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佈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説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麼?

學生討論、彙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製成條形統計圖。

(1)你想用什麼方法記錄?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統計,製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佈置會場,多買些什麼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麼?

動畫片體育比賽電影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2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數數活動,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2、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百以內的數,知道10個10是100。

3、通過選擇合適的數數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設計思路:

1、體現數與生活密切聯繫,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課前安排小調查,課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

2、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地學習。數數中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自認為最快的方法進行,對於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老師今天第一次給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課,先給大家來個自我介紹吧!我姓吳,今年34歲,身高155釐米,體重46千克,家住東山大道138號,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車。我平時喜歡聽歌,這不剛買了個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們能象老師這樣説一句帶有數字的話嗎?(指名説一説)

看來生活中的數字可真多,你們會數數嗎?誰能從1數到20?(指名數)

誰能接着往下數?(數字接龍數到100)

除了一個一個地數到100,誰還有其它的數法?(指名2個2個地、5個5個地、10個10個地數到100)

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起來認識100以內的數。

板書課題:100以內數的認識

二、數100以內的數

課件演示主題圖:春天來了,草原上來了許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隻?(學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對不對呢,我們還是來數數看吧!(學生翻看書上的主題圖數一數)

彙報一下你們數得結果吧!(100只)100可比我們以前學的數多得多呢,你們是怎麼數的呢?(學生彙報)

課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個十。教師邊演示學生邊數:1個十、2個十、3個十……9個十、10個十)

10個十是多少呢?(學生齊答100)

教師板書:10個十是100

學生學着老師的樣子在書上畫圈再數一遍。

三、學生操作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小物品,數出100個來,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個,比一比誰數得又快又準。

學生彙報自己是怎樣數的,並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數的組成

老師在黑板上擺小棒,學生觀察,並説説一共擺了多少根。

師:誰能説説老師是怎麼擺的呢?(先擺了2個十根,再1根1根地擺了9根)那麼29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呢?

師:你們能照老師的樣擺一擺嗎?

老師説一個數學生擺出來,並説説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五、鞏固練習

完成課後相應的習題。

六、遊戲

數字接龍:老師報一個數字,學生接着數出它後面的5個數或前面的5個數來。

國小一年級數學第四單元經典教案彙總四:《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計算;

2、鞏固數的組成概念,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價值,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整十數加一位數的計算及實踐運用

課前準備:

口算卡、教學掛圖(自制)、小紅旗、小棒

教學流程:

一、溝通交流、興趣導入

1、教師出示口算卡,進行口算練習

師:小朋友們,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奪紅旗比賽

①、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寫數。師:小朋友,加油啊,寫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將會獲得一面小紅旗。

②、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寫數。

③、誘導學生説説以上幾個數的組成。

3、興趣導入

師: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棒,老師很高興,你們還想不想解決更好玩的問題呢?

生:想。

師:好,那就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二、提出問題,師生互動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師:誰能告訴大家,他們都正在做什麼呢?

生1:他們正在買東西呢!

生2:……

師:説得好!圖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歡喝牛奶啦!這幾天,小明表現得特別好,特別聽爸爸、媽媽説的話,他媽媽很高興,就帶小明到商店去買牛奶。售貨員阿姨先給小明媽媽30瓶牛奶,再給小明2瓶牛奶。現在,老師想問大家,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1: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3:小明喝了2瓶,還剩多少瓶?

師:你們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幾個問題吧!

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和“還剩多少瓶?”的問題板書,逐一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教學30+2

師: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用什麼方法計算呢?

生:一共買了32瓶牛奶,用加法計算。

師:説得真好,那為什麼要用加法來計算呢?誰來説説?

生:媽媽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問“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媽媽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來,一共是32瓶。

師:你真棒!那誰來告訴老師,應該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列式(板書):30+2=32

3、教學32-2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媽媽一共買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後,還剩下多少瓶?應該怎樣列式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2-2=30

師:誰能告訴大家,32-2=30,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採用多種算法,多讓幾位學生説一説他們的算法,鼓勵學生上講台擺演用小棒演示計算過程。

4、教學2+30

師:同學們表現都很棒,現在老師想再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板書:2+30=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彙報。

三、知識點拔

師:結果是多少呢?你是怎麼想的?

生:……

師:我們以前已經知道“3+2和2+3”的結果是相等的,只是變換了一下數的位置而已,所以“2+30與30+2”的結果也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以後將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

四、實踐操作

1、擺一擺,算一算

①、教師先擺小棒,學生認真觀察後寫出算式,並計算

a、先擺3捆(每捆10根),再擺6根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擺演,集體糾正。

b、先擺3捆與5根,然後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師先寫好算式,讓學生擺

a、30+5=b、6+40=c、46-6=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板演,讓學生自由發揮,引導學生自主評價,集體糾正。

③、“小老師”寫算式,學生擺小老師寫算式,學生跟着擺,小老師評價。

2、看圖列算式

①、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如圖:

先擺擺出

再擺拿走

一共□○□=□還剩□○□=□

請學生板演,並説一説這樣做的理由,最後集體糾正。

五、鞏固與拓展

1、數學小遊戲(小馬過河)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現在,大家願不願意用自已所學的數學知識來幫助別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願意!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個個都樂於助人,都是好孩子。(邊説邊貼出遊戲圖)

師:“三月三”快到了,馬媽媽叫小馬把節日的禮物送給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邊,小馬必須算完這些題,才能到達外婆家。小馬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圖上的題目,最後的三道題為開放題,沒有固定答案,應讓學生多説一説,要鼓勵學生用小棒進行演算。

師:同學們的數學學得真好,輕輕鬆鬆就能用自已的知識幫助小馬做一件好事,小馬和外婆都非常感謝你們,還祝你們“三月三”快樂

2、小結

你們今天過得快樂嗎?為什麼?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知道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能根據提供的素材,估計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4、通過認識100以內的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數數方法及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數應是多少。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展示台、給每位學生準備數量為100的物品。

教學設計理念:

向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信息資源,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並運用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0—20),誰能從0數到20?(一生數,其他拍手),誰能接着往下數?(2—3名接着數,到70過後師示意全班齊數並齊拍手)

2、師:大家能數那麼多數,真了不起,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要用到數數,你能説一説嗎?(略)

〔設計意圖:複習20以內的數,瞭解學生已有的數數知識。〕

3、師:我們班共有多少位同學?(65位),自己親自數一數。(學生站起來數班級人數。)

師:誰能説説你數的結果是多少位同學?(學生彙報,肯定有不一樣的)

師:誰願意領着大家一起數?(請一名學生邊點邊數,其他同學跟着一齊數,結果是65位同學。)

師:在剛才數人的時候,39的後面是多少?49的後面是多少?59的後面是多少?你怎麼想的?

師總結數的方法: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快。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數班級人數,體現數數的方法:邊點邊數,點的和數的一樣快。同時突破本節課的難點:當數到接近整十數時,下一個整十數應是多少。〕

二、實踐操作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數。數什麼呢?數的東西就藏在你們的抽屜裏,快拿出來看看吧。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麼物品?喜歡嗎?

2、師:現在聽清要求,請很快的數出10個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仔細觀察,10個呀,就這麼多。

師:請你再數10個出來。

師:現在是多少了?

師:再仔細觀察20個這一堆,20個就這麼多。

師:請你把袋子裏的物品都倒出來,想想,剛才10個一堆,20個一堆是那麼多,再觀察一下你面前這一大堆,猜猜這一堆大約有多少?

生猜(略)

師:那麼到底有多少呢?請你仔細數一數。(學生開始數桌上的物品,有糖、棗、沙棗、子、小棒、鉛筆、玉米粒等。)

3、學生彙報數的結果

師:你來説説你是怎麼數的?(有一個一個數的,有兩個兩個數的,有五個五個數的,還有十個十個數的?)

師:剛才誰都數的是100?請舉起手。其實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每個袋裏的物品都是100,你們數對了。(學生高興地歡呼。)

師:有的小朋友沒有數對,我們給他找一找數錯的原因好嗎?

學生尋找出錯的原因:

1、點的和數的不一樣快

2、數的物品太多,有時稍不專心會忘。

3、轉整十數時不知道是多少。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估數和數數的活動過程中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學會用多種方法數數,滲透估數的方法,體會準確數出物體個數的方法,體現數是數出來的。〕

4、師出示100粒大米。誰來猜猜這些大米是多少粒?(生猜)

師:看着這100粒大米,再看看周圍同學桌上的100個物品,老師有些不明白,都是100,為什麼有的堆大?有的堆小?

生:因為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

師:剛才的100顆糖,100枝鉛筆,100粒大米……我們都可以用數100來表示。(板書:100)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100以內數的意義,提高估數的能力。〕

三、探索活動

1、接數,數的組成

師:請你數出35個物品,怎樣擺放讓人一眼看出來。可以利用老師提供給你的小袋和皮筋。(師事先在物品袋裏裝了小袋和皮筋)

生數並擺出35個物品來。(老師巡視,指導)

師請一名擺鉛筆的學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再請一名裝小袋的學生到展示台前展示,並説出這樣做的理由。

學生同桌相互檢查,改正擺放錯誤。

師:看着你們的35個物品,同桌相互説説35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板書:35裏面有3個十和5個一

師:請你從35開始繼續數物品,一直數到42個。

師請一名數小棒的學生展示42根小棒的擺放方法。説一説42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板書:42裏面有4個十和2個一。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理解數的組成〕

師:從45數到63,63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師:請一學生説一個數,大家接着數。同桌再互相考一考。

師:從88數到100,能行嗎?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解數的組成,並會從任意一個數接着往下數〕

師:同學們數數越來越好了,老師這兒有幾幅圖,一起來看看。課件分別出示湯圓圖和鋼筆圖。

⑴説出由幾個十和幾個一。共有多少個湯圓?(課件出示答案)

⑵表示的是幾個十和幾個一,説説想法,一共有多少枝鋼筆?(課件出示答案)

2、估數、數數、100數的組成

課件出示動態的百羊圖

師:猜一猜大約有多少隻羊?(生猜)

師:到底有多少隻呢?你來數數吧!(動態的羊不好數,羊多不好數)

師:誰能想個辦法,能讓我們比較容易地數出一共有多少隻羊?(生想辦法)

師:出示把動態的羊10個10個圈起來,用柵欄圍住,現在我們再來數一數。(生很快數出是100個)

師:怎麼這麼快數出來了,生説出數的方法:10個10個數,數了10個十

師:10個10是多少?板書:10個10是100

板書課題:100以內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進一步滲透估數的意識,體會10個10個數的優越性,並認識10個10是100,理數100的意義,突破知識的難點。〕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4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於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x位數,100是x位數,82是x位數。

(2)、28的8在x位上,表示x個x;2在x位上,表示x個x。

(3)、36是由x個十和x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x;99裏有x個十和x個一,它後面是x。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x、3769、70、x、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裏填入“>”、“<”、“=”。

15○20xx○9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x,的是x。

生回答後,問:“你怎麼能這麼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説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麼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着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遊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遊戲。

在遊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説説是怎麼比的。

2、你能説一説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説一説)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2□47="">□7100>3□58<5□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5

預習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頁的“拼一拼”內容,做一做練習一第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向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徵;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通過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繫,感受圖形的美。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送給大家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聽歌中唱的到底是什麼呢?(多媒體播放少兒節目《大風車》的主題歌,播放完時適時提問:你們喜歡風車嗎?)其實,風車是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後,才折成的。不僅這樣,生活中還有很多由平面圖形組成的幹變萬化的圖案呢。你們想當那個把圖形變得很神奇的魔術師嗎?好,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了平面圖形的拼組。下課之後,大家就都會成為魔術師了。(板書課題)

二、折一折

(1)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徵。

首先,我們來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徵。(請看幻燈)同學們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長方形折一折,折完後,你發現長方形的對邊怎麼樣?(對了,對邊重合,即對邊相等)那麼,鄰邊是否也相等呢?(對角折一折,試一下)我們一起來看屏幕演示。再來看看,正方形的邊怎麼樣呢?(幻燈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虛線向對角折,再對邊折,你們發現正方形的四條邊怎麼樣?(都相等)好,我們再來看屏幕。

歸納:同學們有的用觀察法,有的用比較的方法,得出: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對邊相等;長方形鄰邊不相等,正方形鄰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問:你能把長方形的紙變成正方形的紙嗎?這樣折一折、剪一剪就變成正方形了,能説明理由嗎?

(2)小組合作製作紙風車。

我們在課前説過,紙風車是由長方形變成正方形之後才完成的。你們會做風車嗎?(幻燈出示風車圖案)接下來,老師就和你們一同來學習。請注意看(播放視頻)。

通過視頻,我們可以按如下步驟做:先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根據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徵,我們將長方形的長與寬相等再裁下,(幻燈片演示製作步驟)然後我們將正方形的對角各折一下,沿摺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餘地,之後我們將出現的八個角每隔一個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鐵絲串好並固定,紙風車就可以在風中轉動了。

問:風車的製作過程中,你發現了哪些圖形?怎樣讓一張紙變成風車呢?動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風車。

小組互評,展示學生作品。

好了,我們先把紙風車放一邊,看看還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擺出來。請看這輛小汽車(幻燈出示),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三、拼一拼

剛才大家表現得非常好,那你們想玩拼圖嗎?

(1)下面,就請用你手中的2個長方形拼一拼,看看你們能拼出什麼圖形。(學生完成後幻燈展示答案)

(2)再來用4個同樣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麼呢7

問:至少用幾個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形?

(3)大家都這麼聰明,那你們能擺出六邊形嗎?

(4)好,接下來就請大家用手中的9個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快又好,開始!(幻燈展示答案)

(5)現在,老師也難不倒大家了,那麼,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請注意看(幻燈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圖形)。

①最少用幾根小棒能拼成兩個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麼圖形?

③你能用老師給的4個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嗎?

(教師對錶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

四、拼圖大比賽

(1)教師指導學生拿出學具袋,讓學生運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發揮想象拼圖,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組員合作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比一比,看誰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創意。

(2)展示學生作品。學生自己評價或者互相評價。

(3)組織學生完成練習一第4題,鼓勵學生積極動手,教師相機指導。

五、總結

今天,小朋友們自己動手拼出了很多美麗的圖形,當了一回小魔術師哦!希望同學們回家後,能夠繼續發揮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麗的圖案來。

板書設計

平面圖形的拼組

長方形對邊相等

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6

教材內容:

本節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學信息,藉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最後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信息,並能自己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仿、聯想等學習方式,經歷遊戲過程,並從中收集數學信息,提出問題。通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願意親近數學,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捉迷藏遊戲。通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佈的信息,產生聯想,並由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預設問題

(1)什麼是用數學?

(2)為什麼要學習用數學?

(3)學習用數學這節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説一説圖上都説了些什麼?

(2)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説呢?

(3)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 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並回答。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着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着提一提嗎?學生自願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彙報後,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的方法用總人數減捉住的人數。

3、出示丟手拍遊戲。通過觀察、傾聽,思考信息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信息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通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學信息,指名學生説: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信息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並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然後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夥伴。重點在於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後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隻?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裏跑了9只,還剩幾隻?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裏有13條小魚,遊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提出來。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才能提出數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數學信息,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後説一説單位名稱是什麼?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後彙報、交流。

4、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穫

師:本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請説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裏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體驗統計的必要性.

2.認識條形統計圖的另一種形式,並能正確填寫統計圖.

3.培養學生學會分析統計圖,並能對可能性做出判斷和決策.

教學重點

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教學難點

分析統計圖,對可能性做出判斷和決策.

教學準備

每人一張條形統計圖和正方形紙片.教師準備一張大張的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引課.

1.“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我們班要開展慶“六·一”的活動,要作什麼準備?我們的教室呢?

2.你用什麼來佈置我們的教室?

3.老師買回了一些氣球,你們認為掛什麼顏色的氣球教室才最漂亮,為什麼?

4.氣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選擇你最喜歡的一種顏色的氣球,把它舉起來.

5.大家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顏色,但老師還是不能很準確知道哪種顏色的氣球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你有什麼辦法知道嗎?

二、新授.

活動一:討論解決辦法.

1.討論一下,把你的想法説給同組的小朋友聽.(學生之間説)

2.請各組派一個代表説説你們的解決辦法.(指名説)

3.大家想出了這麼多的方法,待會就請用你們用詢問的方法進行統計.

活動二.認識統計圖.

1.請小朋友們拿出你的統計圖,誰是小老師説一説統計圖上有什麼?每種顏色的氣球用什麼表示?每個格子代表什麼意思?統計圖該怎麼填?

2.統計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統計開始.

活動三:分析統計圖.

1.請觀察你的統計圖,你從中發現了什麼?把你知道的説給你的組員聽.(小組成員之間)

2.請各小組派代表上來向全班彙報.

(1)從統計圖中知道我調查了______人.

(2)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最多,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最少.我們小組最喜歡______顏色的氣球、

(3)喜歡紅色的有______人,喜歡黃色的有______人,喜歡藍色的有______人,喜歡綠色的有______人.

(4)喜歡______顏色的比喜歡______顏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從統計圖中知道的告訴大家嗎?請你拿着你的統計圖,把你知道的告訴你的好朋友聽.

活動四:統計全班情況.

1.剛才我們統計了各小組的情況,下面讓我們來統計全班的情況.

2.請拿出小紅紙,下面請同學分組上來貼.

3.觀察這個統計圖,你知道了什麼?誰勇敢,上來做小老師説給同學們聽.

(1)從統計圖中知道我調查了______人.

(2)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最多,喜歡______顏色的人數最少.我們班最喜歡______顏色的氣球.

(3)喜歡紅色的有______人,喜歡黃色的有______人,喜歡藍色的有______人,喜歡綠色的有______人.

(4)喜歡______顏色的比喜歡______顏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過剛才的統計,你知道我們班買什麼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嗎?

5.你能根據統計圖猜猜班主任老師最喜歡哪種顏色的氣球嗎?為什麼?

6.尋求答案.

三.小結.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2.佈置家庭作業.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8

教學內容: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教材第二冊88頁例題(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⑴培養大家勤於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⑵引導大家熱愛生活,關注身邊的每個事物。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兩個豎式連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鋪墊

1、口算下面各題(並説一説計算順序)

8+4+313-4-562-209+5+716-8-458-30

2、筆算下面各題(並説一説)

28+34

52-20

二、導入新課,學習新知。

我對大家剛才的表現非常滿意,我國運動員們在2004年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情況讓全國人民也非常滿意,你們想知道他們得獎的情況嗎?

1、出示表格

金牌銀牌銅牌

321714

2、根據表格編一道兩步試題。

3、指名列式。32+17+14

4、小組內討論該怎樣計算?

5、説一説你是怎樣計算的?指名説師板書。

32+17+14=63

32

+17

49

+14

63

師:這幾位同學真聰明,説出自己的方法,你們喜歡用這種方法?好!現在你們就用這種方法來比試一下,看誰做的又快又對!

6、完成

35+26+24

師:大家看一下,我們剛才在計算時用了幾個豎式?誰能只用一個豎式就能算出來呢?

你是怎樣想的?師板書

35+26+24=85

35

+26

61

+24

85

師:真棒!現有我們把原來的兩個豎式合成了一個豎式,比原來簡便多了,這就叫“簡便寫法”。

好!同學們真是太聰明瞭,連簡便寫法都能自己想出來。看來下面的這道題也難不住大家了。不過也説不定,你們中間會有個“小迷糊”,看看誰願意當小迷糊!

7、試一試:

(1)對學生提出要求:先敍説題用兩個豎式來寫,然後再把兩個豎式寫成豎式的簡便寫法。

(2)指名説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62-15-17=30

62

-15

47

-17

30

3、做一做

98-28-35

三、課堂總結

同學們,剛才我們所做的黑板上的這幾個題,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連加連減,師板書課題。在用豎式計算連加和連減的時候,我們有兩種方法,第一種用兩個豎式來算,第二種把兩個豎式連起來寫,叫“簡便寫法”。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9

師:在動物園的另一角,有一隻小螞蟻餓急了,正在找東西吃呢。忽然它看見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圍有許多方格,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請看圖,這兒有提示:螞蟻往右走幾格,再往上走幾格到蘋果處。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螞蟻好嗎?(老師演示,讓學生明白題意)

師:這隻小螞蟻又發現不遠處還有一個香甜的香蕉呢,請小朋友自己去幫助小螞蟻,好嗎?你可以看提示(2)

師:這隻小螞蟻的胃口可大了,它還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蟲和脆甜的鴨梨呢!該怎麼辦呢?同桌兩人可以商量商量螞蟻該怎麼走,然後再畫出來。(展示不同的方法)

4、説一説,他們各住在哪裏?

5、綜合練習(上、下、左、右、前、後、位置)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6頁內容及練習一的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實踐或遊戲情境中進一步體驗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為今後建立較好的空間觀念打基礎。

3.讓學生在多種活動的參與中體會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在數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遊戲,導入新課。

師:教師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做遊戲,那我們上課前也來做個“點指”的遊戲。老師説哪,同學們就用手指哪? 生隨老師做遊戲

師:從這個“點指”遊戲中我們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實任何物體都有它們的位置,那麼在生活中如何確定他們的位置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位置。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探究位置

師:經過一週的評選,我們的假期作業終於評出了兩名優秀的作業,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生:想

師:這兩名同學一個同學是第五組的,一個同學是第四個。根據老師的描述請同學們快找一找他們是誰?

(生四下尋找發現無法確定)

師:為什麼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學?

生:因為第五組有4個同學,而且每一組都有第4個同學,所以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同學

師:是啊!第五組有四名同學,只説第五組很難一下子知道他是誰,而坐在第4個的每一組都有1個,所以也無法知道他是誰,那麼怎樣能讓同學們一下子把位置確定下來?

(生自由回答)

師:既要説出在第幾組,又要説出是第幾個。(板書)

師:他們分別是第五組的第3個(馮銘思)第2組的第4個(韓嘉悦)

生彙報後發給學生獎品,並及時鼓勵。

師:按我們現在的座位,同學們看一看,班級一共有幾組?

生:一共有6組

師:誰來數一數 生數一數

師:習慣上我們都是從左往右數這是第一組、這是第二組……

請各組同學記住自己是哪一組的,聽老師的口令

請第一組的同學揮揮手 請第二組的同學跺跺腳

請第三組的同學拍拍肩, 請第四組的同學站起來轉一圈

請第五組的同學笑一笑, 請六組同學拍拍手

師:最近咱班的王爽學習上很有進步,你能説出他的位置嗎?

生:王爽在第6組第2個

師:第四組第一個同學請起立(張墨焜)

師:誰是老師的好朋友,請你告訴我你的位置。

(生自由回答)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請小組的同學猜一猜

(生小組合作)

師:請和你的同桌互相説一説你前、後、左、右同學的位置,把第5頁的內容填上。

(生自由活動後彙報)根據學生的彙報適當板書

師:通過同學們的彙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前後兩個同學的座位、左右兩個同學的座位與自己的座位有什麼關係?

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板書,齊讀板書內容。

三、鞏固練習

1、師:看到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小動物們也想考考大家你們看,他們來了。從這幅圖上你獲取了什麼信息?

(出示做一做)

根據第一行第2個是猴子這個條件,誰知道狗在第幾行第幾個?

師:你還能提出 什麼問題?

生自由提問

2、星期天小明去看電影,他買了一張8排13號的電影票,他拿着票走進電影院發現有兩扇門“單號門”、“雙號門”,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應該進哪扇門呢?”哪位同學能幫助他?(出示教科書第8頁第4題)

學生分組討論怎樣幫助他。

師:(學生彙報後,小結)我們的電影院都是這樣的,如果拿的是單號票,就從單號門進,雙號票就從雙號門進,那麼小明拿的是8排13號,這是一張單號票還是雙號票呢?

(我們看單號或雙號,只看票上是幾號,不用看是幾排)

小明由單號門進入,看到電影院裏座位很多,他急了:這麼多座位我應該坐在哪?如何幫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號

師:小明和小麗是好朋友,一個是8排13號、一個是8排12號,他們會坐在一起嗎?

生:不會(因為電影院的座位比較特殊,把的在的單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雙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8……中間號,向兩邊逐漸擴大,所以他們不會挨在一起。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10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具準備:

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l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6個十和2十一組成()。

(4)2個十和5個一組成()。

(5)75裏面有()個十和()個一。

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計數器。

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叫十位,並在計數器上分別貼上“十位”、“個位”。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裏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回答後,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着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

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1。教學例3。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麼寫呢?學生回答後,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説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寫數的時候,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佔位,如30、40、50個位上都寫“0”。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麼?

2。教學例4。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裏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擁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麼寫呢?

引導學生説出;先在百位上寫“l”,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訴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結。

寫數、讀數都要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佔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課本第37頁)。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麼想的?集體訂正。

2。做遊戲:接通電話

四、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本節課大部分學生都掌握的很好只有個別學生老是在讀數寫的時候把漢字寫成數字。還需加強輔導。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11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百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對100以內數的加減計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並能形成一定的計算速度。

2、以解決問題為依託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

3、在經歷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温故而知新”,對知識有新的認識、提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煉信息:

1、談話引入:老師想問小朋友一個問題,平常你們喜歡到哪兒去玩?能不能把高興的事説出來聽一聽?

2.出示課本插圖,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並回答:

(1)這是一幅“兒童樂園”圖,從圖中你能發現什麼?(或小朋友們在幹什麼?)

引導學生髮現圖中的主要景物——飛天輪、龍船、蹦蹦牀、電瓶車。(或引導學生髮現圖中的幾個主要活動——有的小朋友在坐飛天輪,有的小朋友在坐龍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牀,有的小朋友在開電瓶車。)

(2)A:從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字信息?

引導學生髮現開展幾個主要活動的人數——坐飛天輪的有23人,在坐龍船的有16人,跳蹦蹦牀的有15人,在開電瓶車的有6人。

坐飛天輪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敍述方式告知的,開電瓶車的只有6人,以上兩條信息學生很容易發現,也不會產生意見分歧。但由於坐龍船的16人擁擠在一起,跳蹦蹦牀的15人在排列上沒有規律,因而學生對這兩條信息的發現可能會有意見分歧,此時,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閲讀,使學生感悟正確的閲讀方法,以便形成正確認識——從左到右依次數出坐龍船的16人;把跳蹦蹦牀的同學分成幾個小的區域,分別去數,然後相加,或依次數出每個區域中的人數。同時,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反思:在數的過程中要注意什麼(或開始為什麼沒有數正確)——要有正確的數數方法,要仔細數,不重複也不遺漏。

B:你還能發現哪些數字信息?

引導學生髮現:現在是下午4時;有的小朋友在買飲料,能知道各種飲料的價格;有的小朋友在買票入場,因為身高超過了1米。

二、師生合作,探究學習:

(一)統計信息,提出問題:

1、看來,圖中的信息還真不少,怎樣才能記住這些信息?(或怎樣才能記住每個項目中有多少人?)

引導學生想到“統計信息”。然後師生共同完成下表。

項目坐飛天輪的坐龍船的跳蹦蹦牀的開電瓶車的

人數2316156

2、根據表中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利用表中的數據信息,可以提出6個加法計算的問題、6個減法計算的問題以及若干個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在讓學生口述問題時,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導學生注意問題的全面性,如:學生如果僅僅提出的是兩個數相加、相減的問題,教師應進一步引導:能不能提出連加計算的問題?能不能提出連減計算的問題?能不能提出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最後教師總結:利用這些數據,不但可以提出加法、減法計算的問題,還可以提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的問題。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下面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請小朋友仔細想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呢?請你把這些算式寫出來,然後計算出得數。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一會兒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彙報。

(三)彙報交流,梳理分類:

1、哪個小組願意説一説你們解決的是哪些問題?應該怎樣列式?得數是多少?

(1)學生在彙報時,既可以先彙報列出的算式及得數,然後再説明這個算式解決的是什麼問題;也可以先敍述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再彙報如何列式解答這個問題。

(2)如果學生彙報的僅僅是加法、減法、連加、連減算式,老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提出並解答能夠進行加減混合計算及帶小括號計算的問題,並及時板書算式。

2、伴隨着每個小組彙報交流活動的不斷深入,教師要把算式分類板書,以便為最後的總結概括作好準備。板書時可以把算式分為加法算式、減法算式、連加算式、連減算式、加減混合算式、有小括號的算式相對獨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23-(16+4)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23-(15+4)

16+4 15-4 23+16+4 23+16-4

(四)總結概括,理性昇華:

1、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能發現什麼?

引導學生對算式進行橫向、縱向的對比觀察與分析,找到每一類算式的共同特徵,抽象出每一類算式的名稱——加法(算式)、減法(算式)、連加(算式)、連減〔算式)、加減混合(算式)、有小括號的(算式)。

2、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麼?

引導説出計算百以內加減法時要注意的問題——

用豎式計算,相同數位要對齊;

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在個位上加10,再減;

算式有小括號的,先算括號裏面的。

當學生總結遇到困難時,教師可利用板書中的例子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

(五)鞏固練習,拓展創新:

1、數的組成:利用計數器,完成如下類似的題目——請小朋友準備好計數器,聽老師説要求,大家在計數器上撥數。

十位上的數字是4,個位上的數字是6,這個數是多少?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 …

2、數的大小比較:

以上述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兩位數為材料,進行數的大小比較練習:

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數的計算:

(1)以上述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這些兩位數為材料,進行加減法計算練習。

第一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第二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

(2)仔細觀察這兩組數,你能發現什麼——引導學生髮現:第一組計算時不需要進位與退位,第二組計算時需要進位與退位。

在計算時我們要注意什麼——不僅讓學生髮現計算進位加法、退位減法時不要忘記“進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體會豎式計算的作用為“當計算遇到困難時,可以用豎式來幫助解決問題”。

三、總結與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從知識與方法兩個方面進行表述。知識——學會了什麼,應該注意什麼。方法——引導學生從以“自主探究”為基礎的合作、交流、對比、觀察、反思“做數學”的角度進行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複習“認識鐘錶”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整時、半時、大約幾時認讀鐘錶時間的認識,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

2、以動手實踐的自主探究活動為基礎,在探究時刻之間變化的

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認讀時間的表象,實現數的認識、圖形與

空間兩個領域的互相融合。

3、經歷認讀鐘錶時刻探究問題的過程,體會時刻(時間)與人

們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準備:

每個同學準備一個玩具鐘錶(或模型),教師準備演示用鐘錶。

教學過程:

一、呈現問題:

(1)玩電瓶車的同學是 開始的,結束時是4時。

(2)坐飛天輪的同學是4時開始的,結束時是 。

(3)坐龍船的同學是 開始的,結束時是 。

(4)跳蹦蹦牀的同學是3時開始的,結束時是4時。

(5)買票的'小朋友4時進“兒童樂園”, 離開“兒童樂園”。

(6)“兒童樂園”每天下午向社會開放的時間為2時——6時。

二、自主探究:

1、以6個問題為框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探究。以問題(1)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開始玩的時間和結束的時間在鐘錶上撥出來?

(2)讓學生利用鐘錶(或模型)進行操作。

(3)指名幾名同學演示。

(4)教師引領探究——利用教具(鐘錶),師生共同完成從到一直到的撥針操作活動。

2、畫出整時:

A:能不能把問題中的4時、3時、2時、6時畫出來?請同學們利用鐘面圖,畫上表針。(每個同學發一張鐘面圖)

B:能不能把你是怎麼畫的展示給大家看一看?指名幾位同學上台展示。

C:讓畫錯的同學進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能發現什麼?

引導學生能發現:跳蹦蹦牀的同學是最早開始玩的,坐飛天輪的同學結束的最晚,跳蹦蹦牀的同學玩的時間最長……

2、在認讀鐘錶時應該注意什麼?

引導學生把認讀鐘錶要注意的事項説出來:辯認時針與分針,看清時針與分針的位置……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1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熟練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練習能説明和歸納相應的口算過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確口算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中,初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熟練口算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鞏固

1、算一算,比一比,説一説。(練習七第1題)

認真觀察這幾組算式,你能發現什麼?

2、先估算,再計算。

出示課本練習七的第2題,請學生先説出得數是幾十多,再算出得數。讓學生説一説,估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然後再讓學生獨立計算。

小結;估計時既要看清要加的數是整十數還是一位數,還要看清兩位數的十位、個位上的數各是多少。

3、不計算,比大小。

出示課本練習七的第3題,

小朋友們,不計算你能比出兩邊的大小嗎?47+2與47+20,怎麼比呢?同樣是47,要加上的數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數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幾,47+20得六十幾。

二、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課本練習七的第4題,指名讀題,全班齊讀。怎樣列式呢?要求學生獨立列式填空。交流結果

2、練習七第5題,集體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列式,完成交流思考過程和結果。

三、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在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上有了哪些進步?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13

一、複習引入。

我們已經認識了釐米和米,1釐米有多長呢?請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伸開兩臂比一比。

(學生站起來比劃,教師拿着米尺到學生中巡視,發現誤差大的進行糾正。)

二、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課桌有多高?

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的桌子大約有多長?把估計的結果告訴同桌,然後你們倆一起量一量,看誰估得準?(學生活動)

2、活動結束後,請學生彙報估計和測量的結果。

3、請估計準確的同學把估計的方法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彙報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其他同學估計的方法進行評價)

4、你們測量的課桌的高度是多少?

説説你是怎麼量的?

5、活動後集體彙報。

(對於測量同樣物體長度的小組進行比較,檢驗測量是否準確。)

三、尋找並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同學們,其實我們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1、請同學們測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麼?(從腳底到頭頂的高度)

(2)先估計,再測量。可以自己測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説説測量的方法。

2、測量自己的步長。

(1)步長是指什麼?(腳尖到腳尖或腳後跟到腳後跟的距離。)

強調:步長是平時走一步的長度,不要刻意邁大步。

(2)先估計一步有多長,再測量。可以小組合作。

(3)誰估計的最準,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方法。

(4)你是怎樣測量的?

3、測量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

4、利用身體上的尺子進行估計活動。

剛才同學們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其實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師要檢驗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請兩名同學到前面來,請同學估計他的身高,並説説是怎樣估計的。

(2)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

①知道什麼是腰圍、頭圍嗎?

②請估計一下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

③現在我想知道這兩位同學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麼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長進行估計活動。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裏,自己做一個記號。

②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着這麼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③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麼?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5、介紹人體各部分長度關係小常識。

四、練習。

1、P18第2題。

(1)看圖,你知道了什麼?

(2)請學生估計一下小明和機靈狗分別有多高,説説你是怎樣估計的。

(3)引導學生注意記錄的方法。

2、P19第3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後進行交流。

五、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重點:

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對!

“那麼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11?”(指名回答,説一説數位表示的意思)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4這樣用計數器表示?”

説一説數的組成。

(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三)新課:

1、想一想應該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4,在個位上撥2。

寫作:42讀作:四十二

2、(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過九的數:39,49,59,69,79,89,99、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並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説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説3個數。

(4)鞏固練習

1、個位是7,十位是4,這個數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個兩位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這個數是()。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人教版國小一年級數學教案(下冊)15

“做數學”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觀念,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強調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現實的體驗。波利亞説:“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因為這樣的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性質和聯繫。”作為一個最先使用新教材的一線教師,非常接受這個新理念,但是,如何引導學生“做數學”,而且是讓一年級的國小生做數學,使他們的課堂生動、有趣起來呢?我在學校開展的新教材研討課中,就《桌子有多長》一課,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從中獲得了點滴啟發。

教學實錄:

一、創設問題情境

師:今天,學校要給我們一年級的同學買新桌子,你們高興嗎?不過想問問同學們,咱們現在使用的桌子有多長?

二、自主探究、體驗思考

1、估計和測量

師:同學們,你們想用什麼辦法或工具來量一量呢?想好後,請你動手量一量。(學生很快相出辦法量)

師:誰來説一説,你是用什麼量的,桌子有多長?

生1:我是用拃量的,桌子有7拃長。

生2:我是用文具盒量的,桌子有6 個半長。

生4;我是用格尺量的。桌子有7個長。(根據學生的彙報,師板書數據)

師:你們看這些數據,發現了什麼?

生:大家測的結果都不一樣。

師;為什麼你們測量的數據不同呢?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生:因為有的同學用文具盒量、有的用格尺量、有的用書量,用的東西不同,所以量的結果也不同。

生:因為我們每個人用的工具不同,也就是他們的長短不同 ,所以測的結果就不同。

師;怎樣才能使你們的測量結果相同呢?

生:用同一個東西量。

師:你真聰明!那你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麼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呢?

生:(異口同聲)地説,用尺子。

2、認識尺子、感知1釐米

師:(出示尺子):尺子上有統一的測量單位,它是人們通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説一説,你都見過哪些尺子?

師:觀察尺子,看看尺子都有些什麼?(同桌之間説一説)

生彙報:尺子上有0、1、2、3、等數字。

尺子上有小格,每個小格都一樣。(學生彙報時,並幕上顯示相應的部分)

師説明:尺子上這些長短不一的線是刻度,第一條線下面是0,表示0刻度,和1對着的稍長的線表示1刻度;從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釐米,釐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cm就是1釐米。

師:請在尺子上找到1釐米,用手比劃一下1釐米有多長。在我們身邊那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釐米呢?找一找,量一量。

生:大拇指的寬。

生:圖釘的長。

師: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的抽出圖釘。手指縫之間就是1釐米。

生;練習本的厚度大約是1釐米。

師:那麼,0刻度到3是幾釐米?1——2又是幾釐米呢?請再觀察尺子,説一説。

生:0——3是3釐米。

師:你們桌子上有一張黃色的紙條,猜一猜它是幾釐米?

生:13釐米、20釐米、5釐米……

3、 正確測量

師;我們認識了尺子,怎樣用尺子測量呢?拿出自己的尺子動手測量紙條。誰願意把自己的測量方法告訴大家。

生;我把尺子的一端對準紙條的 一端,看是15,紙條長就是15釐米。

生:不對,得把尺子的一端對準0刻度,再看到幾,我量的紙條長16釐米。

師:到底誰對呢?看看笑笑是怎樣量的。(出示投影,配話外音:我們測量物體時,先把一端對準0刻度,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着幾,就是幾釐米了。)

師:那些同學的方法和笑笑一樣?(生舉手)現在,再用正確的方法量一量紙條的長度好嗎?

師:同學們,你們學會了測量物體的方法,現在我要考考你們。桌子上有一張綠色的紙條,誰能準確的剪下10釐米長的紙條,看誰又對又快。

師:請把剪好的紙條舉起來,説説你是怎樣剪的?(請學生到前面示範)

三、解釋應用

1、先猜一猜,在量一量(文具盒、小刀、紙條)(學生活動後彙報)

2、螞蟻搬豆。創設情境,小組合作已競賽形式出現,激發興趣。

3、聰明屋;(看圖上的線段)師:這一條線段的長是不是8釐米?為什麼?

四、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學年組評價:

改變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課的學習,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始終都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體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注重指導學生操作,在動手操作中,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主動獲取知識,體現了“做數學”的教育理念。建立1釐米的實際長度的表象,讓學生用手比劃一下1釐米有多長,然後用食指和拇指輕輕夾住圖釘,再輕輕的抽出圖釘。仔細觀察拇指食指之間的縫隙大約是1 釐米,再舉起來自己看一看,同學互相糾正,這樣指導學生的操作,有條理,動作到位,學生在操作中感知、領悟,順利建立起1釐米的長度觀念,形成了技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2、放手讓學生探索,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凡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包辦代替,凡心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暗示。上課伊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桌子有多長的結論,這過程老師絕沒有半點代替。在建立了1釐米的長度觀念後接着進入認識幾釐米這一環節,老師放手讓學生嘗試在尺子上長出2釐米、3釐米長度,並説出道理,,這一環節的學習,老師考慮到學生能獨立解決,因此教學時並沒有作出任何暗示,而是讓學生獨立去找,

3、學生始終處於“跳一跳”摘果子的學習狀態。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由學生自己跳起來“摘果子”,讓學生自己試着量紙條的長度,結果學生通過努力量出了紙條是15cm,然後用電腦演示笑笑的方法起訂正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自主力量,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

總之,整個教學過程,田老師敢於“放”,把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去獲得數學知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從這節課的教學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發:只要教師放開你呵護的雙手,就會發現,孩子也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創造者。

自我反思:

讓學生學身邊的數學、培養學生做數學的意識。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源於生活。因此,教師應努力努力尋找做數學的內容,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繫起來,讓學生學習活生生的數學知識。新課開始,從學生熟悉的買新桌子入手,探討桌子的長度是多少呢?你能想出辦法量一量嗎?引導學生參與實際的測量活動。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測量方法,接着提出兩個問題:為什麼測量的結果不同?使學生感受到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進而引導學生觀察幾乎每天都用的尺子,從尺子上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再用釐米量物體的長度。這整個教學過程,所創設的情境,選擇的教具、學具等等都取材於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便於操作,使教學活動更富有生氣和活力,更能使學生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紮根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從而培養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數學的意識。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只要數學的學習過程稍能反映出數學的發明過程的話,就應該讓合情的猜測佔有適當的位置。可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大膽猜測、猜想、假設、提出一些預感性的想法,實現對事物的瞬間頓悟,有利於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這節課,“猜測”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在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的時候,先讓學生猜測黃紙條的長度,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在鞏固練習環節,進行猜測活動,然後再通過尺子測量去驗證各自的猜測。這樣的設計,使猜測與實際測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幫助學生髮展長度的空間觀念,增強他們測量的靈活性。學生就在這樣的猜測過程中,不斷產生創造的靈感,閃現創新的火花。

總之,“做數學”是以學生操作實驗、自主探索、大膽猜測、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的方式進行的數學學習活動。它需要老師引導、支持和幫助,更需要教師提高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機會、材料、時間和空間。我們還要對自己説“要成為點火者”因為“學生的頭腦不是需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點燃的火把”。我們可可能需要不斷的實踐和思考,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要點燃每一支火把,並使其越燒越旺,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