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演講稿

責任的演講稿模板集合七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4.44K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責任的演講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責任的演講稿模板集合七篇

責任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夥伴們:

大家好! 首先感謝部隊領導給我提供了這樣一個突破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我可以敞開心扉,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收穫和感動。

俗話説“好水釀好酒,好土塑好壺,好的環境造就好的人才”。所以,我感謝部隊讓我這粒種子能在沃土中成長;

感謝戰友們對我的幫助。部隊的訓練,讓我少了一份天真、莽撞,多了一份成熟、穩重,更多了一份責任心。讓我更懂得珍惜生活、珍惜工作、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責任。所以,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學會感恩,擔當責任》。

卡耐基説過:“有兩種人絕對不會成功:一種是除非別人要他做,否則絕不會主動負責的人;

另一種則是別人即使讓他做,他也做不好的人。而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負責做事的人,如果不半途而廢,他們將會成功。”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又都承擔着不同的責任。生活總是會給每個人回報的,無論是榮譽還是財富,條件是你必須轉變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努力培養自己勇於負責的工作精神。一個人只有具備了勇於負責的精神之後,才會產生改變一切的力量。人可以不偉大,人也可以清貧,但我們不可以沒有責任。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肩上的責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信念。責任讓人堅強,責任讓人勇敢,責任也讓人知道關懷和理解。因為當我們對別人負有責任的同時,別人也在為我們承擔責任。

誰也不能改變誰,只有自我改變,才能使身邊的萬物改變,不要抱怨什麼埋怨什麼,一定對自己説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只要肯做,堅持,自信,執着我相信明天的路一定更會美好。

工作首先是一個態度問題,在崗一日,盡責一天,認真執行,不找藉口。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施工員,要有責任感,不能因為工作中小事繁雜而採取敷衍應付的態度。而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自己的工作,追求完美,儘量把每個細節做好,儘可能的瞭解施工現場多樣化需求。用自己的特長和學到的理論指導工作,以高度的責任感去面對工作中的種種挑戰。

我身邊的戰友們,在工作中讓我感觸最多的就是責任。我數不清他們有過多少先進事蹟和感人故事,也道不盡他們做了多少無私奉獻,責任在他們身上已經被分解,每一個專注的眼神,每一次仔細的探究,每一次無怨無悔的深夜站崗,無時無刻不在詮釋着“責任”的含義。所以我們説責任是最強的'能力,與此相對應,感恩則是最大的動力。

懷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對事業忠心耿耿,對工作積極負責,用奔放的熱情、洋溢的激情、滿腔的赤誠去對待工作你就不會產生抱怨、感到乏味;

你會覺得工作是為自己;

在受到批評時就不會感到委屈;

你才能真正做到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你才會發現工作的美麗。因為在工作中,我們可以找到自信,並從中獲得經驗和樂趣;

在工作中,我們可以找到寄託,有了目標和前進的航向。當然,無數的艱難困苦會時時考驗我們的心智,工作的壓力也會令我們有不堪重負之感,但只要相信,生活在給予我們挫折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堅強,擁有感恩的心,我們就能夠積極地應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人學會了承擔責任。就要學會感恩, 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部隊,感恩戰友,感恩朋友,是他們給了我們一個平台和空間。學會感恩是擔當責任的基礎,成功不是一種機會,而是一種選擇,學會感恩,選擇責任。

感恩家人,最愛你的家人,要理解,體諒,包容每一個家庭成員;

應該學會自我負責的責任,不要為失敗或者自我的任性找藉口,只有為失敗找方法才行;

學會調整心態,怎麼過也是一天,所以一定心懷感恩肩負責任的做好每一天才行。

人與人之間應該相處的之道是:人都有長處,相互學習:人都有短處,相互寬容;

人都有難處,相互幫助,人都有苦處,相互體諒;

人要懂得感恩! 用心做事,用情做人。出門走好路,開口講好話。要想得到愛就先學會愛別人。承擔責任沒有該不該只有要不要。千萬不要欺騙自己,你最終將被欺騙的更慘。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讚美人也是在積德行善。

承擔責任沒有對錯只有選擇,當一個人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要學會改變自己。我們要活於當下此刻,當不能改變過去的痛苦,就要找到快樂,沒有快樂的地方,只有快樂的人。讓我們用全身心的愛迎接每一天,做快樂的自己。

責任來自於對集體的珍惜和熱愛,來自於對集體每個成員的負責,來自於自我的一種認定,來自於生命對自身不斷超越的渴求--責任是人性的昇華。

學會感恩,感恩身邊的每一人,感恩社會,感恩單位,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學會責任勝於一切!責任是一種精神,責任就是榮譽。

我們應該懷着一顆感恩之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擔當責任,當我們帶着一顆感恩之心去履行自己的責任時,我們的內心和人生也會因此而顯得豐盈和充實。

如今的我,也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着愛崗、敬業,擔當責任的真諦,是部隊這個大家庭,給了我實現夢想的機會,為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所以我時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正是這種心情,激發着我不滿足於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現,一切都想做到最好;

正是這種信念,鼓舞着我勇敢的去承擔起這份屬於我的責任,用自己的力量,為部隊的輝煌添磚加瓦!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的演講稿範文2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中國有句古語: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的心,感恩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父母的養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領導的知遇之恩、企業的待遇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所有這些幫助過我們成長成才的力量,無不在啟示我們一定要成為一位懂得感恩的人。

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用感恩的心去擔當責任。有愛就有感恩,學會感恩,才會擔當責任,這既是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生存的良知和道德。

作為一名員工,工作是自己安身的本錢,而且滿足了我們吃、穿、住、行、用的生存所需,同時又為我們提供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平台。時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會使你產生一種自我奉獻的精神,當你用一種感恩圖報的心態去工作時,你在工作中就會體會到更多的樂趣,工作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呈現出一種更完美的工作狀態。

但遺憾的是,在現實中,有很多人特別是我們80後的年輕人,他們只知抱怨而不願努力工作,他們從不懂得感恩,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工作機會。滿腹對工作的抱怨,對生活的不滿,意志就漸漸消沉了,該負的責任不負了,渾渾噩噩地一事無成。

如果你能懷着一份感恩去工作,在感恩中履行責任,你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收穫,從而儘快走上成功之路。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它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可以發現生命中的感動併為此感激的情懷。感恩,讓人擁有積極向上態度。英國作家薩克雷説:“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

你哭,它也哭。”當一個人懂得感恩時,他會將感恩化作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在生活實踐中,生活又會適時地給予回報, 學會感恩、擔當責任,是一種人生理念。它要求我們明確自己的目標,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感恩父母、感恩企業、感恩社會,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生命的價值。有愛就。

責任的演講稿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七(7)班的xx,本次我要演講的主題是:用青春譜寫責任。

戊戍變法的主要領袖梁啟超先生曾這樣殷切地將希望寄託予中國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飽經鞭撻的中國人,邁着沉重的步伐。世俗禮教,好像一個個鏽跡斑斑的枷鎖,禁錮着先輩的前行。昏天黑地的社會需要新生代,需要給這片沃土注入新的活力。

一個世紀過去了,樑先生的話至今依舊縈繞在國人耳邊。百年前,血一樣的教訓,警戒着後世子孫。現在,新中國的擔子毫無懸念地落在了我們的肩膀上。我們的使命,任重而道遠。我們即將面臨的時代,是多變的、難以預料的,21世紀,脱胎換骨般將人類帶入另一個歷史高潮。21世紀的我們,也應以更加強大的面貌,清晰的洞察力,搏擊長空、搏擊未來。何時迎面未來。將來?往後?不,從今天起,從此刻起,青春的大好年華,都應付諸於奮鬥的事業之中。悠閒和安逸只會使人慢慢腐化,一旦躺下,本能便難以讓你重新站起。

學習吧!或許,很多人會提出異議。為什麼我們付出的學習精力相比歐美學生,要累得多、辛苦得多呢?請大家聽聽下面一則全球人均gdp20xx年報告:中國以第75名遠遠被歐美國家拋在了後面。這樣的巨大差異,我們怎能不奮發學習?北歐的高福利、美國的巨大金融市場,在中國幾乎是沒有的,只有我們通過雙手來創造,而知識,正式創造的根本。在這樣的國家大環境裏,若不學習,只會被世界、時代所無情地拋棄。

自強自立也是現在的我們所必須要掌握、學會的必須技能。要想祖國傲立於世界之巔,不站立,靠依賴,一切也只是幻想而已。

此刻的中國,已然不是曾經那個自詡的“天朝上國“了,也不再是待屠宰的羊羔。它飽經風霜,試圖重新找回過去的輝煌。我們,則要為它推波助瀾!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責任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對自己負責,讓父母放心》。

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其中,學會承擔責任是我們人生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們人生旅途中非常重要的一課。有一個故事發生在1920年。一天,一個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打破了鄰居家的窗户,鄰居向他索要12美元。當時12塊錢是一大筆錢,足夠買120只下蛋的雞了!遇到大災難的男孩向父親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負責。男孩尷尬地説:“我怎麼會給別人那麼多錢?”父親看着他,拿出12塊錢,説:“這錢我可以借給你,但一年後你必須還給我。”從那時起,男孩開始為錢而工作。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賺到了12塊錢,還給了爸爸。這個男孩就是將來要成為美國總統的羅納德里根。他回憶這件事的時候説:“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自己的錯誤,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責任!”

今天,雖然我們的父親和母親不像里根的父親,但讓我們通過勞動對自己負責,理解這個詞的含義。但他們總是用行動教育我們。早上來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是很早起牀,為我們準備早餐。當我們吃早餐的時候,爸爸媽媽已經在車旁等着送我們去學校了。到了學校以後,總是叫我們上課認真,聽老師的話,看自己的身材,直到進了教室。當我們離開學校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學校門口等着下課了,生怕等不及自己走回去,路上不安全。通常,爸爸媽媽總是忘記他們的生日,但是當輪到我們慶祝生日的時候,他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這是他們對我們的責任。

有同學在自己的文章裏寫道:“爸爸,你的愛是一杯水,讓我夏天不熱;你的愛是冬天讓我不冷的棉襖。”“媽媽,你是世界上的母親。謝謝你每天早起,送我上學,給我做飯。你給我的愛無私又偉大,我要報答你。”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化言語為行動,為自己負責,做好每一件事,讓爸爸媽媽放心。

謝謝,我的演講結束了!

責任的演講稿 篇4

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的校訓就有“責任”一要求,今天我和大家談談責任。責任並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悄然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必須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們為什麼要揹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無價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一位美國意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多年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到搶劫,導致了他非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户失去了存款。當他帶着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歎:“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隨着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的。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

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

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我們學校的校訓提出“責任”的要求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站在國旗下,共同提起“責任’這個話題。大家都説,愛與責任是做好教育事業的必需,好比左膀右臂,兩者缺一不可。而至於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有人説,有了愛才有責任;也有人説,有責任才有愛。而我要説,愛源於責任。

責任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評委,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幸福的老師,教快樂的學生》。

記得四年前剛入教師行業的第一次培訓上,培訓老師在結束時留給我們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從事教育吧;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從事教育吧。當時的我,聽得如同雲裏霧裏。如今,從教四年,我又知道了教育還可以被稱為“幸福”。回顧昔日老師留下的話,我幡然醒悟。原來,在教育的世界裏,有着冰火兩重天;原來,在教育的道路上,有鮮花的芬芳,也有荊棘的痛楚。

作為一名教師,我時刻徘徊在幸福教育的十字路口。直到那一次,看到學生因為自己的進步欣喜不已時,我感受到,這就是幸福的感覺;直到那一次,迎面走來的學生微笑着招呼,“金老師,您好!”,我看到,這就是幸福的笑臉;直到那一次,學生因為我的榮譽而歡呼,我聽到,這就是幸福的聲音。似乎,就在那一刻,我發現了開啟幸福的鑰匙——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陶行知老先生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巴學園的小林老師説: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不會發現美,有耳朵卻不懂得欣賞音樂,有心靈卻不理解什麼是真,演講稿《優秀教師演講稿-做幸福的老師 教快樂的學生》。毋庸置疑,教師的愛是教育事業中的陽光、空氣、土壤、水分,只有發自內心地釋放才能切實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平等地去愛每一個學生,是我們教師的底線。教師的愛很渺小,它就是那一絲不苟的敬業;教師的愛很含蓄,它就是那絮絮叨叨的囉嗦;教師的愛很深沉,它就是那不折不扣的糾錯。而我卻唯獨偏愛後三分之一學生。因為我相信,只要給他們更多的愛,這些落單的小鳥就能跟上羣飛的雛鷹。有一件禮物,我一直都不捨得丟。那是一次美術課的作業,一把卡紙做的小靠椅。這個學生在登記完成績之後,跑來我辦公室,“老師,送給您。”我一驚,接過這把簡陋的小靠椅,翻過來一看,椅背後面居然寫着這樣一行字“希望老師多休息。”這個學生是典型的後三分之一,成績不説,就是行為方面也不能自我控制。但是在一次次貼心的交談中,在一次次誇張的表揚中,這個學生慢慢地改變了。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班級裏女生出現了揹人的遊戲,這位學生站在教室裏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們,這樣做很危險,不要這樣做。聽着這幼稚的話語,我的心裏溢滿了幸福的感覺。這樣的學生,還有哪個老師不愛,學生不喜歡呢?

其實,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並不是一種烏托邦。細小的舉止,生本的理念,都是帶領我們走向師生和諧的航標。用小小的微笑去迎接學生,讓温暖的感覺架起師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早上到校,微笑着走進教室和學生打招呼;校園內不論在何處遇上學生,親切地迴應學生的問候“您好!”我不會忘記那篇日記,學生寫到:“早上來校時的心情陰沉沉的,看到其他的人都感覺很厭煩,交作業時又把衣服弄髒了,感覺什麼都在和我作對。但在樓梯口遇上了我們老師,她微笑地和我打招呼,那微笑甜甜的、很燦爛,我的心情似乎也好了很多。不就是弄髒了衣服嘛,洗乾淨了還是一樣。”當時的我只是無意的向她微笑,可是在學生的心目中,這微笑居然感染了她的心情。我第一發現,微笑的力量居然這麼大,我第一發現,僅僅一個微笑也能讓我走近學生。

謝謝大家

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在我看來,愛與責任是一種無聲的諾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也有一個美麗的夢想,我夢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有愛心、有智慧、有責任心,並且能夠得到孩子、家長以及同事們認可和喜愛的老師,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

説到這我想起了自己進師範大門的第一天,看到讓我一生難忘的一句話,那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先生説的:“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當時的我只能從這句話的表面含義上感受到教師的偉大。三年的師範生活讓我儲備了教書的知識,當畢業後的我守着自己清貧的收入遊走於物欲橫流、強調物質多於精神的今天,我迷茫過、感慨過,但當我的學生每天都把我當朋友般的相處時,我無數次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我進師範第一天所看到的這句話的內涵,那就是教育看似是每天幾個40分鐘的講台授課,他更是每時每刻教書育人的身教薰陶。

現在的我正在努力着,把這個夢一步一步地實現,讓它成為現實。一轉眼的時間,已經踏上國小教師這個崗位九年了,不禁要感歎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帶着這麼多年來我對教育的嚮往和對孩子們的喜愛,在期盼中開始了我的夢想之旅,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憧憬與好奇,當時的我到底是緊張還是興奮,連我自己也説不清楚,但是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我滿心喜悦的去迎接這充滿了挑戰的工作,投身於教育這一片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每天清晨,隨着孩子們一聲聲清脆響亮的“老師早”,每一天都是那麼的忙碌,但是,忙碌是充實的,因為我能在忙碌中收穫許多。我開始了嶄新的一天。

每一天都和一羣有着天使般純真可愛的孩子相處在一起,我們一起歡笑着、幸福着、成長着,讓我真正體會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有人説:“當一名國小教師,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玩玩鬧鬧,又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只要他們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就可以了。”其實並不是這樣,雖然我們沒有升學的壓力,但是我們要像家長一樣,照顧好每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學會人生的道理。

“愛”與“責任”,二者其實是分不開的,“愛”是責任的體現,而“責任”是愛的化身。我相信,我的選擇沒有錯,我無悔選擇做一名國小教師。愛孩子、關切孩子是我今生執着的追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説過:“捧出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就是對教師教學生涯的最好寫照。盡職盡責是教師基本的道德規範。教師職業是“人類幸福和自我完善”結合的職業。一方面,教師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崗位,撒播愛心,享受充滿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師從事的是一種培養人、教育人的事業,這對社會文明進步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

愛崗敬業是一種對事業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奮鬥的力量源泉以及事業成功的保證。教師的職業註定平凡,淡泊名利,講究職業良心,才能在平凡中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如果把平凡而神聖的教師崗位看作個人謀生的手段,就永遠也不會成功與快樂。在教師崗位上,沒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默默無聞的奉獻,認真負責,工作嚴謹是教師的職業要求,是責任感的體現。

作為一名年輕的國小教師,深感教育的崇高,教師的偉大。我希望教育是一塊青草地,祈盼所有的孩子踩在上面都像跑進足球場般的歡快,而沒有走進沼澤般的恐懼;希望能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和情操在每個孩子心靈深處種下公正、清澈、寬容的種子,讓學校真正成為所有孩子公平、快樂、成長的平台。我想這就是教育的根本,同樣也是師德的基礎。作為一名深受孩子們喜歡的國小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的教育在當下應更多的體現出無私奉獻,少一點功利追逐。在此我想説:我將永不愧對教師——這個平凡而偉大的名字!

責任的演講稿 篇6

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我敬畏教師這個職業,不是因為我現在是一名教師,因為我到現在還記得我國小時的老師,一路走來,慈祥的老師教給我的是自信;嚴肅的老師教給我的是嚴謹;寬容的老師教給我的是大度;嚴厲的老師教給我責任。今天,我已為人師,希望若干年後我也能給我的學生留下這樣的印象。即便零落成泥,只要香如故,我也就無愧於教師這個職業。

教師這個職業是需要愛的職業,冰心老人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有愛便有了一切。”當無愛時,這個職業就如同清泉遇到了沙漠,終究是枯竭的。當我第一次看到劉長明時,我認為這是我教過的最糟糕的學生。每天髒兮兮的出現在教室,每次教上來的作業本都散發着讓人難以忍受的惡臭,往他身邊一走就是一股臭氣,他每次站起來回答問題都是頭一低,一句話也不説。無論我怎樣悉心引導,他依然如故。終於我無法忍受氣憤之時對他説:“劉長明,記住:出去了,別説我是你老師!”有時我常想:他什麼時候能回老家上學就好了!然而當我看到他的父母——一對老實巴交的、從貴州來這裏打工的民工夫婦,我告訴自己不能這樣想!他這麼“髒”是有原因的,雖然仍然是那麼髒,那麼臭,我決不像以前那樣兇巴巴地看着他,對待他。我經常在班級中給我的學生們講,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自己要努力,要捨得付出努力!我想我更多的是説給劉長明聽的。希望他能理解我——他的老師對他的期盼。

年底,一個冬天的早晨,劉長明報告給我一個“好”消息:他要轉學了,因為他們一家都要回貴州老家。我以前多麼希望他能離開我的班呀!可他真的要走了,我的心裏卻空落落的,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我把他叫到我的辦公室,對他説:“回老家,要堅持上學!”他點點頭答應了。他沒有跟我説再見,更沒有給我鞠躬,一轉身,高高興興地離開辦公室走了。

時間總是能幫助我們忘記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隨着這一屆孩子的畢業,我又新帶了一批孩子。我慢慢地忘記了劉長明。我新帶的這批孩子沒有一個像劉長明的。孩子們過聖誕,過平安夜,流行送蘋果,那屆孩子給我送了很多蘋果。一天中午,一個孩子到我辦公室送給我一個袋子,她説:“老師,這是劉長明送給你的。”我很詫異,也很幸福:“他,回來了?怎麼沒進來?”“他不敢進來,不好意思見您,他讓我們給你帶進來,他,已經工作了。”我打開劉長明送給我的禮物,是一個用精美包裝紙包裹得很好的蘋果,和一袋“心心相印”的果凍。那一刻,我的心流淚了,眼淚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這就是我最“糟糕”的學生,“糟糕”到“無顏”見我!其實是我無顏見他。

新帶的這屆孩子裏,有一個叫鄭夢波的,教什麼都學不會,因為他,班級總體成績總是不高。我想不論他考得多差,我都要留他在班裏,我決不讓他離開這個班級,也不厭棄他,鼓勵他好好學習,相信自己。他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與班裏的孩子相處融洽,每天看着他高興地來到學校,高興地離開學校,我在想只要孩子們是快樂和幸福的,我的那點辛苦又算什麼呢?

愛是理解,愛是信任,愛是包容。愛有時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有時是一句温馨的叮囑,有時可能就是一句嚴厲的批評。不論是哪種形式呈現的愛,只要是發自內心,總會有收到回報之時。在短短數年教書生涯中,雖然辛苦,雖然清貧,雖然也有過急躁,彷徨,甚至想放棄,但人是懂感情的,一往情深精誠所至,一心一意頑石開,愛心所至,情感所至,必將春風化雨暖人心。我想,我和我的戰友們應該用一種寬闊的胸懷去容納我們教育教學生涯中的每個孩子,在教育教學中,不再出現令我傷心和自慚的“劉長明”。在煙波浩渺中,在浮華喧囂裏,給自己一處淨土,給自己方寸空間,我願——零落成泥,只為香如故。

責任的演講稿 篇7

Good morning,dear teachers and students,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責任。

當我們從母體中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責任便註定與我們行影不離。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説,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責任是什麼呢?英國王子查爾斯曾經説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這就是責任。”自從我們第一天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我們就生活在責任的世界裏,但是對於責任沒有一個全面合理的闡釋,翻開詞典,我得到了責任的準確描述。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責任是一個人應盡的義務,也就是承擔應當承擔的任務,完成應當完成的使命,做好應當做好的工作。責任感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的重要指標。責任感是每個人都必須具有的素質,每個人都必須擁有責任並履行責任。

在生活中,當你承擔你犯下的錯誤時,當你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時,當你擰緊正在滴水的水龍頭時,你都盡了自己的一份責任。

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

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

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的人,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

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只要我們堅守這份責任,自己做個有責任的人,就能獲得他人的信任,成為老師的好幫手,成為同學心目中的榜樣。只要我們負起責任來,就一定能讓我們的每一天過得更加充實,更加美好。

That’s all,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