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莊稼的花外三篇散文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1.5W

1、莊稼的花

莊稼的花外三篇散文

莊稼的花沒有幾種是漂亮可人的。比如小麥、玉米、水稻,説是“揚花”,其實你不注意,根本看不到花;即使注意了,看到的也只是或白或黃的小點兒,沒有任何花的形狀。再比如黃豆、綠豆、黑豆等豆類,你能看得見花,只是它們也小得可憐,掩映在綠葉裏羞羞怯怯的顯不出多少影子。

當然,莊稼的花也有稍微漂亮一些的。比如油菜,現在很多地方的油菜田,在春天都成了人們的遊覽勝地。其實油菜花單瓣的花朵還沒有指甲蓋大,顏色只是單一的金黃色。但是它們靠着數量上的優勢,也算是為莊稼花掙回了一點兒聲譽。

莊稼的花雖然不漂亮,香氣卻不比那些漂亮的花兒單薄。辛棄疾在一首詞裏寫道,“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足以説明水稻花的清幽。小麥的花香跟水稻的花香差不多一樣淡雅,但是玉米的花香卻要濃郁得多:當秋天你在揚花的玉米田邊行走,一定會浸入你的心脾。如果你不知道玉米也會開花,難免會疑惑不解。

為什麼那麼多的莊稼的花都不夠漂亮呢?是我們的先祖和現代的育種家不夠聰明嗎?有農學知識的人會告訴你,很多莊稼的花之所以不夠漂亮,是因為它們授粉靠的不是外表招蜂引蝶,而是靠自然的風。莊稼的花因此叫做“風媒花”。造物主有時候就是這樣幽默,平凡的身影后,卻隱含着不可或缺的美味。這些,都多虧了慧眼識真的先人們沒有“以貌取人”。

莊稼的花漂亮不漂亮,對我們來説並沒有多少意義。要我説,它們不漂亮倒是好事一樁,“自古紅顏多薄命”,那些漂亮的花兒如玫瑰往往被人們早早採了去,如果是莊稼,沒有了花,是結不出糧食的。諸如果農愛護杏花、桃花,也不是為了浪漫,而是在意花落以後結出的果子。

莊稼獲得人們的喜愛乃至離不開,並不是因為花。再美麗的花也容易凋謝,唯有糧食,最終和人結為一體。

2、葉子是村莊的象形文字

每一片葉子,都是太陽用光芒雕刻的象形文字,只有大地和矗立在大地上的村莊,才能夠讀懂。

小麥、玉米和高粱的葉子像一柄柄鋒利的劍,花生、棗樹和槐樹的葉子像一枚枚橢圓的蛋,紅薯、泡桐和杏樹的葉子像一顆顆桃形的心,棉花的葉子則像一張張伸開的手掌……它們春發秋落,在天空和大地上恣意書寫,記錄着村莊的成長和變遷。

四時有序,葉子們或碧綠,或金黃,或火紅……鮮豔的果實次第成熟,像一片片塗了油彩的温潤的嘴脣,和村莊説着幸福的悄悄話。這樣的語言,只有那些住在村莊裏的農民,才能夠真正聽懂:春種秋收冬藏,它們讓一年的辛勞收穫喜悦,滋養身體和靈魂。

不要以為樸拙的農民不會寫詩作文。你看,田野裏高高低低、平平仄仄的莊稼,有哪位詩人可以寫得出如此完美、真實感人的詩篇呢?在大地這張綿延無盡的巨幅宣紙上,按照二十四節氣劃定的格子,農民們揮灑自如:不優柔、不做作、不矯情,或緩或急,或密或疏,似寫詩又如作畫。

你可能見過用葉子編織的精美坐墊、手袋以及古樸簡潔的工藝品。在你讚歎的時候,可曾領會透它們的涵義?沒有羅丹或者米開朗基羅的雕塑那般神祕,也沒有金銀珠玉那般富麗堂皇,它們是用雙手譜寫的讚美太陽和大地的樂章,你可曾聽到?

葉子是村莊的象形文字,就像是一本厚厚的書,每一年都增加一頁。你能從《詩經》中看到,能從古代文人墨客的著述中看到,也能從現代新媒體中看到。它們並不是千古不變,而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歷久彌新。唯有村莊,才最珍惜那些葉子,再繁盛的花,只不過是字裏行間的標點符號罷了。

如果你也愛村莊,就會讀懂太陽寫給大地的彩箋。

3、村北的田間曾有一條小路

村北的田間曾有一條小路,既狹窄又不平坦,僅能步行。它斜斜地將原本整塊的田地,硬生生地切成兩塊。懶惰的`人們不想繞遠路去更遠的田地,他們抄近路的腳彷彿一把把刀子,將妄圖封路的莊稼和野草一遍遍消滅掉。

小路有時候不能行走,因為莊稼要澆水。田埂被一條條重新築起來,防止水流到外家的田塊裏,路就泥濘起來。但水還沒有來得及乾透,腳步就又踏上去,凌亂的腳印格靈靈地像一隻只驚恐的眼睛。

種那些田塊的人家曾想阻止懶惰的人們繼續偷懶,但鄉里鄉親礙於面子,總不能站在路口一個人一個人交代。於是春天犁地的時候,他們就把小路也犁開,打上田埂,種上莊稼。小路就成了田野,消失不見了。

莊稼還沒有長出來,三三兩兩的人羣又開始在田野裏行走。消失的小路慢慢又恢復成原樣:田埂被踩平了,種子被壓在地裏,幸運些的也只是探一下頭,就被腳步踏得蹤影全無了。

年復一年,那條小路濕了再幹,去了又來,頑強地存在了好多年。

終於有一年,那條小路沒有再出現。那一年,人們在田塊的一頭兒修了一條南北筆直的大路,人可以走,車也可以過。有了這條大路,秋天消失的小路就這麼永遠消失了。

若干年後,村子裏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那塊田地間曾經有一條小路,他們看見的,只有那條筆直寬闊的大路。那塊彌合了小路的田地,已經和其它田塊沒有任何區別了。

路是讓人走的,也是人走出來的。村北田間那條小路的生生滅滅,在一次次證明這個道理。但通向某地的路並非只有一條,也並非不能替代:有了更好的新路,誰還願意繼續去走坎坷不平的老路呢?

4、路是村子生長的方向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草木向太陽……可能沒有人會在意,一座村子也有它生長的方向。

一座村子的生長,並不是毫無秩序四面突擊,它往往向着某條大路前進。村北有大路,村子就向北生長;村東有大路,村子就向東生長……這樣看起來,大路就是村子生長的方向。

有很多大路,如國道、省道,它們往往繞過村子,甚至離村子很遠。但距離並不能阻止村子向它們靠近:一座又一座房子,用不了幾年,大路兩旁就滿是人煙了。那些離村子太遠的大路旁,會矗立起一座座全新的村子。於是大路不再孤單地向某處延伸,漸漸夾在了村子中間。

夾在村子中間的大路,慢慢變得不夠通暢。因為那些路不像城市的路有地下通道或過路天橋,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穿過大路來往。村子裏的人們開始擔驚受怕,路上的司機也小心翼翼放慢車速,但是交通事故還是一年年多起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路開始拒絕村子向它們靠近。那些新路被工人們修得高高在上,彷彿一條條帶着閘口的河堤。面對這樣的局面,村子變得很識趣,它們不會去愛任何一條“清高”的大路。於是村子向着那些親切的大路繼續生長。

村子為什麼非要向着大路生長呢?這個問題就好像“村子裏的人為什麼非要去城市”一樣,難以作答。“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或許就是答案。村子靠近大路甚至把大路圍進村子裏,就像村子裏的人擠到城市一樣,都是想實現“變富”的夢想。

村子向着大路生長的歷程,或許也折射着村子裏的人到城市去的影子:曾經親切的城市,是不是也會像那些新修的大路一樣,有一天也變得高高在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