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座右銘是什麼意思作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33W

篇一:座右銘

座右銘是什麼意思作文

座右銘:尚儉戒奢 韜光明志

勤能補拙,儉以養廉。勤勞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鬥,是我們革命隊伍的傳家之寶。如果“熱風吹得人暈醉,錯把中國當美國”,現在就搞什麼“福利型”的“高消費”,大興豪華建築,大蓋超級賓館,濫修殿堂廟宇,常擺高檔華宴,一味追求“翠蓋鳴濤,富麗堂皇”,“珍饈佳餚,花天酒地”,我想不僅預期的目的達不到,而且還會把崇高理想、雄心壯志、黨的宗旨、公僕本色、高風亮節等等一股腦兒“消費”掉。所以説,艱苦奮鬥、勤儉樸素,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應當貫穿於修身、創業、改革、開放等治家治國的一切領域中,是振興中華、富民強國的長遠大計,絕非權宜之計,切莫掉以輕心,等閒視之。 欲是人的一種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欲”。但是,凡事總要有個尺度。慾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貪心;慾望過多過大,必然慾壑難填。貪求欲者往往被財欲、物慾、、權勢欲等等迷住心竅,攫求無已,終至縱慾成災

韜光養晦, 養精蓄鋭

韜光養晦是指暫時斂藏自己的才能, 隱匿蹤跡, 等待時機而動的計謀。 韜光,即把才華掩藏起來; 晦, 隱晦, 即瞞人耳目, 不讓人知道蹤跡。

韜光養晦作為政治生活中的應變術, 主要是應付個人所處的不利的政治環境, 保全自身性命, 以圖他日東山再起。 由於隱藏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和真實意圖, 可以迷惑自己的政敵, 解除對手對自己的戒備, 當時機適合時,就可一展個人宏圖。 韜光養晦也有用作處世之道, 人生應變之術的。 其主要目的是免得鋒芒畢露, 招惹是非。 不露鋒芒, 並不是銷蝕鋒芒, 不是改變操履, 而是指人應隱其鋒芒, 不要恃才, 恃權, 恃財而咄咄逼人, 從而使個人更容易被社會, 被他人所接受。 其實這也是一種強化自己的學識, 才能和修養的過程。 學會以此來應變人生, 有利於培養自己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的能力和技巧。

凡事沒有取勝的把握, 就不必四處張揚, 與其使人早有預聞而有準備, 不如突然制勝而使人驚愕不已。 這樣做, 一來可以減少取勝的障礙, 特別是人為的障礙; 二來可以造成驚人的心理效應, 增加勝利後的影響力。 自古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 所謂時務, 就是客觀形勢或時代潮流。 認清客觀形勢和時代潮流, 才是聰明能幹的人。 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藉助客觀條件, 並且受客觀條件所制約; 人要想建立功業, 取得出色的成就, 需要認清和善於利用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 因時制宜, 待時而動。 落後於時勢, 見識狹窄, 處處受阻, 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反之, 在客觀條件不具備, 不允許的情況下, 不講究策略, 不善於韜光養晦, 一味地硬拼蠻幹, 卻可能一

事無成, 或於事無補。 這就是韜光養晦在應變中的積極意義。 養精蓄鋭是一種積蓄力量, 從容應變的策略。 養精, 即保養精神, 精力; 蓄鋭, 即積累鋭氣。 養精蓄鋭不是養尊處優, 而是蓄力待機而動。 養精蓄鋭者胸懷開創事業的大志, 可是又沒有做好自立門户的充分準備, 於是, 採取暗自積聚實力, 蓄養精神的辦法, 以待展宏圖大志。

養精蓄鋭, 還在於應付不測之變。 俗話説, 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 有了充分的精神準備, 有了雄厚的實力, 當突然事件來臨時, 就可以從容對應, 不至於手忙腳亂。

淡泊明志, 解除貪婪的枷鎖

不崇尚, 器重賢能的能力, 會使人民沒有爭當賢能的慾望; 以難得稀有的財貨為貴, 會使人民產生偷盜和搶劫的慾望; 不用能夠引起衝動的事引誘人們, 人們的心就不會亂。

因此, 聖哲者治理政事所採取的方法是滿足民眾的温飽, 永遠使人們的意志保持在無慾望的狀態, 即使有少數人明白如何去爭名奪利, 滿足私慾, 他們也不敢真的去做了。 如果能夠這樣" 無為" 地去實踐, 那麼天下也就沒有不長治久安的了。

這是老子提出的安民政策, 接着又給統治者提出了具體的辦法:" 虛其心, 實其腹; 弱其志, 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許多人認為, 老子" 常使民無知無慾" 的主張是愚民思想。 其實不然, 事實上老子並不主張去除人的正常慾望, 他目的是使社會安定, 人民安居樂業, 他實際是主張" 少私慾, 視素保撲"。 這一主張對我們的立身處世也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人都有慾望, 貧窮的人想變得富有, 低賤的人想變得富貴, 默默無聞的人想變得舉世聞名, 沒有受過讚譽的人想得到榮譽, 這是無可非議的, 但問題是在於慾望和能力之間是必須成正比的。 修身養性的一個重要內容, 就是尋求慾望與能力之間的和諧。 在慾望和能力之間產生不協調時, 或者抑制慾望的膨脹, 或者增加自己的能力。 世界上, 美好的東西實在數不勝數, 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儘可能多的東西, 其實慾望太多, 反而會成了累贅。 還有什麼比擁有淡泊的心胸, 更能讓自己充實滿足呢? 選擇淡泊, 拋棄貪婪吧!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錢財, 其實只是被內在的貪慾推動着, 人們似乎覺得只有錢財才能帶給自己安全感, 所以瘋狂地聚斂錢財。 這種人把錢財看得比性命還寶貴, 為了錢什麼事情都敢幹, 投機行險, 貪贓枉法, 徇私舞弊, 玩忽職守, 那麼等待他的也將是法律的嚴懲。

順其自然,以平和之心對待名利老子的"無為"思想是不做那些違背本性, 背離自然意志, 束縛心靈和異化人性的事, 如儒家所追求的禮制, 又如世人所熱衷的功名利祿, 在老子看來, 都是違反自然人性的, 使人異化的東西。

老子的"無為", 就是不妄為, 順其自然的意思。 "無為"不但是老子所提倡的生活態度, 也是老子的一個哲學觀, 被他運用於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 如政治上的無為而治等。 "行不言之教"與"處無為之事"都是希望統治者能不去發佈不符合自然規律的教令, 不去勉強實現自己的主觀意志。 明智的統治者往往通過自身對百姓的示範效應來"行不言之教"。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反映在處世原則上, 就是一種順其自然, 不爭功名的思想。 在今天看來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篇二:改變人生的座右銘

我們講了前面三個重點,最後我們講一下有沒有具體的方法。有一個就是選擇座右銘。什麼是座右銘呢?就是做不到的事情。説到座右銘有時候很令人感動,我只有一個女兒,所以只能常常拿她做例子。我女兒念國中三年級的時候,她有一次回家説今天才發現崇拜的是誰,我聽了以後就很緊張。這一次都快考高中了,她還説現在崇拜誰,我説你這次崇拜誰呢,她説崇拜孟子,我聽了嚇一跳,怎麼會有15歲的小女孩崇拜孟子呢,我就比較驚訝。我問她説哪一個孟子,她説不要緊張,我崇拜的就是孔子孟子的`那個孟子。這樣我放心了,但是我很好奇地問,你怎麼會崇拜孟子呢,她説今天學校上課的時候我們老師教了孟子一句話,聽了很感動,她就背給我聽。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我當時很感動,覺得教育很有成效。

我來説説自己過去有一些什麼座右銘。有三個,第一個各位同學可以參考,是我很年輕時候的座右銘,叫做改造性格,就可以改變命運。你希望改變命運嗎,那就先改造性格。性格可以改嗎?我們的風格是何以改變的,就是通過學習得到一些觀念加以實踐,形成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這就是風格。你要透過學習使自己的風格改變,年輕的時候我專門對付我自己,比如説你知道自己是什麼星座,有什麼缺點和優點,通常就會互相比較。我專門對付我的缺點,我知道有什麼缺點,我本性的衝動很明顯,所以就進行剋制,長期下來我的性格改變了。有學生聽我的課一年了,然後他們會問我是什麼星座,我説你猜吧,學生很少有猜中的。這是我年輕的時候。

接着就是從美國唸完書了,接近中年了。這時候我改了座右銘,兩個字,任真。就是讓自己活的真誠。為什麼我有這個座右銘呢?一個是真誠普遍會傷害人,還有一個就是真誠很容易受傷害,但是經過我長期的修煉我會讓真誠不受到傷害,並且也不會傷害到別人。我上課的時候同學們説講的很有意思,其實我私底下做事很枯燥。因為上課講完話沒有力氣了,為什麼還要勉強説話呢,好好休息一下就是了。

然後就是從容,從容是我後來到30幾歲的座右銘。從容就是不要緊張,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清楚怎麼做。這裏用一句陶淵明的話:勤靡餘勞,心有常閒。我的內心會經常保持悠閒,你如果心裏比較緊張的話就撐不了多久。你的身體勞累,但是內心要保持悠閒,這個就是從容,從容很難做到。我在台灣經常演講,我不太喜歡到中部,我去豐原做演講,平時坐車要兩個半小時,因為我很怕遲到,我不能遲到,所以我就會提前很早出發。但是有一次堵車很厲害,然後我打了一個出租車要到那裏,然後我跟出租車司機説快一點,我要去上課,然後司機對我説了一句話我記憶很深,就是沒有人願意上課的,我當時覺得很對,當車開的時候我就欣賞窗外的風景。實際窗外一直是有風景的,但是我看不到,因為我太緊張了。人活在世界上都是如此,我活的真是太緊張了,我在美國唸書四年沒有到任何地方旅遊,沒有拍過照片。那麼有人就會問你去美國幹什麼,就是坐牢。這樣的生活支持不了多久,身體也搞壞了,因為壓力太大了。

從容有三個原則,真正的從容,第一個要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就是説在時間上,在材料上不要讓自己找藉口。我們最怕遲到了説很抱歉塞車,塞車怎麼能當理由呢。我們要做好準備,把各種突發的狀況考慮進去。第二個做事要全力以赴,因為你做這個事情就不能做別的事情,因為我沒有分身,我今天在這裏就不能在世界其他地方,如果我今天沒有認真做這個事情就是浪費我的生命。第三個就是做完立刻放下。什麼叫做做完立刻放下呢?比如説講完我們討論,然後9點結束了,我一離開教室就忘記我剛剛演講了,這個就是立刻放下。你明天在校園碰到我説傅教授昨天聽過你的演講,我會説有嗎,什麼時候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要像電腦歸檔一樣,這個事情做完以後就要全力做下一件事。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就像骨牌一樣,什麼事情都會被幹擾。

還有一招,晚上睡覺以前用五分鐘把今天説過的話、做過的事簡單想一遍。今天做過的事和説過的話會有幾個重點,你要刻意地想今天做了什麼,説過了什麼,你這樣做了以後心裏就有數,就會知道什麼話説錯了,什麼事情做的不對,這樣自己會產生一種反省和批判,以後碰到類似的情況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一個人的可貴就在於有自覺的能力,所有過去發生的事情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都是少數的情況。你一天做很多事情,你不會記得今天在哪裏吃飯,但是你會記得跟別人説話的愉快和不愉快。所以想一下今天發生過的事情,日積月累就會變成自我的認識,就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有什麼反應。人會自知的,老子也説過自知者明,你知道自己才代表有真正的覺悟。

我們在學校唸書有通識教育,這個真是好東西。因為現在慢慢有一種趨勢,把傳統文化納入整個學習的內容,但是我們聽到傳統文化就有壓力,什麼老子孟

子總覺得老古板,但是這幾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上面,首先受益的就是我自己。我們經常想應該怎麼跟別人來往,人與人相處有很多時候不是自己願意的,你現在是學生,你就有同學和老師,還有家裏面的家人,每個人跟你的關係都不一樣,所以你要怎麼辦呢。跟別人相處應該考慮三個原則,一個是內心感受要真誠,第二個要進行溝通,第三個社會規範要遵守。第一個要真誠,不真誠就等於是在扮演某種角色,在應付各位,浪費自己的生命。第二個跟別人相處最怕自以為是,所以你要注意到和別人情緒的溝通。第三個要遵守規範,包括我們的校規在內。我們教書的老師常常會覺得要尊重同學,我在台灣教書同學説請問教授,不來上課就一定不是好學生嗎?這是很好的問題,我説一定不是,學生一定抗議,説你太狹隘了,不來上課説明在家裏更用功,我説當然有可能。所以這個都是相對的,你很難判斷。我們只能約法三章,任何一個社會都有遊戲規則,我們一羣人聚在一起就有一個規則,大家一起來定,定好就照規則來做。所以老師第一屆課就把規則説清楚了,同學們聽聽看我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照這個做,這樣被處罰也心甘情願。這三點掌握住了,人與人相處就會形成良性循環的開始。三者發生矛盾的時候怎麼辦呢?要真誠為上。但是大家要記得,真誠不要傷害別人,真誠也不要受傷害。

我們剛剛進入大學,很多人對念大學這件事情抱着不同的想法,但是不管怎麼樣要記得,你大學什麼樣子不重要,重要是你離開復旦大學,從復旦大學畢業的時候是什麼樣子,這個才是重要的,這個就決定你這一生在這個大學裏面有沒有浪費時間,這個大學給你準備的各種裝備是否適當。我們用四個字來描述大學,脱胎換骨。你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有一個獨立的人格,知道自己是知識分子,對社會有使命感,不管在社會上從事任何行業都要普遍地關懷人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的生命就是這樣的,他可以很清楚地衡量整個生命對他的要求,他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個體,但是絕對不會把個人的需要放在社會需要之上,他把個人的需要、自我的實現和社會的繁榮結合起來。

今天的時代是很自由的社會,允許你選擇自己的生活模式,你要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行業,比如説我教書我就把書教好,這是我的責任。但是這樣還不夠,你要從事社會服務,所以我經常把這些東西寫出來,做演講和出版書,這個是出自於知識分子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別人可能認為沒有什麼,但是你自己覺得很實在,這樣人生的意義就實現了。你把書念好的話天下人都會稱讚你,你説要工作賺錢,將來有的是機會,你要把階段分清楚。你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苦可以受,有了這些的話,那麼你的人生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自己老了就沒有潛能了,其實我們每個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孔子15歲的時候立志求學,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提孔子,你這大把年紀還要崇拜孔子嗎,因為我真的崇拜他,因為孔子的很多東西我做不到,所以我就要跟他學習。孔子每隔十年就有新的生命體驗,不是説今年60歲,一覺醒來就順了,不是這樣的,他是慢慢累計的。像這種聖賢都有座右銘,為什麼他們可以做到,而我們做不到,因為我們不知道方法。今天我把這些心得跟各位同學分享,就是分享一些方法。如果你們知道怎麼入手,再找一些座右銘給自己成長的目標,每隔一段時間發現這樣的生活並沒有浪費,並沒有白過,過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

的意義。意義不是一個明確的答案,它會在生命過程當中不斷地展現出來讓你們體會。

這個就是我今天講的內容,下面同學們可以提問,我們再做進一步的討論。謝謝各位。

Tags: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