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0篇)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65W

安全也要時刻銘記在我們心中,同學們我們共同攜起手,讓安全永遠在校園內。在此應屆畢業生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通用10篇)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地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震帶給社會和人們的危害和影響,提高學生的防震意識。

2.通過對學生進行防震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正確對待突發地震,學會在突發地震面前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進行合理的自我防護,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防震減災的正確應對措施。

教學難點:

讓學生親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夠在發生災難時採取有效措施。

教學內容:

一、地震的產生

地球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殼內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即內力作用),使地殼巖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8級強震猝然襲來,大地顫抖,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西南處,國有殤。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創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時,共遇難69227人,受傷374643人,失蹤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共有5335名學生遇難,1000多名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8452億元。

三、地震的預兆

1.地下水異常。

由於地下巖層受到擠壓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殼內部氣體和某些物質隨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天雨水質渾,天早井水冒,

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

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2.動物異常。

震前一、二天,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燥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燥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遊向岸邊,翻白肚等。

震前動物有預兆;老鼠搬家往外逃;

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魚兒驚慌水面跳。

3.地光和地聲。

地光和地聲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時,從地下或地面發出的光亮及聲音,是重要的臨震預兆。地震有“前震一主震一餘震”的規律,要注意掌握,防止

四.如何做好防震工作

1.做好防震演練

提高學生的防震意識,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當地震來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撤離到安全地帶。

五.地震時的應急措施

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採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台上去!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於自然災害,其中異常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期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動目的】

1、經過這次班會,讓學生明白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識,教育學生髮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本事,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活動準備】

視頻播放,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讓世界充滿愛。

在漫長的人生路中,總要有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我們是否注意到身邊的危險。

“防險之心不可無”。地震時有發生,我們是否明白注意安全、注意防震減災的重要性惡魔總是來找無知的人。今日,經過班會我們將更多的瞭解一些地震知識,讓我們未雨綢繆,為我們的生命買一份保險,為我們的生命加一把鎖。

二、地震知識知多少:讓學生了解並掌握地震基本知識,感受地震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災難。

1、展示地震後的相關圖片。

2、瞭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視頻),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護知多少: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發生時如何應對。

(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補充:強震過後如何自救。

A、地震發生後,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牆,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B、使傷者先暴露頭部,堅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並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境。

D、先救易,後救難;先救近,後救遠。

四、地震無情人有情:獻出自我的一份愛心。

討論:當地震發生時,作為非震區的我們應當怎樣辦

生:

(1)號召我們身邊的人為地震災區人民捐助物資。

(2)時刻關注地震災情,必要時做好地震防範工作。

2、課件展示震後為災區獻愛心的相關圖片。

【活動小結】

地震十分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可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3

班會目的:

1.瞭解有關地震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做個防震減災知識的小宣傳員

2.掌握避震要點,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精神

班會過程:

一、宣佈班會開始:

同學們大家好!誰都知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地震屬於自然災害,是人類無法抗拒的。

二、自救比賽:

1、演示:在家庭怎樣避震,地震時在樓房內的應急避震:

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藏在堅實的傢俱下,或牆角處,也可轉移到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的地方,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大。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築物的佈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因熟睡來不及躲避者,應當”伏而待定“,切勿仰卧,側過身來也能爭得生存的機會。

住平房避震時,行動要果斷,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如果處於房門附近,室外無保障,無危房或狹巷、可立即跑出室內,已衝出室外的人在短的時間內,不要急於返回室內。要避開高大建築物,及時轉移到安全的地方,要避開橋樑、危巖滾石地帶,到橋下避震更是錯上加錯。來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貼屋角趴下,臉朝下,頭近牆壁,兩隻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在手反握右臂,鼻樑上方、兩眼之間的凹部枕在臂上,閉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這樣即使房子倒塌,由於有殘牆和傢俱可支撐,亦免傷亡或窒息。

2、搶答:在學校怎樣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3、演示: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枱、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枱;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後懸掛物。

4、班會活動方案、演示:在户外怎樣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用書包等保護頭部;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過街橋、立交橋上下;高煙囱、水塔下;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杆、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

5、演示:在野外怎樣避震:

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避開山腳、陡崖,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元旦主題班會活動方案滑坡,要向垂直與滾石前進方向跑,切不可順着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6、搶答:地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麼辦:

燃氣泄漏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用明火,校園安全主題班會震後設法轉移。

遇到火災時: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要匍匐、逆風而進。

毒氣泄漏時:遇到化工廠着火,毒氣泄漏,不要向順風方向跑,要儘量繞到上風方向去,並儘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應注意避開的危險場所:生產危險品的工廠,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

7、如果被埋壓怎麼辦:

搬動身邊可搬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亂叫,保存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使學生受到父子親情的感染,受到“愛別人以及做人應有責任感”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通過這件事怎樣體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秋天的懷念》,體驗到了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今天,我們再來體驗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偉大的愛——父親的愛。

板書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二、初讀課文

1.讀通課文,注意讀音。

2.再讀課文,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後,一位父親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況下救出了自己的兒子。)

三、小組自學課文

1.理清課文脈絡。

2.課文結尾説這對父子了不起,為什麼這樣説?談談你的看法。

思考課文應該分成幾大段?每一段主要寫的是什麼?

四、討論交流

1.課文結構:

第一段(1)美國洛杉磯發生大地震,人們受到了傷害。

第二段(2~23)一位父親去兒子的學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把兒子及其同學救了出來。

第三段(24)父子緊緊擁抱在一起。

2.讀文章的第2~23自然段,具體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找出重點的詞。

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堅定、疾步、埋頭、滿臉灰塵、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

兒子了不起是因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板書)

3.通讀全文,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1)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什麼?(父愛是偉大的、無私的,它無處不在)

(2)學生參照板書,逐步思考,獨立概括中心思想。

五、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1.結合生活實例,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尤其是父母。

2.瞭解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母親節的具體日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報父母恩情的事。

探究活動

以“父與子”為主題,小組合作編寫小劇本,然後排練表演。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5

一、説教材:感悟用智慧與心靈寫就的篇章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國小語文人教版教五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講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一所國小不幸倒塌了,匆匆趕來的家長悲痛欲絕,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無奈地垂淚,而其中一位父親卻堅信自己的兒子還活着,堅信兒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為他對兒子曾經承諾:無論發生什麼,我永遠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顧眾人的勸解與阻攔,日以繼夜挖了38小時,直至救出他的兒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這篇課文的主要特點。

本單元訓練主題——父母之愛。這篇課文是第六組的第一篇課文,承擔了使學生正確認識父母的愛,加強與父母的溝通的任務。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表現父母之愛的。”

本文是對父愛的歌頌,學生應該很容易理解。但要去體會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卻是一個難點。在教學時,應該力求通過情境創設,去極力烘托情感,讓孩子們在研討、合作、.反覆吟誦中領悟文中文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讀為本,關注人文。”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依據新課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標,以求實現“以人為本,終身發展,和諧發展”的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自讀,認識本課生字.生詞。

2、能力目標:

(1)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閲讀方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2)領悟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表達方法,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感受偉大的父愛,兒子與父親之間互相信任,受到愛的教育。

三、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具體語言環境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

難點是:理解“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的含義。

四、教法學法:實踐自主互動平等對話的生命課堂

課堂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師生生命成長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一羣羣鮮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對話、喚醒、碰撞、交融、分享,盡情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易於激起學生的閲讀興趣,適於學生獨立閲讀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法上以自讀自悟,讀文悟情為主,輔以小組合作探究。而教師是學習的“組織引導者”,教學時,應遵循閲讀課文特點,努力創設一種和文本相和諧的情境,用激勵性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思維,用階梯式的環節推動課堂深入。在平等對話中充分體現形式和內容的結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五、學程預設:分享精彩人生,叩響學生靈魂深處的感動

(一):激趣質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着濃濃的父愛之情,也許,我們並不怎麼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這種平凡、樸實、無私的父愛在我們的生命遇到突如其來的災難時,你能想象到它會爆發出何等驚人的力量?創造出怎樣的奇蹟嗎?

設計理念:國小生認知興趣和求知慾望較為強烈,這樣設計抓住了學習興趣點,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

1、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次默讀課文,説一説這是一對什麼樣的父與子?課文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初步感知父親可親可敬,兒子可愛的形象。接着,緊緊扣住中心問題:“為什麼説這對父子了不起?”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使學生在理解、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過程中,感受父愛的偉大力量,為父子之情而震撼。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的設計是根據《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結合第三學段“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的訓練要求設計的。

語文是用心靈感動心靈,用靈魂塑造靈魂,用智慧開啟智慧,用人格砥礪人格的語文。只有用心去感悟,用情去體驗,才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温暖、純淨的底色。

(三)品讀精華感悟“父子的了不起”

1、學生自由朗讀,在讀中感悟“父親的了不起”

首先,學生彙報自己最受感動的語句。接着,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第12自然段。透過人物描寫的句子:“父親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讓學生想像父親艱難挖掘的過程,體驗父親救子時內心的焦急和無助,在詞句品讀中感悟到:父親有着驚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體上和精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學習有關的地震知識,瞭解地震時我們應採取哪些自救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救意識。

二、教學內容:

地震應急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好!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愛學習、愛勞動,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我們在黨的温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們是肩負重任、跨世紀的新苗。所以要“時時處處注意安全”可是,我們卻經常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國小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

老師小結:是啊!這多危險啊!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條腿,落個終身遺憾,真可惜!交通安全,我們可得隨時注意。今天我們學習地震知識。

(二)、探究新知:地震按其震動強度可分為四種:

(1)微震。此種地震是小於2級的地震,人是感覺不到的,只有通過精密的儀器才可以測定出來。

(2)有感地震。這類地震大約處於2級至4級之間,人可以感覺到,但一般沒有什麼危險。

(3)破壞性地震。這是指5級以上的地震。這類地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強烈的地震。6.5級以上地震,都屬於強烈的地震,這類地震具有很強的破壞性。

(三)、地震中常見的逃生方法介紹。

地震造成的損失要比大火、洪水大得多,往往會使整座城市處於癱瘓,大地震可使整個城市頃刻之間化為廢墟;因此,一旦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很難立刻得到救援。地震時的傷亡,主要是地震引起的火災和房屋崩塌造成的。

當地震來臨的時候,首先不要慌亂,要沉着冷靜。馬上趴在地上,同時要用書包或者其他能保護頭部的物件遮住腦袋,鑽到桌子底下。因為桌子能起到緩衝的作用,用書包等物件可以保護腦部不直接受到衝擊。

如果不能躲在桌子底下,那麼應該跑到教室的牆角。牆角有個三角支撐點,東西不會直接砸在頭上。但是站牆角以一兩人為宜。

第一波大地震過去之後,老師應該組織學生有序地離開教室,逃到比較空曠的地方。“秩序”十分重要,如果不按秩序,很容易引起踩踏等其他事故。

在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許多中國小生罹難。他們或者直接從樓上跳下,或者不知道可以躲在桌子底下、而被重物砸到,但仍不少學生因為採取了正確的避震方法而獲救。面對地震,作為學生應該怎樣做?今天我們通過康樂二小的一場逃生演練,為您進行講解。

避震要點:

選擇小開間、堅固傢俱旁就地躲藏;

蹲下或坐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

四、作業:

檢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寫下來,並説説如何注意。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知識性的活動,讓學生們樹立安全意識,從精神上遠離安全隱患,加強自身的素質培養。

2、形成學習、講安全知識的氛圍,培養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力和熱愛生命的情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好基礎。

活動內容:

一、談話導入:最近的日本大地震以及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同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樣,成為世界人民永遠無法忘記的時刻,也是我們華夏兒女亙古無法撫平的傷疤。玉樹縣機古鎮,伴隨着大地劇烈的顫動,又有多少顆渴望生命的心停止了跳動?而曾經那個依山傍水的人間天堂,無情的離開了熱愛它的親人們,狼狽的一幕幕糾結着億萬民眾的心,隱隱作痛。

二、瞭解地震的危害

説一説地震都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危害?

1、城市:建築倒塌、地下管線斷裂、燃氣泄漏、水源污染、人員傷。

2、山區:山體滑坡、水庫垮壩等。

3、海上:海嘯、風暴潮等。

三、瞭解地震前的徵兆

1、前震:大地震前經常會有小震發生,多的可達幾十至幾百次。

2、大氣異常:震前,特別是大震前,經常會發生一些反常的大氣物理現象。如:狂風暴雨、大雪、大旱、大澇、温度的驟然變化等。

3、出現地聲:震前幾分鐘、幾小時,甚至幾天,會有聲音從地下深處傳來。聲音越大越沉悶,震級也越大。這是大自然向人類萬物發出的警報。

4、動物反應異常:興奮型異常:驚恐不安、不進圈、狂吠、羣遷等。抑制型異常:行動遲緩、發呆發痴、不肯進食等。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現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現象發生,有紅、黃、藍、白、紫等多種顏色。形狀不一,有的呈片狀或球狀,也有的象電火花一樣。地光一般時間很短,一閃而過,很難觀察到。

6、水位異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會發生異常變化,有時甚至會噴出地面。有時還會發生水質的變化,如變味、變色、出氣泡等。

四、如何做好地震預防

1、及時清理家中(如牀下、桌下等)及樓道內的雜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暢。

2、將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將放在高處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進行家庭防震演習,熟悉躲避地點和逃生路線。

4、家中應準備一個應急包,放在便於拿到的地方。包內應有手電、食品、礦泉水、應急藥品、簡單工具等。

5、如已收到權威部門發出的地震警告,應立即關掉家中的液化氣和電源總閥。

五、學會自護看地震常識,進行總結。

1、室內:應躲在室內結構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如:牀下、桌子下、牆角、廁所、貯藏室等。用手護住頭,並遠離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劃傷人。

2、室外:應選擇開闊的安全地帶蹲下或趴下。遠離高大建築物、廣告牌、加油站、化工廠等危險地帶。注意不要在立交橋、過街橋上停留。

3、山區:避免在山崖下、巖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滾石、滑坡、漲水等意外情況對人體造成傷害。

六、學會如何在地震中逃生

1、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只有12秒左右的時間。造成不要驚慌失措,應迅速尋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貪戀財物。

2、如被壓在倒塌物下,不要隨意搬動周圍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長時間大聲喊叫,保存體力,當附近有人通過時,立刻呼喊或有節奏地敲擊物體發出聲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輕易跳樓,尤其是高層建築。自救逃生或等待救援還有生存的希望,貿然跳樓會對生命造成極大威脅。

七、教師總結同學們,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身以及周圍人羣的安全,保護好自己就是為家庭為社會節約了寶貴的財富,就是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做準備。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抓住文章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運用“從內容中體會思想”的閲讀方法,感受父愛的偉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瞭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愛與信任。讀中感悟,讀中表達。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二、大聲快讀、整體感知

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通讀全文,瞭解課文故事的梗概。讀的過程中畫下面不

認識的字詞,自己查字典解決。

三、接讀課文、複述故事

操作:選定幾名同學接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記錄出問題的地方,然後集體糾正;指定一二名同學複述故事的梗概。

四、小聲細品、提出問題

要求:輕聲讀課文,可以通篇讀,亦可選擇重點段落細品,把自己不懂得地方用曲線畫出來打上問號,把自己讀懂的地方,用鉛筆在空白處寫出感悟。

五、歸納問題、小組探討

操作:老師歸納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學生選擇一個或幾個問題,以小組的形式集體探討,邊探討、邊讀文、邊記錄。老師巡視深入小組與其共同討論,要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

六、整理思路、班機彙報

各組指派代表,彙報討論結果

七、整理筆記、反思收穫

整理自己在這節課中所提過的問題、參加討論的問題及得到的收穫。

第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引出課題

學生談生活中的幸福小事。引出課題《地震中的父與子》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談生活中的幸福小事,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愛與幸福,並藉此引學生走進文本,在閲讀中感悟真愛、享受幸福。)

二、回憶課文,整體感知

1、回憶文中哪些人物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説出理由。

2、地震中的這對父子的所作所為,緣自於父親曾經説過的

一句諾言,找出來(“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設計理念:由生談印象深刻的人物,引出文章的重點句子,培養學生初步閲讀後對文章重點內容的把握能力。)

三、把握重點,深入體會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找出“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句話首先出現在課文的哪一

段?

2、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父親想到這句話前後的表現有什麼不同?

3、透過父親的表現體會父親的心情、態度上的變化,理解“不論發生什麼,

我總會跟你在一起!”的含義,初步感悟父親堅定的愛的新年。

3、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學習(4—11)自然段

1、父親帶着堅定的新年開始挖掘時,其他孩子的父母是怎樣的表現?結合課

文説一説。

2、透過這些孩子的父母的表現,體會他們心情、態度的變化。

3、還有誰阻擋父親的挖掘?他們是怎樣阻擋的?

4、播發錄象:《大地震》片段

師:此時阿曼達所在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看到這樣的情景,你們認為孩子還會有生還的希望嗎?

5、帶着堅定的信念齊讀——“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三)學習12自然段

1、從哪一段中可以看出父親抱着堅定的信念挖掘兒子,找到後讀一讀。

他挖了很久,沒人再來阻擋它。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到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它。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到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2、讀一讀原文,這段話少了哪寫內容?加上這些內容有哪些好處?

同桌討論後,大家一起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來理解:

(1)抓住數字和外貌描寫體會父親在漫長的挖掘過程中,憔悴不堪、極度疲憊。從救助兒子的艱辛中體會父親那堅定的信念。

2、想象父親挖掘的畫面,體會父親的偉大。

(四)分角色朗讀,體會父子聽到對方聲音的激動與喜悦。

挖到第38小時,他突然聽到瓦礫堆底下傳出孩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是兒子的聲音!父親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

“爸爸,真的是你嗎?”

“是我,是爸爸!我的兒子!”

生分角色讀後,學生互評。

(設計理念: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評價交流,重在提高朗讀能力。)

(五)閲讀課文,想想阿曼達所處環境裏會怎樣想,會對同學説什麼?

過度:愛、信任讓廢墟下的兒子執著等待38個小時,廢墟上的父親頑強挖掘38個小時,他們共同堅守同一個信念、一句愛的諾言。

廢墟上的父親和廢墟下的兒子圖及“不論發生什麼,我(你)總會跟你(我)在一起!”這句話。

生齊讀。

(設計理念:師運用語言進行情景創設,幫助學生想象,從中體會到阿曼達靠着對父親的信任執着等待,深刻感悟父子的愛與信任。)

(六)學習23自然段

1、藉助文中的一幅插圖,結合文章內容現象父子會説什麼?

斧子鄉間圖及下段文字:

“不!爸爸。先讓我的同學出去把!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

2、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阿曼達?

(設計理念:再次感悟父親的這句話“不論發生什麼,你總會跟我在一起!”給了兒子力量,讓兒子如此堅強,如此偉大。)

(七)學習最後一段

父子擁抱圖及最後一句話。引導學生朗讀,體會阿曼達父子的了不起。

(設計理念:“課文只是一個例子”,要想促進學生進行廣泛閲讀,教師有必要向學生有選擇地推薦課外的文章、書籍,把他們引向課外,這樣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促進學生情感的昇華,還能借此廣大閲讀量,激發閲讀興趣。)

教師總結:

同學們,閲讀是一個感悟的過程,也正是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這人間偉大的愛。這樣的災難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但這樣的愛、默契、信任卻源於每個家庭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正如課前,同學們談到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那種幸福的愛,正因有了這些愛的基石,災難中才會出現奇蹟。讓我們用心去感受愛,用心去給予愛,用愛創造出生命的奇蹟與輝煌。

板書設計:

17、地震中的父與子

父子

堅強

勇敢

責任心強

富有愛心

14個孩子脱險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的心理有哪些變化,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父愛的偉大的。

3.體會文中最後一句話的含義,並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瞭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麼了不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講生活中的一則實例,讓學生談感受。

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有一位母親買菜回家,突然看見自己三歲的兒子正從自家五樓的陽台上摔下來。這位母親一下子從很遠的地方跑過去,居然接住了小孩。後來,消防隊員做了一個實驗,讓這位母親從同一地點、同一時間跑過去,這位母親卻接不住一個沙包。這是為什麼呢?

2.揭示課題。

了不起的母親瞬間爆發了超常的愛的力量,避免了慘禍的發生,拯救了孩子。當地震災害突然降臨時,父愛又會爆發出怎樣的力量呢?1994年,當巨大的地震的危害侵襲美國洛杉機時,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動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十八課──《地震中地父與子》。板書課題並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初步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藉助字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明確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4)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註明自己不懂的問題。

2.學生自由讀文,交流學習收穫及不懂的問題,同時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堅定顫抖等詞語。

三、學生默讀課文,提出問題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師生提煉出有價值的問題:

(1)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心理有哪些變化?

(2)課文結尾為什麼説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試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體會體會。

(3)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進行描寫來表達父愛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心理變化

1.學生細細品讀課文,找出能體現父親救助兒子心理變化的句子。

2.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體現父親心理變化的重點句子,並體會父親當時的心理。

(1)衝向廢墟(第3自然段),抓住眼前一片漆黑大喊大哭,體會父親的悲痛和絕望。

(2)尋找兒子(第5──10段),抓住父親與其他父母的對比和父親與救火隊長、警察的對話,體會父親的悲傷和堅定。

(3)發現兒子(第12──19段),抓住父親與兒子的對話,體會父親的欣喜。

(4)父子相見(第22──24段),抓住顫抖了不起緊緊擁抱,體會父親的幸福和自豪。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感悟偉大的父愛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從一次大地震中,一對父子靠着互相堅定地信念,父親終於救出了兒子和兒子的14名同學的事情)

2.課文結尾為什麼説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請自由朗讀課文後,找出相關的語句,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3.師生交流後,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以下語句: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衝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説明了什麼?(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衝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從這裏可以看出什麼?(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那麼,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該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後,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説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從這兒可以看出什麼?(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着,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説的那句話。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後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課文中為什麼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是什麼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麼?(有些父母看到廢墟痛苦後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着)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於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5)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學説的話:只要我爸爸活着,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從這兒可以看出什麼?(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於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麼?(驚喜,自信,激動)

(6)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

4.師小結: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着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後,這對──(引讀),生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二、總結全文,發散思維

1.總結:這是一個多麼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蹟學習後,你有什麼新的感受?

2.學生在班上交流。

3.師小結:感受多深呀,回家後把你們的感受對父母説一説,或是記在日記中。

三、小練筆

請學生想象一下:在漆黑的瓦礫下,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爸爸媽媽,有的只是14個七歲的小夥伴,阿曼達和小夥伴們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想些什麼呢?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國小生綜合防震減災主題班會教案 篇10

設計理念: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九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機發生大地震時,一位年輕的父親在廢墟中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於救出兒子和兒子同伴的傳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寫具體、情感真摯是本篇課文的主要特點。作者抓住父親的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刻畫了一位偉大父親的形象,譜寫了一首父愛的頌歌。父親因為有愛,堅持了3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終於救出了兒子;兒子因為有愛,在黑暗的廢墟下,同樣不吃不喝38個小時,終於迎來了父親救助的時刻。愛與信念,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本節課要引導學生潛心鑽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讀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聽、説、讀、寫中落實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自學本文中的生字、新詞。

2、通過課文的描述,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

3、理解信念和父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在最艱難的時候,它能激勵人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父親言行的描寫,體會其愛子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先來看一段真實的歷史記錄(放錄像)

1994年1月17日,在美國洛杉磯市的人們像往常一樣井然有序地生活。突然間,山崩地裂一場災難降臨了,在不到四分鐘的時間內幾萬間房屋倒塌,幾萬人無家可歸,30萬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成千上萬人被埋廢墟里。就在這片廢墟中,一對父子創造了一段奇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地震中的父與子》。哪個同學把這個故事的名字大聲的告訴大家;誰再來深情地讀一讀;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同學們放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這是一對怎樣的父與子?(課件出示)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投入。老師來考考大家,這幾個詞哪個同學會讀?

A、(指名——齊讀)

出示:洛杉磯阿曼達混亂昔日廢墟爆炸瓦礫

B、回想剛才的錄像,你覺得這幾個詞語當中,哪幾個詞可以從錄像中就讀懂的。

混亂:亂七八糟,這就叫做混亂廢墟:房子倒塌後成了廢棄的地方,那就叫------

瓦礫:廢墟里面看到有許多碎的瓦片、磚塊,這就是-----

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們腦海中的幾個詞語,你看,我們學詞語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聯繫上下文,還可以聯繫我們的所見所聞。讀書就是這樣,要做個有心人。

剛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那麼在這場大地震中,父與子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請同學們加上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完整地説出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誰願意來試一試?(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有一位父親奮不顧身地挖了38個小時,終於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兒子的同學。)

的確,面對大地震這樣的災難,人類如同螞蟻般渺小,生命在轉瞬間灰飛煙滅,可就在這樣的災難中,這對父與子卻創造了生命的奇蹟,請同學快速地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中怎麼評價這一對父子?“他們父子倆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板書:了不起)

1)誰能説説“了不起”是什麼意思?非常偉大,超過一般人,超出常人……

2)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了不起的父親,了不起的兒子。(板書:父親兒子)

三、聚焦父親,感受“愛”的了不起。

1、那就讓我們先走進這位了不起的父親。請同學們靜心默讀課文1-12自然段,在這部分當中,有許多關於父親的描寫,請仔細看一看,從那些語句中你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畫下來,可以做上批註。開始吧。

咱們來交流交流,你從哪兒看出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真好,同學們從這麼多地方、從字裏行間讀出了父親的了不起。我們一處處來看。先來看看剛才這位同學説的,有很多人勸説父親,可他就是不離開,也就是課文中的這部分內容(出示課文片段)。

請同學們仔細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勸説父親?

他們分別是怎麼勸的?

面對他們的勸阻,父親的迴應是這樣的三句話。(課件出示)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三句話,你有什麼發現?

同學們的眼睛真厲害,父親的回答就是簡單而且有點重複的三句問話。可是,父親説這三句話時的心情是一樣的嗎?你自己讀一讀,體會體會再説。

1、懇求;2、急切;3、崩潰

父親有點兒想不通,為什麼警察和消防隊長都不幫我救兒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嗎?這是一場什麼樣的地震?

所以那些人都勸父親離開。這些人勸阻咱們都能理解,父親的堅持你能理解嗎?

同學們,從父親這三句簡簡單單的問話中,我們讀出了他的懇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潰,就讓我們把體會送進這段話,咱們一塊兒來讀一讀。老師和大家合作,就請你們讀父親的三句問話。

我想問問阿曼達的父親,人們這樣勸阻,震情這樣厲害,你為什麼不離開?那其實是父親對兒子的一句——承諾。出示:“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這句話你們能理解嗎?

當他看到教學樓變成廢墟,悲痛欲絕時,支撐他的就是這句話——

當人們都來阻擋他,讓他放棄時,迴響在他耳邊的依然是這句話——

當他孤軍奮戰,傷痕累累,就要倒下時,給他力量的還是這句話——

所以,當有人勸他時,他是懇求地問——

消防隊長勸他時,他急切地問——

警察來勸他時,他是崩潰地問——

一句承諾,三句重複簡單的問話,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剛才同學們交流時還談到第12自然段裏,父親挖了很長時間,也讓他讀到了父親的了不起。那我們就按照他説的,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句。(出示句子)請全班男同學來讀讀這句。

(出示: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①、1)用心地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特別是哪個字,哪個詞深深地打動你的心?讓你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可以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説出自己的理由。

2)品味救的艱難,感悟父愛的偉大。

“挖”:感受——讀——其他動作?——只用“挖”?——讀——體會到?

還有誰對“挖”字特別有感受?帶着體會請你讀。

老師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大家。再父親挖掘兒子的時候,可能會有哪些動作?(搬、刨、扔)可是,這麼多動作,作者只寫了一個“挖”字,你能讀懂作者的心嗎?為什麼就只寫一個“挖”字?

是啊,一個“挖”字,包含了如此豐富的內容,一個“挖”字,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了父親的勞累和堅持。這就是作者的匠心,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讓我們定格這個“挖”字,讀好這個“挖”字。

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

②還有哪個數字深深地打動你的心嗎?——36個小時

A、説體會:這位父親居然能在36小時,這麼長時間裏不吃不喝的挖掘廢墟,肯定是很疲憊,又累又餓。但他還能夠堅持下去,實在了不起。

B、36個小時是多久?(兩個白天一個黑夜,五十多節的語文課)帶着各自的體會,自由練讀,你會怎樣讀這時間的進程?為什麼?

C、在漫長的36個小時裏,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你體會到了什麼?(父親的愛,堅定,疲憊不堪)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

同學們,這可是地震中的36個小時啊。也許會發生——也許會發生——

可是這位父親依然堅持挖了——36小時。

時間就這樣在推移,艱難的挖掘還在繼續,父親還是一無所獲,也許他曾經挖出了其他遇難者的屍體,可是這位父親依然堅持挖了——

我來問問,是什麼支撐着這位父親這苦苦挖掘?

是信念。承諾。深深的愛。

而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感歎,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

師:36小時過後,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位父親。女同學,讀。

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

A、哪裏有血跡?(身上、手上、腳上……到處都是)讀好這個詞

B、這血跡有可能是從哪裏來的呢?在這漫長的36小時裏究竟會發生怎樣觸目驚心的場面?讓父親變得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呢?

C、是啊,就讓我們記住這位歷盡艱辛,疲憊不堪,傷痕累累的父親的形象。男同學,讀。

就讓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的形象永遠定格在我們心中。全班,讀。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後始終縈繞在我腦海中的一個形象、一個動作、一段言語。請同學們來看。

(課件音樂起,陸續出現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圖片)

男兒有淚不輕彈,此刻,這個痛失女兒的男人用孤獨無助的淚水告訴我們,什麼是一個父親心中最深的傷痛;又是父親,他揹着從廢墟中挖出的兒子的屍體,艱難地行進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個,要帶兒子回家;這個嬰兒的媽媽,用血肉之軀頂住坍塌的天花板,護佑這個小生命甜甜的夢,卻只是在臨終前留下這樣的一則手機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天下的父母千千萬,愛子之情卻一樣深。就讓我們再一次走近父親的心,此時此刻,挖掘已進行了36小時,可是兒子還生死還未卜。這個深愛兒子的父親會對心愛的寶貝説點什麼呢?請你將淚水凝聚在筆端,寫在書頁的空白處。

學生在音樂中寫話。

謝謝同學們深情的話語。你們的話,讓我想起這樣一首詩: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把我們環繞,這個人就是——父親。

這種愛就是堅守承諾,堅持挖掘的,如山的——父愛。

下節課,再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這位深愛兒子的、了不起的父親,又有着一位怎樣了不起的兒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