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最新高一下冊數學教案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75W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高一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最新高一下冊數學教案

最新高一下冊數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掌握向量的概念、座標表示、運算性質,做到融會貫通,能應用向量的有關性質解決諸如平面幾何、解析幾何等的問題。

二、教學重點:

向量的性質及相關知識的綜合應用。

三、教學過程:

(一)主要知識:

1、掌握向量的概念、座標表示、運算性質,做到融會貫通,能應用向量的有關性質解決諸如平面幾何、解析幾何等的問題。

(二)例題分析:略

四、小結:

1、進一步熟練有關向量的運算和證明;能運用解三角形的知識解決有關應用問題,

2、滲透數學建模的思想,切實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新高一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情景,理解分層抽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學會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總體中抽取樣本;

3、並對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及分層抽樣方法進行比較,揭示其相互關係。

教學重點:

通過實例理解分層抽樣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分層抽樣的步驟。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複習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的概念、特徵以及適用範圍。

2、實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分別有學生名,為了瞭解全校學生的視力情況,從中抽取容量為的樣本,怎樣抽取較為合理?

二、學生活動

能否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進行抽樣,為什麼?

指出由於不同年級的學生視力狀況有一定的差異,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進行抽樣不能準確反映客觀實際,在抽樣時不僅要使每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相等,還要注意總體中個體的層次性。

由於樣本的容量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級抽取的個體數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構數學

1、分層抽樣:當已知總體由差異明顯的幾部分組成時,為了使樣本更客觀地反映總體的情況,常將總體按不同的特點分成層次比較分明的幾部分,然後按各部分在總體中所佔的比進行抽樣,這種抽樣叫做分層抽樣,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層”。

説明:

①分層抽樣時,由於各部分抽取的個體數與這一部分個體數的比等於樣本容量與總體的個體數的比,每一個個體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於分層抽樣充分利用了我們所掌握的信息,使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層抽樣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抽樣方法,所以分層抽樣在實踐中有着非常廣泛的應用。

最新高一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複習國中所學函數的概念,強調函數的模型化思想;

2、閲讀課本引例,體會函數是描述客觀事物變化規律的數學模型的思想:

(1)炮彈的射高與時間的變化關係問題;

(2)南極臭氧空洞面積與時間的變化關係問題;

(3)“八五”計劃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係數與時間的變化關係問題.

3、分析、歸納以上三個實例,它們有什麼共同點;

4、引導學生應用集合與對應的語言描述各個實例中兩個變量間的依賴關係;

5、根據國中所學函數的概念,判斷各個實例中的兩個變量間的關係是否是函數關係.

(二)研探新知

1、函數的有關概念

(1)函數的概念:

設A、B是非空的數集,如果按照某個確定的`對應關係f,使對於集合A中的任意一個數x,在集合B中都有確定的數f(x)和它對應,那麼就稱f:A→B為從集合A到集合B的一個函數(function).

記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變量,x的取值範圍A叫做函數的定義域(domain);與x的值相對應的y值叫做函數值,函數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數的值域(range).

注意:

①“y=f(x)”是函數符號,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數符號“y=f(x)”中的f(x)表示與x對應的函數值,一個數,而不是f乘x.

(2)構成函數的三要素是什麼?

定義域、對應關係和值域

(3)區間的概念

①區間的分類:開區間、閉區間、半開半閉區間;

②無窮區間;

③區間的數軸表示.

(4)國中學過哪些函數?它們的定義域、值域、對應法則分別是什麼?

通過三個已知的函數:y=ax+b(a≠0)

y=ax2+bx+c(a≠0)

y=(k≠0)比較描述性定義和集合,與對應語言刻畫的定義,談談體會.

師:歸納總結

(三)質疑答辯,排難解惑,發展思維。

1、如何求函數的定義域

例1:已知函數f(x)=+

(1)求函數的定義域;

(2)求f(-3),f()的值;

(3)當a>0時,求f(a),f(a-1)的值.

分析:函數的定義域通常由問題的實際背景確定,如前所述的三個實例.如果只給出解析式y=f(x),而沒有指明它的定義域,那麼函數的定義域就是指能使這個式子有意義的實數的集合,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要寫成集合或區間的形式.

例2、設一個矩形周長為80,其中一邊長為x,求它的面積關於x的函數的解析式,並寫出定義域.

分析:由題意知,另一邊長為x,且邊長x為正數,所以0

所以s==(40-x)x(0

引導學生小結幾類函數的定義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麼函數的定義域是實數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麼函數的定義域是使分母不等於零的實數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麼函數的定義域是使根號內的式子大於或等於零的實數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幾個部分的數學式子構成的,那麼函數定義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義的實數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最新高一下冊數學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畫三視圖的基本技能,豐富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己的親身實踐,動手作圖,體會三視圖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體會三視圖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畫出簡單幾何體、簡單組合體的三視圖;

難點: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

三、學法指導:觀察、動手實踐、討論、類比。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開課題

展示廬山的風景圖——“橫看成嶺側看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這説明從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體視覺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較真實反映出物體,我們可從多角度觀看物體。

(二)講授新課

1、中心投影與平行投影:

中心投影:光由一點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

平行投影:在一束平行光線照射下形成的投影。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線正對着投影面。

2、三視圖:

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後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

側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

俯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圖。

三視圖:幾何體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統稱為幾何體的三視圖。

三視圖的畫法規則: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長對正:正視圖與俯視圖的長相等,且相互對正;

高平齊:正視圖與側視圖的高度相等,且相互對齊;

寬相等:俯視圖與側視圖的寬度相等。

3、畫長方體的三視圖:

正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分別是從幾何體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觀察到有幾何體的正投影圖,它們都是平面圖形。

長方體的三視圖都是長方形,正視圖和側視圖、側視圖和俯視圖、俯視圖和正視圖都各有一條邊長相等。

4、畫圓柱、圓錐的三視圖:

5、探究:畫出底面是正方形,側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稜錐的三視圖。

(三)鞏固練習

課本P15練習1、2;P20習題1.2[A組]2。

(四)歸納整理

請學生回顧發表如何作好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五)佈置作業

課本P20習題1.2[A組]1。

Tags: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