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推鐵環散文隨筆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3.06W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方,還都保存着古樸的農耕時代特徵。大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童們也玩耍着沿襲下來的遊戲。女童們踢毽子、丟沙包、跳皮筋,男童們捉迷藏、摔瓦屋、背鞋底。及至年齡再稍長一些,則玩打拉子、推鐵環。

推鐵環散文隨筆

這推鐵環遊戲,在當時好像全國的小男孩都在玩。四川作家流沙河,在其《赤腳的童年》裏面就有曾有過介紹,説自己國小時期最愛推鐵環。

我的家鄉,地處魯西南腹地。村中國小男孩也是特愛推鐵環。川魯兩地,相距千里之遙,並無任何瓜葛的兩地小子竟都玩着一樣的遊戲,不能不説這是時代的特徵。就像唐朝服裝以奢華豔麗為美,宋代則以簡潔質樸為佳一樣。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特徵,不同追求反映出不同的年代。推鐵環便是六七十年代,中國農村兒童遊戲的一個代表。這活動雖然普遍,但也並非就是整個童年的全部。最為追捧的年齡也就是八九歲的時候,好像到了十歲時興趣就轉到了其他活動上。於我便是典型的這樣,當身邊小夥伴都有鐵環玩時,自己那個羨慕、那種着急,用母親的話説“都抓耳撓腮了”。

母親一人在家,拉扯着我們兄妹三人,自然無法滿足我的願望。一番努力未果之後,我把目光盯在了家裏的老木桶身上。這是一個祖輩留下來的東西,打水用的,因過於笨重,早就不用了。擱在屋的一角,裏面放些不常用的東西,十天半月也不曾被動過一次。木桶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那上面有兩道鐵箍,兩指來寬,一上一下緊緊地勒在木桶的上下兩邊。木桶呈上大下小的圓筒形狀,由一塊塊長條形木板拼接而成,因年代久了,整體呈現出暗褐的土黃色。上邊那道鐵箍卡在木桶提手的旁邊,下面那道距邊緣較近。一番研究之後,我便開始偷偷實施自己的計劃。用錘子使勁向下砸那鐵箍,還好,鐵箍鬆動了。晚上告知母親,“木桶的鐵箍鬆動了”,母親看了看沒説話。第二天又向下退了退鐵箍,晚上告知母親:“木桶上的鐵箍鬆了”,母親説“知道了”。許是感覺到母親並沒有特別在意那隻木桶的安危,於是膽子變得大了。第三天,便把那個鐵箍完完全全地給退了下來。從此,我便開始有了自己的鐵環。

通常都是五六個人一起,揹着書包推着鐵環穿街過巷,一路小跑地去上學。蒼啷啷、譁楞楞,推手與鐵環的摩擦聲;鐵環與地面的撞擊聲;腳步聲、嬉笑聲、五六種聲音混合在一起。那陣勢,猶如大隊人馬穿街經過。八九歲的年齡,正是喜好模仿的時候,依着電影情節為自己取名鐵環隊。人人自命官職,什麼隊長、副隊長、偵查員等一應俱全。學校後面隔了兩處宅院,是一所破舊不堪無人居住的老宅子,院中的破舊東西隨意往四周仍一扔,寂靜的院落便成了我們的根據地。上學途中必定要拐進這裏,繞着樹木轉圓圈、轉八字,比誰推的慢不歪,比誰轉圈小推的快。常常是聽到學校預備鈴敲過之後,方才結隊推着鐵環向學校大門疾跑。

許是我的鐵環太寬了有點沉,或許是因為上面不光滑還有鏽。總之,每次疾跑都是我落在了後面。甚至有兩回,還被教學的本家二叔逮個正着,問我為啥來晚了。

推着靈巧跑得又快的鐵環,是用比豆條還粗一些的鋼筋打造而成。家有石匠的都可以完成這樣工作。冬季,農閒季節,石匠們出工前,都要把打石頭用的簪子用炭火淬一下,以提高硬度和鋒利度。熄火前把打造成型的鐵環接頭處放在炭火裏燒紅,取出後放在鐵砧上,幾下便把接頭鍛打在一起。成為一個圓圓的碰到小石頭可以跳起來的鐵環。這種經過鍛打而成的鐵環,常常還要套上兩三個鐵條彎成的小套圈。推着走起來,小套圈始終在地面以上u形頭以下跳動不止,震動與摩擦使鐵環譁啷啷脆響。推着這樣的鐵環跑很來勁,但當速度越來越快時,它就越發難以控制,一不留神就會自己跑出去,順着剛才的'方向,向前滾動老遠才會歪歪扭扭地倒下。

推鐵環的手柄是自己做的,找一段鐵絲,將前端折成u形,再將長邊向後彎折九十度。如果這邊足夠長,頭上折一個把手就成了。長度不夠,還要與一段木棍連在一起。大人協助做出的推手有角有稜,既美觀又好用。小孩子做的,那就相差許多了。

我的鐵環不好推,可能與彎折的推手不合適有關係。要麼是u形太寬,不好控制方向;要麼就是做u形頭的鐵絲太軟,使不上勁。推着鐵環上學去,搞比賽總是輸,影響了心情。日子一長,便沒了興趣。不知哪一天,推手扔了,鐵環放在了用繩子捆着的木桶裏。

現在想想,母親的不説話,母親的知道了,並非是不關心那隻老木桶,只是更加傾向於已經抓耳撓腮的兒子。母愛無邊啊,從幼時的無知,少時的任性,到青年時期的自以為是。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無一不在母愛的關愛下,無一不在長輩的呵護中。真正能用心領會什麼叫母愛時,父母都已是耄耋老人。他們經歷過苦難,品嚐過艱辛。他們為現在的無憂生活感到滿意,他們為子女的知恩圖報感到幸福。

作為一個時代的特徵,推鐵環活動已基本消失。現在的孩子,被家長牢牢限制在幾個可控的環境中。即便玩樂,也是電動玩具、電子遊戲,穿街過巷式的奔跑已成為安全隱患的代名詞。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徹底改變了人們的作息時間和生活規律。

現代社會,真不知還會有哪些時代特徵即將消失,又將會形成哪些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