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品年味,憶曏情經典散文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2.25W

故園的年關就是與縣城不同。雖無接連不斷的轟隆炮聲,但那漸有漸無,漸高漸低的鼓聲會一波又一波的傳來,我們便會想象那村的鑼鼓

品年味,憶曏情經典散文

隊正在敲着,心中而激動而悲傷。而我的童年便是在這一歲一歲的鼓聲中度過的。

過去家中窮,住在老屋老院子中。我們一家五口,其樂融融。每到臘月過了十五,原上便熱鬧了起來,我們姊妹三個便隨着父母去趕集。一四七,上廟去;二五八,前衞呀;三六九,焦岱走,除過初十、廿、卅這三天沒集外,我們差不多在臘十五後隔三差五的上上五六回集,看熱鬧,購年貨。那時,家裏貧,甚不坐車,臘月的上集全靠走,同樣村裏的大部分鄉黨都貧,於是早飯後,拉幫結隊的去趕集。我們走過先人們留下來的小道從不同方向趕向集鎮,小路上可見男女大小便,鄉風淳樸。記得每臨近前衞時,便見各村鄉黨或牽着羊或拉着狗或趕着豬向牲畜市的方向趕去。或是黃土地,或是雪窩子,或是泥溝溝,我們都能見到各式各樣的鄉黨。到集上後,我們絲毫不困,看上集人,看賣啥的,看新鮮。雖是走來走去,但大夥説説笑笑,走得開心,浪的囅。

每到小年(臘廿三)的晚上,我們要送灶爺上天,好讓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等到卅(廿九)黑兒再把爺接回來而下凡降吉祥。那時我家中沒有家神(姥爺婆供奉在碎爺家,我從未見過),母親信神,她便在鍋頭上的土胡基上恭敬地祭祀灶王爺。先幾年家中請不起灶王爺的像,母親只按禮行祭祀,後來我們花了錢請了張灶君像(像中是一對老夫婦坐在丙丁宮中,兩旁是童男童女,雞狗家禽,再向外佩着去貼是向內牽的兩公雞及“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的對聯)母親説,小娃家不敢看爺像,看了爺黑裏捏娃鼻子,因此我對此充滿了好奇與膽怯。那張像在我家一貼便是五年,而我信奉神靈也便從此開始。記得每到廿三,母親早早便起了面,矇矇黑時,母親便用調和麪和蒜苗烙祭爺飥兒。烙好後,母親便先要給灶爺獻上,然後讓我端上幾個去老屋讓爺婆嚐鮮,婆也便將給兒的乾糧給我,讓我端回。那時家中貧,響不起送爺上天的炮,母親只在鍋底下燒了廿三應燒的司命主符。不幸是,四年前臘月的某一次上廟上集,母親又花錢請了一張三接引菩薩像(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供奉於門後櫃上。不知為何,在母親恭敬地於七年級、十五燒香達半年時,母親便因事永遠的去了,或許三菩薩接引去了。但從此我們一家四口便反對供奉神靈之事。臘廿三的祭灶,我們也只是為自己烙飥飥兒饃吃罷了。四年後的臘廿三,在我們移火新居的第一年,因着緣我於上前衞集時,請了一張灶君像,按照方位供於新居灶房的鍋側牆上。望着爺像,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着想着,眼中濕潤。而三接引菩薩在移火時已不知所蹤。

廿三過後的每個後傍黑兒,在鄉間總能聽到鼓點兒聲,於是年味更濃了。我們小孩子從吃過晌午飯便耍藏蒙兒,耍踩關兒,常常到黑兒8點多被父母喚回。坐在老屋中的火炕上,又聽着鼓聲了,本村也在敲,心中盡是歡快,漸漸的學會可以敲了,母親卻去了。婆説再敲別人會笑話,因此我再也不會敲了。除夕那天,因我們家中無家神,父母只於下午時分在土牆上貼上三爺所寫的對子罷了。在後傍黑兒,母親炒幾個平日裏吃不到的菜,母親也估計着時辰接灶王回府。這一切罷,我們便隨父母分路到隔壁兩鄰能收到春晚的家中看春晚,而我們家的黃河牌黑白收不到CCTV-1。有時我們小孩看看便倒在了父母的`懷中,直到七年級早上醒來時才發現又沒守成歲。自母親去後,我們便換了一台34寸的彩電,而在除夕夜中陪着在家的母親。自母親去後的那年起,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家神。每至除夕那天,我會在中堂中擺好母親主位和一切獻貢,然後掐着時辰,我這個不孝兒便帶着靈香、紙錢去母親墳頭請她回家中團圓過年。從那後,我們也多了祭家神這一項,我每個除夕必守歲至子夜,然後打開家門,在新舊交替之時鳴響交接長炮。而四年未貼對子的我家今臘準備由我擬寫並在新居外貼一幅哀悼婆、媽的綠對子“前庭和陽還未煗,中堂素風已復涼 無母何恃”來寄託生者對逝者的哀思。沒有了媽,婆來了;沒有了婆,誰又來呀?無人了,我可憐的一家四口呀!心中無限痠痛,何人能曉?咬着牙齒,頂着頭皮,過來了,可憐的都過來了!

年關臘月兒時味!今後傍黑兒在村口聽着外村的鼓聲,不由得憶起了曏日之事,又回到了媽在、婆在的臘月。行文難簡,傾腸置之。

品年味,憶曏情。除夕將至,想婆,想媽!勸着自己,笑着過好每一天。

人間未遂青雲志,天上先成白玉樓!

回家吧!我至親至愛的人!

Tags:品年味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