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國中物理《機械效率》教學反思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18W

機械效率是本章的難點,學生不好理解,因為它和前面的滑輪組相結合,如果前面的內容欠賬了,那今天的內容就不好接受,今天講完新課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另外,機械效率還涉及到學生對有用功和總功的理解。所以,我講完一個班之後發現我的教學設計存在幾點問題:首先,應該讓他們先複習一下滑輪組的相關內容,然後通過實驗和記錄的相關數據分析得到有用功和總功的概念,緊接着在講解機械效率,這樣就會有不錯的收效。從而,分析實驗結論還能得到其他幾個重要的結論。所以,教學設計的順序是很重要的。

國中物理《機械效率》教學反思

讓我最頭疼的是,當我向學生舉例子向樓上運東西的例子,學生都能聽懂。帶學生分析相關例題,學生也能接受。可一旦要學生自己做相關習題,就怎麼也弄不明白——為什麼提重物的功是有用功,拉繩子的功就是總功呢?看着同學們疑惑的`目光,我也只是暗暗歎氣!我在課堂上出了一個這樣的習題:用一個10N的桶將100N的水提出十米深的水井(指水面到井口的距離),有用功是多少?總功是多少?機械效率是多少?讓我驚喜的是,絕大多數同學很快都做出來了。

記得很多教育家都説過,教育不能脱離生活,如果用生活中的例子,更貼進學生的實際,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