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文學

隨筆-遊園暢想

欄目: 文學 / 發佈於: / 人氣:1.17W

丁酉處暑,乘興遊寄暢園。入門,見四方小院,綠樹倚粉牆而立,斑駁日影揮灑在水旱盆景之上。抬頭,“鳳谷行窩"客廳橫陳目前,明人計成《園冶》中稱之為“抑景”,其旨在於: 對遊人而言,興致稍斂,漸入佳境。對園景而言,蓄勢待發,引人入勝。書道雲: “狡兔暴駭,將奔未馳”取勢之處,與此不謀而合,異曲同工。

隨筆-遊園暢想

過東仄門,沿青磚曲徑,見藤蔓附牆盤爬,櫸樹挺秀,枝葉扶疏;小葉黃楊,虯枝蜿蜓,妙的`是,還有低丘障目,美景還在“猶抱琵琶半遮面”。

國畫有一種表現形式--手卷。人們將它徐徐展開,畫面開始時平緩中和,漸漸高潮迭起,雄渾激越,等到卷尾時,又歸於一片平淡之中。構園亦是如此。寄暢園的濃墨重彩處就在那曲徑的盡頭,美人放下了琵琶,她驚鴻一瞥,讓人魂牽夢縈。

一泓池水(名:錦匯漪),山石圍岸,犬牙交錯。山影、塔影、亭影、榭影、樹影、花影、雲影盡匯池中。園外之景、園內之景、有形之景、無形之景交相輝映,盡收眼底。

“先月榭”、“知魚檻”、“七星橋”、“鶴步灘”皆環池而構。“知魚檻”四方亭,三面臨水,翼然臨於池面。此名出自惠莊濠梁之辯: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其實這是一種生活態度。個人言行在沒有違背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下,存在即合理。無對無錯,無是無非,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楊絳説: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意即如此。

“鶴步灘”與“知魚檻”,隔水咫尺相對。灘上,榆樹和樟樹都側身探波,雜卉野草點綴其間。古人養鶴,以示高潔,由來以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作者林和靖就視梅為妻,以鶴為子。“洗硯魚吞墨,煮茶鶴避煙。”彰顯了賢士的隱逸志趣。

廊引人隨,環池而行,漸聞水聲潺潺,如鳴佩環,“八音澗”到了。遊人無需“伐竹取道”,因為明人造園名家張漣巧引“天下第二泉”的泉水,伏流入園。泉水經石路迂迴,曲潭輕瀉,匯於“錦匯漪”,奏響了天籟之音。“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構園,草木山石易得,難在活水,水活池方清。寄暢園為山麓園,它西高東低,高處有二泉,低處可鑿池蓄水。“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神來之筆。

耳聞“叮叮咚咚泉”,足行“曲曲環環路”,來到了園主書房——“含貞齋”。它三面設廊,單檐歇山頂,齋外蒼松、銀杏、桂樹散植。齋內正面,中堂布置。卷几案貼牆,左右分立高香幾,案前一張八仙桌,兩把太師椅。中規中矩,不偏不倚。東廳,櫸木書桌一張,桌面左有書函一盒; 右有硯滴、印盒、筆架、筆洗、筆掛等小文房。二十四史書櫃整肅,而博古架空靈,一陰一陽,和而不同。西廳,僅置一張藤面素羅漢牀,供齋主夏日午後小憇,冬日圍爐夜話。真草隸行書法掛屏、對聯點綴四壁。在此書齋中,臨窗伏案,清心觀書,悠然舉目之時,定能意到南山。

循徑,入園中園——秉禮堂。出西仄門,再遇“鳳谷行窩”。抬頭忽見兩門楣上分別篆刻“侵雲”和“礙月”。不解,查史方知。原來“侵雲”指:東望,可見錫山龍光塔高聳入雲; “礙月”指:西眺,可見惠山之高峯掩月。張漣啊,引景入園,巧奪天工,妙哉!

白露前夕,四微堂,野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