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寫讀書的作文錦集十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1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讀書的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寫讀書的作文錦集十篇

寫讀書的作文 篇1

寒假生活快要過去了,在寒假期間我讀了許多書。我最喜歡的還是《十萬個為什麼》。小時候,我對各種事物都很好奇,於是爸爸給我買了這本《十萬個為什麼》。比如説:“貓為什麼喜歡吃魚和老鼠;珊瑚是動物還是植物,等等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知識,從而更加激起我對事物的好奇心,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隨着科學的發展,我們人類是否能解開更多的迷。我知道要了解更多的迷就必須要更多的.知識,所以,我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長大以後,探索那些奧祕。

寫讀書的作文 篇2

今天中午是我期待已久的閲讀課,我走到圖書角拿出了《一千零一夜》這本書,認真地讀了這本書的每一頁。我先翻到了“辛伯達航海曆險記”這一篇,我看完了之後,我認為那個航海家辛伯達國王的運氣非常的好。但是,他也是經過了七次航海才到達這種水平的',這七次航海里分別有着艱難、痛苦、勇氣和膽量。我一篇篇地讀着,可是始終都忘不了“辛伯達歷險記”。我又讀了一遍比上一遍還要認真,還要仔細。

讀完了這本書,我體會到了以後做事和學習一定要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相信自己最終一定會成為勝利者。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一節收穫頗多的閲讀課,我期待着下一次閲讀課趕快到來。

寫讀書的作文 篇3

其實從兒時開始,我便藉助了媽媽牌“播放器”聽那些奇幻的,美好的童話故事,它們讓我明白了善良的人總會有幸福,而那些兇殘的、狠毒的人則會受到人們的鄙視、懲罰。它讓我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漸漸的上了國小,我就愛上了閲讀,因為好書讓文字帶領我進入了一個美好的、快樂的世界。那個世界沒有真花,卻讓人聞到花香;那個世界沒有鳥兒,卻讓人聽到悦耳的鳴叫;那個世界……

媽媽常帶我去書店,時常是買袋書回去,讀個三四個月,便又去了書店。實在沒書了,便與同學們換着看。那時我們班流行知識漫畫類的書,例如:《埃及尋寶記》,《美國尋寶記》,《荷蘭尋寶記》……反正都是一位名叫姜境孝繪製的,這種書基本是漫畫,但是穿插了一些知識、常識,所以又叫知識漫畫。

後來我戀上了校園小説,當然是楊紅櫻阿姨寫的嘍。我在義賣裏買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之開甲殼蟲車的女校長》。寫了新女校長和馬小跳的故事。讀罷此書,我感受到了馬小跳身上孩子的'天性,他很愛班集體,卻被老師拒之門外,馬小跳説了事實,但班主任死活不信,偏説他們撒謊……

書總是不斷有,看也看不完。我常常在週末的下午,坐在軟軟舒適的牀上,看上一個下午的書,有時竟看着看着睡着了,夢見的總是剛才所看的內容。

我最怕內容悲傷型的書,我“哭點”很低,看着有點感人,眼淚就像水龍頭“嘩嘩”地流出來,不把書弄哭我的心緒哭出來,絕不罷休。

現在的我,依舊與媽媽手挽手,一起進書店,買上一大包書,回到家分着讀,有時竟爭起來。呵呵,我還小,要讀的書很多很多,不過能讀一些讀一些,總比不讀好吧。

寫讀書的作文 篇4

我很欣賞汪洙寫的一闕詩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因為只有讀書,才能使我們的學識更加淵博,活得更為充實。

車胤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學者。他小時候家裏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無法讀書,非常苦惱。一個盛夏的晚上,他看見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來飛去,發出晶瑩的亮光。車胤靈機一動,心想:螢火蟲的光不是可以利用嗎?於是,他捉了幾十只螢火蟲裝在一個網袋裏,做成一盞“螢光燈”。以後每天晚上,他就藉着螢火蟲的光讀書。

可想而知,車胤多麼渴望讀書啊,他對知識追求的熱情,令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幼童時的讀書片段:一天晚上停電了,但是我還是很想看書,忽然間想起車胤讀書時的情形,於是我便跑到外面去捕捉螢火蟲,然後用紙折成一個袋子,把螢火蟲裝進裏面,藉着螢火蟲的光來看書。

我們不要做不學無術之徒,要知道開卷有益這個道理,因為宋朝的開國之君趙匡胤也是靠博覽羣書才把這個國家治理得整整有條。我們是跨世紀的新一代,猶如黎明初升的太陽,充滿着光明,充滿着希望。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是一個知識爆炸的年代,不掌握各類新的知識,就會成為時代的落伍者。為了我們的前途、我們的理想,我們必須要努力學習,增長知識,長大後更好地為國家效力。使我們的祖國邁向更加富強、文明的新境域。

平淡卻可以回味的文字更易於閲讀,也更具有閲讀的價值。表面華麗而毫無思想的文字,味同嚼蠟,索然無味。思想深刻而文字過於艱深,是作者太過憤世嫉俗,在考驗讀者的耐力。

那些大家的散文看似波瀾不驚,但大海的深處卻是暗流湧動。每一滴水都帶有時光的痕跡,每一朵浪花都深藏着歷史的煙雲。這應該就是文字的魅力。

我們之所以喜歡閲讀,是因為總會有一些文字讓我們感動,感悟。叫我們無法罷手,難以釋懷。

像高山的巍峨,大地的廣袤,飛流的飄逸,小溪的靈動;花的芳香,鳥的流影;佛家的`禪語,詩人的清淚。皆為情懷,都成文字。

一花一世界,一字一感歎。文字的魅力難以言表,所以,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就是我們的夢想。

美的文字淨化心靈,深刻的思想塑造人格。能夠叫讀者讀懂,讀進去,文字才會有生命力。讓美好的文字親近每一顆心靈,讓深刻的思想薰陶每一個大腦,應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專家點評:

這篇有關讀書的議論文,開頭引用一句名言提出了“因為只有讀書,才能使我們的學識更加淵博,活得更為充實”的觀點,接着列舉東晉著名的學者車胤、宋朝的開國之君趙匡胤的事例證明觀點,最後談自己讀書的深刻體會。

寫讀書的作文 篇5

説到書,它可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我隨時隨地都會帶着一本書,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會拿書本來瞧瞧。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因為四個詞:書香、心情、作用、味道。

每本書都有自己獨特的“書香”。比如,我最近看的一本書《木偶奇遇記》,這本書的“書香”就是一種清淡的感人的“書香”。仔細看毎本書還有“心情”呢,這就能讓“書香”更誘人。有的書帶着一種傷感的心情能讓人痛哭流涕;有的書帶着的是一種開心的心情,能讓人開懷大笑;有的`書有着對社會的憤怒的心情,能讓人憤世妒俗;有的書還有嚮往的心情,能讓人變得活潑開朗。每本書還都有“作用”。含有哲理的書,能讓人充滿知識;含有精神的書,能讓人更加自信;含有幫助別人故事的書,能讓人富有同情心,每本書還都有“味道”。有的書是辣的,能讓你噴出火來;有的書是酸的,一種特別的感覺;有的書是苦的,讓人淚水不斷;有的書是甜的,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書充滿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能讓人感覺生活的幸福辛苦。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知心的朋友交談。記住,書比紅燒肉還香,和人們的心情一樣多姿多彩,有許多作用,而且還津津有味。書不難讀,甚至比任何一件事都好做,只要你像我一樣用心去聞出書的“香氣”,感覺書的“心情”,知道書的“作用”,嚐出書的“味道”,你就會像我一樣愛上看書!

寫讀書的作文 篇6

我家雖不是“書香門第”,可打我記事起,家裏窗台上、桌子上、茶几上,甚至牀鋪上,隨處可見的書本都給奶奶增添了許多“麻煩”。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想不認識字都難。在我上國小前,我就認識了不少字,看圖識字,就連唐詩宋詞,我也能背誦大家熟悉的好多首。還能把書中的故事講給同伴聽。從那時起,書就已經成為了我形影不離的朋友。

上國小後,語文老師很驚訝我的語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作文都被老師當做範文在班上念。大家羨慕地問我:“你的語文為什麼這樣好?”我也毫不掩飾地告訴他們——“讀書多唄!”

其實,我告訴你一個小祕密。在我四五歲時,伯伯、姑父他們到我家來都少不了給我帶本畫冊、書之類的禮物。很少給我帶些吃的、玩的。開始我並不理解,現在我總算明白了他們的用意。

有書讀是福氣。我爺爺經常對我講:“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山裏的孩子讀書多,可以走出大山。”當時我並不懂得這些道理。可我知道兩個哥哥都已上過大學,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我就暗下決心,好好讀書。

讀古今書好似欣賞美麗的畫卷。歷史英雄繽紛無限,傳奇故事扣人心絃。在書中徜徉,你會發現一個又一個的神奇:“醜小鴨變成了美麗的`小天鵝”,“孫悟空七十二變”,“星球大戰”都能讓人類遨遊在湛藍的海洋裏……有書可讀真是人生的一件樂事!

我渴望通過“書籍”這座橋樑與智者交流,打開通往智慧的大門。有許多人愛書如寶,手不釋卷。因為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讀書真好,我愛讀書!

寫讀書的作文 篇7

説起讀書,長了這麼大,還頭一次審視讀書。因為從自己當學生開始到身為人師,我們都時刻與書為伴,只不過我們太習以為常了,甚至沒能夠好好靜下心來,去品味以下讀書的感覺和收穫。

學生時代的讀書感覺,一個字“累”,儘管自己沒有在高中畢業時,把所有的書都撕掉,燒掉,但也毫不吝嗇的把它們裝進口袋給賣掉了,可以想象那時候的書對學生的壓抑。

走上工作崗位,發現在學校學的知識已經不能夠使自己從容的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求知面孔,甚至無法控制他們靈活的四肢,使得課堂內外,散亂不已。這時,一種再度學習的願望油然而生!

先是看影像資料,聽一聽他們的育人技巧。後來發現,看影像資料侷限性太強。變改為看書。隨時隨地都能夠翻閲,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看的書自然就多了起來。最七年級個月兩本,發展到一個月4本,讀書筆記也用了一個又一個。有時候,我還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在日記裏,不時被女兒翻閲,她也有了寫讀書筆記和寫日記的習慣。

自從看書以來,對書中的理論知識不太感興趣,甚至感覺作者有羅列無用的東西以充當作品的內容之嫌。對讀書者來説,學不到任何東西。這可能就是人們為什麼對現在的書有這麼一種看法“現在不管是不是個人兒都能夠寫書!”

對人類最具影響力的《論語》,我看完之後,方感覺出書人競如此的不負責任,同樣的一句話,競在書中出現兩次,並且命名在不同的章節中,賦予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意思。看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讀書中,我曾經發現了一個戲劇性的.時刻:生病輸液時,是我們讀書的最好時刻。靜靜的躺在病牀上,認真的讀着每一句話,慢慢的去品味書中的道理和智慧。唯一的缺陷就是無法把精彩的部分、哲理性的話語記錄下來。等你有時間在去記時,也許找不着了,這時候是最可惜的了。

書,還是要繼續讀下去的,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在有書讀的日子裏,我們生活的很充實。讀過很多書之後,我們會發現眼神中充滿了定力。我們不會在無所適從的面對變換無窮的世界,我們因此會從容的度過每一個精彩的時刻!

寫讀書的作文 篇8

從四歲開始,我就已經喜歡上讀書了,就象馬克西姆·高爾基所説的一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想,對我來説,書將會陪伴我一生的。

五歲的時候,每天晚上我都要媽媽給我讀一篇小故事,是這樣,讓我養成了一個每晚聽故事的`習慣,只要媽媽不念,我就淚流滿面、大哭起來。

從童話故事中,我知道了一些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七歲的時候,我就會看一些關於科學類的圖書了,每次我在看的時候,不懂的就問,重要的句子抄下來或者勾畫出來。

直到現在,我還是個“小書迷”,只要爸爸帶我去圖書館,我就樂個不停。

讀書必須要看着書讀,還要專心一致,這個道理,每一個小朋友都應該知道。

一次,我和媽媽到圖書館去看書,我特別高興。一路上,我興高采烈地説説笑笑,媽媽見我這麼開心,她也很高興。

進了圖書館,什麼樣的書都有,各式各樣,數也數不清,我挑了一本就坐下專心地看。

過了很久,媽媽説:“我們走吧?”可我沒反應,完全沉浸在書中了。媽媽見我沒有回答,耐心地又問了一遍:“走了吧?下次再來看,好嗎?”這時我才反應過來,於是,我就和媽媽回家了。一路上,我還在想着書中的內容,直到晚上睡覺,我還想着,不知不覺地就進入了夢鄉。

如果我能這樣堅持讀書,將會使自己得到更多的知識,讓自己不斷進步,變得更有修養,成為社會有用的一個人,這就是我喜歡飽讀書籍的原由和動力。

寫讀書的作文 篇9

《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説,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 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

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模式將“人--人”系統轉變為“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20多年來,我始終把讀書和教書結合起來,創新教、創新讀、創新用,在用中創新。我先後在《人民教育》、《國小語文教學》、《國小語文教師》等國家級、省部級以上報刊發表論文200餘篇。我聯繫教改實際,撰寫的《自由作文法》、《對話作文法》、《聽話作文法》、《情趣作文法》等論文,產生了較好的反響。目前,我已公開出版了《作文闖關》、《國小生快速創新作文教與學》叢書等著述69卷。還獲得了三項國家級發明專利。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

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他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鋭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於拼搏的英氣,甘願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吾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為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寫讀書的作文 篇10

在人生的旅途中,或有歡樂,或有悲傷,但這一切的情感一旦通過閲讀的洗禮,一切情感都已全無,只剩讀書之樂。

或許有人會説:“書是一杯不加糖的咖啡,品起來可真苦啊!”可是不然,你殊不知,口感越苦,越會使人振奮,口感越苦,越能使人體味深刻,正如錢鍾書的那句:“真正的讀書的快樂是不放糖的咖啡,在苦中能品出甜味來,苦才真正是讀書的快樂的.引誘。”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在書中,我們可以重返《三國》的激烈戰場,感受《水滸》英雄的英姿颯爽,身臨《西遊記》的神人怪鬼之界,垂憐《紅樓夢》中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在書中,從孔子的《論語》到的《詩詞選》,從魯迅的的《彷徨》《吶喊》到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從冰心的《小桔燈》《繁星·春水》到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在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四季輪迴,從“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讀書令我們感受到了從古至今,由國內到國外,從老一輩到新一代的改變與不同,博覽羣書,生活是如此充實。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讀書,才能為未來的藍圖染上光輝的色彩。是故有古人頭懸樑,錐刺股,鑿壁偷鄰光,更有程門立雪,囊螢映雪,燃糠自照,最終終成一代名人。因此,讀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更可以造就一個人,何樂而不為呢?

在現在,多數同學只重視讀課本,而不重視課外閲讀,只重視考試成績而不重視身心感悟,只重視表面意思而不重視深層涵意,這並不是真正的閲讀,這樣讀書只會覺得乏味,枯槁,必會感到苦了,而只有用心,用愛去讀書,讀書之樂必會令你樂得合不攏嘴。

讀書會有苦,但苦即為一種樂,讀書會感到快樂,而必須是在經歷苦的條件之後,是亦苦即是樂,樂必經苦,這便是讀書的苦樂之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