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7篇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32W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7篇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1

11月27日,按照學校的要求,作為學生家長我認真收看了《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的知識講座,感覺本次講座內容對家長在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方面的有很好的引導教育作用,本人深受啟發,認為教育局和學校組織收看講座非常有必要。

校園欺凌事件雖然發生在學校,發生在學生身上,但這也是社會大環境的一個縮影,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校園欺凌”不但對“受害者”造成傷害,而對“欺凌者”自身同樣造成傷害。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並採取相應措施,共同努力,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為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我認為,面對形形色色的校園欺凌,學校和家長重點還是在預防。首先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家長應當關心孩子,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對於孩子的不良交往一定要堅決予以杜絕,教會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學會自我保護方法。教育孩子保持一個積極向上、快樂的心。同時要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和心理健康。作為學校和家長都要引導孩子樹立“遵紀守法為榮、違法亂紀為恥”的思想,增強孩子們反欺凌的意識,為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敲響預防的警鐘,學會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如果遇到欺凌問題,家長要與學校加強溝通,共同協商處理。

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個社會、一個學校所必不可少的。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建設書香校園、陽光校園,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寬容友善之人,為孩子共建友善健康的成長環境。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2

校園是知識的殿堂,是你我邁向友誼的天地,它是那麼温暖與美麗,可是這座求知者的樂園,卻因為校園欺凌,成為了埋葬青春與美好的墳墓。

今天,東風派出所的熊警官為我們進行了一次法制講座,令人受益匪淺。

熊警官向我們講述了真實案例,使我們意識到了校園欺凌的可怕。校園欺凌是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個體或羣體,單次或多次蓄意通過肢體、語言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受到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同學們,試想一下,當你成為欺凌對象,受盡各種凌辱、各種折磨,可卻在施暴者的逼迫下,無能為力,不能反擊時,是否感到悲痛欲絕?一位曾經受到校園暴力者自述道:“這是我第一次對別人説這件事。我以為這件事我一輩子也不會説出口。我這輩子最恥辱的事情是在童年,那是我永遠不想觸及的傷疤。”看到這,我的心如發痛般顫抖着,彷彿一鍋正在冒泡的沸水,蒸汽中襯出悲痛的味道,雖然時隔多年,但這可怕的陰影會始終伴隨他一輩子,這是多麼可悲啊!

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在我們身邊,熊警官教給我們方法和防範知識。首先我們要做到,不故意挑事、不以強欺弱、不在社會上與壞人交往。學會寬容,與同學們友善相處、遵守紀律。在遇到危險時,利用建築、車輛等及時躲避,隨即報案,學會自救自護、奮力反抗。在看到有人受到欺凌時,見義勇為,及時找到大人或警察,撥打110報案。

我真心希望遭受過校園欺凌的人能夠勇敢地發聲,而造成校園欺凌的元兇能夠早日悔過,向受害者送去最真摯的歉意。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3

“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教你們學知識,還要教你們做個好人。”班會上馬校長這樣説道。對啊,學校就是一個讓學子進步、完善和發展的地方,它將一切壞念頭扼殺在萌芽階段。讀書以明理,明理方可成人。

這次班會圍繞“拒絕校園霸凌,做品學兼優學生”展開。班會中幾段學生打架鬥毆、欺凌弱小的校園霸凌事件視頻,使觀看的我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平日裏念着文明友善的莘莘學子竟也成了對他人惡語相向、棍棒相加的人。如法制副校長謝所長説,13億人,安康280多萬,我們彼此相遇,並將同窗3年是多大的緣分,平常同學之間的一些小摩擦,我們該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畢竟有的人、有的事都要我們去珍惜。再者,這樣的青澀年華,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逝去的日子就不會重來,做過的決定也不會輕易更改。若有天我們成了施暴者,即使髮膚無損傷,心理留下的陰影將是無法抹去的,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為何又要再做些令他們操勞費心的事。即便不是很優秀,不闖禍惹事就挺好。同樣是不友善待人,不處理好人際關係,成為受害者也是有可能的。心靈與肢體的創傷想要徹底消去,終究是困難的,血肉源於父母,無論傷害或深或淺,都會給父母帶來苦楚與懊惱。其三,站在衡量個人健康的角度來説,道德健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若因小事就與人爭執不下,又何談大度與寬容。嫉妒他人植下禍根的種子,又怎樣前往光明的方向。整日糾結於利益名譽,人性本善也終將被摧毀。

拒霸凌之門外,品學固優也。

在變壞之前做個好人,為自己,為父母,為他人。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4

星期三的品德課上,我們觀看了一部視頻,這部視頻的題目就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的主講是"宗爸"他用樸實、幽默的語言為我們講解了什麼是校園欺凌,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以及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看完之後,我總結了三個詞,就是自衞、預防和勇敢。

關於自衞,我想説的是:相信很多人以為是我打你一拳,你就還我一腳,其實並不是這樣,自衞是指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傷害別人。比如有人追着你,你要丟下他要的東西快速逃跑,但如果他故意要欺負或者傷害你,你要抱着旁邊的路人的大腿向其求救,若無效,你就要找到一個角落,爭取躲進去,把自己身體重要部分保護起來,不受攻擊。

而預防是指不讓校園欺凌發生,那麼如何預防呢?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多交朋友。因為朋友多了,人家剛想欺負你,就看見你正與一羣人玩得很嗨,哪裏還敢欺負你呀?直接就跑了。所以廣交良友,多多益善。

勇敢就是説要在受到欺負後説出來,勇於發泄,不要悶聲不響地收欺凌。因為只要你説出來了,大家都會幫助你,不然他欺負了你一次,就肯定會有第二次,甚至還有第三次,這樣會產生一個惡性循環,讓他一直來欺負你。而你卻一直都忍,這樣做不但對自己不好,而且對其他人也不好,還會讓他更加大膽,肆無忌憚地去欺負更多的人。

總之,我們要與同學們和平共處,既不要欺負別人,也不要收別人欺負,一定要做一個正直、樂觀,敢於表達的人,而且我們還要團結起來,讓校園欺凌絕跡!我想這才是這個視頻最大的目的吧!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5

校園欺凌是當下熱門的議題之一,不做校園欺凌者,不做被欺凌者都是我們學生應該重視的問題。今天我們上了一節不一樣的思想品德課,在課堂上看了一部關於校園欺凌的電影《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講的'是兩個小少年相知相識以及互相救贖的故事。陳念是一名在復讀學校的學生,她成績優異,家境一般,甚至有些窘迫,母親被捲入一場傳銷風波,每當母親回家時,總有人上門討債。她在校園裏受到魏萊等同學的欺凌,雖然報警了,但是由於法律在校園欺凌中的漏洞,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劉北山是一個輟學的社會不良小青年,但有一顆善良的心,在某一次遭到其他小混混毒打時,善良的陳念路過報警,讓他第一次有被人關心的感覺。

從此劉北山走上了保護陳唸的路,兩個人相互關心,一起成長。

但是好景不長,總有一些社會的毒瘤唯恐天下不亂,魏萊不甘心陳念被人保護,過上平靜的生活;雖然劉北山走上了正途,但是他的朋友依舊為非作歹,做上了殺人放火的這檔子事。

陳念在魏萊咄咄逼人的情況下,失手把魏萊推下樓梯致死;劉北山為了保護陳念,替她攬下了這件事。但是隨着警察的一步步深入調查,祕密逐漸浮出水面。

劉北山為了保護陳念,不惜替她去坐牢,“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是,沒腦子,沒錢,也沒有未來,但我喜歡一個人,我想給她最好的結局。”看到這句話,我這個淚點超高的人,竟然留下了眼淚,教室裏也隱隱約約的有抽泣聲。原來每個人心裏都有温柔的一面,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什麼身世。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所有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6

校園是我們增長知識、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該為欺凌事件的陰影籠罩,可據有關方面統計,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區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絕大多數為像我們這樣的在校學生。

從80年代末到現在已出現了一個未成年人犯罪高峯,我國出現的校園欺凌事件並不是孤立的。由於影視業的商業化,欺凌恐怖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充斥我們的視野,許多作品中對於犯罪過程細節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園又成了他們“付諸實踐“的理想場所。

校園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響的絕非個別學生,我們全體青少年都會受此不良影響。校園本應是我們學習的淨土,但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傾向十分令人擔憂。説來説去,就是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校園欺凌同時也體現出人際交往問題,人際交往需要風度,風度就是用温柔去對待倔強的人,用寬容去冰凍苛刻的人,用熱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學説認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開始只是一個萌芽,而且它隨時會遭到私心雜念和外界誘惑的摧殘。這萌芽要成熟、長大,就需要特別的守護和滋養。提高德性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修養過程。遊戲人生,看起來固然瀟灑,可如此泛泛而過又能找到什麼樣的人生感覺?生命是單程線,沒有回頭的機會。

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單純的冤冤相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驅逐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

預防校園暴力觀後感7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學校的校園裏面、在學生上學或者是放學的路上、以及在學校的教育活動範圍裏的暴力事件。

製造校園暴力方是在校老師、在校同學或者校外人員,他們故意濫用軀體力量、網絡、語言、器械等各種攻擊手段,對學校師生的心理、名譽、權利、生理、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這些都能算作是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也是暴力事件,它屬於社會暴力的一種,只是它的環境是學校附近或者説它的對象是在校師生。校園暴力具體有三種形式體現:語言暴力、身體暴力、心理暴力。身體暴力,施暴方憑藉身體的強悍來打擊比較弱勢的同學。心理暴力,這種暴力指的是施暴者,不斷重複地採用語言或其他非行為攻擊的方式,對他人施暴,已經達到影響別人學生生活,造成對方精神或心理狀況發生不良的改變,例如不斷重複的發送侮辱性短信或者網絡微博。

如果真的不幸,哪一天我們遇到了校園暴力,學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項來保證自身安全以及合法權益不被侵害。在平常就要學會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一旦遇事不要忍氣吞聲,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者老師。其次身上儘量不攜帶太多的錢物,容易遭來橫禍,畢竟匹夫無罪,懷璧有罪。最後,在最壞的情況下,如果遇到施暴方,採用實體攻擊施暴時,應當立即採取靈活的應急措施,隨機應變,不要進一步刺激對方,保護自己,以減少被侵害程度,事後再立即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