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關於小雪花的教案(通用5篇)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4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雪花的教案(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小雪花的教案(通用5篇)

  關於小雪花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讓幼兒熟練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節奏學習。

2、學習即興打節奏。

3、會聽信號有節奏的飛舞,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敏捷感。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悦。

活動準備

小雪花頭飾每人一個,桌面玩具小雪花插塑若干,玩具筐、長方形卡譜各四個。塑料大圈8個。

活動過程

幼兒帶小雪花頭飾版扮小雪花聽音樂飛進教室成圓圈站好。

1、玩遊戲——下雪了

以教師擊鼓為信號,小雪花在場地飛舞,聽鼓聲的節奏,鼓聲快——快飛,鼓聲慢——慢飛,聲音輕,鼓聲停,幼兒飛到座位上。

2、集體複習已認知的節奏

3、幼兒創編節奏

幼兒分為四小組,在長方形卡譜中,幼兒隨便放入雪花片,每格中最多不超過2片雪花,以小組即興説節奏或拍打節奏,形成四個聲部節奏,教師巡迴抽查各組,同時不斷鼓勵小組創編不同的節奏。

4、練習合奏

聽小雪花音樂,幼兒先分組拍節奏,在熟練的基礎上看圖譜合奏,形成四聲部拍打節奏。

5、遊戲——雪花找家

場地擺好8個塑料圈,幼兒分組玩遊戲小雪花聽音樂飛舞,音樂停下來,小雪花飛到塑料圈找自己的家。

規則:塑料圈內最多有兩片小雪花,小雪花到室外找家,遊戲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進入大班第一學期後,在音樂活動中,我發現幼兒整齊單一的節奏掌握的基本不錯,在教多聲部時,由於節奏的枯燥和易跟風,幼兒難以學習,因此設計了本節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幼兒利用各種感官學習節奏,激發其注意力和敏感力。在活動中孩子們始終扮演小雪花身份在遊戲中、操作中學節奏、説節奏、拍節奏,以小組的形式,以自主投放雪花片形成新節奏,體驗主體意識,有自主創編節奏的成就感。充分體現《綱要》中的教師的主導性和幼兒的主體性,分組創編節奏使孩子們有了集體主義思想和榮譽感,在即興拍節奏中注意力特別集中。而遊戲小雪花找家,讓幼兒扮演雪花形成新節奏,更是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的教育理念,達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當然學習節奏不是一招一時,需要教師持之以恆,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孩子,才能達到愛學、樂學、會學節奏。

  關於小雪花的教案2

教學內容:

歌表演:《可愛的小雪花》

活動目標:

1、在熟悉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幼兒分組後引導他們大膽創編舞蹈動作,發展創編能力。

2、激發幼兒以快樂的心情和同伴協調一致的表演自己創編的集體舞,體驗集體表演的愉悦,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重點:幼兒合作創編舞蹈動作,節奏準確、動作優美協調。

難點:幼兒在表演集體舞時能按隊形和同伴自然愉快的交流。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區投放有關下雪的圖片、頭飾等。

2、在活動室懸掛各色雪花吊飾。

3、事先讓幼兒學會歌曲《可愛的小雪花》 。

4、音樂磁帶、活動標誌小雪花。

活動過程:

1、師生交流對小雪花的感受,引出課題。

2、請幼兒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可愛的小雪花》,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編舞蹈,並啟發幼兒討論應注意的事項。

3、分組進行編舞,選出幼兒最喜愛的動作進行練習。

4、在幼兒舞蹈當中添加隊形的練習。

5、對創編的舞蹈,鼓勵幼兒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的感覺。

6、教師對本節課做出評價。

課堂小結:

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課後反思:

音樂《小雪花》是我們教研組的音樂課,由邵老師執教。這首歌又簡單又好聽,孩子們非常的喜歡,其實孩子們很喜歡雪花,只是南方下雪的機會很少,孩子們對於雪的美好的記憶不是很多。但是邵老師配上了帶有動畫效果的雪景視頻,一下子激活了孩子的靈感。特別是讓孩子表演下雪的情景時,孩子們做得都是有模有樣,他們很喜歡做下雪時的動作,雙手往下滑落時各個手指翹翹的,很有節奏感。同時,邵老師也請了一部分幼兒讓他們在前面表演。當最後一句歌詞“告訴你,告訴他,冬天來到了”時,孩子們真正體驗到冬天終於來臨了的喜悦之情。

對於音樂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大膽的去表演,有些孩子會在表演的同時,會跟着老師不由自主一起唱歌。這充分説明了孩子的喜愛之情。邵老師整節課上的都比較順利,唯一不足的是最後的遊戲環節,第一次遊戲時,孩子們只是跟着老師,沒有放開來玩,邵老師意識到可能是自己沒有交代清楚,於是又進行了補充,第二次遊戲時,孩子們就比較活躍。

  關於小雪花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複習律動“快樂的小雪花”,引導幼兒刨編各種雪花旋轉的動作。

2、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體會感受整體動作和諧的美感。

活動準備:

看過了下雪場景,感受過雪花的輕柔。

活動過程:

一、觀雪——碎步律動“快樂的小雪花”

1、跟隨老師聽着音樂小碎步進活動室。想象變成一朵潔白的雪花,跟着雪花媽媽漫天飛舞。

2、看看我的哪個寶寶飄得最美:碎步要做到輕柔,兩腿夾緊。雙手臂伸直上舉至頭上方,手腕交叉,五指張開。

二、飄雪——單個雪花碎步飄動

1、交流:怎樣使雪花飄得輕輕鬆鬆,又很美麗?要抬起來等)

2、幼兒集體嘗試飄動雪花。

3、單個飄雪,每朵雪花就是一個雪花精靈。

(1)教師示範:聽着音樂飄,也聽着音樂停下來。

(幼兒:腳要踮得高、五個手指要張開、頭最後飄在一片空地上,定格成一朵想象中的雪花造型。

(2)幼兒依次做朵雪花從座位上飄到場地,每一個樂句幼兒飄到中間做定格動作,最後全班形成一個雪花自由創編的整體造型。在一朵朵雪花飄出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觀摩了其他幼兒“雪花”舞動的動作,而且還能夠自由地穿梭於其他“雪花”之間,形成了一種流動的美感。

三、舞雪——會旋轉的小雪花

1、個別幼兒交流演示一個人飄動的動作。

2、部分幼兒創編各種雪花旋轉的動作。

3、討論並做歸納旋轉舞動的姿態,如:滑步旋轉、單腿旋轉、跳步旋轉等。在相互學習中達到自我的遷移。

4、集體嘗試跟着音樂伴奏舞出各種旋轉的動作。

5、個別幼兒示範新的.旋轉動作,再次聽音樂集體舞雪。

  關於小雪花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觀察下雪的場影和雪花的特徵,感受下雪的樂趣。

2、瞭解雪在不同温度下的變化。

流程:

1、觀看雪景的照片,問幼兒圖片裏是什麼天氣,下雪了,你們有沒有見過下雪啊?下雪是非常好玩的,也會非常冷,我們來看看下雪我們可以做些做遊戲(出示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摔跤)

2、下雪這麼好玩,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看一看下雪的場影啊?播放下雪視頻。

3、小朋友們看過下雪了,你們知道雪是什麼顏色的嗎?雪花像什麼?摸起來會怎麼樣?踩在上面會怎麼樣?

4、你們想不想看一下真的雪花啊?拿出瓶子裝的雪花,讓每個幼兒親手摸一摸,問幼兒有什麼感覺?(顏色、温度等)

5、一段時間後,請幼兒觀察雪花有沒有融化現象,提醒幼兒注意到當雪花不見時會有水產生,最後全部融化,變成了透明的水。

總結:

當温度升高時,雪花會融化成水慢慢的消失了。

反思:

南方的小朋友很多沒見過下雪,所以本節課使用了課件、視頻慣穿課堂,小朋友能從視覺上看到雪地和下雪場景,最後我把事先準備的冰箱裏的霜刮下來,當成是雪,因為真的是跟雪沒有兩樣,不管是顏色和温度,都和雪非常接近, 讓小朋友親手摸一摸雪,小朋友都感到很神奇,呵呵,善意的欺騙,小朋友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關於小雪花的教案5

活動設計背景

在課餘時間,我發現我們班孩子對音樂節奏快慢反應特別靈敏,正好外面雪花飄飄,我就設計了此項活動《快樂的小雪花》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按指示正確行動的能力,以及在快慢跑過程中靈活控制身體和躲閃的能力,

2、激發幼兒對雪花的喜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指示正確行動

難點:在快慢跑過程中靈活控制身體

活動準備:小雪花頭飾,音樂磁帶(A段舒緩,B段歡快,C段舒緩),錄音機,塑料圈,易拉罐,粉筆,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雪花飛舞的景象。教師請幼兒帶頭飾都扮成冬天裏的小雪花。引導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雪花空中飄動、飛舞的景象,教師鼓勵和肯定幼兒積極、大膽的表現與想象力。

2、遊戲《小雪花飛呀飛》。教師將幼兒帶到事先準備好的活動場地上,告訴幼兒場地上各種材料所代表的含義:用粉筆畫的曲線表示“小河”,放塑料圈的地方表示“小山丘”,豎立起來的易拉罐表示“小樹林”。然後教師教幼兒念一首簡短的兒歌,並講解遊戲活動的過程與要求。(“小雪花”聽教師口令隨音樂自由飛舞落在樹林,山丘,小河上)

3、幼兒熟悉遊戲後,教師減少身體動作,改用語言引導幼兒

4、幼兒聽故事(幼兒在地毯上休息聽故事),故事結尾,留下任務,請小朋友幫忙給小動物送一件紅棉衣。

5、幼兒回到教室,給棉衣塗色

6、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1、在活動中,把音樂與美術相融合在健康活動中,使活動 內容豐富起來,使得幼兒在玩中體驗“小雪花”的快樂,鍛鍊了幼兒積極躲閃和控制身體的能力。

2、活動動靜結合,在遊戲中,我讓幼兒休息聽故事,勞逸結合,幼兒不感到疲勞。

3、如果重新來上,我會改變兩點,首先是頭飾,我會用五顏六色,而不是單純的白色,其次是在聽故事後,留下任務。侷限性是讓幼兒塗各種顏色,而不限制在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