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精選彝族火把節作文四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7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彝族火把節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彝族火把節作文四篇

彝族火把節作文 篇1

“火把節”是彝族人的一個傳統節日。這裏有一個美麗的故事,讓我來講講吧!關於“火把節”的傳説,奶奶是這樣説的:古時有個魔王殘酷迫害百姓,羣眾無可忍受,便羣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壘久攻不克,於是改為用羊羣火攻,即在每隻羊的雙角和後腿綁上火把,驅羊進攻,結果獲勝,人們為了紀念這次鬥爭勝利,於每年夏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慶,由此形成了“火把節”。但姐姐是這樣説的:在農曆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代代據説。

“火把節”的節目特別有意思,男人們參加摔跤、鬥牛、鬥羊、鬥雞、賽馬、爬杆等項目;婦女則唱歌,吹口弦,彈月琴。最美的要數選美了。你看那一個個美麗的彝族姑娘手裏拿着黃傘,牽着美麗的鑲包,還有一個個帥氣十足的美男。

“火把節”那天家家殺牲以祭祖先,飲酒、吃坨坨肉。當夜幕降臨時又集中到一處點燃篝火,打着火把,唱歌、跳着美麗的達體舞,一直玩到天亮才結束。

吃過飯以後,差不多天黑了,火把節歡慶開始了,一位吹笛子的長者站在所有人的.中間,這位長者可以算是村裏比較有本事的人,因為吹笛子的手藝只傳授給他的兒子沒有兒子就傳授給他信賴的人,在這位長者的旁邊有一堆篝火,大家圍成了一個圈在一起跳“踢腳舞”跳了好一會兒舞,人們拿起了火把在篝火上把火把點燃了,人們舉者火把在田野上跑,我看見點點星光和點點火光,火把每到一個人身旁都要圍着火把繞代表着吉祥、平安,大家都盼望秋天能有好收成,從他們的笑容中看見了他們秋收時的樣子。

彝族火把節作文 篇2

同學們,你們知道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嗎?讓我來告訴你吧!火把節是彝族的節日。太陽還沒爬上山頭,山寨裏家家户户的門都不約而同地打開了。人們興高采烈地把屋裏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男女老少都穿上了節日盛裝,忙着燒火宰雞,準備節日飯菜。日上三竿,鬥牛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人們把鬥牛場團團圍住。矯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觀眾的助威聲中,瞪着血紅的雙眼,頑強地頂着對方的犄角。經過幾番驚險的搏擊,得勝的公牛身披紅布,在主人的牽引下,繞場一週,驕傲的接受着人們的歡呼和讚歎。夜幕降臨了,天上剛剛露出幾顆星星,年輕人就點着早已準備好的火把,跑出屋門,繞屋三圈,然後奔向田野,奔向山川。

站在高處向下看,只見一條條“火龍”在大地上穿行。沖天的火光,震天的喊聲,讓一個個山寨都沸騰起來。看,熊熊的篝火燃燒起來了。山寨的.人們都集中到一起來了。老人來了,彈着平日積滿灰塵的月琴;小夥子來了,吹着很久沒有摸了的笛子;姑娘們來了,手拉手腳碰腳地挑起了歡快的舞蹈;孩子們來了,圍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鬧着……

火光照紅了每個彝家人的臉,也照亮了每個彝家人的心。聽,那悦耳的歌聲,唱出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讚美,唱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企盼。火把節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節日,它更是我們彝家人勤勞勇敢、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

彝族火把節作文 篇3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裏,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着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三.香港年俗

農曆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裏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八年級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裏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彝族火把節作文 篇4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哈尼族等的傳統節日,但是隻有彝族的火把節讓我感到最神聖,最讓人記憶深刻了。

在彝族的記載中,火把節一般歷時三天三夜,第一天為“都載”,意為迎火。這一天,村村寨寨都會打牛宰羊殺豬,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婦女還要趕製蕎饃、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團圓飯,一起圍着火塘喝自釀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歡樂和幸福。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選定的地點搭建祭台,以傳統方式擊打燧石點燃聖火,由畢摩(祭司)誦經祭火。然後,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從火塘裏接點用蒿杆紮成的火把,讓兒孫們從老人手裏接過火把,先照遍屋裏的`每個角落,再田邊地角、漫山遍野地走過來,用火光來驅除病魔災難,最後一起遊玩火把。

火把節第二天為“都格”,意為頌火、贊火,是火把節的高潮。在彝族中,最重要的要數 “選美”了,這天 ,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一起,組織賽馬、摔跤、唱歌、爬杆、射擊、鬥牛、鬥羊、鬥雞等活動年長的老人們要按照傳説中黑體拉巴勤勞勇敢、英俊瀟灑的形象選出美男子,姑娘們要效仿像阿什莫那樣,舉行跳舞比賽,選出善良聰慧、美麗大方的美女,夜幕降臨,一對對有情男女悄然走進山坡,走進樹叢,在黃色的油傘下,撥動月琴,彈響口弦,互訴相思。故也有人將彝族火把節稱作是“東方的情人節”,

火把節的第三天,意思是送火。這是整個彝族火把節的尾聲。這天夜幕降臨時,各家各户陸續點燃火把,手持火把,竟相奔走。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龍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起一堆的篝火,眾人揮舞着火把,載歌載舞,迎風引吭,以示眾人團結一心,共同防禦自然災害,因此被稱為“東方狂歡節”。

彝族的火把節象徵着團結,所以神聖;象徵着有情人終成眷屬,所以記憶深刻;象徵着和諧、幸福,所以時時縈繞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