎語。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5、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貼有燈謎的花燈若干

2、元宵節猜燈謎視頻一段

3、謎語若干

活動流程:

1、觀看視頻,知道猜燈謎是我國元宵節的一種習俗。

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邊人山人海,這麼熱鬧,大家都在玩些什麼?(賞花燈、猜燈謎……)

師小結:大家這是在賞花燈、猜燈謎,新年過後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每年的這天晚上,人們就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如果猜對了燈謎還有小禮物派送,小朋友看大家多麼開心啊!

2、請幼兒自由賞燈,發現燈謎,激發猜謎的興趣。

出示貼有燈謎的花燈

今天,老師也把這些好玩的花燈帶到了我們教室,小朋友可以自由觀賞,觀賞完之後告訴老師這些花燈與以往花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引導幼兒發現:花燈上面貼有謎語)

花燈上面所貼的就是燈謎,也就是謎語,需要小朋友把謎底猜出來,大家願意猜燈謎嗎?(揭示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3、玩猜燈謎遊戲,教師隨意選擇花燈,引導幼兒來猜,並有小禮品派送。

4、遊戲:比一比

出示謎語,比比哪個幼兒猜得又對又快。

5、引導幼兒學習自己喜歡的謎語。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學會的謎語説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來猜謎底。

2、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長、教師、同伴玩猜謎語的遊戲。

小結及反思:本次活動,孩子們在喜慶熱鬧的元宵節氛圍下,快樂的玩有效的學,整個過程都是以孩子為主體,充分調動了孩子學習知識經驗的積極性,效果極好!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1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元宵節的習俗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2、參與節日遊戲,並學習製作元宵

3、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習俗

二、活動準備

視頻、超輕粘土

三、活動過程

1)哪一天是元宵節呢?

2)什麼節日裏會吃這種食物?

3)這種好吃的食物的名稱?

小結:元宵節會吃元宵,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1、通過觀看影像資料,直觀的瞭解元宵節的各種慶祝活動

1)觀燈

人們為了表達對美好未來的願望,用燈火,裝點節日的夜晚,用各種彩燈,體現人間熱鬧繁榮的景象

2)燈謎

對於能啟迪智慧有增添節日氣氛的燈謎活動,開始是有些文人的一種消遣活動,卸載五顏六色的紙條上,供看燈的人猜,後來發展成為固定的節日活動之一。

3)元宵元宵象徵家庭像月亮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由糯米制成,中間帶各種餡,美味可口。

4)其他

現在人們生活提高,節日活動也更豐富起來,有耍龍燈,踩高蹺,劃旱船等慶祝活動

2、做元宵(超輕粘土)

學習簡單的捏圓,包邊,滾圓等泥工技能,在製作的過程中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所製作的元宵的面和餡都是不同的,(南瓜面+西瓜餡……)

將橡皮泥壓扁,讓幼兒發揮想象湯圓的面和餡的顏色。

取出橡皮泥,搓成小圓球。

餡放進去,包起來。

將外面的慢慢向中間收口,最後整理成圓球。

最後給湯圓畫上不同的表情。

4、家長與幼兒討論

1)元宵節的時候,你可以為爸爸媽媽做什麼?

2)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節的時候,你想一起做什麼?

四、活動結束

你用什麼話表達對爸爸媽媽的節日祝福呢?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濕糯米粉搓元宵並能團得較圓。

2、能感受到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請幼兒收集花燈,佈置活動室。

2、用濕糯米粉適量,消毒過的盤子一組一個。

3、 幼兒用肥皂洗淨雙手。

活動過程:

一、觀賞花燈,感知元宵節。

1、幼兒自由觀賞花燈,相互欣賞。

2、引發幼兒討論:為什麼現在要玩花燈?

3、小結: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燈、玩花燈、做元宵、吃元宵。

二、引導幼兒搓元宵。

1、老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濕糯米粉。

2、討論製作方法引導幼兒將濕糯米粉搓成長條,再分成一段一段的,最後將每一段搓圓。

三、幼兒操作。

老師將濕糯米粉分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提醒幼兒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髒。然後將幼兒做好的元宵送到廚房請師傅幫助煮沸熟。

國小元宵節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服裝、髮型的變化來表現人物。

2. 區別顏色深淺,會用對比的顏色配色,使以彩鮮豔

3. 知道華人新年,元宵節時的習俗,體驗過節的愉快氣氛,培養幼兒積極的情感。

重點與難點

知道同一種顏色有深淺之分。

用髮型與服裝的變化表現男、女人物。

活動準備

1. 彩色水筆、蠟筆、紅、綠、蘭、黃等水粉色。

2. 在區域裏,可張貼各種範例畫,如:各式彩燈、節日景色、弟弟妹妹形象等。

活動流程

介紹元宵節——欣賞討論——幼兒創作——引導講評 ——製作教具(燈籠)

活動過程:

1. 介紹元宵節

知道華人新年中的元宵節 ——我們華族特有的節日,是全國華族共同歡慶的節日。節日裏大家穿上新衣,門前掛上彩燈,走親訪友,美麗的花燈和鮮豔奪目的各色衣服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城市裝點得更加美麗。

説明

此環節可放在生活活動中進行。還可建議家長帶領幼兒去逛逛街,看看觀燈的人流,看看彩燈的排列及顏色,體會節日的歡快氣氛。

2. 欣賞討論。

①建議在觀賞範例時,可引導幼兒討論:畫面上有誰?哪幾位是弟弟?哪幾位是妹妹?他們的衣服和頭髮有什麼不同?

説明

通過討論可幫助幼兒解決難點,理解發型和服裝的不同可表現出人物是男還是女。

②教師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人物在幹什麼?説説自己看到的彩燈是怎麼樣的?有什麼不同?(顏色、排列)

説明

以上設問主要是引起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所見的興趣。給幼兒創設交流有關彩燈知識的機會。

③討論作畫方法。

建議教師出示人物基本部分,讓幼兒思考並示範怎樣畫頭髮和服裝才能分出弟弟和妹妹。

3. 幼兒創作

(1)教師可啟發幼兒把人物畫大。(可以看清頭髮、五官和服裝)把畫面畫滿,想象變化不同的髮型和服裝來表示弟弟和妹妹,並引導相互啟發。

(2)用蠟筆畫服裝的圖案、花紋。

説明

畫得快的幼兒可不要等待。“穿戴整齊”即可去“看彩燈”——手指點畫彩燈。

(3)手指點畫彩燈。

建議如在點畫彩燈過程中發現有個別幼兒已有深淺搭配和間隔排列的意識,則應馬上介紹給集體,使幼兒逐步有配色的意識。對來不及完成作品的幼兒,要鼓勵他們在區角活動中完成。

4.引導講評

找一找畫面上弟弟妹妹都來看燈了嗎?

看看彩燈漂亮嗎?為什麼這些彩燈特別漂亮?

5.活動——製作教具

準備白紙數張,各色皺紋紙數張,訂數機數個,剪刀數把,彩筆無數

先用各色皺紋紙製作彩燈,也可用白色紙製作燈籠,讓幼兒在燈籠上任意作畫,塗色。把做好的各色燈籠掛在角落增添節日氣氛。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