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團山的清晨散文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1.76W

早上7點,我們在此起彼落的雞鳴聲中醒來,外面還一片漆黑,山村的清晨非常靜謐。早起的村民開了院門,開始一天的忙碌。彎曲迴環的巷弄裏,三兩聲清脆的鳥鳴滴落。連綿的遠山輪廓漸明,有車輛沿着山邊蜿蜒的公路急駛,車燈閃閃爍爍。

團山的清晨散文

推開門,一陣寒意撲面而來。這裏早晚温差大,白天可以穿短袖,但早晚還是得穿上厚厚的冬衣。畢竟,才早春二月。

簡單洗漱後,我們沒有從正門進村,依然順着昨晚匆匆走過的路線往村裏走。這座歷史文化名村——團山村建於圓形的小山包上,地勢由西北向東傾斜。背靠連綿羣山,面臨平壩沃野。

彎彎曲曲的石板路乾淨、光滑,向村裏延伸。路的兩旁,是農田菜地,種着蠶豆、青菜等應季菜蔬,一個村民在地裏忙碌着。還沒待我們走近,他已扛着一大枝綠植遠遠地走來。“待到春風吹起,我扛花去看你”就是如此吧?待走過漫漫山路,扛到你家門前,那枝上的繁花就剛好綻放了。左邊的稻田蓄着水,殘留着去年收割後的谷茬,幾隻鴨子正歡快地在其間嬉戲覓食。

左拐右拐,不一會就到了位於團山村西南角的皇恩府。皇恩府始建於清光緒末期,因房屋建蓋者張樹元之母“扶孤成立,子孫濟濟,五世同堂”,深受村民敬重,被乾隆皇帝敕封為安人而得名。大門上掛着“皇恩旌表”的匾額,據説是團山村最大的民居院落。

昨日傍晚,當我們推開兩扇厚重陳舊的木門走進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開闊的小院,一張小方木桌,幾個矮木凳,似乎正迎接着遠方來客。四周是兩層的木結構房屋,年代久遠,滄桑厚重,可那些裝飾在房屋各處的圖畫、木雕、石刻等仍栩栩如生。廳堂前,掛着兩個紅紅的燈籠,堂內一盞昏黃的燈火,裏面極的陳設古樸精美,楹聯、詩詞寓意深刻而語重心長。

就在我們細細觀賞時,左側屋裏走出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説,這座房子裏的年輕人都去了外地,就剩他和老伴在這裏看守房屋了。老人一邊説,一邊又蹣跚着走了進去。左邊的房屋裏還沒點燈,昏暗幽深,一位穿青布衣衫的老婦坐在矮凳上洗腳。老人蹲下身,開始為老伴洗腳,動作緩慢而安詳。

這,就是相濡以沫,與子偕老啊!

今日此時,天色大亮。皇恩府的木門微開。想必兩位老人早已起來,在做早餐了吧。我們沒有再進去打擾兩位老人,繼續朝前走。因為沒有地圖,加之我們四人的方位感都不強,於是,便迎着晨光,在這謎一樣的團山古村落裏漫無目的地穿來穿去。

司馬第、秀才府、大成寺、將軍第、張家花園、保統府、留苑、上廟、鎖翠樓……光聽聽這些或霸道或詩意的名兒,就極具吸引力、令人浮想聯翩了。

被譽為雲南“樓蘭古城”的.團山民居,真不愧是清末精美的書法繪畫、木雕、石雕“三絕”的民居羣。不論是皇恩府、司馬第,還是保統府、張家花園的這些古民居都以“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馬轉角樓”等傳統建築形式為主。這些民居多為二進院,門樓建築氣派,雕樑畫棟充斥其間,屋內屏門、坎窗、柱礎等古色古香,雕刻精妙,內容豐富,猶如一部凝重豐厚的書卷,引得遊客們不時駐足細細品讀。

真想在這樣的小院裏靜靜地坐着,或是欣賞四周的雕刻和書法作品,或是飲茶發呆,任時光荏苒,滄海桑田,從此不問世事。

村中的石板路窄窄的,左一條,右一條,通往各處。窄小的石徑上,除了我們四人,幾乎看不到人。偶爾,三兩個年老的村民走過,站着説説話,又各自慢慢離去。

巷口,靠着斑駁土牆生長的巨型仙人掌蓬蓬勃勃,直刺幽藍的天空。整個村子,沐浴着初升的朝陽,那麼的寧靜、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