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生活經驗

流星雨的形成科學原理是什麼

欄目: 生活經驗 / 發佈於: / 人氣:2.72W

每年都有流星雨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所以有很多的天文愛好者都會想知道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推薦的流星雨的形成原因,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流星雨的形成科學原理是什麼

  流星雨的形成原理

在各種流星現象中,最美麗、最壯觀的要數流星雨現象。當它出現時,千萬顆流星像一條條閃光的絲帶。流星雨一種有成羣的流星看起來像是從空中的一點中進發出來,並附落下來的特殊天象。這一點或一小塊天區叫做流星雨的輻射點。輻射點是一種透視效果。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彗星的破碎而形成的。彗星主要由冰和塵埃組成。當彗星逐漸靠近太陽時冰氣化,使塵埃顆粒像噴泉之水一樣,被噴出母體而進入彗星軌道。但大顆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圍形成塵埃彗頭;小顆粒被太陽的輻射壓力吹散,形成彗尾。

剩餘物質繼續留在彗星軌道附近。然而即使是小的噴發速度,也會引起微粒公轉週期的很大不同。因此,在下次彗星迴歸時,小顆粒將滯後母體,而大顆粒將超前與母體。當地球穿過塵埃尾軌道時,我們就有機會看到流星雨。流星雨活動週期:位於彗星軌道的塵埃粒五雲被稱為"流星羣體"。當流星體顆粒剛從彗星噴出時,它們的分佈是比較規劃的。由於大行星引力作用,這些顆粒便逐漸散佈於整個彗星軌道。目前,這個過程還不是十分清楚。在地球穿過流星體羣時,各種形式的流星雨就有可能發生了。每年地球都穿過許多彗星的軌道。如果軌道上存在流星體顆粒,邊會發生週期性流星雨。

當只有母彗星運行到近日點時才發生的流星雨,稱為近彗星流星雨。這説明流星體羣仍在彗星附近。週期在幾百年以內的彗星所形成的流星雨多為該類型。由於行星的引力攝動作用,長周期彗星的流星體羣可能與母彗星相差甚遠。在母彗星不在近日點時也有可能發生流星雨,這種流星雨便是遠彗星型流星雨。為區別來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輻射點所在天區的星座給流星雨命名。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後出現的流星雨輻射點在獅子座中,它就被命名為獅子座流星雨。其他流星雨還有寶瓶座流星雨、獵户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

有的流星是單個出現的,在方向和時間上都很隨機,也無任何輻射點可言,這種流星稱為偶發流星。流星雨與偶發流星有着本質的不同。有時在一小時中只出現幾顆流星,但它們看起來都是從同一個輻射點中"流出"的,因此也屬於流星雨的範疇;而有時在很短的時間裏在同一個輻射點中能迸發出成千上萬顆流星,就像節日中人們燃放禮花那樣壯觀。當每小時出現的流星數超過1000顆時,我們稱其為"流星暴"。

  流星雨的分類

1、獅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現。一般來説,流星的數目大約為每小時10至15顆,但平均每33至34年獅子座流星雨會出現一次高峯期,流星數目可超過每小時數千顆。這個現象與譚普-塔特而彗星的週期有關。流星雨產生時,流星看來會像由天空上某個特定的點發射出來,這個點稱為“輻射點”,由於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獅子座,因而得名。

2、雙子座流星雨

雙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2月13至14日左右出現,最高時流量可以達到每小時120顆,且流量極大的持續時間比較長。雙子座流星雨源自小行星1983 TB,該小行星由IRAS衞星在1983年發現,科學家判斷其可能是“燃盡”的彗星遺骸。雙子座流星雨輻射點位於雙子座,是著名的流星雨。

3、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每年固定在7月17日到8月24日這段時間出現,它不但數量多,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在夏季星空中缺席過,是最適合非專業流星觀測者的流星雨,地位列全年三大週期性流星雨之首。彗星Swift-Tuttle是英仙座流星雨之母,1992年該彗星通過近日點前後,英仙座流星雨大放異彩,流星數目達到每小時400顆以上。

4、獵户座流星雨

獵户座流星雨有兩種,輻射點在參宿四附近的流星雨一般在每年的10月20日左右出現;輻射點在ν附近的流星雨則發生於10月15日到10月30日,極大日在10月21日,我們常説的獵户座流星雨是後者,它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哈雷彗星每76年就會回到太陽系的核心區,散佈在彗星軌道上的碎片,由於哈雷彗星軌道與地球軌道有兩個相交點形成了著名的獵户座流星雨和寶瓶座流星雨。

5、金牛座流星雨(南金牛座流星雨,北金牛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左右出現,一般11月8日是其極大日,Encke彗星軌道上的碎片形成了該流星雨,極大日時平均每小時可觀測到五顆流星曳空而過,雖然其流量不大,但由於其週期穩定,所以也是廣大天文愛好者熱衷的對象之一。

6、天龍座流星雨

天龍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0月6日至10日左右出現,極大日是10月8日,該流星雨是全年三大週期性流星雨之一,最高時流量可以達到每小時400顆。Giacobini-Zinner彗星是天龍座流星雨的本源。

7、天琴座流星雨

天琴座流星雨一般出現於每年的4月19日至23日,通常22日是極大日。該流星雨是中國最早記錄的流星雨,在古代典籍《春秋》中就有對其在公元前687年大爆發的生動記載。彗星1861 I的軌道碎片形成了天琴座流星雨,該流星雨作為全年三大週期性流星雨之一在天文學中也佔有的極其重要的地位。

  流星雨的觀測方法

流星雨的觀測方法有以下幾種:目視觀測、照相觀測、分光觀測、光電觀測、電視觀測、雷達觀測、空間觀測等。但業餘愛好者多用目視觀測和照相觀測。根據長期觀測事實表明,天空流星的出現有一定的規律,表現如下幾點:[1]

一、流星數與其大小有關,對於肉眼不能見的闇弱流星平均每降低一個星等( 因為星等數小的星更亮,所以天文學上習慣把星等數增加稱為降低),流星數平均增加2.5倍。 即流星體質量越小,數目越多。

二、在同一天中,流星出現的概率以黎明前為最大,傍晚時為最小,即下半夜的流星比上半夜多。

三、在同一年中,下半年的流星數比上半年多,秋季的流星比春季多。 儘管每天落向地球的流星數目由於觀測手段不一,會有不同的結果,但大體上能反映出一定規律是相仿的。


Tags:流星雨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