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分析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67W

【摘要】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驗證定律,而且能夠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對基本知識的認識程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特別是近年來,實驗教學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級學校都加大了對實驗教學人力、物力、才力的投入。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考慮實驗煩瑣複雜,怕影響教學進度,“以講代做”的實驗教學方式長期存在,因此,探討學生實驗的教學方法,改進實驗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分析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編寫的學生實驗,共有l9個必做實驗、4個選做實驗,這些實驗按教學目標可分為四人類型:練習使用物理儀器;觀察和研究物理現象;驗證物理規律;測定物理量。不同類型的學生實驗具有不同的特點,教法也不相同,所以,教師只有根據不同類型的實驗,採用對應的教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一、練習使用物理儀器類型的實驗

練習使用物理儀器類型的實驗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儀器的構造和原理;使學生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或讀數方法,因此,這類實驗宜採用示範—實踐—設障考查法,即教師先示範,在示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儀器並提出在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然後讓學生認真實踐,在實踐中掌握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最後教師設障考查,在學生實踐過程中,設置障礙,讓學生排除,這樣學生在排除過程中,不僅能牢記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還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實驗,打點計時器,它的故障率最高。這就要講清它的基本原理,以及可能出故障的幾種情況,啟發學生依靠自己排除故障。同時,老師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亂,有了指導學生的主動權。

二、觀察物理和研究物理現象類型的實驗

觀察物理和研究物理現象類型的實驗的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現象產生的條件,觀察現象發牛的過程,從而加深對現象的理解,因此,對這丁這一類型的學生實驗,宜採用探索—總結法,讓學生在研究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即放開手腳讓學生玄探索,去觀察,去尋找現象發生、發展、變化的全過程,然後師生共同總結。以伏安法測電阻實驗為例:

1.放手、放心

放手讓學生獨立實驗,在無危險的前提下,不加以過多的限制,相信學生能獨立完成實驗,有能力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摸、爬、滾、打”。不用擔心教學任務完成不了,不怕儀器被損壞。除在關鍵處加以引導外,教師只是一個欣賞者。實驗前,先公佈在該實驗中需獲得的數據是:“電流、電壓”,利用R=U/l求待測電阻的阻值。然後,讓學生根據實驗內容自己選擇實驗器材,設計電路,教師不再作提示。

  2.用心觀察

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用心觀察每個學生的操作過程,及時記錄出現的'各種的異常情況以及違規操作,如:選錯器材無法實驗、接錯電錶測量器、變阻器連接錯誤而不起作用;也會出現一些設計思路新穎、令人耳目一新的實驗,此時,各個學生表現的情緒狀態不同,有成功的喜悦,有失敗的痛苦,不一而足,這就達到預期的目的: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情感體驗,對所學知識將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印象,同時也培養了能力。

3.聽講

耐心聽取每位學生的總結,故障分析,無論正確、錯誤,我們總會從這些稚嫩的總結中幫助學生找出“病根”。

實驗後,針對實驗內容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並回答:實驗中出現了哪些現象?變阻器起何作用?拆裝電路應遵循什麼原則,為什麼?如何提高所測電阻的準確程度?若無電流表或電壓表時,怎樣測量並説出思路和方法。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時,眾説紛紜,教師可找到切入點對症卜藥。

4.細心分析

觀察聽講後,教師逐個回答上述問題,評析“各家之説”。指出該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提供測未知電阻的可行方案及其思路供學生參考。帶着學生進行正誤對比、結論對比、方法對比,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

三、驗證物理規律宜採用的方法

驗證物理規律類型的實驗,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物理規律,加深對這一規律的理解,因此,這類型的實驗宜採用理論—實踐—再理論的教法。

1.學生動手之前,教師需要講的內容有:共同複習物理規律的內容;介這一規律是誰發現的,在什麼條件用什麼方法找到的;採用什麼方法什麼儀器來驗證這一規律;介紹現今的儀器中哪些會引起系統誤差,將採取什麼措施來減少誤差等,使學生明白將要做什麼,該怎樣做。

2.學生實踐時要做到:嚴格按操作程序操作;嚴格滿足一切實驗條件;採取各種嚴密措施減少誤差;觀察要準,讀數要準,記錄要準,分析要準,演算要準。

3.學生操作完畢,教師要指導學生驗證定律,如有誤差,必須進行誤差分析,解釋誤差產生的原因,讓學生心悦誠服,同時,還要做好知識的遷移和引申,指導學生如何利用這個規律和方法去解釋有關物理問題。

四、測定物理量實驗宜採用的方法

測定物理量類型的實驗的教學目的是通過實驗測出某物理量的值,加深學生對物理量和概念的理解。因此,這類型的實驗,宜採用分析—實踐—再分析法,即在學生做實驗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被測物理量與哪些因素有關?採用什麼方法測量更方便,更準確?如何去測量?然後讓學生自主選擇測量方法,最後教師指導學生對數據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在學生實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突出學生主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究,勇於實驗,勤于思考,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動手製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將實驗教學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