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校園

《柳樹醒了》文章賞析

欄目: 校園 / 發佈於: / 人氣:1.76W

當代教育領域強調並推崇的“人本”教育理念,其理由是科學教育有兩條規律無論如何不能違背:一是關於學科的學習規律,二是人的發展規律。但是,學科的學習規律必須服從人的發展規律。任何形式的教育,如果失去了“人”,那便無從談起。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呢?

《柳樹醒了》文章賞析

  案例一:(反例)

某教師借用我班學生上了一節觀摩《柳樹醒了》實錄如下:

師:下面我們跟着春姑娘的腳步走進春天,一起去尋找美麗的春姑娘。(課件演示,學生欣賞)

師:你們找到春姑娘了嗎?有什麼發現?

生:我發現小草發芽了。

生:我看見花開了,柳樹發芽了。(許多學生在舉手)

師:你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師:我也找到了春姑娘了,她就藏在一首小詩裏,請大家讀一讀《柳樹醒了》,把課文讀正確。

師:再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師: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最通順。

師:你們真會讀書,那麼你們也一定很會找春天吧!快把春天找出來。

生:春雷把柳樹叫醒了。

生:春雨給柳樹洗澡了。

生:小燕子也來和小柳樹捉迷藏。(學生的小手高高舉起)

師:原來春天和小朋友、小燕子在一起呢!……

由於這位教師比較年輕,駕馭課堂的能力不是很強,為了完成她的教學過程,所以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只點了一兩個學生交流發言,並且又只點了眼前的幾個人,而後面和旁邊學生舉起地高高的小手一次次地被迫放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一次次地被衝擊,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一次次地被扼殺。這堂課也在學生的失望中結束。課後一位學生噘着小嘴對我説:“這個老師真討厭,她的眼裏根本沒有我,看都不看我一眼,我的手舉那麼高,我恨不得敲桌子。哼!真是個壞老師。”聽了孩子的話,我連忙説:“你想説什麼?”孩子説:“我想回答課堂上的問題。”“好,下節課我們就來説説這些問題好嗎?”孩子這才笑着進了教室。

這位教師就沒有做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生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所以,她的教學沒有面對每一位學生,沒有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和反應,那麼這種課堂就只能是殘缺的、畸形的或者充其量是少數的“人本”教育課堂。最起碼的“全體”都保證不了,還怎麼談得上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可見,關注每一個孩子,必須尊重其個性的需要,愛護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的人格、權益,這是關愛學生生命的立足點。

  案例二:(正例)

我在施教每節課都面對全班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得。如《要下雨了》這一課,課之前,我都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學情預測,我預測到:1、學生可能對雨的形成比較感興趣。2、學生還知道一些下雨前的徵兆。在施教的過程中,我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課堂上總是自始至終進行鼓勵性的評價:“你真行!”“相信自己,你會讀好的。”“你説得真好!”“你真會提問題!”“你的想法很有道理!”“我和同學們一樣佩服你!”“你進步真大!”這些鼓勵讓學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發,使整個課堂充滿生機,使“人本”性得到了體現。同時課堂上,我儘可能的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大膽地説,盡情地説,讓學生把心裏的話都説出來,哪怕不在全班交流,也要讓他與同桌説一説,因為好問、好説是學生的天性,他的求知慾才得以滿足。

教育的本質是塑造人、完善人、發展人。人是什麼?人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有性格的鮮活的個體。馬克思關於教育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從根本上説,就是教育要保護人的天性,促進人的個性發展,促進人的創造力的發展,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促進生命的全面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