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語言 會計 互聯網計算機 醫學 學歷 職場 文藝體育 範文
當前位置:學識谷 > 範文 > 作文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總8篇

欄目: 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3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的作文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選】讀後感的作文彙總8篇

讀後感的作文 篇1

《宇宙的奧祕》是法國巴亞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主角有怪博士、祖祖小姐和扎克教授。

書裏面怪博士的回答很好玩,而扎克教授把怪博士的答案給糾正過來。書中的問題有:為什麼太空是黑色的、星星是怎樣誕生的、什麼是隕星、為什麼月亮會發光、什麼是臭氧層、什麼是光年、什麼是星空、什麼是失重狀態……什麼是隕星這個問題,怪博士是這樣回答的,他説:“火星人很喜歡玩滾球遊戲。只是在火星上,他們不能像地球人那樣玩金屬球,所以只好玩那些在火星上找到的石頭。問題是,火星人不像人類那樣靈巧。他們把石頭砸在地上的時候用力太大了,以至於石頭又彈起來,然後飛向太空。在太空當中,地球在火星的下面,所以這些飛離火星的小球最終都會衝向地球。那些火星人丟掉的小球就是我們所説的隕星!”

看了這本書,我的收穫是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東西。

讀後感的作文 篇2

福樓拜小説《一顆簡單的心》中的“女僕全福”——老實、勤奮卻頭腦混沌,飽經痛苦,卻不知這痛苦由何而來。這個國家和生活在這個國家中的絕大多數人似乎都有這樣“一顆簡單的心”。他按照慣性、不假思索的原則的生活。在一些時候,它會顯現出驚人的能量——它就像一個沒有太多顧慮的少年,頭也不回的奔向目標。

但是,現實並非總有清晰的跑道,明確的終點,一路上也並非總是平坦。一旦遭遇障礙時,原來的不加思考的方式,就瀕臨破產。而我們也有另一種方式來對應它,無盡的忍耐。於是中國就像是一個少年與一個老年人的結合,一方面是頭腦渾濁,另一方面是充滿世故的忍受。

一方面,政治權力仍有着很強的壓制,國家機器選擇一部分記憶,壓迫另一部分記憶,並這些記憶統一與固化,通過強大的宣傳灌輸給每個人,用這種單一的集體化記憶取代個人記憶;另一方面,蜂擁而來的碎片式信息,正在瓦解邏輯,消除記憶的深度,我們都不自覺的淪為了“現代文盲”。

讀完《一顆簡單的心》這本書,我聯想到現實生活,那些拿生命做籌碼的人,當你面對一個新生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生命依然在繼續、幸福就是那麼簡單!人,愛過了,也受傷了;想開了,也就不在乎了,所謂的永遠、海誓山盟、不變的承諾,只不過是曇花一現、朵朵浮雲…

某人,今生你還欠我一個擁抱!依然追求簡單的人生,尋覓簡單的生活,享受簡單的快樂,收穫簡單的幸福,做簡單的我!

讀後感的作文 篇3

一次,一個男孩被家人派去給她奶奶送一來籃東西。籃子裝得很滿。小弟弟決定和他一起去。他們用一根棍子從籃子提手下面穿過,然後一人抬着棍子的一端。在路上,年齡稍大的哥哥想:如果我把籃子往他那邊移的話,他肯定不知道。但我不能那樣,因為這樣是錯的,我不會做明知是錯的事。然後他把籃子移到了自己這邊,幾乎到了這邊的盡頭。現在他承認分量比弟弟多。

儘管如此,他仍然很高興,因為他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假如他欺騙了弟弟,他是不會這樣高興的。

以上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國小二年級讀後感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讀後感的作文 篇4

忙裏偷閒拜讀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覺得很受啟發,它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感受,並明白了什麼樣的書才能稱得上劃時代的鉅作,什麼樣的人才配得上“經濟學始祖”的稱號。《國富論》的首次出版標誌着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亞當·斯密反對政府幹涉商業和商業事務、贊成低關税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並延續至今。

亞當斯密於1768年開始着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此書共分為五篇,總計三十二個章節,分別討論了勞動生產力增進的原因,資財的性質及其蓄積和用途,不同國家中財富的不同發展,政治經濟學體系和君主或國家的收入等幾個方面的問題。全書基本涵蓋了古典經濟學派所討論的所有問題,並對各個問題進行了最基本的理論闡述,對後世經濟學家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書中,斯密首先闡述了他的勞動價值論。他認為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節生活必需品的源泉。構成這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或是本國勞動的直接產物,或是用這類產物從外國購進的物品。而勞動的生產率要受下述兩種情況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説,這一國國民運用勞動,是怎樣熟練,怎樣技巧,怎樣有判斷力;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是什麼比例。不論一國土壤、氣候和麪積是怎樣,它的國民每年供給的好壞,必然取決於這兩種情況。

緊接着又論述道,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他認為分工有以下的好處:勞動者的技巧因業專而日進;勞動置換的時間減少;簡化勞動和縮減勞動的機械發明,使一個人能夠做許多人的工作。當論及分工產生的原因時,斯密認為勞動或者説職業的差異並不是分工產生的原因,而是分工所帶來的結果。分工起因於交換的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總是受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換言之,要受市場廣狹的限制。市場要是過小,那就不能鼓勵人們終生專務一業。因為在這種狀態下,他們不能用自己消費不了的自己勞動生產的剩餘部分,隨意換得自己需要的別人勞動生產物的剩餘部分。他舉了一個制針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針的製作,竟然需要十八道工序。如果讓一個人從頭做到尾,一天恐怕連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協作,每人負責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卻可以做4800枚。分工何來如此神力?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工可以使勞動專業化,可以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

至於交換產生的原因,斯密認為,主要源於人們的利己心,希望把自己不用的物品去換取別人的,對自己有用的物品。既然有了交換,那麼就必須有交換的媒介。這時斯密介紹了各種交換媒介,如牲畜、貝殼、煙草、鞣皮等,當然還有貴金屬。那麼這些媒介與交換物之間的交換價值比例是如何確定的呢?斯密把這個問題分成三點進行闡述:第一,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即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麼;第二,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麼;第三,什麼情況使上述價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時高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有時又低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換言之,使商品市場價格或實際價格,有時不能與其自然價格恰相一致的原因何在?

斯密認為,交換是人與生俱來的傾向,欲將取之,必先予之,由於交換而產生了分工。那麼,商品的交換價值如何確定呢?斯密明確地指出:“勞動是衡量一切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這就等於説,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勞動。但是斯密同時聲稱,這個理論只適應人類社會的野蠻時代。一旦資本積累起來,投入到企業,或是土地變為私有,情況就要另當別論了。因為此時的勞動產品,不再全部歸勞動者所有,其中一部分作為利潤和地租,被僱主和地主收入囊中。由此,斯密又得出了一條結論:在資本積累和土地私有發生之後,決定商品價值的就不光是勞動了,利潤和地租也得算上一份。這樣一來,工資、利潤和地租,就不僅是一切收入的來源,而且還是“一切交換價值的三個根本源泉。”如此,斯密就不知不覺地由勞動價值論,轉到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上去了。馬克思把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理論,叫做的“斯密的教條”,後來的西方經濟學的不少理論,如生產費用論、節慾論等,都可以從它那裏找到思想源頭。斯密揭開了商品價值的神祕面紗,的確功不可沒,但另一方面,在價值問題上他又含糊其辭,舉不定,給後人留下了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後來的經濟學家各取所需,斯密的哪一種解釋對他們的胃口,便採納哪一種。甚至連那些勢不兩立的學派,也能同時從斯密那兒,找到本派發端的痕跡。

亞當·斯密認為,每一個人行為的動機,主要是在於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他還認為利己心這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他相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福利。

在《國富論》中,有讀者為其內容分為七個方面,值得一讀。

1、“看不見的手”的作用。亞當·斯密認為,每一個人行為的動機,主要是在於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推動力。他還認為利己心這並不是值得反對或摒棄的;他相信,個人自私可以有助於整個社會的福利。

2、分工是提高生產率的關鍵。分工的發展以及勞動劃分為越來越精細的專業化作業,這是正在出現的工廠制度的主要結果。有了分工,同樣數量的勞動者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

3、勞動價值論。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

4、反對殖民地政策。亞當·斯密主張自由貿易,所以對於殖民地國家在殖民地造成的經濟壟斷表示反對。在他看來,對殖民地及其統治國雙方都是有害無益的。

5、主張“自由放任”。亞當·斯密強調,只有對內對外的商業不受任何限制,才能使一個國家得到充分的發展與繁榮;同時他反對各種公司的壟斷。另外,他還主張國家與國家之間應像個人與個人之間一樣實行分工,並極力倡導自由貿易。

6、政府的主要職責。亞當·斯密對於政府的職責規定得相當具體。他認為,政府的主要任務在於對外抵禦敵國,對內執行司法;政府的另外一個重要職責是“創建並經營某些公共工程”。這也是我們現在稱之為“公共事業”的各種設施。

7、教育的重要。亞當·斯密認為教育社會底層民眾,國家雖得不到什麼直接的好處,但總比讓民眾無知識,不受教育的好。他指出,在自由國家,政府安定主要靠有力的輿論,因此,公眾教育程度愈高,受教育愈多,越有公正的判斷的能力。從這個角度講,政府對於教育的推動,實不可稍有疏忽和閃失。

我認為,亞當斯密在書中也表達着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在勞動中,要確定兩個不同的勞動量的比例,往往很困難。兩種不同工作所費去的時間,往往不是決定這比例的唯一因素,它們的不同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也須加以考慮。一個鐘頭的困難工作,比一個鐘頭的容易工作,也許包含有更多勞動量;需要十年學習的工作做一小時,比普通業務做一月所含勞動量也可能較多。但是,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的準確尺度不容易找到。誠然,在交換不同勞動的不同生產物時,通常都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上述困難程度和精巧程度,但在進行這種交換時,不是按任何準確尺度來作調整,而是通過市場上議價來作大體上兩不相虧的調整。這雖不很準確,但對日常買賣也就夠了。

通過這麼多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國富論》中的不少論點跟馬克思《資本論》中關於勞動價值論的觀點,極為相似。不僅是這些,《資本論》中的很多其他的觀點也可以在《國富論》中追根溯源。

亞當斯密淵博的知識和對事物細緻入微的觀察絕對能讓任何人折服。它涉及到勞動價值理論、分工理論、貨幣及價格的解釋,以及利潤、工資、地租、資本、税收、貿易等等的分析。再看書中提到的行業,從英格蘭的製造業、到蘇格蘭的牧業,到印度的種植業,到北美的金銀礦業,還有海上運輸業、造船業、農業、建築業,林林種種。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社會的現象,如政府的法令、貿易的限制、工會、壟斷等等。斯密在闡釋自己的推斷的時候,總會旁徵博引,讓讀者不得不信服。

斯密的推斷從實踐的觀察中來,往往一句話就能點明背後的規律,而又給人留下許多思考的空間。試舉一例,“什麼東西增加了生產食物的土地的產出力,它就不僅增加了被改良土地的價值,而且也給許多其他土地的生產物創造了新的需求,從而使其他土地的價值也增加了。”這句簡短的話一下子就點出了市場的多個規律。

所以,《國富論》是一本難得的鉅著,細心的拜讀也實在是一種心靈深處的極大享受,也可以説,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它將起着指引的作用。

讀後感的作文 篇5

那天,她還沒有賣掉一根火柴,沒有掙到一點錢,她不敢回家,因為她害怕兇狠的父親一定會因為她賣不掉火柴而打她,小女孩不敢再去想這些可怕的畫面了,她吃力地乞求着路上的行人買點她的火柴,可是匆匆的路人沒一個理會她,可憐的小女孩走不動了,她累了,她坐在牆角落裏歇歇,可一歇下就冷得渾身發抖,便用火柴取曖,她温曖地閉上了眼睛,一連美美地做了三個從未做過的好夢,她夢見了香香的烤鵝,曖曖的火爐和想往已久的聖誕樹,但一瞬間就不見了,最後小女孩又夢見了世上最疼愛她的祖母,小女孩緊緊地抓住祖母,幸福地躺在祖母的懷抱裏與祖母一起進入了天堂.

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她只需要別人的一點點關心和愛心,一點點同情心她就滿足了,同樣現在世界上還有許多需要關心,愛心,同情和幫助的人,我們都應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我就是被賣火柴的小女孩乞求買火柴的行人的話,即使我不需要火柴,我也會買她的火柴!這就是我讀了《賣火柴的女孩》後的感想。

讀後感的作文 篇6

暑假期間,我讀完了《魔法師的帽子》這本書。它是“安徒生兒童文學獎”得主托夫.揚鬆寫的,寫得真是好極了。文裏一家住在森林裏的,像直立的微型小河馬,胖胖的羞澀的姆咪,我好喜歡這一家子,也讓我心馳神往那個世界!

當姆咪媽媽、姆咪爸爸、姆咪特羅爾、小嗅嗅、小吸吸等人物出來後,我就不由自主地被這個有趣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書裏主要講小嗅嗅、小吸吸和姆咪特羅爾尋找魔法師的帽子時,所發生的一系列奇怪的故事,讓人既啼笑皆非,也受益匪淺。

我最喜歡的段落是,姆咪一家駕船去一個小島上游玩,姆咪媽媽把一罐奶油藏在沙堆裏,打算明天和着麪包一起吃。可是,晚上海上突發的一場暴雨將那罐奶油沖走了。大家都很難過,沒有了奶油還怎麼吃得下面包哩!姆咪爸爸卻沒有那麼失望,他對家人説:“看看大海帶走了什麼,會不會又帶來了什麼?”於是大家便分頭去尋找大海給自己的禮物。斯洛爾克這小子竟淘到了金幣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因為一點小的挫折或失敗而喪失信心,現實中往往是老天爺讓我們失去了一扇門,卻又會給我們開一扇窗。所以在困難面前一定不要氣餒,而是要堅強的面對!

相較於我們學過的課文《漁夫和魔鬼》裏的漁夫和公主們的善良美麗,我覺得這些姆咪更可愛,更善良,更天真,可以説這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動畫形象,也是大人們童年時的回憶。

哦!可愛善良的姆咪一家子,我愛你們!

讀後感的作文 篇7

暑假的一天,我看了一篇童話叫《最最奇妙的雞蛋》。

這個故事講的是從前輩有三隻母雞每天都在爭論誰最漂亮,它們都覺得自己才是最漂亮的,爭執不下。最後,它們決定去請國王當裁判。國王説:“外表美並不重要,有才能才最可貴。你們三個誰能下出最奇妙的蛋我就封它為公主。”於是,比賽開始了。第一隻母雞下了一個很美很美的蛋,像珍珠一樣。第二隻母雞下了一個很大很大的蛋,比鴕鳥蛋都要大。第三隻母雞下了一個四四方方的蛋,每一面都有自己不同的顏色。國王看了難分勝負。最後,三隻母雞都被稱呼為公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大家都有各自的優點,都是最優秀的。

讀後感的作文 篇8

從小到大,我讀過很多回《西遊記》,第一次讀時,純粹是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節;後來再讀,對書中的各個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喜歡他的善良、調皮、機靈、法力無邊、對各天神説話時的直率、打妖怪時的執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對兄弟、師傅和猴子猴孫的友誼。在唐僧師徒四人中,孫悟空經常第一個發現妖怪,可是他的師傅唐僧卻總是輕易地被那些裝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騙,而對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緊箍咒懲罰,甚至不顧他的解釋把他趕走。悟空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聽師傅的話,沒有死皮賴臉地跟着師傅。但是當八戒又來找他幫忙時,他一聽到師傅有難,就不記前嫌、義無返顧地跑去救師傅,沒有半句怨言。他雖然天生比較衝動,性格比較火爆,有時會因為一時衝動而殺生,但是在我看來,那些人都是罪有應得的,都是些殺人無數的強盜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卻不信,他不管怎麼樣都不讓悟空殺人,卻不去管那些惡人去害人,我總是覺得悟空很冤枉。

唐僧在他們師徒四人中是讓我比較難以理解的人,他總是被妖怪抓走。在師徒四人之中,他總是帶來麻煩,沒有什麼本事,只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有時還會添亂,要是沒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經去另外一個西天了。他是一個善良、樂於助人卻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師傅,見到妖怪害人時,總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當悟空打死那些禍害蒼生的人時,他卻大驚失色,不僅念緊箍咒,有時還要趕走他,難道他就不會想一下,假如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傢伙給殺了,他們又會去禍害別人,這樣,豈不是為了一條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嗎?但是,唐僧卻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執着,為了到達西天取得真經造福蒼生,他不僅不要快速到達西天而不讓悟空自己飛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的,也從沒讓悟空幫他飛過。唐僧在一路上遇見了不少人善意或惡意地極力挽留他,甚至給他金山銀山,乃至整個國家,可是他都拒絕了,我想這是因為他始終堅持着要取得真經的信念吧。

豬八戒是一個又懶又饞的大肥豬,有時悟空叫他去找點水果給師傅吃,可是他要麼就是在路上躺着睡大覺,要麼摘了許多水果,卻在回來的路上都吃光了,經常害得另外的三人在原地等他,回來卻隨便找個藉口説個謊想敷衍過去,但總是被機靈的悟空識破,被整得很慘。我覺得八戒在取經的路上總是想這想那,而不是一心向佛,一會兒在這藏一點錢,一會在那藏一點寶,還總是想着高老莊的媳婦和嫦娥,師傅被抓了,他動不動就説:“我們收拾收拾行李散夥吧”、“我回高老莊去了”這類喪氣的話。他還有一個壞毛病,就是總愛吹牛,有時候,悟空把妖怪打敗了,他卻繪聲繪色地向別人吹噓着自己如何把妖怪打敗的。但是,他有時也會發揮作用,如:在師傅被白骨精抓住時,他來到花果山想着辦法把猴哥給請了出來,最後,把師傅救了出來。所以我覺得八戒還是挺可愛的,雖然時不時動點歪腦筋,但也會有聰明的火花。

沙和尚是三個徒弟中最老實的一個,他始終對師傅忠心耿耿,對兩位師兄也是畢恭畢敬。可是打起妖怪來卻是毫不手軟,雖然沒有悟空那麼厲害,但是在要害時刻還是能保護師傅的。而且,在師徒四人中,他是除了悟空以外最警覺的人,也可以提醒一下師傅。

雖然《西遊記》已經很老了,可是我相信它的魅力會經久不衰,因為這師徒四人,實在各有妙處,很吸引人。