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2.74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

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1

“認識周長”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數學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整節課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親身體驗、充分感受理解周長的含義。依據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合理的補充了新的信息資源,並改進了信息資源的呈現形式。本課通過測量腰圍、蠶寶寶圍繞桑葉作運動,初步感知蠶寶寶的運動路線就是樹葉的周長;然後對樹葉一週的邊線進行觀察,明確這條邊線的長就是它們的周長。這裏沒有給出周長的定義,而是通過生活中這兩個具體事例,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在獲得直接感知的基礎上認識周長的含義。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讓學生根據給定的圖形去量一量、算一算,進一步理解周長,知道可以怎樣測量並計算出周長,並會用自己的話説出各種平面圖形的周長。此外,還組織相應的討論和交流,進一步加深對周長含義的認識。這樣安排,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周長的概念來自於生活實際,另一方面為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作了準備。反觀教學過程,旨在突出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感受周長

“數學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數學新課程理念之一。根據國小生好奇心強,喜歡小動物的年齡特點,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由此激發學生認識周長的慾望。

2、感知周長,理解概念

可以設置幾個學習活動,通過描一描、畫一畫、找一找、摸一摸、説一説感受物體的周長,學生在這些具體的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建立周長的概念。

3、引導探究,計算周長

曲線圖形的周長是難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探究,找出測量樹葉的周長的一般方法:可以用線圍一週,這條線的長就是樹葉的周長。討論三角形的周長如何計算(三條邊的長度之和),長方形或四邊形呢?(四條邊的長度之和),然後口算它們的周長,彙報計算過程和結果。為以後的學習正方形、長方形等周長的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4、深化認識,拓展延伸。

數學課堂離不開練習,而有梯度的練習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而且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通過練習的設計,使學生鞏固周長的概念,逐步引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學會用轉化、平移的方法來解決較難的問題。

總之,惟有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什麼是周長”,經歷一種生活體驗,才能讓學生對原來所認識的“周長”達到真正的“數學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小組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周長的含義。而這也正是《數學課程標準》所提出的過程性目標中學生“體驗”的價值所在。

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2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包括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以及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教學目標主要是經歷探索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和不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理解並掌握相關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相關的口算和筆算。知道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乘法的驗算。

在教學時,先創設了一個情境,以大象兄弟幫助小猴兄弟造房子為題材引入,喚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了他們的參與熱情。首先先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歷了探索多種算法和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是強求統一的語言進行操練,只要能夠算出結果都給予肯定。

其次,注重方法的優化。在多種算法中,我讓學生選擇一種你認為算的快的方法,如:由2×3=6,得20×3=60。將方法進行優化。通過比較、搶答、等形式進行練習鞏固。

第三,通過以大象兄弟幫助小猴兄弟造房子題材巧妙地將兩個例題串起來。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因此在出示14×2的豎式計算時應該重點強調豎式計算:“先用2乘個位上的4得8寫在個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個十寫在十位上。”通過説算理板書書上的分佈計算的過程,再引導學生簡化計算的中間環節,得出兩位數乘一位數豎式的一般寫法。重點讓學生説説,豎式一般寫法。

另在隨後的“試一試”中讓學生體會一位數乘兩位數,在豎式中一般我們是先寫兩位數計算起來比較方便。提示學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驗算。用手擋住黑板上的答案,和學生一起在算一遍,這樣的形式進行驗算,讓學生體會到我們在做練習時,再乘一遍,不一定要想加法所學寫出來再算一遍,心裏驗算也是可以的。

在練習投影反饋時,選擇什麼樣的作業反饋,缺乏一定的機智。隨手拿的幾本發現一個學生把題目抄錯了,在選擇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可找寫的好的作為範例,也可找有典型錯誤的進行比較。這方面還需要多鑽研,多思考,細心觀摩有經驗的老師上課。

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3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説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下面我對本學期工作做一個總結: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現在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數學課,就連以前極討厭數學的學生都樂於上課了。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

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用心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

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這樣,後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使學習成為他們自我意識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並認真細緻地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後進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識斷層,這些都是後進生轉化過程中的拌腳石,在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時,要特別注意給他們補課,把他們以前學習的知識斷層補充完整,這樣,他們就會學得輕鬆,進步也快,興趣和求知慾也會隨之增加。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目前的考試模式仍然比較傳統,這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停留在應試教育的層次上,為此,我在教學工作中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當然還存在許多的不足,如學生不遵守紀律,成績一直不夠理想。還要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

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4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力求理解教材用活用好教材,理解學生,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總的來説這節課是成功的,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1、設計活動——瞭解學生、理解教材。

我努力挖掘生活素材,重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設計活動:例如設計的猜粉筆、猜同學、聽口令站隊等。首先讓學生猜測粉筆“可能”在老師的哪隻手中,讓學生髮現這樣推理的“不確定性”;再給予一定的提示信息“粉筆不在左手中”,讓學生準確的推理出粉筆在老師的哪隻手中。使學生感受到推理中存在“可能性”,要依據一定的信息來進行分析,才能推測出正確的結果。其次讓學生猜同學,在一次次不確定的猜測中我不斷地補充條件,通過對關鍵信息的系統整理,不斷縮小範圍得出確定的結論。最後為了降低教材練一練第1題的難度我設計了讓學生聽口令站隊遊戲,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選擇自己有用的信息從而確定自己的位置。這些活動讓學生感悟和體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數學學習充滿生活化、趣味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由閲讀分析到利用表格,學習推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

2、自主探索——讓學生體驗“再創造”

教給學生進行邏輯推理的方法,讓他們自己推理出某種結論,比單純告訴他們結果更重要。在這節課中,我利用表格、藉助符號、運用排除法進行推理。我着重讓學生分析利用表格整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 “在確定一項的同時,就否定了其他的幾項”,將“確認”與“排除”交替進行,幫助學生掌握最優化的解題方法。然後,以學校三名教師分別輔導三項活動為例,進行鞏固新知。每個環節的解決都是學生自己嘗試,探究的結果。讓學生經歷困惑、失敗的過程,再來品味成功的喜悦。學生有所體驗,就能構建有自己意義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反思、折射出的是誘人的靈性,透射出的是體驗的魅力。

三年級上冊的筆記隨筆5

《認識方向》是在認識了東、南、西、北,知道了平面圖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在現實的情境或者平面圖上辨認上述幾個方向。

通過課前預習調查,我發現學生中對這四個方向瞭解的同學約60%。於是我通過複習舊知入手,試圖找到學生的知識生長點,通過複習,我發現學生對東、南、西、北這四個主要方向掌握的還挺不錯,全班只有兩三位個同學不能正確指出圖中的東、南、西、北,所以學生都能夠説出平面圖上的方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這四個方向)。於是我開始引入新課,問: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左下角是什麼方向?(請同學們用學過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進行對應。)下面比比誰能夠通過一節課就學會,好嗎?激發學生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方向的信心。

出示課件後,我先是引導學生觀察這幅圖上有些什麼地方,要求學生説説汽車站、火車站、電影院、少年宮分別在學校的哪面?再要求學生像老師一樣提出誰在誰的哪面這樣的問題,當學生提到如“超市在學校的哪面”的問題時,我及時評價,這個問題提的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下像這樣不是正對着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超市是在哪兩個方向的中間,接着介紹這是右上角(東北方向,並畫箭頭板書出這個方向),用右上是東北面幫助學生記憶這個方向。然後再提出你還能提出一個也不是正對着的問題嗎?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都能仿照前面的同學提出問題,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自己説是什麼方向,如果有學生説是“北西”、“南西”等説法時及時糾正(先橫着讀在豎着讀,簡記先橫後豎)。在這個環節後,我又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説方向,如:電影院在少年宮的哪面?學校在超市的哪面等,通過多認多説進行鞏固,最後再進行練習。

在練習的環節,最後一道練習情況並不良好,我忽略了學生層次的差異和方向板的合理利用。因為生活中的方向與平面圖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將平面圖上的方向正確引入到生活中,這是一個關鍵。學生習慣上知道上北下南,於是教學生面對實際方向,按“東南西北”四個字的順序沿順時針方向90度90度的轉動。這樣仍然有一部分同學難以掌握,需以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