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鬢雲鬆令·枕函香 原文、註釋及賞析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8.3K

鬢雲鬆令·枕函香 原文、註釋及賞析1

原文:

鬢雲鬆令·枕函香 原文、註釋及賞析

鬢雲鬆令·枕函香

清代: 納蘭性德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剗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譯文: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剗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枕頭上還留有餘香,花徑裏尚存春意。那梨花一夜之間在東風中飄落,病酒之後的黃昏恍惚間與她相遇,彷彿來到原來相約的地點,在夕陽下細語綿綿。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而今卻銀屏重掩,影支形單。在孤單單中又聽到了脈脈傳情的簫聲。此時正月照在那紅豆蔻之上,那時曾月下相約,如今月色依然,人卻分離,她是否依然依稀如舊?

註釋:

枕函(hán)香,花徑漏(lòu)。依約相逢,絮(xù)語黃昏後。時節薄(bó)寒人病酒,剗(chàn)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枕函:古代陶瓷枕或木枕中空如函,可做成抽屜,存放貼身物件,是為枕函,可代指枕頭。花徑:花間的小路。漏:泄露,這裏指春光泄露。依約:彷彿。絮語:連續不斷地説話。薄寒:微寒。病酒:飲酒沉醉或謂飲酒過量而生病。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kòu),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逗:引發、觸動。紅豆蔻:植物名。

賞析:

上闋從痴情人憶的感受寫起、“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起首四句寫回憶裏的室外情景:荏花徑泄露春光,枕頭都留有餘香的.美好日子裏,他與伊人在黃昏時見面,絮語温馨情意綿綿。這裏運用“梨花”、“瘦”等意象暗喻了她也為相思而受盡煎熬。此中情景都是想象之語,而以實筆出之。

下闋陽句寫別後詞人相思成痴、痴情人幻的迷離之景。前兩句寫她在閨房裏,寂寞地掩着屏風,青綠色的衣袖低低垂下.似是欲説還休。後兩句,詞人心魂則由彼處,倏然飛回此處。寫這時候他依稀聽到了她那脈脈傳情的簫聲,只是不知人在何處。“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情轉温軟醉人。“腸斷月明紅豆蔻”,接下來一句則再由幻境回到現實。寫如今夜色沉涼,月光照在院中的紅豆蔻上,那紅豆蔻無憂無慮開得正盛,讓人觸景傷情:“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於是又聯想到曾與她同處在月下的情景,而如今月色依然,入卻分離。月亮永恆,戀情卻苦短,在這月的孤獨落寞中,昔日繁華凋零,詞人反問這句清麗而滄桑的“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比起“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更顯情深、意濃,悽悽慘慘慼戚歷歷可見。

全詞雖迷離恍惚,但層次分明。上闕起始於這痴情人幻的感受。先寫室外情景;下闕則是轉回到室內的描寫,以反詰的收束,將其如痴如幻的情懷錶達的更為透徹。該詞描寫月夜懷念所愛之人的痴情,柔情婉轉,語辭輕倩,似麗人姿容初展,風神微露。

鬢雲鬆令·枕函香 原文、註釋及賞析2

鬢雲鬆令·枕函香

朝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原文: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後。時節薄寒人病酒,鏟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註釋

①枕函二句:謂枕頭仁還留有舍香;花徑裏尚存春意。漏,有漏泄春光之意。杜甫《臘日》:“侵臉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②鏟地:無端地、平白地:。鏟,通“剗”。

③逗:引發、觸動。即逗引出感情來。

④紅豆蔻:宋范成大《掛海虞衡志·志花·紅豆蔻》:“紅豆勝花從生……一穗十蕊,淡紅鮮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則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齊瓔及剪綵鸞枝之狀。此花無實,不與草豆蔻同種。每蕊心有兩瓣相併,詞人託興曰比連理雲。”

簡析

這首詞雖迷離恍惚,但層次分明。詞是寫懷念所愛之人的痴情的。由於他對伊人相思近痴了,所以上片就從這痴情入幻的感受寫起,先寫室外情景,他覺得彷彿在落花時節,病酒之後的黃昏與她相遇了。此中情景都是想象之語,而以實筆出之。下片則是轉回到室內的描寫。他孤單單地又聽到了脈脈傳情的簫聲,而此時正月照那紅豆蔻,於是又聯想到曾與她同處在.月下的.情景,而如今月色依然,人卻分離,她還依稀如舊麼?這反詰的收束,將其如痴如幻的情懷錶達得更為深誘,更為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