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推薦】遇見古詩作文三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2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遇見古詩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遇見古詩作文三篇

遇見古詩作文 篇1

古詩詞,想説愛你不容易。

我想乘一葉孤舟,重遊歷史長河。

抬頭,便會想到“一行白鷺上青天”;俯首,便會想到“疑是地上霜”;觀河,便會想到“一江春水向東流”;葉凋,便會想到“我言秋日勝春朝”。

古詩詞,我喜歡。吟一首《江南好》,優美的意境便會令人流連,我喜歡。唱一首《龜雖壽》,“老當益壯”隨機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哼一段《無題》,無私奉獻,蠟燭春蠶,我喜歡。

不過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又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真是打心眼兒裏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説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悦!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也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便會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那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閲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依舊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遇見古詩作文 篇2

因為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個體的生命是短暫、有限的,他們才幻想着在有限的生命裏,去追求無限的價值;在相對的存在中,去追求絕對的意義。千百年來,這種追求生生不息,無數詩人將對人生意義的尋尋覓覓,寄託在山水之間,踏遍千山,尋找一個俯視生活的視點。個體生命找到了這種載體,於是,他們開始走向山巔水涯。這種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使中國詩人登臨遠眺的詩篇中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時空意識、宇宙意識和生命意識的融合。

水闊山長。先説一組大家很熟悉的詩。

李白在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的荊門山送別朋友時看到,“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是李白眼裏的山水。

王維泛舟漢江的時候説:“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這是王維那一刻的山水。

杜甫登上岳陽樓看到,“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這是杜甫看見的山水。

而韓愈呢?他看到了一幅清淺的山水風景,“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每個人看山見水,都會留下自己的印象。我們説的這些詩,雖然個人觀感不同,有一點是相似的——它們都是詩人真切地將身心投入山水之中才會產生的印象。個體生命找到了山水這個載體。水闊山高之間,人被山水託舉,自然之美和主體之美融合,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完成人與自然交融的審美。

山水,成為人寄寓和滋養心靈的所在。

中國人對山水的審美,有着悠久的傳統。莊子曾經説,“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怎麼樣同往共來呢?在莊子那裏有着幾個層次。最高級的是人和天地的完全融合,所謂“天人合一”,這是“造物主”的境界;次一級的',御風而行、遨遊天地,這是“仙人”的境界;再次一級,對於凡塵俗世的普通人來説,如果存在着脱俗忘我的追求,有着對“逍遙”的渴望,意欲“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可以採取的途徑就是登山臨水。魏晉時期,世事無常,玄學盛行,人們一方面渴求莊子的“逍遙”,一方面認識到人生不自由的侷限性,渴望超越,登臨山水寄託懷抱就是最便利的方式。

我們的日常生活是一個平視的視角,覺得天高地闊,有很多東西都比我們偉大,都比我們遼遠,一身渺渺,有的時候會覺得孤單和無助。登臨山水,給了我們一個不同尋常的視點。當人在山之巔,在水之涯,有時候會真正體會到“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的自由自在。正是因為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個體生命非常短暫,充滿無奈與無常,所以他們才努力在有限生命中去追求無限的價值,在相對的存在中,去追求絕對的意義。這種追求生生不息,轉化成山水之間尋尋覓覓的寄託。人們踏遍千山,尋找一個俯視生活的視點,這種對自然的皈依與眷戀,使山水詩表現出一種強烈的時空意識、宇宙意識和生命意識。

在中國的山水詩中,我們還發現一個奇妙現象:人在遠眺空間的時候,往往也望穿了時光。空間成為一個載體,它越是遼闊,人對歷史那種悠長雋永、肅穆莊嚴的體會也越深刻。無形的時光在有形的空間裏可知可感,動魄驚心。

遇見古詩作文 篇3

網上買書的時候,看到很多網友評論這本書大多數都是讚美于丹老師的詞語很美,可我不知道為什麼看這本書的時候心裏很沉重。想來想去主要還是兩個方面,第一是自己對於書裏面所提到的詩詞幾乎全然不知,甚至讀書時候學過的也都忘光;第二是因為我覺得詩詞對於我們現代人真的成了一種奢侈。其實我內心是嚮往詩意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只因現在的社會,生活的夢想,工作的現實,讓我們將這詩意埋藏了。這讓我想到蔣勛老師在《美,看不見的競爭力》裏面講到的,當看到一片景象讓我們很感動的時候,然而我們卻沒有言語來表達此刻心裏的感受,那個時候我們是難過的,真的很難過。

于丹説“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箇中國人生命中的深處都蟄伏着詩意,不要對此不屑,不要認為這些風花雪月知識少年痴談。”我認為想喚醒中國人心中那份詩意是很難得,至少在現在這個時代是很難得。雖説現在的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

愛學習的你們,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單詞的習慣吧,那要不要考慮下每天背上一首詩詞呢?為了不再“難過”,我更樂意每天來上一首。希望等到讀完部分唐詩宋詞後再來讀這本書,我想那時我會是幸福的。

其實,詩意一直都在,只不過我們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詩意隨時會醒來,但在它醒來的時候,我要準備好一顆中國人的“詩心”來迎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