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精選17篇)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2.17W

在日常生活中,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怎樣寫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精選17篇)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

美術第九冊《畫人像》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人物的髮型、臉型、五官、表情和服裝的不同特點,學習用線表現正面人物的方法。教學過程由:導入新課、作品分析、探究式學習、學生活動、教學評價。在作品分析中學生了解人物特徵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在示範環節中,教師請一位同學做模特,用線演示人物寫生的方法步驟,引導學生觀察如何大膽表現人物的特點及線的運用,引導學生學習用線表現人物的方法,絕大部分學生能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徵進行描畫,教學目的基本達到。

在造型藝術領域中比例是形式美法則之一,《美術中的比例知識》正是讓學生認識比例知識的一節課,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黃金比例,能在生活中發現比例的美,會用比例知識分析,欣賞物品。本課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的動手測量、計算,找出黃金分

割比,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們能夠知道黃金比例並且會用比例知識進行繪畫,課堂效果很好。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2

從這節課中,可以開出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敢於發言,富有創造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體,這也正是上一節課的關鍵。

老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師生共同來體驗學習中的快樂。在教學中,學生由有趣——樂趣——志趣,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在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推行中,使我獲得了一個任何時候也無法相比,充分發揮的空間。老師對每個學生應充分了解,成為很好的朋友。在藝術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想象力,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是多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鑽研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都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讓我們的課堂真正的動起來。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3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學《手形添畫》這一課時,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不僅查找了與手影的歷史資料和圖片以及學生的作品圖片,還利用空餘時間準備了示範作品,這些資料和作品在課堂上展示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的濃厚興趣,學生都迫不及待要嘗試手形添畫。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裏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影響紀律。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説,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可以畫在桌子上,還可以“亂塗亂畫”。德國

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經説過:“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的是課堂必須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安靜,往往會抹殺孩子的自由發展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可怎樣才能使兩樣兼顧呢?那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縱,不壓制。例如:,可以嘗試採用比較開放的教學內容。

教師可以藉助一些外界的媒體,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感覺是那樣的貼近自己,其實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更何況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我們上美術課的目的是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於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

在美術課堂教學這條道路中,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爭取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4

色彩是繪畫的形式因素,是藝術表現的語言之一,它不僅是一門知識,也是一樣工具,所以在國小階段,就開始慢慢的讓學生了解色彩,並掌握簡單的色彩知識。雖然國小階段的色彩知識比較簡單,但對於國小生來説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色彩的對比》是五年級下冊的一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對比,認識對比色。我在講這節課時,課前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和顏色有關四字詞語,其目的是讓美術課和語文課有機的整合,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由關於色彩的詞語導入新課,然後由學過的色彩知識——三原色和間色引出色相環,因為美術課中的色彩知識不多,新舊知識之間不連貫,這樣設計也是讓學生回憶早已學過的知識,由已知引出未知。學生了解認識色相環之後,分組進行塗色遊戲,兩組選擇同類色,一組選擇鄰近色,兩組選擇色環中位置相對應的顏色,也就是對比色。這樣設計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帶給自己的感受。學生塗完色之後,將作品貼在一起,然後,讓學生觀察,哪幅作品最吸引你,為什麼?由此總結出,色相環中,距離較緊的兩種色相比較,視覺效果不強烈,對比弱;距離越遠的兩種色相相比較,視覺效果強烈,對比強,這兩種顏色是對比色。學生在色環中找一找那些顏色是對比色,選一組自己喜歡對比色,進行繪畫練習。

上完這節課後,覺得有兩個地方沒有達到設計效果,第一是課前,讓學生説有關顏色的四字詞語,學生説的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都挺好,這也是我設計的本意,但也有學生説,黃道吉日,紅杏出牆……而不是花紅柳綠,奼紫嫣紅等這些形容顏色的詞,我覺得可能和我的提問有關,如果我説請同學們説一説形容顏色的詞,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二是讓學生説一説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感受到運用對比色的作品視覺效果更強烈。其實學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學生説運用對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歡,所以覺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還有學生説,有兩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綠色為主,面積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這兩幅作品。其實這兩位同學在分析的時候都講出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對色彩對比的感覺都很對,第一位同學説運用對比色的作品太亮了,恰恰就説明這幅作品最吸引他的目光,只不過他不喜歡,所以他覺得不吸引他。第二位同學認為綠色面積大,所以吸引他,也對,色彩對比中的面積對比,如果我把兩幅作品分開放就不會出像這種情況了。

由此,更讓我覺得,教學設計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得到檢驗,課堂中出現的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解決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5

教材給予我們師生一個學習的方向,不至於大家在茫茫的知識海洋裏無章無距的行使,確切的説教材是一個方向,是一個如何改教材,在形式與方法上,大家各有各的方法,但本質還是要把握住這節課的最終目的,我認為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以便學生能在漫長的學習生涯裏,通過學習,研究的形式來達到自我學習,自我提高的目標。所以我更改了教材內容,我的觀點是要可行,就是自己覺得上起來不累,學生學起來有興趣,能在輕鬆的環境下把教材本質性問題解決的一種方法。

《家鄉美》對於學生學習的總體印象是兩點:一是單獨的回憶,容易把學生的主觀性思維限制在一個固定的範疇,主動學習的能力容易被約束,二是有些特定的學生,沒回過家鄉,甚至是不知道家鄉風貌,在教學過程裏儘管可以進行引導性學習,但其實已經給學生造就了一個被動學習的環境,針對這兩個幾年教學積累下的問題,我決定對這次《家鄉美》教學課堂實踐進行一個小小的變動。

變動一:課題的變動。變《家鄉美》為《諸城美》或者《校園美》,在不改變了解學習風景畫的表現方法,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大自然),歌頌家鄉(大自然)的情感這個主線的情況下,我把課題從遙遠的家鄉拉近到學生的生活。

變動二:作業形式的變動。風景的表現不單隻能依靠繪畫,我還想到了攝影這個載體,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操作照相機已經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教師可以適當的講解攝影的一些基本要點,我很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很好的去完成我的教學目標。

變動三:交作業與改作業形式的變動。數碼時代,學生的攝影大部分是數碼相機,交作業的形式由以往的課堂內完成作業,按組收作業的固定模式,改為網絡硬盤收集作業,網絡博客展示作業,遊客留言批改作業的一個新形式的探究。

總之,這樣上起來,效果頗為明顯,學生愛學,樂學。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6

五年級的學生,對美術的專業知識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學時我以引導為主,講解為輔,使學生認識對比色,瞭解色彩調合的方法,知道對比色之間是一種補色關係。通過欣賞感受,體會對比色繪畫的配合原理與裝飾效果,使學生髮現對比色在生活中的運用,並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繪畫創作中。

學生基本掌握了所學知識,但還有個別學生對補色的運用還不夠靈活,當畫面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時,就不知道畫面的補色是什麼了。這一點我應該注意強調一下主次關係,即找主要的面積大的色塊的補色,使畫面協調統一。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7

《地球的新生》一課是人教版國小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屬於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結合課件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討論,認識破壞環境的行為,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規範自己的行為,爭取人人都是環保小衞士,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不懈努力。

在課件的開始我選擇了學校裏的鮮花,第一幅是海棠花,一邊看圖,我一邊説“春天來了,心園的小橋旁、流水邊海棠花開放了,火紅的的花朵一團一團的,金色的花蕊吸引了小蜜蜂圍着她不停跳舞……”結合圖片,同學們陶醉在春天的美好回憶裏,接着我們有看到了白玉蘭、金盞菊,我還展示了木瓜的花,山楂的花,讓同學們一下子聯想到現在秋天累累的果實,然後我們又觀看了大畫家創作的有關大自然的作品,和他們所表現的植物照片,同學們看得非常認真,而且發出了對這些的作品的讚美。緊接着,我打開了一幅土地荒漠化的照片,這時候,整個教室裏發出一片低呼,“太難看了!”孩子們紛紛説,我問他們,你們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麼?砍伐樹木、過度放牧……他們回答的頭頭是道,我繼續問你知道哪些是保護環境的行為麼?他們紛紛舉手回答,比如垃圾分類、隨手關燈、關閉水龍頭、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出行……然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讓他們進行進一步的思考,例如我們校園的分類垃圾箱,垃圾都分為什麼種類?分類後的垃圾將會如何處理,這對我們的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汽車排出的温室氣體,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是我們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而且我們不但自己要自覺愛護環境,還要注意宣傳讓更多的人蔘與到保護環境的活動當中。作業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保護環境的,引導人們的行為;破環環境的,發人深省,從而停止這樣的行為。

學生的作業反映了他們的所見所思,相信他們在今後的生活當中會有意識的作個環境保護的小使者。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8

一、注重情境導入,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精美的圖片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裝的求知慾望。例如,讓學生看天安門前的漢白玉華表與金碧輝煌的故宮,渾然一體。讓人感受到藝術的統一和諧和建築羣的雄偉壯觀。

二、注重引導啟發,激發學生挖掘美的能力。讓學生在看完圖片後,通過引導啟發,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學會挖掘生活中藴含的美。

三、注重激勵性語言的評價機制。比如:好、很好、説得真好等到形式鼓勵學生大膽的展示自己的想法,張揚學生的個性。

四、重視開放式教學,在完成作業時,不拘泥於一格,採用多種形式並駕齊驅,手工,泥捏,繪畫等形式完成精美的華表,讓學習形式多彩多姿。

五、重視教學,教學中當學生想在柱首設計一個不倒翁時,所有學生和老師都笑了,其意就是他説的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時時老師並沒有打斷他的思路,而是鼓勵他大膽説書自己的想法。師:你為什麼想設計一個不倒翁?生:做這樣的華表,送給外國人。不倒翁倒下去又站起來,倒下去又站起來,像我們中國人一樣,象徵中國人的氣概。多麼大膽的想法,多麼精典的闡述,全體師生無不為之喝彩!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9

這節課我主要的目標是想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同學們初步瞭解了筆墨的趣味,而對花鳥畫的學習延伸到了環保問題,教育學生要熱愛自然,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但這節課上下來感覺還是未真正地達到,感覺我這節課的目標沒有突出,兩個內容似乎都很重要。比如:首先感覺是在上欣賞課,理論知識很多。而後在練習時又感覺是以技法為主。其實自己在設計教案時是想通過課堂練習體會筆墨的韻味,從而掌握前面所講的理論知識。但在實際操作中並沒有體現出來。

新的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而這些,正是一個美術教師所應該俱備的綜合能力。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0

《詩情畫意》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為自己熟悉並喜歡的古詩或古詩中的某一句配畫。詩是無形的畫,畫是無形的詩。本節課充分體現了藝術之間的關聯。授課中,我引導學生事先蒐集自己喜歡的古詩,上課時讓他們互相自由交流,這樣一個融洽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分析、比較,他們發現了古詩不同的分類:寫人、狀物、寫景,同時學生還發現有些古詩每句都表現不同的內容或場景。

通過學生分類我進一步進行總結在表現時該如何構圖:如寫人的古詩,可以將詩中寫到的人物作為畫面主體,着重描繪;狀物類的也是如此;畫寫景的古詩,可以先確定近景用深色表現,中景畫大且具體刻畫,遠景可以畫得稍微簡潔些;畫敍事的古詩,可以是單幅的,選擇詩中最精彩的一個場面,也可以採用連環畫的形式。這樣,不同的構圖形式便自然的、適時的給學生帶來了新的啟發,從而為創作好本課內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學生作品,我發現學生不論從構圖還是色彩等方面都能夠較好的把理論知識運用其中,真正形成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1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山水畫》之後的又一節國畫課。根據前一節課總結的經驗,再結合此次授課的重難點,我着重對學生進行了以下學法方面的指導,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又獲取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1、用筆

雖然以前曾學習過不同的用筆方式,但因為實踐的機會少,所以學生畫國畫時,總是習慣性地像平時寫字一樣握筆、行筆。在分析範作時,我抓住作品中幾個典型性的地方,讓學生仔細觀察、辨別,弄清是哪一種用筆方式,進而總結

出不同用筆方式產生的不同畫面效果。學生説的頭頭是道,但是真正實踐時,卻又故伎重演。於是我板演示範,有的學生還是不得要領。最後學生作畫時我乾脆手把手地教。雖然這樣的學生總算掌握了方法,但是我覺得授課時,如果讓學生先練筆,再挑用筆方式不同的學生進行對比演示,從中使學生髮現問題,這樣有針對性的學習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才能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

2、用色

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對範畫的用色特點進行分析,使學生知道色有乾濕深淺變化,用水是關鍵。前一節課就曾出現紙被塗漏、用色太淺的現象。我幫助學生找原因,學生知道了是用水太多。這節課我又讓學生歸納總結了一遍,加深印象,效果比以前好多了。另外我還注意讓學生自己探究繪畫的先後順序,並啟發學生掌握用色的時機,有時需要趁濕畫,有時需要乾了以後再添畫。學生的作品較上一節課有明顯進步。

總之,授課時我主要採用引導啟發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還鼓勵學生大膽提出疑問,自主探究解決,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中來,學有所得。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2

這是一節瞭解色彩基礎知識的課程,第一個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理解色相環上距離近的顏色就是鄰近色;第二使學生體會到鄰近色搭配組合都是和諧的。

欣賞——貫穿教學新授環節,本課中欣賞色彩和諧的圖片,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逐步地在欣賞中產生興趣、理解新知並掌握新知。經過本課教學實踐看也的確取得了這樣的效果。

首先,用幻燈片播放的幾幅色彩和諧的圖片,使學生感受到色彩和諧的美,在學生欣賞過程中學生被美麗的圖片深深地吸引,達到了我這一環節的目的。也自然地過度到下一環節——分析圖片為什麼會給人舒適,和諧的感覺,即理解什麼是色彩的和諧! 其次在第二環節,通過欣賞向學生説明和諧的含義和感受。圖片整體的和諧效果的欣賞,學生感受到色彩和諧的圖片看着使人很舒服、很美!那麼這就是和諧,學生真切地體會到色彩和諧的含義;接着把色彩和諧的圖片放大,學生直觀地分析出和諧的色彩是由相鄰顏色構成的,那麼這些相鄰的顏色就是鄰近色,而且通過觀察學生真正理解了鄰近色構成的畫面都是和諧的。

總之,欣賞貫穿整個新授知識的環節,直觀明確,尤其是電腦無限放大圖片的簡單功能在分析色彩時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放大分析圖片的色彩是本節課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也是本節課一個亮點,是最成功之處!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3

《重複的美》是贛版國小美術五年級第12課的內容,這是一節平面構成設計課,學習簡單的圖案設計。讓學生初步瞭解關於平面構成的現象和知識,不斷豐富和增強學生的設計思維。首先,通過欣賞、回憶、體會重複的美感來讓學生了解重複圖形的概念。列車的車窗、士兵的隊列、放牧的牛羊,無不是一種重複的現象。在平面設計中,反覆而多次使用同一的視覺元素及關係元素而使形狀相同、空間相等的形象得以反覆排列就稱之為重複構成,形成重複的美。然後讓學生通過欣賞兩幅圖找出重複圖案不同的排列方式,

(1)分析特點:圖形大小相同、有規律排列

(2)排列順序:橫、豎、斜、交叉變方向排列等。圖例理解

(3) 組織形式:具象圖形重複構成: 幾何圖形重複構成:利用骨格線重複,形成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等。

(4)色彩: 黑白、彩色 並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把準備好的幾何形狀擺出各種不同的重複圖案,這一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接下來就把放下去的活動收上來,展示學生的探究成果,並對探究出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與補充。最後請同學們根據步驟自己來設計一幅重複的形。這節課上下來,我認為課堂傳授的只是不需要過於專業化。從事基礎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美術意識的培養,美術情趣的陶冶,努力讓他們學會發現美和創造美。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雖然每個學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特別之處,我們應該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從而體驗《重複的形》產生的秩序感和節奏感。嘗試用不同的基本形進行創作,來表現這些重複的美,體驗造型的樂趣。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4

畫人像是五年級的一節造型領域的課,看似簡單,其實不易。人像是最難表現的,涉及到的知識相當豐富。但是同時又是非常難掌握的一課。

在上課時我儘量和學生形成互動,讓學生觀察、體驗、討論人物的特徵,增加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瞭解人物面部的三停五眼、人體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以及人物常有的表情,並通過兩個小練筆加強寫生訓練。這對於五年級的孩子來説很有挑戰,我為了上這一節課提前備了好長時間課。但是效果還是不好,雖然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心裏還是很不是滋味。學生在作業中往往線條比較死板,特別是肩膀處容易畫直角,脖子很長很細,五官畫的過於簡單。我想我應該多引導學生觀察,注意分析教材中的作品,也可以拿出帶有這些問題的作業進行學生分析比較,引起學生的注意。

在上這節課時也還是有些不足之處的,比如課堂結構,時間分配不合理。自己説的較多,學生主動性較差等等。另外作品達不到預期效果,還需加強訓練。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5

在國小美術中若干以人物為主題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多種表現方法,並且達到準確地表現是不可能的,不現實的。尤其對於國小生來説,他們美術知識、技能水平有限,對人物造型方面只是初步的瞭解,認識和表現。所以在教……

在國小美術中若干以人物為主題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多種表現方法,並且達到準確地表現是不可能的,不現實的。尤其對於國小生來説,他們美術知識、技能水平有限,對人物造型方面只是初步的瞭解,認識和表現。所以在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上,我恰當、合理、科學地運用了欣賞、觀察、分析、討論、演示、練習、創作、交流、展示等形式。學生在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中,瞭解了人物臉型、髮型、五官等的特徵,並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人物創作。在交流中,思維相互啟發,在創作中,經歷了情感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感受,那麼審美教育就自然在其中了。

這節課打破了傳統人物寫生課中,教師講授、演示全體學生畫一個人物的模式,教學過程中以欣賞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採用欣賞、評析、討論、創作、展示等多種形式進行。學生在多樣化的欣賞中,相互學習、交流、啟發,瞭解了不同人物臉型、髮型、五官的特點,並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進行創作。

教學中,我尋着人物畫情感的思路,讓畫家的情感瀰漫課堂,把我的情感帶入課堂,使學生的情感融入課堂。這節課環環相扣,具有表現力,個性化,較好的實現了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學生在愉快的小欣賞、討論、創作中,造型能力得到提高,思維空間得到擴展,思想感情得到昇華。

我這裏,還存在一個的問題。一節課、甚至幾節課,讓學生能夠準確的運用純粹的繪畫技法去表現人物,並且畫的到位,這是一個難題。由於我的各方面的能力有限,還有時間的限制,所以不可能讓學生把作品完成到最佳。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美術知識基礎,本節課以欣賞激趣為主。學生在多樣化的欣賞中,確實美術學習興趣、積極性、表現欲被激發。人物畫的表現形式很多,理論較為複雜,它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藴,需要時間的磨練,需要鑽研的毅力,那麼,我會努力探索一條便捷有效之路,讓學生走得更遠,走得更穩。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6

對於5年級的學生來説還從沒有到教室的外面寫生過呢,作為美術教師的我深深地知道學生們渴望走出教室到自然界這個大教室當中去上一節美術課的心情,利用《自行車局部寫生》一課我們開展了相關活動,希望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去尋找靈感。

自行車對於學生們來説並不陌生,甚至有些四年級的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已經開始學習騎自行車了。但本課是以局部寫生為主,既鍛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對於這麼一個學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自行車,我怎麼才能激發他們的觀察慾望呢?哈哈,也許對於別的教師來説可能有些難度,但對於我,一個酷愛自行車的人來説就非常容易了!

首先我營造了一個他們自認為對自行車很瞭解的前提激發他們的觀察儲備。“自行車大家誰會騎,你們對於它瞭解嗎?自行車上面有什麼零部件呢?來説一説證明一下你很瞭解它。”學生們的興致當然很高,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自己的兒童自行車。“那你們認真觀察過它嗎,老師也是一個自行車迷,咱們來比一比看我這個專家和你們這些專家誰更瞭解自行車好嗎?”此時此刻學生們被我激發的鬥志昂揚似乎每個人都是小專家一樣等待着我的提問。

這是什麼?車輪胎;這是什麼?車圈;這是什麼?車軸;到這裏的時候已經有些同學開始猶豫了,接下來老師就要出題了啊,注意車軸和車圈相連的這些鐵絲叫什麼?車條;哈哈,有的同學開始笑起來了。

自行車局部寫生,我們可以觀察平時沒有注意到的一個小螺絲,一個小裝飾,可不要小看這些小裝飾,他們有很大的作用,少了一個小螺絲這個自行車都不會安全的。你們説是不是啊?此後我們分析了教師的示範畫,書當中的同學們的優秀作品。再到外面寫生的時候我們描繪的都是本校老師的自行車,按照我們美術課當中的小隊分成了五組分別盡心繪畫,在繪畫的時候老師強調從你最感興趣的局部,細節入手。果然他們觀察到了平時沒有觀察到的內容,鍛鍊了自己觀察的實效性。這樣的效果是在教室當中不可能完成的。

此節課學生們也畫的很認真,描繪出的作品效果也很棒,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畫的很開心。看到他們開心的表情我也是從內心裏面高興。

五年級美術教學反思教案 篇17

我的教學過程兼顧了觀察性繪畫和想象性繪畫的特點,因為孩子們寫生時常常把眼前看到的物體進行主觀創造,所以我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寫生,讓學生了解植物因種類、生長速度的不同而產生的高矮、強弱、粗細、大小、翻轉等形態變化。在一片草叢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後、遮擋穿插關係。整節課我將鏡頭拉近,給小草來了一個全方位的特寫,教學由欣賞美——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四個環節組成,引導學生對單棵草、多棵草、和草叢特徵的認識和理解。通過觀察、記憶、想象的形式表現不同草的特點,用前後遮擋的方法畫出茂密的草。在課堂中,通過大量的圖片欣賞,引導學生體會畫家是如何用繪畫語言表達對草的主次關係、疏密關係,以及近大遠小的關係的處理。通過大量的圖片感受小草的茂密,千姿百態的美感。

在認識草的轉折穿插關係時,我由淺入深先觀察一片草葉的轉折變化,再到完整的一棵草所體現的穿插關係,然後我再範畫,讓學生形象的感受草葉的變化,再設置改畫三片草葉的環節,使學生的認知得到了練習和鞏固。

在處理畫面的空間關係時,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由單棵草到兩棵草再到多棵草和草叢,不同的畫面草的大小比例,主次遮擋效果各不相同,學生通過畫面直觀瞭解,效果很好。不過,教學中也留下不少遺憾,例如教學中要多啟發學生表現葉子的各種動態變化,引導學生注意線的疏密組織;用線處處都密,必然主次不分;用線處處都稀鬆,畫面必然空洞;用線有疏有密,畫面才有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